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不要辜負信任
當然,即使符合巷戰條件也不一定非要打巷戰,得計算是否合算;可恰好,劉琦認為將那些曾被俘之人派去打巷戰最合算。
現在安西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是缺兵么?不,安西不缺兵。安西數百萬人口,從中徵召數萬人為士卒很容易,也供養得起;現在安西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久經訓練、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卒。
古代精兵與新兵之間戰鬥力相差極大,能夠差距十倍以上。或許一個精兵打不過一個新兵,但在戰場上,一千精兵能夠輕易擊潰一萬新兵。
戰鬥力相差這樣大,而各國又沒有多少精銳,可見訓練精兵十分不易,必須用較長的時間訓練,還要有老兵幫助將領訓練。
但封常清回中原平叛時帶走了大多數鎮兵,只留下四千人;現下是戰時,這四千人又要留守各城、駐守勃達嶺,能抽出幾人訓練新兵?
安西大都護府必須找到一種作戰模式,確保將大食人長時間拖在某處,給老兵配合將領訓練新兵的充足時間,從而在將來能夠擁有足夠的精兵發動反擊;但這些拖住大食人的士兵又不能是寶貴的精兵。
所以劉琦要打巷戰。首先,他要投入打巷戰的人雖然士氣高昂、戰鬥意志強烈,但並不是精銳,結成戰陣與大食人野戰多半會被打得慘不忍睹,將來反擊用處不大。
其次,巷戰是最能拖出敵軍的作戰模式。所有將領都會認為既然已經奪取城牆必定能夠輕易控制全城,會投入許多軍隊入城,遇到抵抗加派士卒,而不是撤退。
隨著投入的軍隊越來越多,傷亡的士卒越來越多,勝利的希望又似乎觸手可及,指揮的將領更加不會放棄,會一直堅持作戰,直到戰敗或勝利。
其三,巷戰也是最鍛煉士卒的作戰模式。這些參加巷戰的人,只要能活到戰後,必定成為精銳,安西又能得到一批不必經過訓練的精兵。或者說,巷戰就是最殘酷的一種訓練方法。
有此三點,劉琦當然要進行巷戰。
當然,打巷戰,在這個年頭實在是太驚世駭俗了些,因為巷戰之事或許有過,但從未有將領特意制定這樣的戰術。所以即使李珙與劉琦打賭輸了,一時也沒有接受劉琦獻計,直到聽聞大食人要出兵攻打嗢鹿州,再也拖延不得,才終於接受。
劉琦吩咐幾件事,眾人一一答應。王勝等人雖不贊同劉琦的計策,但都知道現下大局為重,會完全執行劉琦的命令,絕不會故意使絆子。
當然,若劉琦的計策失敗、嗢鹿州城失守,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落井下石,不說非致劉琦於死地,至少要讓他以後再也帶不得兵。
他們見劉琦再也沒有吩咐,李珙也沒話要說,紛紛退下執行命令。嗢鹿州都督府張誠抬頭看了劉琦一眼,隨同眾人一併退下。
「你這回可將眾人都得罪狠了若嗢鹿州最後仍然守不住,或者沒等精兵訓練出來就徹底丟了嗢鹿州城,即使我身為親王兼任都護,恐怕也不能再讓你領兵了,只能在背後出主意。」等眾人都走了,李珙說道。這事他也看的明白。
「屬下知曉。」劉琦神色不變地說了一句。他好歹也做了將近四年官兒,豈能不知?
但他仍要提出這個計策。劉琦堅定地認為,此時打巷戰對大唐安西最有利,對軍隊有利,對將領有利,對百姓也有利;而且他也有八九成的把握不敗。
當然,劉琦提出這個計策也不全是出於公心,還有私心。不提出與眾人皆不同的計策,他如何能得到指揮此地數萬將士的全權?隨同大家提出相同的意見,他只會是都護麾下的將領之一而已,頂天負責防守一面城牆,豈能對其他將領發號施令?
既然於公於私都有利,他當然要獻計。
「哎呀,既然你知曉,那我也不再多說。此戰如何用兵我就全交給你,我給你供應糧草,做你的糧草官。」李珙拍拍劉琦的肩膀。
「都護說哪裡話,此戰還是都護指揮,下官只不過是為都護出謀劃策而已。」劉琦立刻說道。
立場必須站正。李珙是安西大軍統帥,所以此戰一定是李珙指揮的。
「哈哈。」李珙笑了兩聲,卻沒再說此事,而是問道:「為防守嗢鹿州,你可還有事情要吩咐下去?」
「確有一事。都護,現下必須立刻派兵至伊麗河谷入口處的丘陵,阻攔大食人。不求能將大食人阻攔太久,只要讓大食人抵達嗢鹿州城下的時候已是大雪紛飛之時,派去的兵馬便是大功一件。」劉琦又道。
冬天是非常不適合攻城的,尤其下雪以後。即使大食士卒都是精銳且攻城經驗豐富,他這邊的士卒卻都只是新兵蛋子只有對大食人的仇恨,也能輕易守住城池。
劉琦的打算就是拖過這個冬天,等明年開春大食人發動猛烈攻城后再讓士卒撤回城中打巷戰。
「派哪支兵去?」李珙問道。
「只能派下官麾下的兵。」劉琦說道:「眾將都心中不服,阻攔大食人又是苦差事,定然會找借口推脫;下官適才又下達了那許多命令,他們總能找出理由推脫不去。」
「屬下打算以張興權為主將,統兵數千前去阻攔大食人。」
「他?」李珙心中浮現出張興權的樣子,以及他了解到的情形。此人也出身中原,但少年時即來到安西,投身行伍,積功升為校尉。
三年前劉琦來到龜茲為果毅,他成為劉琦部下。兩年前劉琦被任命為嗢鹿州司馬,張興權捨棄校尉之官跟隨劉琦為幕僚,今年上半年又跟隨劉琦返回龜茲。
封常清帶兵回中原平叛時張興權並未跟隨,而是留在安西,劉琦舉薦他為別將,仍為自己麾下將領。得知解救出三萬俘虜后,李珙帶領數位將領趕來嗢鹿州,將三萬俘虜較為平均地分配給諸位將領。劉琦自己親身輔佐李珙,無暇練兵,將軍中大小事情都交給他。
「此人似乎沒甚出彩的戰功。」李珙想了想,說道。
「都護,從此差事的目的而言,也不需一位戰功卓著的將領,四平八穩便好。張興權雖不出彩,但為人謹慎,不會犯大錯,能辦好此事。」劉琦解釋道。
「既然你這樣說,那就派他前去阻攔。」李珙頓了頓,又道:「他麾下的士卒……」
「這一支兵中的老卒並不調出。」劉琦說道:「大食人必定沿伊麗河兩岸行軍,即使北岸兵少,都護府也需在北岸留一支戰力不弱的人馬,守住嗢鹿州城對岸這一塊土地,不然巷戰也打不下去。」
「在阻攔大食人幾日、撤回嗢鹿州城后,就將他們安排在北岸。」
「你說的是。就這樣辦吧。」李珙當即親手寫了文書,又蓋上他的大印。
說來也奇怪,封常清原為安西副大都護,因大都護不在,平日以大都護印下發文書。李珙既然代替他為安西統帥,大都護印本應留下,但封常清卻把這印也帶走了,李珙只能使用自己的親王印寶。這本不合規矩,可上上下下都好像蓋的是大都護印似的,絲毫沒有異議。
劉琦從李珙手中接過文書,又仔細看了一遍,同他說道:「都護,下官這就去向張興權傳此命令,也督促他儘快出兵,最好明日一早就領兵出城。」
「你親自去?派一錄事足以。」
「下官還有些事情要與他當面交代,所以要親自去。」劉琦解釋道。
『而且有件事,也得我親自吩咐去與那人說。』
「你去吧。」李珙揮揮手。
劉琦又行了一禮,離開這間公房。
等劉琦走了,李珙站起來,看向公房內懸挂的一幅安西景色圖畫,自言自語一句:「劉琦,此戰一定要打贏啊!」
他也背負著巨大壓力。如果此戰失敗,劉琦本人自然承擔首要罪責,但他身為安西主將,又是他最終決定採納劉琦計策,豈會一絲一毫的責任皆無?恐怕安西眾將領對他也不會像從前那樣聽從。
而且他對巷戰的信心也不足。必定史上從未有人如此用兵打仗,不親眼見到他無論如何難以像劉琦那樣信心十足。
但最後他還是採納了劉琦的計策。或許是因為劉琦若勝就能反攻碎葉,或許因為他因年輕衝動了,或許是因為平日里對劉琦的信任,總而言之,他採納了。
「但願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信任。」李珙最後嘀咕一句。
……
……
「劉大哥派你來與我說,讓我多多習練刀法、槍法,但不要連那些致人死命的招式,而是打傷人的招式?」卓椏站在門前,有些驚訝地同來人說道。
「都尉確實是這樣吩咐的。」來人是劉琦的侍衛,回答道。
「我知道了。多謝這位兄台。」卓椏想了想,雖然沒想明白,但也說道。
「不必謝。」侍衛又說了一句,轉身離開。
「卓椏,你在與誰說話?」侍衛剛剛離開,蘇欣的聲音忽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