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希特勒的第一號作戰指令
1937年10月3日4時45分,希特勒比原來的時空提前了兩年時間;決心破釜沉舟,不惜冒與英法發生大戰的風險,下達了第一號作戰指令。
「一號作戰指令」:
國防軍最高司令
國防軍統帥部 指揮
參謀部 國防處一組
1937年第170號絕密文件
只傳達到軍官
一、 通過和平方式消除東部邊境德國不能容忍的局勢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決定用武力解決。
二、 對波蘭的進攻應按照為「白色方案」所作的準備工作進行,但陸軍方面由於現在幾乎完成了集結,因此有所變更。任務區分和作戰目標未變。
三、 進攻時間:1937年10月3日4時45分
與此同時,也對格丁尼亞-——但澤灣和迪紹大橋採取行動。
三、 在西線,重要的是,讓英國和法國單方面承擔首開戰端的責任。對於侵犯邊界的小規模活動,暫時以局部行動對付之。
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的中立,我們曾經給予保證,必須認真予以尊重。
沒有我的明確同意,不得在陸地上的任何一個地點越過德國西部邊界。
這也同樣適用于海洋上的一切戰爭的或可解釋為戰爭的行動。
空軍的防禦措施,目前僅局限於無條件地攔阻敵人對帝國邊境進行空襲。在攔擊單機和小編隊敵機時,應儘可能長時間地尊重中立國家的邊界。只有在法國和英國出動強大攻擊編隊飛越中立國家領空進攻德國,西部的對空防禦不再有保障時,方可在中立地區的上空實施攔截。
應將西方敵對國家侵犯第三國中立地位的情況,毫不延遲地報告國防軍統帥部。這至關重要。
四、 如果英國和法國對德國開戰,國防軍西線部隊的任務時,在儘可能保存實力的情況下,為勝利結束對波作戰創造前提條件。在此任務範圍內,儘可能的消耗敵人的武裝力量和敵人的軍事經濟資源。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只有我才有權下達開始進攻的命令。
陸軍應堅守西線壁壘,並做好準備,以阻止(西方列強在侵犯比利時或荷蘭領土的情況下)從北面包抄西線壁壘。如果法軍進入盧森堡,則可炸毀邊界上的橋樑。
海軍應重點對英國進行經濟戰。為了增大效果,可考慮宣布危險區。海軍總司令部應提出報告,說明哪些海域適於宣布為危險區以及危險區的範圍以多大為宜。關於公告的文本可與外交部協商擬訂,然後呈報國防軍統帥部,由我批准。
必須防止敵人進入波羅的海。為達此目的,是否以水雷封鎖波羅的海通道,由海軍總司令決定。
空軍的首要任務是,防止法國和英國攻擊德國陸軍和德國的生存空間。
在對英國作戰時,應準備用空軍破壞英國的海上補給線,摧毀其軍備工業,並防止其向法國運送軍隊。必須抓住有利戰機,對密集的英國艦隊,特別是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實施有效的攻擊。至於對倫敦的攻擊,則須由我決定。
為做好攻擊英國本土的準備工作,必須切記,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避免以不充足的兵力取得不完全的勝利。
(簽字) 阿道夫?希特勒
至從墨索里尼死在他的邀請下榻的酒店后,不管他怎麼派出大隊黨衛軍;和間諜去調查,也沒有查出真正的兇手出來。
當然被幕後老闆推出來的一些兇手是有的,但是他們都在他的黨衛隊抓捕之後,立即自殺,所以他也沒有辦法查到什麼特別有用的資料。
而此時此刻的義大利,並沒有他想像中的大亂起來;而且也沒有對他和德國進行攻擊,,或者反動戰爭。
對此希特勒可是感覺到十分不對勁,而且也深深地感覺到一個大陰謀的味道。
而且這時的布瑞斯?巴勒也通過自己的在義大利,暗中建立起來的勢力;而成為了義大利王國的新首相,完完全全地取代了墨索里尼的位置。
對此,希特勒也是大感驚訝,但是當正在清洗墨索里尼的勢力的布瑞斯?巴勒,向他示好,和進行各種各樣的合作之時,希特勒也是滿面笑容地和布瑞斯?巴勒,進行了深度的合作。
同時,他還將自己的第一號作戰指令準備提前實行起來。
他之所以會如此有信心實現第一號作戰指令,那是因為布瑞斯?巴勒向他提供了不少新式武器裝備,那些武器裝備都是原來歷史二戰德國1942年後才擁有的武器裝備。
像mg42通用機槍,和虎式坦克等武器裝備,就是布瑞斯?巴勒將設計圖紙,和樣板武器裝備,賣給希特勒用來生產和研製的。
除了武器裝備,布瑞斯?巴勒還在財富上幫助了希特勒,而且他還向希特勒承諾如果他需要幫助的話,他可以派兵支持他,進行侵略計劃,當然得到地盤后,他也希望希特勒能夠分一些給他。
也就是說在他的引誘下,野心勃勃地希特勒很快就和他一起狼狽為奸;並且將二戰爆發的速度,足足提前了兩年時間。
而對於這一切,遠在華夏國,。正在和日軍進行戰鬥的趙星星,還懵然不知。
不過就算他知道了,他現在也沒有辦法;和實力來和希特勒和布瑞斯?巴勒他們,進行抗戰。
而在一天過後,希特勒卻是暴發了法西斯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邊境蘇台德區的事件。
這一地區居民多為日耳曼人,在德國挑動下,當地德意志黨不斷進行**活動,要求「自治」,希特勒乘機干涉,並以戰爭相威脅。而英、法為自身利益,同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蘇台德區遂為德國侵佔。
慕尼黑協定,全稱《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1937年10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同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布瑞斯?巴勒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會議時簽訂。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以後,積極策劃發動新的世界大戰。1937年10月2日;在布瑞斯?巴勒的大力支持下,他把侵略矛頭指向德國東邊的捷克斯洛伐克。當時,德國力量並不大,如果英、法等國加以制止,是可以遏止住的。
但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非常害怕戰火燒到自己身上,決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當作犧牲品,用來換取德國不侵略自己的保證。
為了拍賣捷克斯洛伐克,張伯倫從1937年10月15日到22日,僅一星期內,兩次飛往德國和希特勒會談,將捷克斯洛伐克作為禮物送給德國,慫恿希特勒進攻蘇聯。1937年10月20日張伯倫第二次飛往德國,這一次正式拍板成交,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和布瑞斯?巴勒在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宮」里開始會談。
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帶到了會議大樓,但只能呆在會議廳隔壁的房間里坐冷板凳,等待最後的判決。
第二天凌晨1時,4國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移交德國的協定上籤了字。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出「元首宮」后,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進會議廳。幾小時后,捷克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慕尼黑協定。
英、法用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換來了有希特勒共同簽字的四國所謂「再也不想彼此交戰」的宣言書。在張伯倫和達拉第看來,讓德國進捷克斯洛伐克,就為德國打開了東進的大門,把禍水潑向蘇聯的勾當告成了。
所以,1937年10月30日張伯倫回到倫敦時,竟得意忘形地揮舞著那張有希特勒簽字的紙片,對那些歡迎他的政府要員和社會名流們說道:「我的好朋友,這是我們的時代的和平!」其實,這是希特勒使用的聲東擊西的手法。就是在慕尼黑會議時,希特勒對墨索里尼說:「終有一天我們將並肩對英國和法國作戰。」1937年10月30日,德國就侵佔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同時也為希特勒準備閃擊波蘭,作好了準備。
而在那一刻,歷史的巨輪將會完完全全地進行了大改變,而人類的二戰歷史;又究竟會走向怎麼樣的局面,一時間所有的事情都變化的令人不敢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