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逐璽> 第六百六十章 再建龍原

第六百六十章 再建龍原

  這一刻,李逝已經奪取了天下版圖,然而天下初定,整個局勢尚且困頓,他也明白無論如何也要先休養生息於是他只是單純地讓把龍原修建一下,各郡郡府都要修繕其他的城鎮也就稍作修整,大赦天下。

  到了這一刻,各地的反叛也已經平定將軍隊分散各地以後李逝手上的常備部隊也只剩下十二萬了。

  「明宣德年間,皇宮中流行鬥蟋蟀的蝣戲,每年都要向民間徵收大量蟋蟀。蟋蟀本不是陝西特產,有個華陰縣令,為了討好上官,奉上一隻蟋蟀。讓它試鬥了一番,卻非常厲害,於是上官就責令華陰縣每年供奉。縣令又把這差事交給了里正。集市上那些遊手好閒的人,每得到一隻好的蟋蟀,便用籠子養著,抬高價格,當作奇貨高價出售。鄉里的公差狡猾奸詐,常藉此按人口攤派費用;每征一頭蟋蟀,常要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

  縣裡有個叫成名的,是個童生,好久考不中秀才。成名為人老實憨厚,不善談吐,因此被刁滑的小吏報到縣裡,讓他擔任里正,他想盡了辦法也推脫不掉。不到一年,家中那點微薄的家產就折騰光了,這一年,正遇上皇宮徵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百姓,自已又沒錢賠償,憂愁煩悶得要死。妻子說「死了有什麼益處?不如自己去捉捉看,說不定還有希望得到一隻。」成名認為很對,於是早出晚歸,提著竹筒、絲籠,在破牆下草叢中,搬石挖穴,什麼辦法都用了,始終沒有捉到一隻可以進貢的。即使捕到兩三頭,也是又弱又小,不夠規格。縣令限期追逼,只十多天,成名就挨了一百大板,兩條腿被打得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天天躺在床上,翻來複去,只想自盡。

  這時,村中來了一個駝背巫婆,能假借鬼神算卦,非常靈驗。成名的妻子帶著錢去問卦,見紅妝少女和白髮婆婆擠滿了門口。走進巫婆的屋裡,有間密室,掛著帘子,帘子外擺放著几案。問卦的人,先在香爐中燃上香,連拜兩拜。巫婆在一邊望著天空代她們祈禱,嘴唇一張一合,不知說些什麼。求卦的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那裡聽著,不多時,簾里扔出一張紙,上面寫著求卦人想問的事情,沒有絲毫差錯。成名的妻子把錢放在香案上,像前面的人那樣點香跪拜。有一頓飯功夫,帘子動了一下,一張紙片拋落出來。她忙拾起來一看,紙上不是字而是畫。上面畫著殿堂樓閣,像是座佛寺;寺後面的小山下,到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和一叢叢的荊棘,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在那裡,旁邊有隻蛤蟆,像要跳起來的樣子。成名的妻子反覆觀看,不懂是什麼意思。但見畫上有蟋蟀,隱隱說中心事,便將紙片摺藏起來,帶回家給成名看。

  成名看著畫反覆思索,莫不是指給我捉蟋蟀的地方嗎?仔細察看了畫上的景物,與村東的大佛寺很相似。於是他勉強起身,拄著拐杖,拿著圖畫來到村東大佛寺的後面。見在茂密的草叢中有一座古墳,成名沿著墳往前走,只見層層亂石,跟魚鱗一樣,和畫中的很相像。成名便在蓬蒿野草中,一邊側身細聽,一邊慢慢走著,像在尋找細小的針,芥。直找到眼花耳聾,還是沒一點蟋蟀的蹤跡。他正在凝神搜尋著,突然一隻癩蛤蟆跳了出來。成名很驚愕,急忙追趕過去,蛤蟆已鑽進草叢中。他撥開草叢,仔細尋找,見一隻蟋蟀趴在棘根旁,急忙用手一撲,蟋蟀鑽進石洞中。成名用草尖撥弄,撥不出來;又用竹筒里的水灌它,蟋蟀才出來。見這隻蟋蟀身軀健壯,體態俊美。成名捉住它仔細審看,個頭很大,尾巴修長,青脖子金翅膀。成名非常高興,忙裝進籠子提回家中,全家人歡慶祝賀,把它看得比價值連城的寶玉還要珍貴。用盆子養起來,喂它好東西,愛護備至,只等到了期限,送到縣裡去交差。

  成名有個兒子,才九歲,看到父親不在家,偷偷打開盆蓋去看。蟋蟀一下從盆里蹦了出來,快得沒法捕捉。等把它撲到手中,蟋蟀腿掉了,肚子也裂開了,一會兒便死了。孩子害怕了,哭著告訴了母親。母親一聽,嚇得面如死灰,大罵道「禍根!你的死期到了!等你父親回來,會同你算帳的!」孩子大哭著走了出去。

  不一會兒,成名回來,聽了妻子的訴說,像被冰雪澆透了,怒氣沖沖地尋找兒子,可兒子不知到哪裡去了。後來,從井裡打撈上來了孩子的屍體,成名夫妻頓時轉怒為悲,呼天喊地,哭得要死。夫妻兩人相對發獃,飯也不做,只是默默地坐著,不再感到有一點活著的樂趣。天快黑了,才拿上草席想把孩子葬了。近前撫摸兒子的身體,發現有微弱的氣息,夫妻二人歡喜地把兒子放到床上。到了半夜,兒子蘇醒了,夫妻二人心中稍感到寬慰。但一看到蟋蟀的籠子空空的,又氣得說不出話來;又不敢再去追究兒子,從黃昏到天亮,連眼睛也沒合一下。

  東方的太陽已經升起來,成名仍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發愁。忽然聽到門外有蟋蟀的叫聲,成名驚訝地起來察看,見那隻蟋蟀彷彿還活著。成名高興地捕捉它,蟋蟀一叫便跳開了,跳得還非常快。成名用手掌蓋住它,感到掌心裡空空的沒什麼東西;剛一抬手,蟋蟀又遠遠地跳開了。成名急忙追趕,轉過牆角。蟋蟀不知鑽到哪裡去了。成名來回四下尋找,見蟋蟀趴在牆壁上。仔細一看,身軀短小,黑紅色。」

  此刻的夜色很美李逝已經和林霄寒,李麟,陳言愜,李尋,島津義隆他們商量登基大典的事宜。

  畢竟二百五十多年之後,再次恢復帝制,也是一次不小的震撼。

  這一刻,天下承平,可在這太平之下,已經有了一股最為混亂的熱流出現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