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瀚海王> 第五十四章/三個男人一台戲

第五十四章/三個男人一台戲

  夏瑄雖然只是看過電視劇和一些公眾號文章之類的,但也對朱棣了解頗深。這個君王一輩子都想做個聖君,太想了,或者說想當聖君也只是為了死後好去見自己的爹朱元璋。明明朱棣並沒有那麼擅長治國,卻極為勤政,打安南,五次北征,下西洋,大修運河,遷都北平,都是為了揚國威,而讓太孫坐穩位子,一是確實喜歡,二是自己雖然篡位,但更重視正統,而太子朱高熾是當年朱元璋欽定的世子。

  也正是夏瑄對朱棣的了解,才能把那些話教給張真人,剩下的就看張真人怎麼表演了,而張真人的條件也很簡單,那就是要讓百姓真正的過上好日子。可張真人的條件也確實嚴苛,他定義的好日子也只是在21世紀才真正實現,想在這個時代實現,難啊。

  夏瑄奏事過後,其他大臣也開始奏事,其實要奏事的也不太多,畢竟大明有早朝還有午朝確實沒那麼多要在早朝商議的。奏事完畢之後御史、鴻臚寺出班,上奏早朝期間官員失儀情況,多半都是在說夏瑄.……

  報告完畢之後,鴻臚寺官員唱『奏事畢』

  夏瑄這才意識到早朝到此就結束了。

  夏瑄咳嗽了一聲,詫異的眼神紛紛看過來,「臣還有事要奏,臣為陛下尋得了張真人!就在奉天殿外!請陛下及諸位大人移步」

  其實朱棣正式對張三丰的冊封是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然而這誰記得住?朱棣本人冊封過後怕是也忘了吧!!!

  此時正是辰時初刻,冬日的太陽還未升起,遠方也只是隱隱一道霞光。夏瑄不顧眾人的詫異和浪潮般的議論聲出了大殿,東方霞光之處隱隱有一道白線,外側的幾個官員也不顧禮儀先跟了出來一起朝天邊望去。白線漸近,原是一排白鶴,正中似有一人影若隱若現。

  門口的大漢將軍也看到了進去奏報,「陛下,天降祥瑞,天邊出現一排白鶴,上有一人影,似乎就是張真人。」

  群臣嘩然紛紛跑出殿外觀看,朱棣也激動的下了御座出來。

  白鶴沒多久就飛到了奉天殿上空,張真人輕輕一點就從白鶴上下來,落地靜如鴻毛。

  張真人對著朱棣鞠了一躬當做行禮,「老道見過大明皇帝,老道聽聞陛下四處尋訪,特來一見。」

  沒有人去懷疑一個從白鶴身上跳下來的老道士是不是張真人,有的只是要麼恭維張真人要麼恭賀朱棣天降祥瑞,真人出山相助。

  「陛下,老道此次前來只是說幾句話而已。說完了也就要走了,日後閑雲野鶴,陛下也不必再尋找老道。」

  「陛下,老道精通占卜略有些道行,太祖皇帝也曾屢次尋訪,但老道不能也不敢相見,因為老道卜得大明只有不到五十年的國祚。但自從陛下靖難,老道又卜一卦,此次花費數年心血才卜得大明國祚三百年,最終亡於東北外患。破解之法也被老道卜得,那便是太祖皇帝給陛下託夢時所言的『傳世之孫,永世其昌』。陛下記住了,『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陛下文功武治皆備,在朝有姚廣孝、胡廣、解縉、黃淮、楊士奇、夏元吉、金忠、蹇義、宋禮、金純、黃福、胡云英等千古難得的文臣相助,在外有夏瑄、徐忠、漢王、李彬、鄭亨、朱勇、張輔、薛祿、陳懋、孟瑛、瓦氏等忠勇善戰的良將,就連往日禍國亂政的閹人在陛下手下也出了鄭和、王景弘、王彥、洪保、侯顯、亦哈失等人。」

  「這些能臣良將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特地前來相助陛下的啊,雖然宮內朝外也有幾個奸臣閹宦,但陛下想必心中知曉,並能各得其用。」

  「至於陛下曾想尋找的建文,其實大可不必。因為太祖皇帝歸去之後已經給陛下託夢說過了『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建文如今就在某地出家為僧,老道來之前特意替陛下去尋訪了建文,他托老道遞給陛下一封家信。陛下,老道可否當眾念出?」

  朱棣有了一絲慌亂,可當著文武百官,就算他是那個手段狠辣的朱棣也只能讓張真人當眾念出來。

  「叔叔,侄兒昔日做皇帝時少不更事,身旁奸臣環繞竟也沒發現,大父分明教導過侄兒要善待各位叔叔,侄兒卻做出種種錯事。還好有叔叔為天下百姓站了出來『清君側』匡扶大明。如今大明在叔叔的日夜操勞下,布威於四海,百姓承平安樂,此乃大明幸事。侄兒自出逃以後,每夜做夢都夢到大父訓斥我如同桀紂,又讓我絕對不可再對叔叔生有異心,大明只有在叔叔和瞻基侄兒的治理才能萬世永昌。如今侄兒只想遁入空門,洗去前半生的荒唐罪孽,望叔叔成全。」

  「侄兒,你這是何必呢,叔叔說了,只是想做『周成王』清君側,既然如此,叔叔也只好為天下百姓著想,把這個皇帝做下去了。」

  「陛下,此間事了,萬望陛下善待百姓的同時不可忘了開拓之心,老道告辭。」說罷張真人駕鶴西去,一句話也迴響在夏瑄的腦海里,「戲我替你做完了,希望你真的能幫著皇帝善待百姓吧,道友,山高路遠,有緣再見。」

  再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