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現在孫躍有些下不了台了。
雖然還沒到要命的時候,但拿人頭打賭的刺激,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若不是強撐著,孫躍早就癱在地上了。
黃松見江小川如此氣勢凌人,頓時十分尷尬的稟道:「陛下,唐弼和孫躍,身份甚微,與大樑上億銀兩相比,還不值一提,我看此事就放過他們兩個吧。」
江小川對黃松拱手道:「此事既已至此,尚書大人說這兩位不夠資格,難不成,你要加碼?比如,你的人頭?」說著,江小川對趙乾稟道:「陛下,微臣也願意將自己項上人頭做擔保,就賭黃大人這顆人頭!」
嘩!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都沸騰了。
江小川不但拿舅舅的腦袋賭,現在還拿自己的人頭賭。
這勇氣,這魄力,誰人能及?
唐弼本來心中罵死江小川了,但這會兒又真真切切的感動了一把。
這外甥,把自己也跟他困在一條船上了。
趙乾直接拍案:「好!此事,我就准了!就拿你四人人頭做賭注!」
黃松直接嚇傻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陛下,這,跟臣無關啊,臣沒有這個意思啊!這都是孫躍和唐弼的賭注,怎麼扯到微臣身上來了?」
黃松可不敢跟這個敗家子賭。
他本意只是替譽王終止掉這個項目,並抹黑一下江小川。
現在把命也拼上,實在是不值,所以直接認慫。
老大都慫了,孫躍更慫了:「陛下,臣只是一時口出狂言,哪兒敢用人頭擔保,請陛下收回成命!」
「混賬!」
趙乾厲喝一聲:「朝堂之上,豈容你在這裡開玩笑。來人,把孫躍的烏紗帽給我摘了,拉出去打二十大板革職送回老家!」
這些人鬧也鬧完了,趙乾清楚現在是該自己武斷的時候了。
「是!」
殿前侍衛直接過來按住孫躍就是一頓扒,孫躍哭爹喊娘,最後被拖了下去。
「黃松!」
趙乾又是一聲喝,嚇得黃松直縮脖子。
「微臣在。」
趙乾:「你現在還對這個項目有微詞嗎?」
「臣……沒有。」
趙乾點了點頭:「很好。」
呂昌這時站了出來:「陛下,這個項目的銀款,已經延誤多時了,至今還未曾下發過一兩出去。」
趙乾聽了之後,氣的抓起奏摺朝黃松頭上扔:「這都快一月了,我大梁國庫沒錢嗎?你居心何在!?」
黃松身如篩糠:「銀兩這事兒,已經在節骨眼兒了,馬上就好。」
「馬上是多久?」
黃松:「即日就可!」
趙乾怒道:「你最好麻利點,耽擱了時間,我拿你是問。」
黃松磕頭:「是。微臣明白。」
趙乾隨後看向唐弼:「唐弼!」
唐弼連忙回道:「微臣在。」
趙乾:「你以後就接替孫躍的職位,好好把這個項目定好,一年內不成,我拿你是問!」
唐弼一驚!
腦子被轟的天昏地暗。
這,這又升職了啊!
直接干到了戶部侍郎!
前不久還是個六品主事,現在竟然已經是三品侍郎,這簡直就跟是坐火箭一樣。
而這一切,都是歸咎於當初江小川找到他,問他想不想陞官。
難道這一切都是自己這個外甥預料中的事情?
「微臣,謝主隆恩!」
唐弼跪拜,以謝天恩。
都退了吧。
殿前太監高聲喝道:「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朝拜,隨後,如潮水般退了去。
江小川剛走沒多久,殿前太監拉住了他:「江提督,陛下有請。」
江小川一怔,隨後跟著太監去到了養心殿。
此時的趙乾,面色蒼白毫無血色,整個人搖搖欲墜。
哪裡還有朝堂上左右乾坤的英姿。
幾個太醫在給他把脈,並送上了湯藥。
趙乾喝了之後,神色略微緩和了不少。
趙乾也是有心讓江小川看到他現在的情況,所以才叫他過來。
江小川心中不是滋味,端起趙乾的葯碗聞了一下,原來都是一些強心續命的猛葯。
趙乾能撐到現在,全靠這些藥物支撐著。
江小川自顧拿起趙乾的手腕想要診脈,身旁的太醫喝道:「這位大人,您好不懂規矩!」
江小川一來又是聞葯,又是要替皇帝診脈,弄得這些御醫十分尷尬。
趙乾對著太醫擺了擺手,隨後笑著問江小川:「你還會醫術?」
江小川點了點頭:「略知一二。」
太醫滿臉不屑:「陛下,醫術是需要多年經驗積累而成,這位大人實在年輕,還是不要讓他胡亂診脈的好。」
趙乾略有些尷尬。這個老太醫跟了他多年,沒他自己身體早就倒了。年紀大脾氣有些固執,倒也不好說他什麼:「小川,朕的身體,朕清楚,把脈什麼的都無所謂了。」
這個老太醫從他當年在戰場就跟著他。
醫術如何,趙乾清楚。
小川?
老太醫一怔,隨後對著江小川拱手道:「敢問這位大人姓氏?」
江小川道:「本人姓江。」
老太醫一怔:「江小川!」
江小川有點懵:「對,沒錯是我。」
趙乾也有點搞不懂了,江小川這小子也太有名了,竟然連自己的貼身太醫都認識。
老太醫滿臉不可置信:「您真是江小川?」
說話間,語氣竟然敢十分敬重。
江小川點了點頭:「是的。」
老太醫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還望江神醫收我為徒!」
江神醫?
什麼東西?
趙乾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這在別人嘴裡不就是紈絝敗家子嗎?
怎麼就成了神醫了?
而且竟然連自己的貼身神醫都要給下跪!?
這是何其的尊重!
江小川趕緊要扶起老太醫:「老先生,使不得,小川何得何能,受不起啊。」
老太醫固執的不起身:「江神醫,您連我胞弟張儀都收作徒弟,為何不能收我?」
江小川一怔:「張儀是你的胞弟?」
老太醫點頭:「學生叫張景中,確實是張儀的胞兄。」
當初,他聽說自己濟世堂首席的弟弟張儀拜了一個年輕人為師的時候,心中還滿是不忿。
後來跟自己弟弟幾番交流,發現自己兄弟的造詣飛速提升,久而久之甚至已經遠超於他。
甚至皇帝的這幅湯藥,也是張儀幫忙調整過,效果顯著。
還有些現代醫技更是刷新了他的耳目。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兄弟拜了這麼一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