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山河相制> 第376章 帝國的舊症

第376章 帝國的舊症

  王蘭陵要求三天之內清查好縣中人口,同時儘快開始對縣內財產進行清查。

  弓月滿忙的沒時間回家睡覺,王蘭陵也在縣衙里待了兩天。

  「菇山附近的樹木不多,但總的來說也有不少的雜草枯藤。」

  王蘭陵看著已經繪製完畢的地形圖,這張包括了菇山和菇山腳下還有附近幾個縣城的大型地圖正安靜的鋪展在長桌上。

  「這裡是仙水宮的位置。」

  王蘭陵拿著一根纖細的短棍,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宮殿圖案。

  「仙水宮是位於向陽的山面這邊,距離縣城三千米,上方位置有幾條山上的溪流。」

  這一次王蘭陵和眾人討論的,就是放火燒山之後會不會燒到自己。

  水火無情,想要利用的話,就需要謹慎再謹慎。

  王蘭陵可不想這邊剛點了火,那邊就來了一個大風把山火給刮到山下去。

  這種事情應該是林業局和氣象局的事情,王蘭陵目前缺乏這方面的人才。

  黑水縣的人才也不是很多,很多人也不會跟著王蘭陵過來,所以王蘭陵越發的感覺到那種沒人可用的無奈感。

  不夠用就要培養,王蘭陵將十幾個人聚集在身邊一起做事,讓他們儘快的成長起來。

  「預防山火這種事情,黑水縣也有過,所以大家也基本上清楚一些事情,此次的火勢肯定會更大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更多。」

  「首先是天氣方面,我在通州的時候學習過這方面事情,通州每到了夏天秋天就會有幾天大風天氣,有時候會出現那種將房屋掀到空中的龍捲風,主要是木屋,所以通州的主體建築多是石材。」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龍州,因為龍州和澹州不接壤,和通州之間也有一座山脈阻隔掉這些颶風。」

  「通州的颶風主要是來自澹州,這兩個地方接壤,再加上通州和澹州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區域,一點斜坡都沒有,所以颶風可以輕易的進入腹地。」

  「這裡的颶風會因為地形的因素逐漸在通州的通天湖裡消散,每年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

  王蘭陵又說了一些通州的事情,他的權威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上級。

  現在偶爾說一些外面世界的事情,有助於增加自己的權威。

  「菇山的地形和黑水縣的山頭不一樣,雖然都是山,都是石頭,但附近地方的不同,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帶動火焰的氣流遇到山壁和阻礙會起到什麼變化,這些都是極其複雜的知識。」

  天像這種事情,王蘭陵一直都沒有深入了解。

  一是用不到,二來是想要在這種領域裡發展,需要相當長的學習時間,以及強大的知識儲備。

  王蘭陵做不到這點,也沒有能力成為一名氣象學家。

  「你們誰想當林業司的司長,就要在這種事情上給我拿出相應的成績來!」

  王蘭陵看著這些跟隨自己的人,「縣裡的幾個位置,有能者居之,誰能根據此次燒山之事寫出一份完整的報告,一份對火勢極其影響,以及點燃之後的動向和發展做出分析,那麼我就重用誰!」

  「不許在文章里寫什麼拍馬屁的事情,我要看的是一份技術報告!」

  儘管王蘭陵自己會那種奉承人的事情,但他並不希望自己的手下都是那種人。

  眾人齊聲答應道:「是!」

  王蘭陵還有很多事情要和別人討論,這些人在火災的事情上不如王蘭陵,所以王蘭陵只能是和他們討論剿滅山賊的事情。

  這些人不擅長政務和預防的事情,擅長的是更直接的動刀子事情。

  「我的意見是大規模的火力覆蓋,就像是弓月滿擔心的一樣,直接槍戰的話很容易死人。」

  王蘭陵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趙恭謙迅速說道:「不可,我們要整治的並非是那一百多山鼠,在山海縣附近還有很多匪患,除此之外也需要一些軍事防備,不可將火藥炮彈都浪費在山溝里。」

  鐵金器跟著道:「是啊大人,現在銅礦剛開始打掃招人,等冬天前能造出的銅片也不多,這東西還是省一點的好。」

  林祖年以為王蘭陵是氣憤那些馬賊,就道:「李劍擊他們已經找到了山賊的藏身之處,大人稍等一天,今天就應該能把幾名匪首抓回來了。」

  高望山說道:「是啊,陶昆和郭數九已經領人去了,我們的槍炮彈藥理應用來震懾宵小,不能浪費在那些馬賊身上,些許賊人,派李劍擊一人就搓搓有餘。」

  這一次過去抓賊的人可不止李劍擊一人,陶昆、郭數九、東郭劫,方旋、佟岳等人,一共是去了十名好手,還有趕車的馬夫也是高手。

  這些人要比槍炮子彈好用多了。

  王蘭陵看到眾人不明白自己的想法,就說道:「並非是為了抓人,而是為了立威,很多人願意賣我面子,願意給我行方便,就是因為我有威望。」

  「威望這個事情,是做出來,打出來的!」

  王蘭陵認真的說道:「我們手中到底有多少東西,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這些都是秘密,以後不許向管這個的人打聽這些事情!」

  「現在別人不知道這個,但肯定是明白我們手中的東西不多。」

  「這個是非常普通的想法,我要用炮火洗地,將幾個山寨都轟碎,就是為了立威,讓別人知道犯我者必死的傳聞,不是傳聞。」

  「只有讓附近的宵小知道得罪我的下場,他們才會真正的思考得罪我們的必要性和不必要性。」

  沒了威嚴,很多事情都不好辦。

  趙恭謙明白了王蘭陵的意思,「這樣會不會太大材小用了一些?」

  王蘭陵鄭重的說道:「眼下三個賊窩就算了,先讓人把賊首抓回來處置,稍後幾天就召集人手,對其餘地方直接炮火洗地,一定要讓縣裡人還有附近人都知道我們的作為!」

  「是……」趙恭謙只能答應下來,這裡王蘭陵最大。

  王蘭陵繼續說道:「在山上尋找賊窩的時候,也把山上的一些樹木記下來,能保護的就保護,實在不能保護的就算了。」

  一旁一直都很安靜的胡三途此時突然說道:「大人,以前在黑水縣的時候,我就有個不解的地方了,大人為何不直接用羊毛紡織,偏偏要費儘力氣去種棉花?」

  王蘭陵看向了說話之人。

  時間對小孩子來說總是特別的快,第一次和胡三途見面的時候,胡三途還是一個怯懦的十多歲小男孩。

  現在的胡三途已經是一名十四歲的少年了,王蘭陵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已經是大糞司的司長了。

  王蘭陵說道:「原因有很多,有紡織工藝的限制,也有規模上的原因,相比起羊毛的好壞,棉花的品質和產糧都相對穩定一些,獲取更加簡單。」

  胡三途不解的說道:「羊毛的話,不是獲取更簡單嗎?棉花還需要特意找地方種棉花,羊毛的話只需要剪一剪就可以了。」

  最好的是抽絲剝繭的蠶絲,也就是桑樹支持的蠶桑體系,古代把農桑司就是農桑司,不是農禽司。

  王蘭陵緩緩的說道:「羊毛獲取簡單是建立在你家裡有羊的前提下,能夠使用的也就是你手裡的那些羊,棉花的話可以根據需要來提前種植,相比起照顧綿羊山羊的成本和風險,種棉花的收益更高。」

  胡三途迅速敬佩的說道:「原來如此,我懂了。」

  「不,我還沒有說完,你根本就不懂裡面的問題。」王蘭陵還有話要講。

  他繼續說道:「之所以選擇種棉花,而不是桑樹蠶絲和羊毛,主要是其中涉及到很多問題。」

  「桑木是相對嚴重很多的事情,輕易不好碰。」

  「羊毛是因為存在著一個市場,羊毛市場這個交易,在我們涉足之前一直都是很小很小的規模,在黑水縣和牧州很多地方的需求並不高,就算是牧州這裡也最多是牧民自己使用。」

  「牧羊需要的是地盤,是草場,我不發展這個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此。」

  「一旦羊毛的需求提升,那麼就會擴大養殖面積,黑水縣和雲州都不具備這種地形條件,而通州那裡又不可能將地盤用在這裡。」

  「所以到時候土地問題會引發很多事情,就連牧州這邊都會被越來越多的官僚所注視,一些原本種地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牧州這邊的土地是圈地模式,但土地需要人口來管理,我不認為有些人會自己過來圈地,他們多半是會派一些人過來管理。」

  「總之,既然種棉花可以降低風險和一系列的問題,那麼自然是就是種棉花了。」

  羊毛的價格提升,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還有就是種棉花比牧羊更安全,投資少,見效快。

  胡三途感覺很多事情都複雜了起來,王大人一直都在想著很多他意識到不到的問題。

  其餘人以前並不覺得這是需要過問的事情,現在聽王蘭陵的解釋,就真的感覺不愧是王大人!

  在王蘭陵和屬下開會的時候,龍州的老皇帝又發布了一個需要傳達到帝國各處的政令。

  包括黑水縣在內的各個縣郡州府都會收到這個規定。

  第一,再次重申加強戶籍管制的必要性,要求各地複查境內人口,凡是沒有戶籍之人,嚴懲!若發現非法流動的跨州人員,徹查!

  第二,禁止異地經商,普通商人的經營範圍不可出縣,官員的經商範圍不可出郡境,皇室宗親不可販賣商品物資到別州。

  第三,各地要做好接納上山下鄉人員的安置工作,若是這些年輕俊傑有願意留在當地的,必須要為其辦理好戶籍,提供住宿和生活物資。

  這些規定和要求並不是老皇帝一個人的想法,是帝國一些問題的處理方式。

  不論是丞相還是其餘人大臣,都明白這個辦法就是維持帝國繼續下去的良方。

  每個州的人口都不一樣。

  人少了,州內很多事情都運行不起來。

  人多了,就會造成資源不平衡。

  帝國就是如此,十多億的人里儘管只有一億算是人,但這一億人若是都想要擠到這龍城裡,那麼就不好玩了。

  很多疆域都需要人口,一些軍事駐地更是需要人口來支撐,解決駐軍的很多問題。

  所以建立戶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動,把老百姓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中天,就是為了計劃性的分配資源。

  皇帝讓什麼地方的人做什麼,這個地方的人就要做什麼,而不是十幾億的人一起爭奪那點優質資源。

  從上等人的考慮里,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是理智的。

  從下等人的想法里,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麼讓我們世世代代都種地,你們世世代代都榮華富貴?

  帝國的實力太強,外部能當做敵人的都被消滅了,再或者是歸化,所以無法按照歷史周期性被更換。

  所以就算是王蘭陵……弓月滿不提出上山下鄉計劃,老皇帝也會在事情擁擠到一定程度后,稀釋一些人。

  殺!

  這是最符合老皇帝的手段。

  最粗暴,最簡單,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在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皇權底蘊加持下,老皇帝處理問題的方式儘管不如王蘭陵那麼文明,但在效率上絕對是超過王蘭陵千百倍。

  儘管如此,這個相對溫和的上山下鄉計劃,依舊是拉滿了仇恨。

  為了響應號召,每個地方的州府都會把城裡一些年輕人稀釋出去。

  上山下鄉計劃對各地的當權者來說,絕對是一個驚喜!

  由他們來決定誰去誰留!

  離開州府去別處鍛煉,已經等同是流放了。

  上山下鄉的號召,在提出一年之後,已經淪為了各地當權者打壓和排除異己,或者是解決新仇舊恨的絕佳手段。

  在黑水縣驛站里,入駐了一夥從山州過來的官隊。

  幾名穿著軍服的士兵,以及一夥剛死了爹的公子小姐。

  這些人並不是山州人,他們來自森州,是上山下鄉人員,而終點也不是黑水縣,是牧州的山海郡。

  他們那剛死了的爹,叫王玄燕。

  是不是老皇帝的關係,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這些人是沒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