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金山行(2)
王蘭陵要知道這個軍隊的具體構成。
「山州軍團這裡,能戰之人有多少?」
萬古說道:「除去伙夫、信使、民夫,能戰之人有一千五百餘人。」
王蘭陵聽到后也不意外,他是出門帶錢了,路上也有管飯的地方,而山州軍團長途跋涉過來,只能自己想辦法。
「那我們這邊加起來也就是兩千多的人可用,不知道金山郡那邊如何?」
王蘭陵看向了知事,金山郡的兵卒看起來不怎麼樣,王蘭陵覺得這些人最多也就是縣級水平,只適合站在那裡充當人數。
一萬人里,能打的並不多,王蘭陵需要大致的明白自己的實力,以及大致需要照顧的人員。
他沒有實力填飽一萬個人的肚子,只能優先照顧那些能夠打仗的少數人。
知事說道:「郡里目前沒有問題,只是要調出去到別處,就不行了,另外幾個地方的駐軍,你要是有辦法能夠使喚的動,我自然會幫你辦好手續。」
金山郡作為一個郡城,是有自己的軍隊的,不僅郡里有,知事也同樣是有屬於自己的防護力量。
但是把這老底拿出去,就是個問題了。
這股力量主要還是用來防衛郡里的其餘人作亂上,不是拿來打仗的。
拿去給王蘭陵當鎮場子,威懾用的,也不行,因為這樣之後他這個知事會被人記恨。
知事也有家人啊……
王蘭陵大致明白了自己這次面對的難度問題,繼續說道:「金山郡的駐軍主要是在哪幾個地方?」
這就問對人了,知事很快就說道:「牧州一共是有五十萬大軍,其中主要就是在金山郡這邊,一共二十萬,牧州府十萬,天牧郡十萬,雁山郡五萬,山海郡五萬。」
「等等……山海郡有五萬大軍?」王蘭陵感覺這不對勁,他在山海縣也快一年了,從未聽說過這事情。
山海郡的地盤確實是很大,但這不代表軍事力量就強了。
知事解釋道:「確實是有五萬在冊士卒,不過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些年都沒有變過,你也應該去過山海郡的郡府,那邊如何?」
王蘭陵皺著眉頭說道:「那邊的士兵挺慘的,死氣沉沉,感覺就像是發霉了一樣,具體人數不知道,但應該是不會超過一萬。」
仔細想想,巨鯨島上的士卒確實是不少,那裡儘管看起來特別的寒酸,但軍事力量還是有的。
知事嘆了口氣,「牧州上下,估計真正能打的不過十萬人。」
王蘭陵直接說道:「如果指的是軍隊里的話,那麼這個數字都多了,但要是算上城裡那些護衛和兵甲鄉勇,可就不止這個數了,而且反賊的數量只會更少。」
知事看著王蘭陵,「你是打算從鄉勇里徵兵?」
王蘭陵解釋道:「沒有,這一次主要是調查這個事情,早點解決,我也早點回家,此次並不需要部隊,最需要的還是錢糧。」
「我們帶著錢糧進去,可要比帶著子彈和火炮進去要更容易解決問題。」
「只要下面的兵卒不跟著鬧事,這一次的事情就很好解決!」
「如今有姜大人在上面照看著這邊,有些人要對付我們的時候就會多一分的顧慮,但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我們必須要在他們沒反應,沒有果斷最決定之前,將軍中士氣穩定下來。
「沒有任何那些人一起鬧事,那些人就是無根之萍!」
王蘭陵自己要抵抗朝廷,就不能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只能是通過上面人和下面人去做。
上面人攀關係,名正言順,下面人搞小動作,掀起民意,逼迫對方就範。
如果真正需要王蘭陵親自動手去做事情的話,那基本上可以束手就擒了。
知事明白了王蘭陵的計劃,想了想后,說道:「我覺得不妥,破綻太多了。」
王蘭陵雙眼一亮,與其說是對付那些人,不如說是王蘭陵自己和自己下棋。
「請知事大人指教,小輩洗耳恭聽!」
王蘭陵是誠心誠意的指教,這裡面的學問,可比學校講的那些複雜多了,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
萬古和知事兩人都沒有想到王蘭陵這麼謙虛,他們其實都承認王蘭陵的才能,也覺得王蘭陵是一個有了決定就不會讓步的傲氣之人。
越是表現的謙遜,就越是傲氣,容不得別人提出反駁意見。
但現在王蘭陵表現出來的,就是謙虛好學,而且將姿態放的非常低。
知事很快就講了一些問題。
「談不上指教,有些事情你可能不清楚,一是郡中官員的權利互相干涉壓制,平時沒有問題,但現在各地的駐軍和當地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複雜,城中都有店鋪生意場子。」
「有些人並非是因為拖欠了軍費鬧事,尤其是邊防駐軍,因為距離郡城太遠的關係,一直都是自己做生意,繞開了一些門路。」
「而且,金山郡里可不僅是有駐軍,還有那些駐軍要鎮壓的匪徒,這些就不歸我管了。」
王蘭陵點了點頭,「是我疏忽了,忘記了金山郡這邊還有幾十萬馬賊的事情,那些士兵們自己也無法做主一些事情,一旦有人鬧出了事情,他們只能是被動的混進去。」
馬賊啊……王蘭陵把這個忘記了。
一旦外敵鬧事,那麼王蘭陵這個欽差就要下崗了,一切以保存軍隊的穩定為主。
王蘭陵凝神思考著破局之策,金山郡的一些人為了自保,多半也會做出和牧州軍團一樣的恐慌事情。
萬古想看王蘭陵有什麼好辦法,他其實是沒辦法的,反正這事情是王蘭陵的。
知事也希望王蘭陵想出好辦法,他也沒有辦法解決這頑疾。
就在眾人安靜著等待王蘭陵想辦法的時候,一個旁觀者說道:「大人,何不將他們引出來殺了。」
王蘭陵看向了說話之人,是田不畏。
「引出來殺了?你說的是馬匪?」王蘭陵感覺辦法有點太簡單了一些,沒經過大腦思考。
田不畏看王蘭陵沒有生氣,就繼續說道:「不是,我說的是那些準備和大人您對著乾的人,直接把他們騙出來殺了,也就不用那麼費事了。」
王蘭陵搖了搖頭,「名不正,言不順,在沒有罪名之前,不能動手。」
田不畏繼續說道:「審問一下,不就有證據了?」
王蘭陵注視著田不畏,隨後嘆了口氣說道:「你這小傢伙,思想有問題,和巡檢司那幫人一個想法!你可知道這樣只會把事情越鬧越大,到時候人人惶恐自保,一發不可收拾?」
田不畏迅速低頭說道:「小人知錯了!」
王蘭陵揮了揮手,「回去之後多參加勞動,多幫鄉人做點事情,改掉這一身的痞氣。」
「是!」田不畏恭敬的接受處罰。
在說了田不畏的事情后,王蘭陵鄭重的說道:「此次事情,還是用正道的辦法好,我等既是掌管著朝廷的威嚴,也是傳播著聖上的仁義。」
知事迅速詢問道:「敢問王縣令,要如何傳播聖上的仁義?」
萬古也好奇這個,這換成是別人的說法,他肯定覺得蠢,但王蘭陵不一樣。
王蘭陵確實是不一樣,他鄭重的握緊了拳頭,「很簡單,用錢解決問題!」
知事愣住了,萬古也愣住了。
妙啊!這可真他娘的妙啊!
翻來覆去,還是吃飯問題,錢的問題。
仁義,就是從錢里摳出來的。
辦法已經出來了,就是撒錢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