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寶
何雨柱是搶救國家財產、捨己救人的英雄,雖然是出院了,可上級領導有指示,一定要讓何雨柱安心休養,單位領導要多加關照。
因而何雨柱回家之後,不僅單位的領導來看望他,就連地方上的領導也前來慰問,就連記者都來了,採訪他的光榮事迹。
何雨柱給人的印象是口沒遮攔,但那只是一種錯覺,在關鍵時候,他比任何人都會藏拙,非常清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這種現象一直過了四、五天才漸漸平淡了下來,除了幾個工友過來探望,何家終於漸漸恢復了平靜。
婁曉娥休了幾天也終於級了過來,回家之後,有一大爺幫忙,就算是照顧何雨柱也省了幾分力氣,而且何雨柱拄著拐杖甚至可以去給豬餵食,去暖棚里照顧裡面種的草莓……這也多虧學校放暑假,不然還真就麻煩了。
為了給何雨柱補身體,家裡的雞籠、兔籠和魚缸裡面的生物在迅速減少……這會兒人蔘還沒有後來那麼貴,婁曉娥託人從昆明淘了幾棵人蔘回來,特地煮了雞湯給何雨柱和家裡的老人喝。
聾老太太對何雨柱和婁曉娥一向很好,一大爺夫婦這段時間在何家更是出力不少,婁曉娥從來就是一個大方之人……嗯,她絕對不算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媳婦,所以在吃的上面絕不吝嗇。
倒是一大爺夫婦每次都推脫,說是留給聾老太太、何雨柱和喬喬,但都給婁曉娥攔下了——所以說,平行世界劇情中,婁曉娥被秦淮茹算計是有原因的,這個人太善良了。
「一大爺,一大媽,你看咱家像是缺吃的嗎?我和喬喬沒病沒傷,年輕力壯的,吃不得人蔘等補品,正常吃飯就足夠了。你們上歲數了,就應該好好保養,不過是一些吃食罷了,就算是吃完了,咱們這裡靠山吃山,還吃得起,只要您身體好,比什麼都強。」
這半年來,一大爺夫婦的轉變很大,跟婁曉娥的關係也越來越好,婁曉娥現在真是把他們當親爹親媽一樣孝敬,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覺得隔著什麼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漸親密,家裡自然也是一團和氣,這才是何雨柱想要的日子。
「是啊,一大爺,曉娥這話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咱家裡有三寶。」何雨柱也在幫腔。
他前世看劇的時候,對於四合院最終變成了養老院那些是頗有微詞的,何雨柱愣是被秦淮茹帶成了聖母,連帶著婁曉娥都被道德綁.架了。但輪到他自己,現在他也認了,但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易中海夫婦用實際行動在支持他,將心比心,何雨柱覺得值得他付出一下。
用價值來衡量的人情不是人情,那是交易。
如果換作以前的一大爺,最多是生病的時候幫忙照看一下,何雨柱絕對不會做多餘的,但現在就不一樣了,這一點何雨柱自己覺得還是做得比較到位的。
一大爺夫婦被何雨柱夫妻這麼勸著,終於不再推脫,於是心滿意足的喝了雞湯。
「一大爺,您反正是已經退休了,京城那邊也沒有什麼值得牽挂的事情,往後日子會越來越好,您要是願意,那就在這邊住著吧。我看著孩子們也跟一大媽親近,老太太和曉娥平常也能有個人說話聊天,這麼大的院子,咱們住著可不像京城那間大院,成天的跟著那些人勾心鬥角的生活,忒沒意思。」何雨柱這話,也是琢磨了好久才出口的。
他也看出來了,婁曉娥現在跟一大爺夫婦相處的挺好,而且有這老兩口在家裡,也能幫他們夫妻不少。
何家的日子挺好,也不差兩個人的吃穿,既然一大爺已經退休,索性留他們一直住著算了。
何雨柱不是那忘恩負義的人,兩個人肯為這個家盡心儘力,那他就養著老倆口又能如何?
他這番話一說,一大爺和一大媽……甚至婁曉娥都愣住了。
從心裡說,婁曉娥確實希望這老兩口留下來,以前住一個院的時候,她尊敬這老兩口,是因為他們在大院里做人做事相對公平,不踩低捧高的。但懷孕以來……尤其是到了後期,她就越發渴望親人的陪伴,這是一種源自血脈的渴求,連何雨柱都無法給於她那種安全感,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大媽來了,有多大程度的照顧暫且不說,但在那段時間,確實讓婁曉娥有了一種依賴感,這讓她非常的享受,也非常的珍惜。
其實一直以來,一大爺夫婦是全院對何雨柱最好的人之一,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私心,這反倒是婁曉娥能夠接受的——婁曉娥的父親是開辦工廠的,經歷過各種事情,用他的話說,有訴求的人是最好打交道的,反而是無欲無求的比較麻煩,而前者更有人情味……當然,有些訴求是無理甚至是無恥的,但這種訴求同樣有解決的方式。
婁曉娥曾經被『不能生育』的非議傷害過,所以她能夠理解一大爺夫婦的私心,而現在老兩口以心換心地跟何家人住在一起,她甚至已經將這一大媽代入親娘的身份當中了,而且自老兩口入住以來,聾老太太的身體也一直不錯,何喬在自己顧及不到的時候也有人關心,而且何雨柱不在的日子裡,家裡的力氣活幾乎全被一大爺包了,日子過得興興旺旺的。
「一大爺,一大媽,柱子說得在理,你們就留下來一直住著吧。我們都習慣你們在這兒的日子了。」
婁曉娥其實早就想過這事兒,可畢竟何雨柱才是一家之主,這話要不是今天何雨柱開口,她是絕對不能說的。
既然何雨柱已經說話了,她也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一大爺和一大媽心裡肯定是千肯萬肯的,尤其是這短短几個月的工夫,他們已經有些離不開那對龍鳳胎了,此時一聽夫妻二人先後表明態度,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的了。
「就這麼定了。」
聾老太太一頓拐杖,算是一錘定音,「京城除了大,還有什麼?回大院,就你們那老胳膊老腿兒的,還想跟許大茂那孫子轉心眼子,沒看到劉海中和閻埠貴都沒脾氣了?」
「是。都聽您的。」一大爺夫婦連連點頭,而何喬聽說老兩口不走了,也是極為開心。
儘管何雨柱一直想多休養一段時間,但他的體質實在是有些特殊,沒用上一個月,就可以正常走路了,但他還是找各種理由拖著,一直到了八月末,才不得不去銷假。
「曉娥,我打算明天去縣城一趟,看看採買些東西回來。家裡現在也算是添丁進口了,該置辦的也應該置辦了。」何雨柱找婁曉娥商議。
「行啊,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不過,你自己去縣城能行么?我現在掃盲班走不開。」
婁曉娥很想陪著何雨柱一起去縣城逛一逛,可聽說上級領導近日可能會下來視察各單位掃盲班的情況,她剛恢復工作,不敢輕忽。
「沒事兒,我一個人可以的,掃盲班那些事兒就夠你忙活了,我下午一準兒回來。」
就這樣,何雨柱安頓好了家裡,便騎著三輪車離開了煤礦,一路往縣城而去。
到了縣城隨便轉一圈,就去紅星飯店找黃大為……昨天晚上何雨柱進入倉庫空間殺了三頭肥豬,現在空間里還剩下一頭老母豬,四頭重量約有三百斤左右的肥豬,十來頭二十米斤的小豬,而養魚的池子又多了一口。
半年多沒見,黃大為似乎又胖了圈,在見到何雨柱的時候,激動得握住何雨柱的手就不撒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之間有什麼特殊的友誼似的。
「沒啥說的,還是老價錢。」
黃大為拍著何雨柱的肩頭,「我們幾個月前沒了你這個肉食來源后,每個月就靠上面撥的那些肉做生意,小半個月之後,就生意冷清了……」
賣東西的就不怕顧客抱怨,有抱怨才有需求,何雨柱算了一下自己能夠提供的肉食,答應黃大為三個月的再次一頭豬,每個月送一水箱魚。
結清帳款之後,何雨柱就騎車出了城,找了個偏僻的地方,把他從倉庫空間里挑選出來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搬上了三輪車。
服裝暫時不需要,奶粉、煉乳、紅糖等食品,還有各種維生素等藥物也都買了一批,但最顯眼的還是一台縫紉機,這是何雨柱早就想買的一個大件,以前還有些顧慮,怕別人察覺出不對勁兒,這一次索性都置辦了。
何雨柱騎著三輪車,三輪車上裝得滿滿當當都是東西,主要就是自行車太佔地方了。
其餘的什麼鍋碗瓢盆、衣裳布料、瓜子糖果、點心茶葉,反正是各種各樣都很多,看上去就像是把縣城供銷社連帶著整個黑.市都給搬回家了差不多。
三輪車來到門口,何雨柱喊了一聲,「閨女,快來給爸開門。」
屋子裡本就等得著急的何喬,一聽見外面的動靜,立即從屋裡出來,把院門打開。
「易爺爺,我爸買了一車的東西回來啊,你們快出來看看。」
何喬打開院門,看著何雨柱將車推進院子……在看到車斗里堆的跟小山一樣的各樣物品,終於沒忍住便喊了出來。
何雨柱『噓』了聲,瞪著這個傻丫頭眼睛,「就算是高興也不能大呼小叫的,怕賊不知道啊?」
這會兒一大爺也從屋裡出來了,見到何雨柱『買』的這些東西,倒是露出了欣賞的目光。
「縫紉機真不錯,早就該買了,縫衣服、做件衣服都省老事兒了,比你用針一點一點兒縫可強多了,挺好。」
一大爺可不是那些沒見識的老爺們兒,他見多識廣知道什麼是好東西。縫紉機早就有了,只不過一般人家買不起,一台縫紉機一百五十塊呢,鄉下人家誰捨得買這個玩意兒?
但一大爺卻覺得這些花的值,這世上的東西存在就有道理,多好啊。
雖然東西不少,但只有那個縫紉機是最沉的……嗯,還有兩個夯貨——兩頭幼豬。
「居然還抓了兩個豬崽!」一大爺高興地說道。
「等過年就殺了它們。」何雨柱說道。
等婁曉娥回來,看到靠窗放置的縫紉機,歡喜的不得了,倒是對其它東西不是很在意。
「我忘了一件事。」何雨柱突然擰起了眉毛。
「什麼事?」婁曉娥有些好奇。
「你好像不會用縫紉機吧?」何雨柱笑著問道。
婁曉娥臉一紅:「說得跟你會用似的。」
「我還真的會用。」何雨柱笑著說道。
縫紉機到了後世,分類也更細,而且還出現智能型的縫紉機,但很多人還是喜歡那種老款的機械式縫紉機,而且形狀的變化也不是很明顯,倉庫里恰好有不少的庫存。
何雨柱會用縫紉機那也是因為工作的時候,看到哪件服裝不合適,服裝師如果達不成他的要求,他就親自上陣操刀,甚至有時候靈感一來,現場設計一件戲服,那手上功夫絕對是杠杠的!
「行了,等我教你怎麼用,用到什麼程度就看你發揮了。」何雨柱笑著說道。
「這還差不多,晚上咱包餃子吃吧,等會兒我剁餡兒,家裡正好有肉。」
稀罕完縫紉機,婁曉娥看著天色不早了,打算預備晚飯。
何雨柱一聽就笑了,「我就知道你想包餃子,肉餡兒和菜都已經剁好了,面也和好了,咱一起動手包就行。」
何雨柱跟婁曉娥夫妻這麼長時間,還是很有默契的。
從縣城回來,在何雨柱和面的時候,一大爺和一大媽就把菜洗出來,然後何雨柱開始剁肉餡、切菜,現在就是沒有放調料拌在一起而已。
婁曉娥一聽,立即滿意地點點頭,「行,你還挺能幹的,我還尋思著回來我弄呢。得了,那我這就洗手去,等會兒咱一起包餃子。」
婁曉娥那邊將手洗乾淨,何雨柱在廚房裡已經切了蔥花,然後在菜和肉里加了各種調料攪好了餡,在桌上放了面板,何喬跟婁曉娥擀皮,何雨柱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