第26章

  明夷又雙叒被關禁閉了。

  對此她已經木然了,當天夜裡便就著燭火,在衣服裡面縫了郢爰金版、驗傳、火石和其他必備之物。

  算是做好了隨時獨自一人流浪的準備。

  白日和蓋聶吵完架,明夷就後悔了,其實當時應該立刻認錯道歉,何必如此不理智,將真心話都說出來。

  三年忍耐,一朝破功。

  可見在涵養和演戲方面還有長足的進步要走,應當記之誡之,不再犯這種錯誤。

  幸而如今也算勉強有點自保之力,至少不是當初那個十歲的小孩了,如果師徒之間最後真的相處不下去,蓋聶將自己逐出驛館不再相認,那也不至於毫無自保之力。

  除了送飯的寺人婢女,沒有任何人敲響房門來探望。

  百般無聊的明夷找了一盒鐵針,每天躺在矮榻上練習暗器,不過一晚上,房間里那扇黑漆朱紋屏風一晚上就被扎的坑坑窪窪。

  有龍陽君、信陵君還有郭開……這麼多人在趙國朝堂上聯手,確定這件事簡直是板上釘釘,沒過多久就讓反對派的李牧敗下陣來,連久病的趙王都在朝堂上親自發話,遣嬴政及其母親趙姬回秦國。

  為防夜長夢多,郭開迅速無比的將秦國一行人打包好放在了城門口,讓他們立馬回國。

  明夷聽來報信的衡於寺人說完后,淡定無比的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繼續低頭刻字。

  也許這就是歷史不容更改?

  都已經這麼努力拖延了,嬴政還是被送回秦國,照目前的趨勢看,五月份繼承王位毫無問題。

  「還有一事。」衡於寺人笑著說道「蓋聶大俠也要與秦國使者隨行,一直到秦趙兩國的邊境,好關鍵時刻以護佑其安全。」

  「師傅可有說我是否也要一同前去?」明夷問道。

  「王姬與屈淵小郎也要同去,正是蓋聶大俠讓我來轉告王姬一聲。」衡於寺人說道。

  許久沒有聽過這個稱呼,明夷微微一愣,才反應過來是在叫自己,緊接著垂落眼睫,淡淡開口道「周朝已亡,寺人不必如此稱呼我。」

  「是某失言了。」衡於寺人立刻賠笑道。

  既然要離開,明夷便走出寢室去見蓋聶,像往常一樣恭敬地對他抱拳問好,蓋聶冷冷淡淡的望了她一眼,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用過朝食,又與龍陽君道別後,蓋聶便帶著兩名徒弟翻身上馬。

  「秦國使者的車隊就在西城門,直接去那裡。」蓋聶一邊架馬一邊說道。

  明夷與屈淵一同策馬飛奔緊隨其後。

  長街上,三人的身影轉瞬消失不見。

  秦國此次來使人數不多,不過區區幾十人而已,其中有兩架華麗馬車,想必裡面坐著的正是趙姬和嬴政。

  到是李牧也在這裡有些出乎意料。

  李牧一身甲胄騎在高頭大馬,腰間配有長劍,這幅全副武裝的打扮看起來不像是送行,倒像是同行,而且他並非一人,還帶了近百精兵,分成兩列排在秦國車隊左右。

  蓋聶策馬走過去,抱拳問道「將軍如何在此?」

  李牧看到蓋聶一行人出現,頓時臉色不佳起來,皺著眉頭勉強答道「……自然是護送趙姬母子一程,蓋聶大俠既然也來了,就請上馬車吧。」

  明夷騎馬站在幾米遠外,抬頭剛好看見李牧的不愉神色,心頭閃過一絲古怪。

  蓋聶自認還沒有到趕路需要馬車的年齡,禮貌謝絕了李牧的好意后,依舊騎著自己那匹千里馬跟在車隊旁,只讓兩個徒弟上了馬車休息。

  明夷和屈淵接受了這份好意,被人帶去其中一輛馬車。

  結果剛一打開車門,還沒有走進車廂中,明夷掀帘子的動作就僵硬住了,眉心忍不住微微一跳。

  正所謂人生何處不相逢。

  裡面正坐著的不是別人,正是結仇結大了的嬴政和姬丹二人,此刻正不約而同的投來冰冷目光,恨不得把她釘死在原地。

  明夷面無表情承受著他們的目光洗禮,心中頓時升起換一輛馬車的衝動,或者是再出去騎馬也行。

  屈淵被擋在後面,看不見車廂中,推了推前面的明夷肩膀催促。

  「師姐,怎麼不進去?」屈淵問道。

  明夷沒有說話,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上這輛馬車。

  嬴政目光中露出一絲嘲諷來。

  車廂中的姬丹見狀,頓時陰陽怪氣的冷笑道「自然是在惶恐,你當日趾高氣昂,可有曾想過阿正如今要回秦國。」

  輸人不輸陣的明夷立刻微笑說道「惶恐?公子丹多想了。」

  清麗明澈的少女輕笑一聲,幾步上了馬車,端正坐在車廂的茵席上后,才聲調和緩地說道「如今剛出邯鄲,離秦國咸陽上有千里,一路盜匪危險無數,我師蓋聶特來保護車隊安危,公子還是慎言為好。」

  明了其中意思的姬丹臉色頓時一黑。

  說話間,屈淵也進入車廂坐下。

  嬴政和燕丹、明夷與屈淵,各自坐在其中一邊車廂的茵席上,中間宛如楚河漢界一般分明。

  明明是坐了四個人,卻安靜的落針可聞,連彼此的呼吸聲都能清晰聽見。

  一時間,車廂里的氣氛都可以拿去充當冰鑒降溫了。

  幸好沒過多久有人打破了這種局面。

  看到又一個走進車廂的少年,明夷驚喜道「子陽,你怎會在這裡?」

  「我跟隨李牧將軍而來。」子陽說道。

  他說著坐在了車廂中央的茵席上,剛好夾在嬴政和明夷中間,成功暫時阻擋了彼此的目光接觸。

  「代郡受傷的軍士多,可以磨礪醫術,李牧將軍護送使團幾百里以後,便直接啟程北上,我也順便跟著一同前去。」子陽說道。

  姬丹見到子陽來也頗為愉悅,開口道「燕國每年也要防範東胡人進攻,你若需要,也可以去燕國,到時我必掃榻相迎。」

  「怎敢當公子大禮。」子陽不冷不熱的說道,然後扭頭繼續跟明夷聊天。

  姬丹因他這語氣微微一愣,隨後臉上閃過一抹惱羞成怒,正打算髮作,一旁的嬴政拉住了他。

  眉目總是帶著三分陰霾冷漠的黑衣少年望了正熟稔聊天的二人一眼,隨後心中了悟是怎麼回事。

  嬴政對著姬丹輕輕擺動手指,做了一個按耐的手勢。

  有子陽加入,馬車中的氣氛多少緩和一些。

  旅途無聊,子陽便說起了自己師傅從前所遇到陰陽家、道家方士高人的故事,講他們是如何憑空生火、夏日成冰。

  明夷忍不住撲哧一笑。

  子陽停下了自己的講述,問道「為何發笑?」

  明夷坐直原本已經有些歪斜的身姿,目光看著對面的嬴政若有所思,緩緩開口道「無事,只是想起從前聽聞的一個故事。」

  「什麼?」屈淵問道。

  「有一個強大國家的諸侯,這個諸侯年輕時還算英明有為,但漸漸年老便開始恐懼死亡,想要擁有長生不老,開始求仙。」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便有一個方士上書,說海中有三座仙山,山上有仙人和長生不死葯,唯有帶著童男童女乘船出海,方可去尋不死葯。」

  聽到這裡,嬴政神情微微一動,突然插話道「這位諸侯可曾尋到?」

  屈淵訝異的看了他一眼,沒想到以他與明夷的惡劣關係,嬴政還會開口說話。

  明夷倒是亳不意外。

  「此在故事末尾才有結果,先說這位諸侯。」明夷說道「在他派人出海尋仙的三年之後,他的國境內又有一首民謠傳誦,說「帝若學之臘嘉平」,那個諸侯便因此民謠,將臘月之名改為嘉平月,還賜給他治下每里的庶人六石米、二隻羊,想求得仙人青睞教學。」

  子陽忍不住倒抽一口涼氣,驚嘆道「如若治下每一里百戶的庶人皆有六石米、二隻羊,積少成多,那這花銷也未免過大,所耗恐不遜於酒池肉林。」

  「這次可有結果?」屈淵問道。

  「沒有,這位諸侯還是不死心,於是又過了一年,派遣方士數人入海再次求仙,」說到這裡,明夷諷刺的笑了笑,「此番有結果了。」

  「什麼結果?」嬴政立刻追問道。

  「那幾個方士帶來一本圖錄之書,稱是仙人所賜,記載了世間天命,其上記錄滅亡國家者是「胡」——於是這個諸侯就派遣了三十萬大軍攻打北方胡人。」明夷輕描淡寫的說道。

  眾人膛目結舌。

  就連一直坐在旁邊,看似沒有在聽,實際豎著耳朵的姬丹都忍不住道了句「荒唐。」

  「只因一本圖錄之書,便如此大興戰事,當真是昏君之相。」子陽說道。

  屈淵在一旁點頭贊同。

  唯有嬴政開口道「此諸侯所行也尚可理解,如若書中記載屬實,那便是防患於未然。即便不屬實,一舉將北方胡人打到不敢南下,也是大功一件。」

  「確實如此,所以此事對錯姑且不說。」明夷點了點頭,隨後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又過三年,之前那幾個方士言之所以尋不到仙人和不死葯,是因為山川天地間的惡靈干擾諸侯,只有諸侯秘密出行,不讓任何人知曉行蹤,才能避開惡靈,讓真正的仙人到來。」

  屈淵小聲嘀咕道「怎麼聽著有點像騙子。」

  明夷給了師弟一個讚賞的眼神,說道「從此這位諸侯便自稱為真人,將樓台宮殿都用天橋甬道相連接,宮殿里的鐘鼓擺設和美人都不得移動位置,任何人不得暴露這位諸侯的行蹤,如有違反便是死罪。」

  「有一年,這位諸侯擺駕到了一處行宮,從山頂上看到丞相的車馬眾多,便非常不悅。他的一個侍從便將此事告知丞相,丞相知錯就改,立刻減少了車馬。而諸侯知道后,卻認為周圍侍從泄露了他行蹤,便斬殺殆盡換上新人。」

  眾人又一次目瞪口呆。

  「我方才說錯了,這非是昏君之相,而是暴君之相。」子陽默默開口道。

  「簡直是夏桀商紂之行!」屈淵罵道。

  嬴政聽完后緊皺著眉頭,咬牙開口道「若是如此能求得仙人和不死葯,也不算什麼。」

  子陽怒道「那侍從便該全部受死?」

  嬴政嗤笑一聲,淡然開口道「縱然那位諸侯有不對之處。可之前已經明令暴露行蹤者死罪,侍從還公然違反,那如此下場也不算錯。」

  嬴政這言語頓時讓子陽感到齒冷,心想怪不得明夷讓我對你敬而遠之。

  「然後如何?可曾有仙人來?」嬴政問道。

  「沒有,於是諸侯又讓這幾個方士出海尋仙。」明夷說道。

  嬴政想了想,又說道「出海尋仙也可,然後呢?」

  「然後……」長發漆黑的少女望著他突然彎了彎唇角,目光中滿是意味深長,緩緩開口道「然後那些方士根本沒打算出海,騙完錢就逃了!」

  嬴政「!」

  「哈哈……」明夷終於用袖子捂著嘴,譏誚的笑出聲來,微笑著嘲諷道「……這個諸侯一直都被騙了……哈哈……他幹了那麼多守株待兔邯鄲學步買櫝還珠刻舟求劍掩耳盜鈴的蠢事,其實都是無—用—之—功!」

  嬴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