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有美璇璣正> 第9話·中 傾身營救

第9話·中 傾身營救

  暗雲連天,一副壓山之勢。北風加緊,摧林毀木,拂面生疼。「五娘,五娘……」婢女且走且呼,絲毫未察隨有一人。

  「五娘,五娘……」

  四尋無果,婢女蹲在路中,埋首而哭。身後那人漸漸迫近,將近身時,一聲「阿茉」,婢女回首,乃是龐郎跟來。

  阿茉起身,龐卿惲蹬馬上前,說道:「終南之大,欲尋一人,難也!憑爾一力,無濟於事。再遇賊人,無非添亂。汝先回宅,坐等消息。」

  阿茉拭淚搖首:「奴賤命一條,不足惜耳!」

  龐卿惲斂色說道:「高家以爾為賤乎?」說著呼了隨從,護其回返。

  送走阿茉,龐卿惲朝樹上說道:「宇文郎藏身何為?」

  向海明正自眺望,聞言唇角一勾,輕身躍下,朝龐卿惲抱拳:「幾月不見,龐兄好在否?」

  龐卿惲道了好在,說道:「我正欲謁寺,有事相問。」

  向海明笑道:「龐兄但問無妨。」

  「長孫五娘乃汝所劫乎?」

  向海明笑容凝住,矢口否認:「非也。」

  龐卿惲緊盯其色:「聽阿茉雲,汝曾夜潛高家……某早有言,高家乃我世交,汝等不得傷之。」

  向海明連道:「某未傷其分毫……」說罷連忙捂嘴。

  「果然乃汝所為。」龐卿惲嘆氣,乃道,「某須親見之,乃敢安心也。」說著揚鞭馳去。

  向海明追之不及,恚道:「汝豈不攜我乎?」見他不顧,遂瞪腳上樹,或躍在樹間,或奔於間道,以逐龐卿惲。

  「五娘!」阿梨突然睜目,一張男童面容映入眼帘,只見他瞪大雙眸,一副見鬼之態。阿梨正自疑惑,男童轉身跑出。阿梨吃力坐起,呼之不及。

  未幾,男童引兩人入來。婦人快步而來,觀其額傷,問向身旁老翁:「其傷失血不多,卻昏迷兩日,何也?」

  老翁說道:「其傷在顱內,故而昏迷,我以針灸之,血於散矣。」

  婦人頷首,以示瞭然,又把其脈:「然其脈道不充,顯是血虧之症。」

  阿梨聽出原委,聲氣無力說道:「兒曾傷臟腑,長年血虛,故而脈細無力……」說著作勢下榻,婦人攔之,說道:「小娘子體虛,須靜養之。」

  阿梨執意下榻,因笑:「兒略知醫,深知其症,無非血氣不足,用藥輒好。」

  婦人慾再勸,老翁阻之,謂向阿梨:「小娘子或知醫理,然脈理精微,病候診斷,一指之差。小娘子脈細而軟,鼓動無力,類於細脈者。然細脈應指明顯,汝之脈象,實為微脈也。」

  婦人面露驚色:「久病脈微,是正氣將絕,莫非……」男童聞言,昂首問道:「阿娘,彼將死乎?」

  老翁眼色止向男童,朝婦人說道:「同脈異病比比皆是也。脈微者,有輕取之似無,是陽氣衰者;有重按之似無,則陰氣竭也。」婦人依言輕取,復又重按之,說道:「所幸是陽氣衰,或尚可救。」

  二人一學一教,煞有其事。阿梨見之焦急,拱手說道:「兒有急事,請予以放行。」

  老翁說道:「小娘子身有舊疾,又添新症,若不加以救治,其壽不長也。莫如留此,予我夫婦醫之。」

  阿梨說道:「兒之羸體,全憑主人以葯養之,乃得苟活至今。如今主人有難,兒須速返。」

  老翁見她去意已決,無奈頷首:「既然如此,某不強留。然汝體虛,獨身一人,恐有不便。賤荊熟知山路,可以相送。」

  阿梨勉力拜道:「有勞娘子。」

  婦人笑扶之,男童嚷道:「兒亦同往。」老翁頷首。

  門鎖窸窣,觀音婢驚動,睜目而看。果然,木門推開,入來二人。

  向海明執燈,照在觀音婢臉上,笑向旁人:「某以賓客相待,伊毫髮無損也。」那人遮面不語。

  觀音婢跽坐不動,暗觀其人,只覺身量眼熟。那人輕哼一記,轉身之間,一道玉光晃過。觀音婢看去,目光怔忡。

  向海明執燈隨後,鎖了木門。龐卿惲臉色鐵青,立至前庭。「如今高家四處尋人,速將長孫五娘放歸。」

  向海明吹燈,交予隨從,說道:「不可。」

  「為何不可?」龐卿惲微怒。

  向海明鮮見他發怒,嬉笑道:「龐兄雲有心上人,莫非此女乎?」

  龐卿惲臉色微紅,連忙否認:「非也。」復又正色說道,「不見此女,高家必不罷休,倘若尋來,後果不堪設想。」

  「此山間鬼寺,早無人跡,頗難尋焉。」向海明得意一笑,說著哼道,「若非此女,隋軍征遼之時,某已推翻楊隋,光復宇文周。今密信無果,某安敢放之?」

  龐卿惲嘆道:「楊隋氣數未盡,汝之冒進,無異以卵擊石耳!」

  向海明以拳捶樹,咬牙切齒說道:「如今隋軍還朝,失此良機,我心不甘!」

  沉默須臾,龐卿惲忽道:「皇帝將再征高麗……」

  「是耶?」向海明眼睛一亮。

  龐卿惲頷首:「某以禁中事告汝,可否放歸長孫五娘?」

  向海明思之,搖首說道:「某會放之,然非此時。」

  「何時?」

  「起事之時。」

  龐卿惲欲勸,向海明抬手止道:「起兵事關重大,某絕不留任何隱患。若是事敗,會否牽連龐兄,甚至高家人,某亦難料矣!」

  「高宅?」

  阿梨笑道:「是也,此則治禮郎高儉公之宅。」

  婦人驚得止步,男童疑惑而看。「妾止步於此,後會有期。」婦人回過心神,攜子辭去。阿梨驚詫,卻顧不得細想,連忙入屋。

  晡后,眾人來歸。世民得知原委,令阿梨引路去尋。龐卿惲思索須臾,因謂阿茉:「阿梨身有不適,汝隨之左右。」

  阿茉聞言,連忙出列,偷望李二郎,腳步躊躇。世民冷瞥一眼,闊步而出。阿茉扶上阿梨,相隨於后。

  龐卿惲隨之,雲阿追上一步:「天將黑矣,未如眾奴相護。」

  龐卿惲凝之說道:「諸奴連日奔疲,且人多聲雜,易走風聲,汝勿憂矣。」

  雲阿嘆氣:「但願觀音婢吉人天相。」

  「汝且放心,伊必將無恙。」龐卿惲見她滿臉疲憊,安慰說道。

  天色漸暗,寒風蕭蕭,夾著幾聲咕咕鳥叫,愈發陰冷。

  「正是此地。」阿梨被阿茉扶著,手指一石,說道。世民蹲去細看,石上血漬乾涸。阿梨觀望方向,指道:「若無記錯,五娘時在彼處……」

  世民快奔過去,果見腳印雜亂。點火細看,忽見衰叢之中,珠光微閃,世民剝開一看,竟是珠釵一支。「五娘之釵!」阿茉阿梨見之,異口同聲。世民攥之於手,悲喜交極。

  龐卿惲立在一旁,耳聽四方,果聞枝杈窸窣,嘴角隱約彎起。因道:「我們先循足跡,以判賊人往何處而去。」因指一方,謂向阿茉,「阿茉,汝去彼處,不可走遠。」阿茉領命而去。

  「阿梨,汝身不適,候於此處。」龐卿惲說罷,與世民各走一邊。

  阿茉屈膝而循,目光專註,絲毫未察有人正虎視眈眈。忽地,一道黑影凌空躍下,阿茉未及反應,已為人所擄。

  阿梨聽得一聲尖叫,連呼世民等人:「賊人來也!」世民等人紛紛趕來,阿梨急道:「阿茉不見了!」龐卿惲聞言,憂心忡忡。世民則斂眉,提腳追去。

  「救命!」阿茉拚命掙扎,大聲驚呼。向海明掩其口,唬道:「再若出聲,我必殺汝!」阿茉看清其貌,張口欲言,無奈口被封住。

  世民聞見呼聲,循之而去。龐卿惲見狀,謂向阿梨:「我先送爾還家。」阿梨順從點頭。

  察覺有人隨後,向海明來回周折以惑之。世民跟至岔口,竟失其蹤。向海明輾轉至寺,眾侍見小主人攜女而歸,面面相覷。

  進屋后,向海明扔阿茉於地,自顧倒水解渴。阿茉趁機欲逃,向海明飲畢,說道:「如爾所見,此處守衛眾多,汝插翅難逃。」

  阿茉轉身怒視之:「爾欲何為?」見他踱步而來,心內忐忑,不料他執杯說道:「飲之。」

  阿茉別頭不接,向海明因笑:「若論識時務,汝不及主也。」

  阿茉驀地轉眸,斂色質問:「五娘何在?」

  「我豈會告之於汝?除非……」阿茉警惕看他。忽地,向海明攬之大笑:「除非汝長留此地,為我壓寨夫人!」

  阿茉大怒,推之於地:「除非我死!」

  向海明愣坐於地。當年,為增人口,楊堅令諸縣大索貌閱,以清查隱漏戶口,增收稅賦。他與阿姊尚在年幼,不易避躲,故阿耶交之悲田坊。時寺中孤兒眾多,他長居山澤,恐見人群。某次,他蹲坐於廊角,飢腸轆轆。一女童過來,手撕炊餅,遞之一半,他輕輕舔唇,卻不肯接。女童沖他微笑,如曉陽初綻,燦爛無比。他望向女童,又望炊餅,猶豫再三,他奪過炊餅,推之於地,倉皇逃走……

  向海明回神,從容立起。若在平時,他必定發怒,然而作為償還,他並不打算計較。故起身後,向海明深望她一眼,出門而去。阿茉本欲拚死一博,未料他竟揚長而去,當即愣在原地。

  世民一路輾轉,又至岔口,正自扼腕,龐卿惲追上。「何故?」

  世民凝眉:「此賊頗狡詐,令我圍困此地。」龐卿惲思索須臾,說道:「彼有兩路,我們各走其一,汝往此路而去。」

  世民頷首,拱手而去。行出幾步,果聽腳步細細,世民循聲追擊,來到一處荒山,卻再無蹤跡。世民暗怪,莫非此賊憑空消失?正自沉思,一道身影躍過頭頂,世民提腳去追,及至山腰,不見其影。世民低啐一聲,忽見不遠處,坐落一山寺。世民欲繞路,忽聞人聲,連忙避躲。

  只聽吱呀門開,一比丘尼由人送出。借著火光,世民認出彼尼,只聽她謂向門裡人:「宇文郎請聽勸,二女在此,諸多不便,莫如還之高家。」

  高家?世民立耳細聽,門裡人說道:「阿尼師勿復勸也,我自有處置。」比丘尼嘆息,說道:「男女到底有別,我令上空下凈前來服侍。」「好。」

  待人散去,世民攥緊雙拳,如此看來,觀音婢必在此處!聽那人聲音冰冷,他猶恨不能殺之而後快,然而此刻,卻非意氣之時。想及此,世民壓下怒火,翻牆而入。

  潛入寺內,環視周遭,只見前殿橫牆斷壁,幾處廂房搖搖欲墜,形同鬼屋。世民暗自納罕,如此廢寺,豈有人居之?摸走一陣,來至後院,其破舊之狀,與前庭相類。借著月光,世民躡足而行,不慎之間,手臂碰到屋門。只聽鎖鏈擊撞,世民大驚,連忙托住。及見鐵索,世民暗怪,此屋無別其他,為何鎖之?

  觀音婢聞見聲響,立時驚醒。屏息半晌,未見門開,只當是夢魘。正欲躺下,又聽傳來裂布聲。

  原來,世民暗觀之下,見窗欞蒙以黑布,而非窓紙,益是好奇,於是拔刀劃開,觀望室內。

  「二郎,汝來耶?」

  觀音婢的聲音!世民思潮澎湃,朝內呼道:「觀音婢!」

  果然是他!觀音婢下榻奔去,喜極而泣。世民隔窗執之,低聲慰道:「抱歉,我來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