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鬼打牆
通往山頂木屋的山道之上,有一行人徐徐走著,不急不緩。
突然,一個道人停了下來,從山道上撿起一塊一尺見方的石頭,然後說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一直在圍著山巔小屋打轉。」
其他人沒有這個感覺。
道人繼續說道:「其實剛剛我就發現我們在圍著山巔小屋打轉,但是又有些不太確定,所以我用劍氣把路邊的一塊石頭切了下來,放置在山道中間。」
說著,王喆把剛剛撿起來的石頭給大家看了一眼,這塊石頭黑乎乎的,沒有什麼特別。
此時,鄒士奇、劉作瞻和沈大為的注意力好像不在「大家在繞著山頂打轉」這一事兒上,而是在那塊被劍氣切下的石頭上。
因為石頭的一面極為光滑,光滑得像是一面鏡子,彷彿被手藝高超的匠人精心打磨了很久。
三人均極為驚嘆,這種劍道修為,太過駭人聽聞。
聽說當年劍仙李太白曾經用劍氣,將一根一尺多長的鐵棒磨成了一顆繡花針。
這不但要求劍氣能夠實體化,而且要求對劍氣的控制力必須達到驚人的程度。
這塊石頭其實也展示出了王喆對劍氣的控制程度,雖然距離李太白的「鐵棒磨成針」還有較大差距。但是劍道之上,已經能夠望得見李太白的背影了。
不過山道之上,王喆一行人並沒有看見石歌公主一行人的背影,難道他們沒有遭遇此境?
真是好人多災多難,壞人一帆風順。
這時候,前不見去人,后不見來人。
洞中黑暗,讓人害怕。
鄒芝蘭突然感覺有些緊張,右手緊緊抓住父親鄒士奇的左手。
鄒士奇的手寬大而有力,溫暖而光滑。
鄒芝蘭握著父親的手,感覺到無與倫比的堅定信心。
劉作瞻說道:「真人,此處怎講?」
此時此刻,王喆不再有所顧忌,徐徐說道:「剛進洞時,我向空中揮出了一道劍氣,劍氣並未觸及洞頂,就砰然碎裂。想來是碰到了一道氣機,應該是有人以極大神通和極強陣法,構造出了一個小天地,形成山水禁制。」
王喆想了想,繼續說道:「要想破除這個小天地,上策就是找到構建小天地的壓勝之物,讓小天地自然消亡。中策是能夠內外合作打破小天地,如果有外力抑制住內力,這樣就不會破壞洞穴,我們也不會有葬身洞穴的危險。下策是從內部用大力打碎小天地,不過打破小天地難度會很大,而一旦用力過猛,又沒有外力抵消,極有可能導致洞穴塌陷,將我們深深活埋。」
王喆頓了頓,然後說道:「所以,從內部用大力氣打破小天地是逼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舉措,當務之急是要趕緊找到陣法的壓勝之物。」
最後,王喆說道:「我感覺這是一個陣中陣,這個小小的迷魂陣,就是想讓我們找不到大陣法的壓勝之物。」
鄒士奇、劉作瞻和沈大為三人幾乎異口同聲說道:「但憑真人調遣。」
王喆將石頭又重新放在山道之上,領著眾人往前走去。
王喆說道:「大家不要著急,我們再走走,看看能不能發現些端倪。」
同一條山道之上,石歌公主一行人往前走著。
突然,石歌公主「哎呦」一聲。
原來石歌公主右腳踢到了一塊石頭,隱隱作痛。
完顏亮正準備上前將石頭從山道上踢走,蕭貂寺突然攔住完顏亮,說道:「將軍且慢,這石頭上好像有東西。」
說完,蕭貂寺從山道上撿起石頭,仔細一看,石頭的一面像鏡子一般光滑。
完顏亮問道:「蕭監,這塊石頭有何奇怪之處。」
蕭貂寺沒有直接回答完顏亮的問題,而是將石頭遞給了身後的一個隨從。
這個隨從一身棉布長衫,但一看就穿得極為合身,眉宇之間更散發出一股身居高處、超然世外的氣息。
這個隨從說道:「這塊石頭是有人用神兵利劍從另一塊大石頭上一斬而下得來的。從石頭上的切痕來看,顯然剛剛被切開不久。」
蕭貂寺點了點頭,對這個隨從的判斷,極為認可。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隨從正是都藩司「天干」十人之一的「己」先生。
「己」先生對兵器使用可以說是見地極高。
這當然與「己」先生見過的世面,對敵過的人有關。
奇怪的是,「己」先生這十多年來,與人對敵,好像從來都沒有贏過。但是整個都藩司,以及國師大人,甚至大金王朝皇帝完顏亶,對其反而越來越信任。
一年前,「己」先生對敵之人是大國師完顏希伊,切磋至第十招,「己」先生棄劍認輸。
三年前,「己」先生對敵之人是一個不知名老儒生,「己」先生使出九九歸真劍陣,被老儒生一根柳條打斷兩根肋骨。當然那位排在都蕃司天干「丁」字位的任我修,運氣就不算太好了,被老儒生當場鎮殺。
十二年前,「己」先生對敵之人是傳說中身藏春花夏雷秋葉冬雪的那位,「己」先生手持清風劍,雖然一招都未能遞出,但走到那位身旁一丈之地,儘管再也無法近身半寸,但已然足矣。
「己」先生看了看石歌公主、完顏亮和蕭貂寺,說道:「這一劍,先不管境界高低,只說對劍道的領悟,已經超過我了。」
說完,「己」先生眼神炙熱,要是能和這樣的高手過招,雖九死其猶未悔。但「己」先生有所不知的是,王喆並沒有動用兵器,而僅僅是用自身劍氣切出來的。
蕭貂寺接過「己」先生手上的石頭,說道:「那我知道是誰了,肯定是那個被天機閣稱為『劍道高世人一尺』的王喆。」
完顏亮說道:「蕭監,王喆他們一行人不是在我們後面嗎?怎麼會走到我們前面了呢?」
蕭貂寺說道:「我剛剛和『己』先生正在交流,我們好像一直在繞著山巔木屋打轉,這塊石頭正好印證了我們的想法。這樣就能夠說明為什麼王喆他們走到我們前面了,因為我們根本就是在一個圓形的迴路上打轉。同時,這也說明了王喆他們一行人也和我們一樣,所以他們才會用這樣一塊石頭,來驗證他們的想法。」
說完,蕭貂寺又把石頭遞給「己」先生,然後說道:「『己』先生,你受累把這塊石頭再從中間切斷,然後放回原地。」
「己」先生拿過石頭,往頭頂輕輕一拋,石頭分成兩半,整整齊齊地躺在山道中間,完顏亮等人根本沒有看清楚他怎麼出的劍。
這一劍用得極為高妙,先是用「劈」字訣,將石塊從中間攔腰切斷;然後是用「粘」字訣,將兩塊石塊粘在劍上,最後是用「御」字訣,將兩塊石塊輕輕放在地上。
只是這一切都在一瞬之間完成,在場諸人,也就蕭貂寺和「庚」能看出些端倪。
然後蕭貂寺說道:「我們再向前走走,看看有沒有其他路。王喆他們會想著怎麼破陣,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過了一會,王喆一行人又轉回此處,發現了地上被一分而二的兩塊石頭。
王喆將地上兩塊石頭撿了起來,微微一笑,然後對大家說道:「這是我們剛剛留下的石頭,現在被人用劍一分而二,說明大金王朝那一行人也跟我們一樣,在圍著山頂的小屋打轉?」
沈大為問道:「他們知道我們在原地打轉,大可躲在暗處坐收漁翁之利?為什麼要把他們的情況告訴我們呢?」
鄒士奇想了想,說道:「他們用這種方式提醒我們:一來他們不希望與我們為敵,願意坦誠相見,大家都是為了同一目標而來,希望能夠公平競爭,各憑機緣。二來他們也是向我們間接展示他們的實力,若論修為,這一劍我們一行人中,恐怕也只有重陽真人有這能力。」
沈大為說道:「那為什麼他們不願意等在這裡,與我們匯合之後一起行動呢?」
鄒士奇說道:「我想他們在擔心我們的態度,所以不敢一起同行。」
鄒士奇看了看王喆,有些欲言又止。
王喆笑了笑,說道:「鄒樓主但說無妨。」
鄒士奇有些尷尬,繼續說道:「山上山下傳聞『重陽真人反對大金王朝的態度一直異常鮮明』。我估計大金王朝這些年來沒少為此時而頭疼,畢竟天機閣認定真人是板上釘釘十年之內躋身第八境的人,而且還是一劍破萬法,殺力最大的劍仙。」
鄒士奇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個人猜測,大金王朝對真人肯定不懷好意,一直想對真人動手,但又有所顧忌。」
王喆笑了笑,說道:「鄒樓主說得較為委婉,其實大金王朝三年前已經嘗試過一次,一擊不中,立即而退,極為隱秘,毫不拖泥帶水,讓人抓不著把柄。最近幾年沒有再嘗試了,我想可能是大金王朝也意識到,一旦暗中襲殺沒有成功,卻把我惹急眼了,到時候我不管不顧,那麼他們就要接受我的雷霆之怒了。」
沈大為眼神熠熠,憧憬之情,躍然臉上,毫不掩飾。
能讓一個大洲的一座大王朝視為生死大敵,卻又無可奈何。普天之下,能有幾人?
屈指可數。
巍乎高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