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反腐女孩> 第350章 人性化養豬1

第350章 人性化養豬1

  楊玉嬋跟王曉燕說好第二天去曲源見馮愛荷後,就馬不停蹄去找其他約好的客戶動員存款了。


  王曉燕望著她匆匆的背影,明顯比以前瘦多了,不禁憐惜地歎了一口氣。


  這時候,還在辦公室加班的諸葛欣電話催來,她連忙驅車前往。


  在諸葛欣的辦公室,王曉燕見她容顏憔悴,眼眶烏黑,頭發淩亂,王曉燕心裏咯噔一下:

  “我的大隊長,十幾天不見,你是不是生病啦?”


  諸葛欣微微一驚,道:“我沒生病啊,你從哪裏看出我生病了?”


  王曉燕用十分關切的口吻說道:“沒有生病?你一副熊貓眼,邋邋遢遢的樣子,那肯定是幾天幾夜沒有睡覺了。”


  諸葛欣給王曉燕倒了開水,聲音沙啞:“這幾天,工作量很大,天天加夜班,睡眠很不夠啊。”


  “忙什麽呢?”


  諸葛欣用手指了指推在案頭的資料,道:“你看,這幾天,非法集資的案件好幾個,忙得要命。”


  王曉燕問:“借款幾個人以上,算非法集資的?”


  諸葛欣道:“當下經濟環境不好,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的企業和融資者很多,你問幾個人以上算非法集資,已經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了。在經濟活躍的東川市,內部掌握30個人以上算非法集資,我們江州市掌握在20個以上。按照現在這個勢頭,我們江州的這個標準要提高,不然的話,我們經偵大隊晝夜24個小時不停地運轉,也忙不過來啊!”


  “你現在處理的這個是什麽案子?幾個人以上?”


  “唉~,”諸葛欣無比惋惜地歎了一口氣,“姚慧娟你總知道吧?”


  “知道啊,她是姚家塢村的女強人啊,姚家村離我們王家村隻有五裏路,她很早就開始養豬了,養豬大戶,全國勞模啊。”


  諸葛欣心情無比沉重,也許是因為疲憊不堪,也許是感慨太深,連連搖頭歎氣道:


  “唉~,人生無常啊!姚慧娟我也是見過幾麵的。在治安大隊的時候,因為她的養豬場是我們公安部門的重點保護企業,我和盛大去檢查過消防等工作。她待人很熱情的,一看就是一個十分勤快的人。”


  王曉燕懷著一種敬佩的心情說道:


  “我媽跟她認識,我媽是很很勤快的人,但是我媽說,姚慧娟比她更勤快。我小的時候,我爸媽翻山越嶺,去隔壁的安山市買小豬崽,在豬崽市場上認識姚慧娟的。”


  “.……我媽說,我家就買兩隻小豬,是養著過年殺的。過年時賣點錢,給我和我弟弟讀書交學費的。那時候,姚慧娟一買就是四隻小豬,而且那麽長的路,四隻小豬是她自己一個人挑的,因為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


  “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諸葛欣問。


  王曉燕道:“是啊,她老公在我們那一帶,人人都認識他的,他是放電影的,不過好像生病死了已經好幾年了。我媽看姚慧娟挑著四隻小豬崽,累著夠嗆,對她說,養四隻小豬太辛苦了,勸她少養幾隻。”


  “.……姚慧娟告訴我媽說,她一共養了八隻,上次已經買了四隻了。另外還有一隻母豬。我媽說,八隻,你忙得過來嗎?一年墊豬欄的草要割多少啊!姚慧娟說,不用割草的,我就養在水欄裏,豬糞水會衝掉的。”


  “.……我媽說,那燒豬飼料、喂豬也很累啊。姚慧娟說,都習慣了。我媽說,姚慧娟是一個有本事的。要不是生病,說不定我媽也學姚慧娟的樣,成了養豬大戶。”


  諸葛欣道:


  “我知道姚慧娟這個人,是因為報紙上的一篇報道。那時,她的大兒子胡建華從名校FD大學金融學博士畢業,分配在一家信托投資公司當投資部經理。後來他辭去信托投資公司投資部經理的高薪公職,回到江州接管了母親的養豬場,當起了一名‘博士豬倌’。”


  “.……報紙上說,當時姚慧娟65歲。20幾年前,大字不識幾個的姚慧娟從養2頭母豬起家,辦起了自己的養豬場,發展到年出欄2萬頭豬的養殖規模。十幾年前年,她因此獲得全國勞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與獲得的榮譽相比,姚慧娟養豬賺到的錢並不多。兒子胡建華認為,母親的傳統養豬方式跟不上時代發展,思維方式過於老化。”


  “.……早幾年前,胡建華從BF財經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時,姚慧娟就有讓兒子回家接管養豬場的想法。不過遭到全家人的反對,認為回來養豬,簡直是大材小用。”


  “.……胡建華畢業後先在省城一家銀行工作,後跳槽到信托投資公司出任投資部經理,年薪幾十萬元,在省城買了房,結了婚,家庭美滿。”


  “.……這期間,姚慧娟的養豬場因為管理不善,險些倒閉。姚慧娟再次叫兒子回來接手她的養豬場。”


  “.……養豬場需要拯救,胡建華十分孝順一生勞碌、卻已漸漸衰老的母親,選擇回到江州。他回來,一則是為了母親;二則是對國家支持三農的政策充滿信心。”


  “.……剛開始,姚慧娟擔心兒子不安心工作。一年多過去了,看到養豬場效益直線上升,兒子一心撲在養豬事業上,作為全國勞模的母親終於放心了,覺得博士兒子依靠科技養豬,效益就是不一樣。”


  “.……讓姚慧娟心服口服的是,幾年下來,兒子在養豬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采用新技術,提高種豬品質,種豬售價不斷往上躥,每頭種豬的價格從700多,逐漸提高到1000多元,仍供不應求。”


  “.……這個養豬場占地一百五百畝,豬舍建築麵積一萬多平米。據了解,這幾年出欄種豬8000多頭,肉豬20000多頭,實現產值將近3000多萬元。簽約的職工50餘位,60%是大中專畢業生。”


  “.……胡建華養豬有自己的思路,豬場走的是一條規範化、科學化、品牌化之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