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金烏出世,老子訪人
「到時,我定會助你順利證道!」
東王公的保證,讓西王母也放下心來,她雖本性清冷,沒有太多威震洪荒的念頭,但既然得了天命聖人,自然也想能早日證道。
本來幾位未來聖人對於證道,還並沒有太過迫切,各自便都只是潛心修鍊,參悟鴻蒙紫氣,但女媧成聖卻是無形中讓他們有了些緊迫感,自然也包括西王母在內。
兩人回到方丈島后,東王公便召來了孔宣,乃是想讓這位二弟子前去人族坐鎮。
拜入方丈島后,孔宣修為一日千里,此時已是太乙金仙中期境界,離後期也只一步之遙,自然便是三位弟子中修為最高的。
這也是東王公打算讓他入人族的原因之一,要說還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孔宣為他早已定下的護法弟子人選,入世歷練也算是順利成章。
其實要說三位弟子,未來成就最高的,恐怕也一定會是孔宣,玄陽和清靈雖然也不差,但受限於跟腳和資質,或許准聖便已是終點,這還是在他們入至陽一脈的前提之下,如果沒有得遇東王公,兩人甚至連大羅都無望。
孔宣雖只太乙金仙中期,但以他神通法術,就算對上大羅金仙也不懼,東王公再施展神通,給弟子留下些保命手段,便放他前去人族。
人族之事安排妥當,東王公就不再多有關注,直接閉了宮門開始修鍊,剛三成的陰陽法則領悟,離混元金仙巔峰還遠,而聖人時代將至,他也需加快法則領悟的速度,爭取儘快證道。
趁著此時於鴻鈞道祖處借來的至寶造化玉碟還在身邊,便不願錯過這個悟道的好機會。
……
且說天庭。
女媧證道成聖后,妖族天庭於洪荒中的聲勢也是大漲,雖然都知聖人無法插手洪荒爭鬥,但畢竟乃是背靠聖人的勢力,天庭卻是底氣十足,帝俊也漸漸展露洪荒大天尊的氣派。
鯤鵬交出真靈后,雖是回歸了天庭,還是那個天庭的天師,但有過上次的背叛,不被天帝信任后,他也漸漸失去了先前的地位,被排除出妖族的核心層,在天庭的影響力,甚至還不如白澤等十部天將。
而因為真靈被收,他本身對天庭也多有怨恨,因此對天庭之事也不怎麼上心,雙方各自有著別樣心思。
就像此時,天庭有大事發生,天帝,東皇,羲皇,十大天將都到了,也只有鯤鵬推託未來。
確實是大事,而且是喜事,大喜事,因為天后羲和要生產了。
天婚已過數萬年之久,太陽太陰琴瑟和鳴,陰陽和合,羲和很快也就有了身孕,懷胎五千年後,便要誕下子嗣。
帝俊太一等於寢宮外守候百年,終於裡頭傳出一陣靈力波動,道宮上方陰陽二氣環繞,幻化成祥雲朵朵,隱隱有慶音天降,傳遍天庭各處。
帝俊趕緊迫不及待進到宮內。
陰陽兩種氣息在寢宮中環繞回蕩,便是合了太陽太陰之意,天庭眾人很快得知消息,天后羲和順利誕下十個日精十個月靈。
為十位太陽血脈的金烏太子,十位太陰血脈的月靈公主。
「天庭有后,恭喜天帝!」
羲和誕下子嗣,乃是天庭昌盛之兆,眾人自然都是大喜。
特別是太一,突然有了十個侄子,十個侄女的他更是興奮不已,特別是那十小金烏,便是和他同樣的太陽血脈,自然親切無比。
金烏月靈乃是准聖子嗣,出生便有金仙修為,且貴為天庭太子公主,身份高貴,加上頗得太一這位叔叔寵愛,在天庭之中,便是無人敢惹。
尤其是那十隻小金烏,百年過後,卻依然還是小兒心性,頑皮異常,身具太陽真火又不懂控制,時常點燃天庭草木,甚至死傷在他們真火之下的妖族,便有數十位。
儘管還未闖出多麼大的禍事,但金烏頑劣,也讓帝俊和羲和頭疼不已,天帝天后怒起想罰,這十隻小金烏便會躲到東皇宮中尋求庇護,由太一相護,兩人也無從下手。
這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金烏變得有些變本加厲,這一天,竟將凌霄寶殿旁的一間側殿點燃,帝俊忍無可忍,便親自去往太一處,將十個兒子給抓了,非要懲罰他們不可。
帝俊震怒,太一也無法,再加上也知如此下去不是辦法,眾人商量之後,就決定將十位太子送往星空,太陽星上有十大先天靈根之一的扶桑樹,本源至陽,正是適合金烏生長。
定計之後,帝俊和太一兩人親自帶著十位太子前往,將小金烏安置在扶桑樹上,並以河圖洛書之能布下大陣,交代他們不懂得控制真火,便不得離開。
而後,又安排十部天將之一,以火系神通著稱的畢方守護后,覺萬無一失后,方才離開。
……
再看崑崙上。
三清聽女媧講道回歸后,各自都有些了緊迫感,便繼續潛心修鍊,靜參聖機,只是近萬年時間,卻還是未有任何感悟,不得其法,摸不著一絲成聖的契機。
如此狀況,讓三人都有些坐不住,這一日他們論道一番后,元始便隨口說道。
「大哥,這人族委實有些奇怪,看似也無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些孱弱,能為女媧成聖之工具也還罷了,怎地會如此受天眷顧?」
人族出世,女媧因此成聖,眾大神便常會將目光投向這個新生種族,雖都未看出有何神異,但人族之地卻時不時有功德天降,令人驚奇。
那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能得功德也還罷了,畢竟是女媧最先造出的三人,為人族三祖,天生便有氣運加身,可普通人族竟也是如此,只要作出些有益種族之事,便能得天道獎賞,這便有些奇怪了。
「這人族確實古怪,本身孱弱,資質看似也都普通,天道對他們的眷顧,就連巫妖兩族也是遠遠不如,難不成人族還能成就下一個天地主角不成?」
通天乃是無心一言,卻讓一旁的太清有了些元神感應。
原本平靜的鴻蒙紫氣,突然微顫。
老子大為震驚,趕緊推算一番,雖聖機朦朧,但也很快下定了決心,便道:「二位賢弟,吾心中有感,欲往那人族一行,或許成聖之機,便在人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