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四合院:傻柱的快意人生>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常(二)

第一百一十八章 日常(二)

  「非常難得啊!」

  大領導用一種極為欣賞的目光看著何雨柱:「從一個花房就能夠想到利用同樣的方法種植蔬菜。而且,看目前的樣子是成功了。這個技術可以用糧食生產嗎?」

  「應該不能吧……」

  何雨柱遲疑了一下說道:「糧食的生長需要更大的空間和時間,而大棚只能提供必要的溫度與水分,而糧食作物更需要自然光照、自然風等條件。」

  「嗯,是這個道理。」大領導點點頭。

  一行人在暖棚里轉了一圈之後,走出暖棚,嚴大姐有些奇怪地問道:「小何,你這後院幾乎全用來蓋暖棚了,豬養在哪裡?」

  「在這兒。」

  何雨柱領眾人來到豬欄,三首黑豬正懶洋洋地縮在豬欄的一角,看到有人來了也不起來……準確地說,是根本不瞄他們。

  「這三頭豬……有一百多斤了吧?」

  大領導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了起來:「小何,養這三頭豬用了不少糧食吧?」

  「沒有。基本上沒有用過糧食,就是偶爾有剩飯倒給它們吃。」何雨柱說道。

  「那它們用的是什麼飼料?不可能光吃草吧?」大領導奇怪地問道。

  現在糧食依然很緊缺,所以即便是在農村,養豬或者家禽都是要受到限制的,主要是為了降低糧食的消耗,如果都為了吃上肉而大量的消耗糧食,那將是極大的犯.罪。但大領導相信,何雨柱絕對不會在他面前撒謊的。

  「不是普通的草。我用的是蘆葦加工的青飼料,不但有營養,而且豬也喜歡吃。」何雨柱臉上露出自得的笑容。

  「非常好!」

  大領導滿意的點點頭,開始和馬維國等人低聲評論起那三口肥豬來了。

  「小何,你這豬圈收拾得很乾凈,幾乎沒有什麼味道,很辛苦吧?」嚴大姐問道。

  「還行吧。就是把日常工作養成習慣就可以了,其實費不了多長時間。」何雨柱笑著說道。

  其實在空間里的工作才叫辛苦呢,也幸虧他的工作特殊,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工作時間找機會溜進去完成的。

  大領導歲數畢竟是大了,再喝了點兒酒,在前後院賺了一圈之後,便支撐不住睡了。

  馬維國兩口子也趕忙告辭……其實馬維國也想大領導住自己家裡,可沒辦法,別看他是書記,可在住房分配上並沒有享受特權,他和樂大姐是住在宿舍里的。

  大領導本來要睡廂房的,但在何雨柱的堅持下,還是在正屋的右卧歇息了——那裡不但有一張雙人床,而且被褥都是現成的,是給老太太準備的。

  「小婁,你們這廁所遠嗎?」服侍著大領導躺下之後,嚴大姐找到婁曉娥問道。

  有些小為難,她真不是看不起公廁,早先在家裡那會兒,蹲豬圈牆頭上都能解決,野地里也不嫌棄,可以城裡生活了那麼多年,都是獨家的,反倒矯情了起來,她自己也是有些不得勁兒。

  「咱家有自己的廁所。」婁曉娥領著嚴大姐來到後院,進廁所后『啪』的一聲將燈打開。

  「這可真乾淨,居然還是坐便。」嚴大姐發現,根本就沒有一點兒異味,簡直比城裡的廁所都好,而且旁邊居然還有一個浴盆。

  「柱子想在年前把我們院的聾老太太接過來……噢,聾老太太是我們院的烈屬,無兒無女的,現在都七十多了,他特意託人從昆明淘換來的這些。」婁曉娥說道。

  「小何這孩子心善。」嚴大姐點點頭,很是讚賞。

  「大姐,我就在外面等您,燈開關在這兒。」婁曉娥說道。

  「不用。屋前屋后的就這兩步路,還能迷路了不成。」嚴大姐笑著說道。

  「行,那我就先回屋了。」婁曉娥也沒有太客氣。

  太客氣了,那就近乎做作了,真沒必要。

  「不是一家人,不近一家門,不管什麼時候,這日子都不會過得差的。」嚴大姐回屋跟大領導說了一嘴廁所『見聞』,話里話外那是非常的感慨。

  看一個家庭怎麼樣,一個是看廚房,另一個就是廁所,這兩個地方收拾得乾乾淨淨,那這個家就錯不了。

  「不行,你把信紙找出來,我要寫封信。」

  大領導『呼』的一下子坐起身,把衣服披上就下地了。

  「啥?給誰寫信?」嚴大姐一下子沒跟上老伴的腦迴路。

  「雖然暖棚不能增產糧食,可是能增加蔬菜啊,而且有些蔬菜也是完全可以當糧食來吃的。」大領導說道。

  嚴大姐遲疑了一下,還是把信拿出來了,不過她明顯有些不一樣的想法:「這辦法是好的,可現在的問題是,做實事的人太少了,能不能行還真是兩說著。」

  大領導剛剛擰開筆帽,聞言不禁一怔,愣了好一會兒,才默然收起了紙筆,回到床上躺下。

  「怎麼不寫了?」嚴大姐有些奇怪地問道。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下來了就應該有個下來的樣子嘛。」

  大領導笑了笑:「閉燈,睡吧。」

  那邊屋的兩口子今天晚上也是消停的,婁曉娥奇怪大領導兩口子怎麼會過來,何雨柱猜測是退下來了。

  「不會是因為什麼事兒吧?」婁曉娥擔心地問道。

  「不會。」

  何雨柱非常肯定地說道:「要是真有事兒,哪會這麼從容?別多想了,你先睡吧,我帶著鑰匙呢。」

  他們家裡的大門也換上暗鎖了,非常方便。

  大家都知道,城市的樓房通過就是一扇門,暗鎖的另一邊是固定在門框上的,很方便也很結實,而農村裡的雙扇大門還是用鎖頭比較方便。但何雨柱有主意,他把右邊那半扇門上下都安了插銷,結實著呢,然後再按上暗鎖,絕對磁實。

  從家裡出來之後,何雨柱就直奔食堂,其實現在食堂制度完善,做大鍋飯的廚藝也上來了,他要做的其實就是檢查一下各方面的隱患,應付突發事件。

  所以檢查了一遍之後,他就找了個隱蔽的地方進入空間……畢竟空間還有一大堆的事件要干呢。

  可能是飼料好環境也好,空間里的兩頭豬膘肥體壯的,每頭足有150斤,只是這兩頭豬似乎對延續種族的事情不太上心,讓何雨柱頗為著急。

  「你們且逍遙著,等上了四百斤還沒動靜,我不介意先宰了你們。兩條腿的豬不好找,四條腿的豬到處都有。」何雨柱投完食之後,用勺子點著豬腦袋說道。

  空間里的雞、鴨、鵝都已經有二十多隻了,光那蛋就攢了好幾筐了——有一點何雨柱搞明白了,這個倉庫里至少是有防腐、保鮮的效果,他弄了一些熟菜放在辦公室里,整整一個星期都是熱氣騰騰的……你信嗎?反正何雨柱不信。不過,確實沒有朽壞,而且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高興的事情也有,那兩隻羊在糟蹋了幾個月的飼料之後,終於帶上崽了;第一批魚苗已經長到一巴掌長短了,而第二批魚苗也已經孵化,在池子里很是自在的暢遊,除了魚苗之外,還有蝦苗和蟹苗,何雨柱琢磨著要是有機會去海邊弄些海水或者海鮮養著,那就比較完美了。

  算啦,餘生還長,慢慢準備吧。

  眼瞅著快過年了,何雨柱又有些琢磨自己手裡的這些東西了,鎮上和縣裡他有些瞧不上,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黔省這地方太窮了,雖然也有黑市,但他有些看不上那規模……主要是他沒那時間,再者了,現在的購買力太可惜了,賣糧食沒啥問題,可是你要是賣手錶……就算是便宜一點兒的,那也得有人買不是?

  「要不……過年前賣些布料?」何雨柱琢磨著。

  第二天早上,何雨柱安排了食堂早飯後,就匆匆地回家備早飯。

  「大領導,嚴大姐,新年好!」

  第一件事情就是拜年,新年也是年,該拜還是要拜的。

  「好,好!你們也好!」大領導看起來心情不錯,嚴大姐也滿面笑容的。

  「大領導,嚴大姐,昨天晚上睡好了嗎?」何雨柱關切地問道。

  「好。」大領導話少,後世不有那麼一句話嘛,社會你領導,人狠話不多。

  「還真是好地方,這段時間睡得就沒這麼好過。我們在家那會兒,還直擔心你們兩口子能不能適應這地方呢,沒想到適應得這麼快,如果不是老家那裡還有套房子,我們都準備在這裡安家了。」嚴大姐爽朗地笑道。

  可能是有些誇張,但這環境是真的好,而且這人的心事一旦放下之後,肯定就會覺得輕鬆了,很容易被環境影響。

  早晨做的是皮蛋瘦肉粥、銀絲卷、腌蘿蔔條、柞菜絲、煎雞蛋,還有一杯豆漿……本來是要喝牛奶或者奶粉的,但想著解釋起來怪麻煩的,他就給換了。

  「首長新年好!大姐新年好。小何、小婁新年好!」

  這還沒端起碗呢,馬維國就自來熟的帶著媳婦推門而入,「呵呵,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小何,帶我和你樂大姐一份兒沒問題吧?」

  旁邊的樂秀文被他說得人設都要崩潰了,全當是沒聽到拉著嚴大姐噓寒問暖的,就怕她睡不習慣。

  「馬書記新年好!樂大姐新好!」

  何雨柱其實就是看大院裡面那幾個人渣不順眼,平時那是絕對雙商在線,「馬書記,樂大姐請坐,我……曉娥,拿兩付碗筷過來。」

  樂秀文是搞工會工作的,對於職工們的家庭生活條件那是非常清楚的,不嫉妒地說,何雨柱家的生活條件真的是連廠領導都比不上。

  當初何雨柱兩口子過來的時候,大領導暗中交待適當照顧一下這小倆口,一度他們還擔心何雨柱守了食堂這個肥缺犯啥錯誤,可現在看來,人家是真正做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光院子里這些魚肉就夠人家一年嚼用了。

  今天是休息日,礦上放假,但領導自然有領導的行程,這一天可能都要在三線工地上考察——三線是一個統稱,不是指一個單獨的地方,除了礦區之外,還可能去其它地方。

  「大領導,我多嘴問一下,晚上回來嗎?」何雨柱問道。

  「這個我還真答不上來。」大領導笑著看向馬維國,意思是『你是導遊你說了算。』

  「中午肯定是回不來,晚上吧。」馬維國和樂秀文對視一眼說道。

  「那成。咱晚上就吃餃子。」

  何雨柱點點頭,又補充說道:「馬書記,樂大姐,你們住宿舍,乾脆也別回去自己弄了,晚上咱們一起包餃子吃。」

  「這個可以有。」兩口子對視一眼,都挺高興的。

  吃過早飯,大領導他們四個人說著話就走了,人家怎麼走用不著他操心,何雨柱捉摸著想去縣裡的黑市轉一轉。

  正琢磨呢,院門又響了,婁曉娥出去看的時候,楊華健兩口子帶著孩子過來拜年了……不僅僅是拜年,楊華健約了幾個工廠在家裡喝個小酒,把老婆孩子送到這邊了。

  何雨柱有些不想去,被婁曉娥硬推著出去了,她挺稀罕楊家那兩個虎頭虎腦的兒子的,可孩子該來的時候才能來,她著急也沒有用。

  楊大嫂也挺喜歡何家院子這氛圍,坐在床上,向窗外一望,正好就能夠看到籠子里的那些活力十足的兔子和野雞,兩個人嘮得怪投契的。

  言談之間,婁曉娥倒是也問出了楊家的一些情況。

  楊家說起來算是坐地戶,黔省本地人,楊華健是退伍兵,正好建礦那年回來就直接進了礦上,還當了一個班長。

  楊家這一輩兒還有兄弟三個,其中老二也在礦上……普通礦工,老三老四都在村裡,這些年生活也不景氣,兄弟之間出現了生活差距之後,感情便不如原來了……

  聽這語氣,楊嫂也是一肚皮的怨氣啊,平時大概也逮不著個說話的,今天逮著婁曉娥這個比較喜歡傾聽的,頓時就說個不停。

  當然了,楊嫂也不只是說那些家長里短的事兒,還有礦區周圍村鎮、縣區、山裡河邊的一些典故老故事什麼的,都講給了婁曉娥聽。

  婁曉娥剛開始還有些尷尬呢,可是聽著楊嫂開始講古,漸漸地倒是入了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