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金山郡的善意(4/8)
金山郡的斜山縣。
胡忘鄉是這裡的開拓者縣主,原來的縣主死了,也沒有繼承人,於是領地就被納入了郡府的管制範圍。
作為一名大學生,還是那種成績優秀的高考尖子生,胡忘鄉理所當然的獲得了一個縣主的位置。
不僅如此,郡里人很賞識這個主動回來的牧州才子。
胡忘鄉一身本事在這裡都有了用武之地,武功高強,模樣正氣,再加上文化高,所以很受一些大姑娘小媳婦的喜歡。
在和縣城裡的大家族姑娘對上眼之後,簡直是比王大人都要順利的坐穩了位置。
「諸位,山海縣的縣令來信希望購買我們的棉花,你們覺得如何?」
胡忘鄉坐在首座的位置,和下面其餘人討論這個問題。
坐在次座的是胡忘鄉的大舅哥程佳木。
程佳木比胡忘鄉大一些,他爹是胡忘鄉到來之前的代理縣主,不過胡忘鄉的本事和文采都很厲害,他是服氣的。
「我覺得沒問題,眼下倉庫里的棉花堆積了不少,再堆積下去就要發霉發潮了,而且眼下縣裡也沒有多少閑錢了,不賺點錢不行。」
程佳木的家裡作為本地的大地主,自然不缺糧食和手下。
只要不花錢,不賺錢,那就立省百分百!
人家吃的是土地里的東西,用的也是自己做的東西,幾十年如一日的窩在小縣城裡過活,怕你的通貨膨脹?
只要州府里的人不來搗亂,或者是不花大錢把這裡的東西買走,那麼這些小地方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一點都不嚴重。
首先要清楚,這個時代的地主不等於新世紀的那些富豪富商,這個時代的地主恰恰是最不喜歡消費的那批人。
除了少數敗家子,基本上所有正常人都在想著積累財富,花錢的地方也都是刀尖刀刃上。
經濟危機對本身就沒錢的人來,幾乎是沒啥影響的,以前怎麼活,現在就怎麼活。
牧州是一個窮地方,這裡的縣城遠遠不如黑水縣。
斜山縣也是一個農業為主的縣城,這裡的人沒有多少消費概念,所謂的縣城第一家族,其實是連大少爺都要下地幹活的那種。
不要高估了這個時代,人家黑水縣知事家的大少爺柳扶風也是下過地的啊!
程佳木對賺錢的事情並不怎麼熱衷,他主要是知道胡忘鄉和山海縣的縣令王蘭陵認識,而且種棉花的事情早就決定好了,所以就贊成這個提議。
縣裡的其餘人和胡忘鄉才是上下級關係,他們也有自己的考慮。
農桑司的司長說道:「山海縣那邊的事情,下官聽說了一些,那邊城牆都被拆了,前些時候還遭了馬匪,山上的不少東西都被燒的乾淨,不知道要用什麼價格收購我們的棉花?」
斜山縣的錢也是有用的,只要外面大官不進來攪局,他們用那少數貨幣來玩自己的還是可以的。
只是這種事情並不可能,光是一些經常過來消費的無良郡里人就夠了。
郡里的人在知道這邊東西便宜后,當然是會來這裡佔便宜,這個與世無爭的安靜縣城很快就會被攪混了水。
在這個大時代下,髒水都會往清水裡跑,就像是當年靈通郡往黑水縣發大水一樣,這種經濟上的注水是躲不過的。
地主和底層百姓沒有多少存錢的習慣,大家更多的是把錢換成是土地或者牲畜,再或者是修繕房屋雇傭更多的人力。
而當官的就不一樣了,這些人有儲蓄的好習慣。
大勢,這便是大勢,大勢所趨!
胡忘鄉說道:「山海縣那邊從去年開始就在開採銅礦鐵礦,已經造好了不少鐵釘銅器等東西,那邊地方窮,不好銷售這些,所以拿來和我們換棉花,我們這邊可以出售這些東西給郡里賺錢。」
農桑司司長聽到是鐵釘銅器等東西換錢后,立刻說道:「這樣自然是好事,咱們縣裡的棉花種的太多了,能換點錢,為民謀利,那是好事情。」
賦稅司的司長感覺自己有活幹了,迅速說道:「大人!此事正是賦稅司應做之事,下官原以為大人分憂,辦理此事!」
「農桑之事乃是本官所轄,不需要賦稅司操心,此次是以物換物,管賦稅司何事?」農桑司的司長迅速站起來抱拳說道:「下官請命辦理此事!」
賦稅司的司長不樂意了,這當官幾十年,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個大買賣,怎麼能放棄?
賦稅司司長罵道:「你這蠅頭苟利之人,自己做生意不算,還想染指這等大事情?不怕撐死你!」
農桑司的司長迅速反擊道:「你這尖酸刻薄的老頭,別人家買個棺材你都要收稅,這次事情交給你,就是交給了老鬼!」
兩人迅速罵了起來。
胡忘鄉感覺很難受,他一直都以為這些當官的很會注意身份和禮儀,但是了解的多了,就發現不是那樣。
不論是王大人還是他在學校還有衙門遇到的,尤其是那種共同負責的事情,最容易對罵起來,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
胡忘鄉深吸一口氣,威嚴的說道:「夠了!此事我會親自督辦!你們準備一下,儘早把棉花送過去,此次的利潤會計入縣衙金庫,同時也會分發一部分活動資金給各司自用。」
聽到有錢分,其餘人自然就沒有了意見。
「是!大人英明!」
在會議結束之後,胡忘鄉感覺有些累了。
他雖然坐穩了這個縣主的位置,但對於這一潭死水,始終有著一種踏入泥潭的無力感,感覺所做的各種事情都有著嚴重的阻力。
程佳木走了過來,輕聲詢問道:「縣主,我們要如何把東西運到山海縣?州府那邊不許我們往郡外做生意,而且往年咱們的棉花都是賣給周邊的幾個縣,雖然生意小了一些,但也都能稍微賺一些。」
胡忘鄉坐直了身子,說道:「這個不用擔心,山海郡的郡守同意了,金山郡的郡守也同意了,那就符合規矩了。」
朝廷不允許跨郡做生意,主要是針對個人商戶,也限制那些縣令胡作非為。
但對於王蘭陵這種和郡守關係好的人來說,這條規矩算什麼?
他能夠爭取到金山郡和山海郡兩個地方一把手的同意,那這個交易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程佳木疑惑的說道:「山海郡守我不清楚,他同意也正常,只不過我們郡守和那王蘭陵的關係也很好嗎?」
胡忘鄉說道:「確實是不錯,上次我護送王大人的家眷去山海縣的時候,就是郡守大人幫的忙,也派了人過去護衛,之後王大人也寫信感謝郡守大人,估計是信里說了這個事情了,所以這次才這麼順利。」
王蘭陵的名氣很大,有雁山郡天牧郡那種不關注的,也有金山郡這種願意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