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金手指
祁大人高中的消息在亞城曾經掀起過一陣狂熱的全魚宴,這令無數貓兒欣喜若狂的事情起因,是某位同樣心切的娘在拜訪祁夫人的時候,曾追問過這個被生活早早磨礪蒼老了的女人:「祁哥兒這麼聰明好學,最喜歡吃什麼啊?」祁夫人呵呵一樂,指著不遠處的一個魚湯攤隨口說了句「知書從小就愛喝魚湯」。此話一出,頓時亞城魚貴,大小不論,只要沾上「魚」字的都游不出亞城的池塘。一時之間滿街皆是魚腥,什麼爆炒、清蒸、紅燒、油嗆……各色花樣層出不窮,但凡是能讓孩子吃下一口魚肉,亞城人無所不能盡其能,甚至還有幾位母親用心良苦的把魚糜揉進面里,蒸成饅頭花捲哄騙已經一看魚就想吐的孩子吃下。而據說老闆娘就是那個時候開始,聞夠了這股味道,發誓此生再也不吃魚了。
而被祁老太太隨手一指的那個小小魚湯攤,自從被金手指指過以後,從連凳子都沒有的露天小攤,發展成了具有五張桌子頗具規模的露天大攤,當然,凳子還是沒有的,所有想來喝魚湯的人,只能站在北風口裡就著西北風喝魚湯,聽說如果早上來的是時候,就正好能看到一排一排瘦的像筆杆子一樣的讀書人一邊皺著眉毛,一邊直著脖子認命一般的往肚子里灌魚湯,若是遇到個颳風下雨的天氣,前來的人就更多了,這些麻桿一樣的人不得不緊緊抓著面前的桌子,以防自己被大風颳走,他們往往會因為天氣的惡劣而高興起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他們往往這般笑著互相告別。
考生們為了「大任」而奮不顧身是情有可原的,而魚湯攤的於老闆卻依舊風餐露宿的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而於老闆說,自己之所以還在街頭賣魚湯,不是因為無處可去,而是「捨不得這份土地賜予的福分」。在隔壁驢肉湯呂老闆的嫉妒眼光中,每天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陽灼烤,他從不歇攤,在他攤前排隊的人能從城北一路轉到城南,但於老闆一日只賣一百碗,故而許多望子成龍心切的娘不辭辛苦摸黑來排隊。
呂老闆吃著酸棗坐在自己攤前,後悔自己在祁家最難的日子裡沒有時常接濟一二:「若是那時我也時不時的送幾塊驢肉過去,哼,哪還有老於的今天?他現在是不敢走了,只要他前腳走,我後腳就搬到他那裡去,我也改行賣魚湯去,不就是個魚湯嗎?做成那個味道,還敢叫自己狀元魚湯,我給你們說,我剩下的刷鍋水都比他熬了魚湯好喝,還天天神神秘秘的,天不亮就跑到城郊去,說採摘什麼神秘草藥,哼,說白了就是故意騙人的。」每當說起這些話的時候,呂老闆旁邊的苟老闆就狠狠的一點頭,苟老闆是專賣小混沌的,自從狀元魚湯火了,他的小混沌也有了幾分滯銷。
可無論酸不酸,於老闆的魚湯攤旁的四個大字「狀元魚湯」可是祁大人親自手寫的,據說是趕考之前留下的墨寶,說如果高中了,就請於老闆光明正大的開個魚湯館,掛起這四個大字,以此來報答於老闆對他們娘倆的救助之恩。
說到「救助」二字,祁大人的家室實在是悲慘至極,當年的祁家是個書香門第,黃金沒有多少,但是黃金屋卻不少,幾脈單傳的祁家在祁大人父親這一代終於似乎能看到點能揚眉吐氣的苗頭了,不料一場大病就讓祁家唯一的男丁風吹雨散了。祁家若樹倒鳥飛一般,竟沒留下多少東西。
而祁大人是遺腹子,祁夫人在安葬了夫君之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受到腹內絞痛不止,恰好有郎中路過,幫這個渾身縞素的小夫人號了一把脈,一模之下竟是喜脈。當時祁夫人的娘家頗有幾分地位,想讓出嫁不足一年的女兒放棄這個還未成型的胎兒,回娘家再尋出路,卻不料祁夫人雖是女流之輩卻血氣方剛,聲明如若逼她放棄這個孩子,她也不活了,娘家只得作罷。
而可惜祁夫人不是嫡出之女,在她的父親還活著的時候,時不時還接濟她一二,讓她也能好好的撫養這個孩子長大,而當孩子尚不會叫「祖父」之時,祁夫人的父親便也撒手人寰,從此娘家被正室夫人收入掌中,再無接濟一說。
祁夫人變賣了所有的家當,從大庭院中搬到這個偏僻的小院子里,憑藉自己的女工,靠給人繡花為生,但繡花畢竟是個慢功夫,祁夫人最終為了養活兒子,不得不開始替人浣洗衣物,甚至有時包上頭,擼起袖子同一群粗魯的漢子們混在一起替人扛活,等到祁大人高中的那年,祁夫人曾今轟動全城的綉工手藝已經不見了,只剩下因為過度操勞而顫抖不止的雙手,別說捏起繡花針了,連拿起筆都哆嗦不已。
祁夫人未出閣時曾經有一副「百鳥朝鳳」的綉工,據說掛在院子里,能引來無數飛鳥競相跪拜,這幅修圖被柳王爺買下了,在皇太後生辰之時親自送上。當祁大人被欽點為狀元那日,收藏在庫房裡的百鳥朝鳳中的鳳凰突然流下了眼淚,眼淚凝結不去,化作兩粒夜明珠懸挂在鳳凰的眼角之下。此事一出,頓時驚動了已經成為太皇太后的皇太后,經過一番詢問,太皇太后被祁老太太的忠貞所感,親自命封祁夫人為誥命夫人。這可是個破天荒的事情,遠比祁大人高中更具有震撼性。於是至此,亞城的女人們終於放棄了瘋狂的殺魚生活,轉而開始感嘆自己的老公命太好,沒有留給自己一個誥命的機會。
而前不久,祁大人終於決定回家省親了,離開家鄉已經三年有餘的祁大人本應在高中之日就應回加省親,但是因為各種事務纏身,竟直到今時才有了空餘。高大人自然要為祁大人準備一桌洗塵宴,主題自然就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