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各有各的打算
曲源縣鄉下的秋天,有些蕭殺,卻也不乏詩意;有些素淡,卻風和日麗,令人心情舒暢。
從喧鬧的都市中走出來,偶爾光顧有田園風光、宜人山色的地方,你會有另一番心景。
比方說,一個絕色妙人兒,徜徉於喧囂的街市,與漫步於淡色草坡的情景是不一樣的。
孫若雨心裏裝著滿滿的愉悅心情,與趙德明、張鵬分頭到達五指峰。
她在景區附近未開發的荒山坡上采摘粘衣籽。遠遠的聽趙韻芝在喊:
“大記者,王曉燕到了…”
與王曉燕一齊到的,還有從東川市趕過來的王子安和童曉。四個同學相聚,又是意氣奮發,活力交織。
趙韻芝很輕鬆地完成了任務。她“發現”先於別人到達的王曉燕,頭發有一綹不守紀律地翹了起來,她幫她處理掉了。
前麵說過,童曉是個永遠長不大的浪漫的女孩,四人見麵,第一件事,她哄大家去明清一條街拍照留念,拍照時弄出不少花樣來。
清明一條街上拍了照,又繞拇指峰拍。張誌兵說我們不能走遠,等會兒省城有客人來。
童曉問:“掃興,什麽客人呀,比我們還重要?”
“張董通知的,重要客人,但沒說是誰。”
“不會是葛主任又來了吧?”王曉燕問。
“很有可能,許記者昨天來曲源還沒走……”
“許記者來幹嗎的?”
“采訪…唔,采訪,”張誌兵瞟了王曉燕一眼,支支吾吾。
童曉道:“今天我們在一起,有個事可要商量一下的。”
“什麽事?”王曉燕問。
“投資。”
“有目標啦?”
“沒有。”
“那談空話不?”
張誌兵漠然道:“她天天看投資藝術的書,天天看投資理財的電視節目,入迷了。”
王子安道:“還是做實業吧,踏實。”
“子安你的理念可有些保守落後了,我們搞金融的,懂得什麽叫錢生錢,”童曉道。
“曉曉,實業興國,不是投資興國噢!”王子安反譏道。
童曉道:“興國?興囯是政治家們的事,我們是小百姓,能把自己的事弄好就不錯了。”
王子安道:“有時候,國家的事小老百姓也得參與。你一個銀行職工,覺悟沒我們市場上做生意的農民高!南海事件後,我對麵攤位的陳老板就不吃香蕉了!”
看著童曉和王子安鬥嘴,王曉燕撲哧一笑:“是啊,我也不吃香蕉了,讓菲律賓背後的老大哥天天去吃好了!”
“曉燕,你怎麽老是偏子安啊!是不是最近他又幫你拉存款啦?!”童曉嬌嗔責備道。
“曉曉你好忘事,上次買一號基金,不是子安臨時墊100萬錢,我們能低價買到嗎?!”王曉燕不客氣地提醒童曉。
童曉臉有愧色,心裏仍不服氣:
“以前他把原來幫我拉的存款,都轉到你那裏去,挨得我完不成存款任務扣獎金,他臨時墊一下是應該的,誰叫他是老板。”
“你這有點不講理啦,”王曉燕批評道,“看下次子安還會幫你!”
王子安大度地笑了笑:“好了好了,誰讓我們是同學、同年、朋友?上輩子八成是我欠了她什麽債還沒還清。不過話要說回來,在東州,曉曉也幫我貸過款的。”
“就是嗎!虧他還有一點點良心,不然我早踢他了!”
四人一陣哄笑。
這時張誌兵的手機響了,張鵬來電話說葛主任到了。接著趙德明也給王曉燕打電話叫她快點過去。
王曉燕和張誌兵起身要走,童曉急了:“我們投資的事呢?我可有重大的投資機會啊。”
王曉燕瞪了她一眼:“重大的機會怎麽不早說呢,賣關子啊。”
張誌兵匆匆起立道:“晚上再商量吧。”
張誌兵和王曉燕去見葛飛,王子安帶童曉去清明一條街。
王曉燕和張誌兵走進公司會客室時,葛飛、趙德明、汪瑞鋒三人已經聊上了工作,共同的語言使他們有說不盡的話題,氣氛十分活躍。
王曉燕一身幹練的運動裝,英姿勃勃,見到葛飛大領導依然還有些許靦腆。
葛飛和孫若雨不約而同緊緊盯著她打量。腦子裏閃現的第一個畫麵便是王詩雨,憂鬱雅致的王詩雨與陽光含羞的王曉燕放在一起一對比,除了氣質稍異,儼然出自一個模槽。
“葛主任好,孫記者好,趙行長好!”王曉燕打招呼道。
“曉燕,葛主任是來看你的,”趙德明搶先道,話中帶了點調侃味道。
“是啊,聽趙行長說,行裏正開展清收不良貸款攻堅戰,大家都辛苦啦,”葛飛微笑著,仿佛此行是來基層慰問的。
孫若雨從沙發上站起來,很親熱地把王曉燕拉到自己身邊,如同姐妹拉家常:
“曉燕,看你,都瘦了!工作不要拚命三郎似的。趙行長說了,為了清收釘子戶和賴皮戶,你都跟人家吵上了,差點被人打傷!一個女孩子,何苦呢。”
“你說氣不氣人,那人開著奧迪,15萬元貸款逾期兩年了都不還,還罵我們銀行的人個個是貪官……”王曉燕解釋道。
“可惡!”葛飛罵道,“這種明顯有錢不還,不講信用,還想打人的,要作為典型重點打擊。趙行長呀,在清收工作中,你們當領導的要高度重視我們一線員工的安全。這種情況一定要依法起訴,交法院去強製執行!”
“好的,好的,我們一定照葛主任的指示去執行和落實,”趙德明連連點頭。
“去年,我們民合銀行也發生一起客戶經理被當地一個村長謾罵毆打事件,那村長還揚言要去紀委舉報反應,說那客戶經理給一個時裝廠貸款100萬,收了回扣5萬。我們查後並無此事。村長被公安刑拘起來了,”汪瑞峰向葛飛匯報道。
“我們基層的幹部員工不容易啊,”葛飛關切地注視王曉燕,“曉燕,以後對付這種人,直接交給法院行了。”
“葛主任,清收不良貸款攻堅戰期間,任務重,工作量大,法院人手不夠啊。再說,法院的同誌說,現在許多欠貸戶長期在外地,執行難啊,要我們提供可執行的財產線索,他們才會派人去執行,”王曉燕露出無奈的神色。
“這倒是一個實際問題,”汪瑞峰說,“有時我們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