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宋時行> 第二百八十四章 開封之圍(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四章 開封之圍(終)

  

哈18

 m

宗望萬萬沒想到,一次精心策劃,原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得手的偷襲,竟然變成如此慘烈的遭遇戰


  

宋軍的頑強和兇悍,遠遠出他的預料,令觀戰的宗望不禁心生敬佩

  

“若南兒盡是這般英雄,我大金怕兇多吉少”


  

宗望一聲長嘆,但旋即又露出猙獰之色,“便是如此,就越要攻入這汴梁城,把南兒的悍勇之氣鏟除干凈


  

蒲魯虎,可敢攻城?”


  

從完顏宗望身邊,搶出一名精壯男子,躬身道:“皇兄有名,弟焉敢不從”


  

蒲魯虎,漢名完顏宗磐,是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長子此次從完顏宗望南下,也是希望借此機會,能夠建立功勛,日后方能在大金朝堂上立足聽聞宗望吩咐,蒲魯虎二話不說,抄起一支大斧,一手執盾,厲聲喝道:“孩兒們,隨我殺宋狗”


  

說罷,蒲魯虎率部沖出,直奔朝陽門而去

  

完顏宗望面露凝重之色,突然問道:“劉彥宗,戰時持續多久了?”


  

“回稟殿下,已近半個時辰”


  

完顏宗望濃眉一挑,露出憂慮之色,“半個時辰,內外夾擊,猶無法攻破小小朝陽門,宋軍之勇,倒是出乎孤的預料若再不得進展,宋軍援兵一至,定加困難”


  

“是啊,北城郭將軍也傳來消息,宋軍抵御堅決,傷亡甚大”


  

“……再堅持一下,若還不得進展,便只有收兵”


  

完顏宗望非常清楚,憑金軍目前兵力,想要攻占東京,并非一件易事


  

西路軍受阻太原,使得完顏宗望孤軍深入若真個占領了東京,反而會激起宋軍大的憤怒如此的話,倒不如以威懾為主,想來那老趙官家必然會感到畏懼


  

完顏宗望不是看不起南人說穿了,他看不起的是大宋皇室,還有那朝堂上尸位素餐的大宋官員


  

正如他計劃的那樣,攻入開封,哪怕是打不進內城,也足以讓趙桓膽戰心驚,無心再戰


  

那時候,他便可以順利撤退不會遭遇太多麻煩

  

只是,這威懾之戰打到現在這種狀況,倒是讓完顏宗望對宋軍又多了一些認識……


  

++++++++++++++++++++++++++++++++++++++++++++++++++++++++

  

金軍,如潮水般涌入朝陽門

  

玉尹聲音已經嘶啞,記不得已斬殺了多少人


  

此刻他已是遍體鱗傷,整個人都如同血人一樣可是面前的金軍,卻不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宋軍已死傷大半,雖然從廂軍大營投入不少生力軍但總體而言,宋軍仍處于裂舌虎出長刀變得格外沉重,玉尹喘著粗氣感覺著有些力不從心他砍翻一名撲上來的金兵,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污,放眼四顧,就見樊家崗上,宋軍組成的防線,早已千瘡百孔

  

“小乙哥……你沒事”


  

耳邊傳來燕奴的聲音,玉尹循聲看去,就見燕奴一樣是渾身浴血,青竹槍幾乎是倒拖在手里正朝他走來

  

“九兒姐,退下去”


  

“不”


  

燕奴大聲道,青竹槍劃出一道弧光,刺翻一名金兵


  

這丫頭,又起了執拗


  

玉尹心知要勸說燕奴離開不太可能,于是便一瘸一拐來到燕奴身邊,兩人背靠背站來,相互扶持

  

金軍的喊殺聲越來越近,玉尹的心也漸漸沉下來


  

莫非今天便要死在這里不成?


  

他偷偷看了一眼燕奴,一咬牙,便想要把燕奴打昏過去這樣的話,她尚有一線生機


  

可就在他準備動手時,從東北水門方向,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

  

緊跟著有人高聲喊道:“援兵來了,援兵來了”


  

玉尹聞聽,精神一震,忙舉目眺望,就看從遠處一隊宋軍正飛快趕來為首一員大將,胯下馬,手中兩柄金錘,威風凜凜,殺氣騰騰距離樊家崗尚有些距離,便聽到那人高聲喊喝:“兄弟們莫慌,張伯奮來也……虜賊,休要猖狂”


  

張伯奮?

  

玉尹對這個名字頗有些熟悉,卻想不起來是誰

  

正亦或是,卻見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血人,手持長劍搖搖晃晃走來

  

“是張相公長子,步軍司都指揮使來了……”


  

張叔夜為簽樞密院事,隨非領樞密院事,但也可以被稱作相公


  

說來也是一樁怪事,此次開封之戰,主抓兵事的兩大樞密院主官,種師道和張叔夜,竟然都不在開封若非如此,開封之戰想來也不會如此憋屈李綱一力主張堅守之策,卻不懂得變通,錯失數次良機,以至于金軍最終還是兵臨城下


  

換做種師道和張叔夜,說不得在玉尹郭橋鎮大捷時,便發動反擊,戰局或許又是兩可

  

只是,現在說這些都已經晚了


  

眼見張伯奮率部馳援,玉尹精神振奮

  

“九兒姐,去和王娘子匯合,我帶人發動反擊,奪回朝陽門”


  

燕奴心里一驚,看玉尹那遍體鱗傷的樣子想要勸說,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小乙哥,多小心”


  

“我知道”


  

玉尹說完,拖刀便走

  

“小乙,十三郎,隨我奪回朝陽門”


  

不遠處高寵與何元慶聽聞玉尹召喚,立刻齊聲響應

  

便是身中兩箭,本已有氣無力的李寶師徒,也在援兵到來后精神振奮,齊聲吶喊


  

一時間,宋軍人數雖少,可是那氣勢竟壓住了金兵


  

玉尹一馬當先,虎出大刀舞動,卷起重重刀浪所過之處,只殺得金軍人仰馬翻,血流成河


  

高寵與何元慶則一左一右,好似兩頭下山猛虎

  

李寶師徒緊隨其后,如同一群餓狼般,殺得金兵連連后退

  

“宋狗休要張狂”


  

玉尹殺得眼紅,耳邊突然響起一聲巨雷般的咆哮


  

一個黑鐵塔似地漢子出現在他面前,手中一口巨斧,攔住玉尹去路,劈面就砍下來


  

玉尹舉刀相迎,就聽鐺的一聲,刀斧相交


  

說實話,玉尹天生怪力那金將雖說兇悍,卻未必是玉尹對手可畢竟是久戰之下,加之遍體鱗傷,刀斧相交之后,玉尹雖崩開了那口巨斧,卻也是虎口迸裂,鮮血淋淋

  

腳下噔噔噔連退數步,一屁股便坐在地上


  

金將大笑一聲,大踏步上前輪斧又劈高寵健步上前,與何元慶一左一右擋在玉尹身前,和那金將戰在一處玉尹被金將砸了一下有些頭暈眼花,坐在地上起不得身

  

就在這時,一只大手突然抓住他胳膊,呂之士厲聲喝道:“玉小乙,虜賊未撤,城門未奪,莫非要臨陣退縮?”


  

玉尹大怒,呼的一下子站起來


  

呂之士把手中長刀遞給玉尹,“玉小乙你是主將,應該沖鋒在前”


  

話語不太動聽,但是玉尹卻可以聽出一絲關切之意


  

他瞪了呂之士一眼,接過長刀二話不說,便復又沖向金兵“弟兄們,與我奪回城門”


  

張伯奮這時候,率援兵已登上樊家崗


  

只是當他上了樊家崗之后,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


  

樊家崗面積不大此時卻是尸橫遍野,到處都是死尸,大眼看去,至少也有千余具


  

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自贊嘆

  

樊家崗下,宋軍仍在勉力支撐,張伯奮也是血脈賁張,大吼一聲,率部便沖下樊家崗

  

這一支生力軍的加入,令原本近乎崩潰的宋軍防線,復又穩住


  

張伯奮一馬當先,手舞雙錘,殺到了陣前

  

可是,當他來到陣前時才發現,這里的主將,竟然是兩個女人和兩個書生


  

“誰是玉尹?”


  

王燕哥那件素衣已經染成紅色,聽到張伯奮的詢問,便回答道:“玉指揮帶著人,正在復奪朝陽門”


  

“啊?”


  

張伯奮一怔,忍不住對玉尹高看幾分

  

他在來的路上便聽說了,廂軍都指揮使,武學進士秦仔臨陣脫逃聽到這消息時,張伯奮第一個反應,便是要找到那秦仔,然后把他就地正法你堂堂廂軍都指揮使都跑了,可以想象,那廂軍會潰亂成什么樣子……張伯奮也是官宦子弟,平日里心高氣傲在他看來,秦仔跑了,那么玉尹恐怕也是支撐不得戰局

  

張伯奮,對玉尹也沒什么好感


  

一來玉尹身無功名,二來也沒什么家世,不知怎地便成了殿前司兵馬使,混的風生水起

  

似張伯奮,是憑借軍功上來,所以對玉尹自然看不上


  

加之朝堂上對玉尹也是頗多指責,使得張伯奮感覺,玉尹就是個運氣不錯的家伙

  

便是郭橋鎮大捷,在張伯奮看來,也是玉尹的運氣

  

誰想到,正是這個他平日里看不起的人,在如此危局下,竟獨力撐起了這邊戰局

  

“你們……是誰?為何會在此處?”


  

一個血人似地書生拱手道:“下官是玉指揮帳下主簿陳東


  

這位夫人,乃玉指揮家中娘子;這一位乃前殿前司兵馬使馬皋遺孀,王燕哥王娘子聽說這邊局勢緊張,故而前來相助兩位娘子在這里也奮勇殺敵,斬殺虜賊近百人”


  

這一回,不僅是張伯奮倒吸一口涼氣,便是張伯奮身后的宋軍,也是一個個面面相覷


  

王燕哥和燕奴兩人渾身浴血,不管是王燕哥的繡絨大刀,還是燕奴手中的青竹槍上也都是血跡斑斑……而在兩人周遭,橫七豎八倒著二十余具金兵尸體,也證明了陳東所言不虛如此兩個嬌滴滴的小娘子,竟這般悍勇,真個令人感到敬佩


  

張伯奮臉通紅,突然轉過身,厲聲吼道:“兄弟們,今日若那個不奮勇爭先,要兩位娘子恥笑,自家絕不容情”


  

他不再去問話,催馬便沖入戰場

  

緊隨著張伯奮身后的宋軍齊聲吶喊:“休要被小娘子恥笑,與那虜賊拼了”


  

堂堂男兒卻比不得兩個小娘子,日后傳揚出奇,豈不是說我大宋男兒沒有本事?

  

王燕哥和燕奴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時間竟呆愣住,有些不知所措……


  

++++++++++++++++++++++++++++++++++++++++++++++++++++++++

  

嗚-嗚-嗚-

  

朝陽門外,金軍吹響了收兵的號角

  

在宋軍拼死搏殺之下,金軍最終被一步步趕出朝陽門

  

玉尹靠著冰涼的城墻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方才搏命拼殺,他沒有什么感覺這時候金兵退下去,他才感到是一陣陣莫名的眩暈后世人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話或許是有女真人夸張的成分,但不得不說,這幫子女真人,的確是彪悍至極

  

說起來,玉尹和遼人交過手也和宋軍交過手


  

但真正給他帶來壓力的,還是今天這幫子金兵,真個是險死還生

  

大刀便放在了身邊玉尹閉上眼,昏沉沉,頭腦漸漸有些不太清醒……就在這時候,便聽到有人高聲叫喊:“玉尹在哪里?玉指揮在哪里?還不來參見司馬侍郎?”


  

玉尹想要回答,可是聲音到了嘴邊,卻出不來

  

緊跟著,眼前一黑,順著城墻便一頭栽倒在地上隱隱約約,聽到了燕奴的哭喊聲還有一聲聲陌生的,熟悉的呼喚……


  

好累,真的好累


  

++++++++++++++++++++++++++++++++++++++++++++++++++++++++

  

大內,延和殿

  

城外的喊殺聲隱隱約約傳來,令趙桓心驚肉跳

  

他幾次想要起身出去可是又沒有勇氣站起來便只能提心吊膽的在大殿里等待消息


  

“陛下,朝陽門被攻破了”


  

“什么?”


  

趙桓嚇了一跳,呼的站起來道:“你方才說什么?”


  

“虜賊狡詐,用了聲東擊西之計,而后又使城中細作偷襲朝陽門廂軍大營攻破了朝陽門”


  

“混賬,混賬,一群無能之輩”


  

趙桓氣得暴跳如雷,在大殿里徘徊


  

“那虜賊,可有入城?”


  

“據說尚未入城……據說,是殿前司兵馬使玉尹率部死戰,堪堪擋住了虜賊腳步


  

李尚書已命東北水門守將,步軍司都指揮使張伯奮率部馳援,想必現在已經到了”


  

“還好,還好”


  

趙桓長出一口氣,一屁股坐下來,順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


  

內心里,有些后悔,有些憤恨


  

當初要是不聽李綱的勸阻,去應天府,或者西行關中,何至于會如此提心吊膽呢?

  

可惡李伯紀,為他一人聲名,卻讓朕在這里擔驚受怕


  

他口口聲聲說,開封固若金湯


  

而今金軍已經打進了開封城,這又算什么固若金湯,堅若磐石?


  

趙桓內心里,一直不想留在開封督戰奈何李綱死活堅持,讓趙桓最終不得不改變主意

  

現在,被金軍這么一驚嚇,隱藏著心底的憤怒,便一下子被激發出來


  

不過……小哥那個琴藝老師,倒是不差

  

幾次三番為朕掙了臉面,便是小哥也因為他,而穩住了位子待此戰結束之后,卻要好生嘉獎一番


  

“來人”


  

“奴婢在……”


  

“去把耿南仲汪伯彥還有唐恪三人找來,就說……朕有事情要和他三人商議”


  

“遵旨”


  

內侍匆匆退去,趙桓則呆坐金鑾寶殿


  

一會兒是對李綱咬牙切齒,一會兒又被金軍勢大而感到恐懼


  

不知不覺,已過了子時,就在趙桓魂不守舍,胡思亂想之際,就見內侍張大年從外面匆匆跑進來,一臉的喜色:“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得天之佑,朝陽門大捷”


  

“啊?”


  

趙桓一怔,旋即起身,“朝陽門大捷?此話怎講?”


  

“來陛下坐鎮皇城,將士們奮勇爭先


  

方得捷報,朝陽門已經奪回,殺死虜賊近兩千有余,俘獲虜酋長子蒲魯虎……”


  

趙桓臉上,頓時露出喜色


  

但那喜色一閃即逝,旋即便沉聲道:“朕已知曉,你先下去”


  

張大年剛走,就見耿南仲汪伯彥三人匆匆走進大殿


  

不等三人開口,趙桓便沉聲道:“方得了消息,朝陽門大捷,殺死虜賊近兩千,俘虜虜酋之子蒲魯虎……朕以為,議和時機已經成熟,你們便商議一個章程,盡快進行

  

不過,此事不可宣揚,還要在暗中進行,莫寒了將士們的心


  

我們手中有蒲魯虎,正好可以做議和資本……嗯,便讓鄭望之主持此事,盡快解決才好”


  

本以為,宋軍朝陽門大捷,會使得趙桓一意孤行,和金軍死戰


  

哪知道卻得到了這么一個結果,有些出乎耿南仲三人意料不過,這樣也好……開封之戰,若宋軍真個大獲全勝,便是李綱之流的功勞那些個清流若在朝堂上站穩,那日后便沒有議和派立足之地而且,從趙桓的話語中,耿南仲三人還聽出了一絲對李綱的不滿三人相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抹笑意……


  

既然陛下對李綱已生出不滿,那事情……也就好辦了

  

“汪卿?”


  

“臣在”


  

趙桓猶豫了一下,沉聲道:“你那族弟,臨陣脫逃,棄城而走,論罪當斬


  

此次朝陽門大捷,有賴殿前司兵馬使玉尹奮力作戰,才確保朝陽門不失……斬殺汪梃之事,便這么揭過去了,你莫再為難此人都是國之棟梁,還是齊心合力為好”


  

汪伯彥聞聽先是一怔,旋即臉上閃過一抹戾色


  

他低著頭,輕聲道:“汪梃乃罪有應得,臣又怎敢去牽連他人


  

不過,臣聽說此次朝陽門之戰,本不該如此兇險玉尹一營兵馬,竟不足千人……李尚書從朝陽門抽調兩營兵馬到北城,使得朝陽門兵力不足,才會有此局面”


  

趙桓身為皇帝,自然不可能知道底下的事情


  

似玉尹一營兵馬不足一千的事情,他是一點都不清楚


  

聞聽汪伯彥這么一說,趙桓眉頭一蹙


  

“怎么如此?玉尹乃殿前司兵馬使,麾下怎么只有這些兵馬?”


  

“這個……臣聽人說,玉指揮帳下兵馬一直不足,可是兵部遲遲不肯予以增補郭橋鎮之后,玉指揮為保護牟駝崗輜重轉移,分出近七百人,負責押運糧草可是玉指揮回來之后,這七百人便被扣留在延豐倉,一直沒有送回去”


  

“李綱,這又是為何?”


  

耿南仲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初李伯紀等人設計玉尹,想要奪取大宋時代周刊的事情?


  

此事后來因太子加入而作罷,可是因為李伯紀手段太過卑劣,便是他兒子也看不過去,便不辭而別,一人前往真定投軍想來那李伯紀也是因此,對玉尹懷恨在心”


  

趙桓聞聽,頓時面沉似水……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