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我是明神宗> 第24章 廷議戰事

第24章 廷議戰事

  歷經十三天,我終於回到了順天府。

  進了北京城,入了紫禁城。

  回想起來,自春季離開北京城,前往江南水鄉的杭州府,如今已經是初秋時節。

  回到紫禁城的第一等要事,便是去給兩位皇太后請安。

  乾清宮裡,我的生母,啊~不對,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生母,慈聖皇太后看著跪在她面前的我,忍不住的開始哭起來。

  「皇上,你瘦了,也變黑了。」

  「你這清瘦又黝黑的樣子,讓母后心疼呀,是江南的飯菜不合你的胃口,還是那些奴才們沒有照顧好你?」

  好像也沒有不合胃口的,變瘦了,可能是沒了人管控,我經常沒有按時按量的吃飯。

  至於變黑了,那全是因為我天天出去浪,讓太陽曬的。

  真實原因是這個,但不能照著這麼說,不然還能有我的好?

  「是的,母后,皇兒獨自在那遙遠的杭州府,日夜思念母后,時常不思食,又逢那江南時常陰雨,暗淡無光。」

  「倒也不是身邊的奴才們照顧不周,他們沒有那個膽,只是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皇兒不太習慣,盼著能早日回京與母后相聚。」

  忠孝之情表達清楚,變瘦變黑的原因敘述明白,還順帶的給伺候我的奴才們撇清了關係。

  這叫一箭雙鵰,兩邊討好。

  也說也把慈聖皇太后心疼的,帶著哭腔吩咐手底下的太監去招呼御膳房的,今晚要多備些好菜給我補補。

  同樣的戲,兩邊演。

  過來慈慶宮這邊的仁聖皇太后,我一般叫她陳母后。

  仁聖皇太后見了我,也是忍不住的眼淚直掉。

  搞的好像我受了什麼大傷一樣。

  也就是變瘦了一點,變黑了一點,同時也更精神了一點,然對比剛離開紫禁城那時的我,確實有些不一樣。

  那時的我,宮裡的伙食好,又缺乏運動,到哪裡都是人抬著,稍稍的有些偏胖。

  本來仁聖皇太后是要留我在慈慶宮吃晚膳的,奈何來之前我的母后慈聖皇太后交代過,必須回到乾清宮來,她已經讓御膳房的準備著了。

  晚膳用罷,我便歇下了。

  從南到北折騰了十三天,我確實累了,明日還要早朝呢。

  四更天的時間,我就被大福給叫醒了,他跟說。

  「主子爺,慈聖皇太后吩咐奴才叫你起床了,過會兒得去早朝。」

  大半年的沒上過朝,想起要上早朝,我是真的一百個不樂意。

  老子做學生準備高考那會兒,都沒有起過這麼早。

  奈何百官可能已經在文華殿前候著了,我這個做皇帝的總不能放百官的鴿子,自顧自的睡懶覺。

  我可不是什麼昏君,只有昏君才會這麼干!

  宮女們和太監們伺候著我更衣洗漱好,就坐著龍輦奔文華殿而來。

  這會兒,天才微微亮。

  文華殿的早朝上,商討如何禦敵的文武百官吵的不可開交。

  古來軍國大事,只要遇上戰爭,百官們就很自然的分成三大派,主戰派與主和派,還有最為猥瑣的一派,看熱鬧派。

  看熱鬧派的官員們,他們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傢伙,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隔岸觀火,誰贏了他們就迅速做出正確的站隊反應。

  身為內閣首輔張居正,當然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主和派人物主要是那些反對張閣老新政的保守派貴族勛貴們。

  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戰的理由如下。

  「稟兩位皇太后、皇上,草原東部的韃靼人,自俺答部的索多汗賓天以後,草原東部的蒙元諸部落就失去了約束,這兩年時常劫掠我邊關,摧毀邊市,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如今的俺答部,由好戰的莫日根汗統領,他現在已經控制了東部草原的大部,正磨著刀對準了我大明,不打疼他,邊關永不得安寧。」

  「先帝辛勤建立的邊關互市也會隨著付之東流,真是如此,我等臣子如何九泉之下面對先帝。」

  內閣首輔張居正張閣老是真的沒有私心,他想的全是為了大明江山,如果真要算私心,那可能是為了身後名。

  至於主和派呢,他們純屬是為了拖張閣老的後腿,讓他備戰不是那麼的順利。

  更有甚者,希望此次大戰,我大明軍戰敗,他們便可以藉機把專權了七八年的張居正拉下馬來。

  為了這個目的,已經有錦衣衛調查出來,有朝中文武個別官員私通敵國,出賣我大明軍情。

  爭吵中,主和派們徹底惹怒了這位大明王朝實際的掌權者,張閣老。

  他怒吼著對主和派的群臣們說道。

  「別以為你們做的那些通敵的勾當本閣不知道,這場戰火能燒起來,列位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而今大敵當下,本閣不想過多計較,等收拾了關外的蒙元各部,本閣再來與各位算算舊賬。」

  首輔張居正的這席話,才徹底的把主和派的人給鎮住了,頓時朝堂里鴉雀無聲。

  安靜了一會兒,我的母后慈聖皇太后開口詢問張首輔。

  「閣老,有沒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那戰端一開,耗費國力且不說,又是將是哀嚎遍野的慘狀,讓人慘不忍睹。」

  慈聖皇太后是虔誠的佛教信徒,最是見不得殺生,更別提將要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內閣首輔張居正合理和氣的再給慈聖皇太後分析了現在的情形,說明為什麼非打不可。

  「稟太后,上個月初,探子回報說韃靼人有大規模調動集結的跡象,臣就曾與內閣的幾位大人商議過了。」

  「由禮部派出使者前往關外拜訪莫日根汗,詢問基本情況。然而莫日根汗根本沒有把我大明的使者放在眼裡,直接將我使者驅趕回來。並揚言說,他們部落直接的事情用不著我大明操心,接下來的,就是這久來持續不斷的劫掠和騷擾邊境。」

  「臣與內閣和兵部的各位大臣以為,韃靼人這些大大小小的襲擾,是他們在做秋後出兵前試探和偵察,我邊關必須加強戒備。」

  「先帝時,與他們定下了互市的條約,如今他們背信棄義,不再遵守協定,肆意踐踏我大明國威,如果不加以嚴懲,我大明國威何在?以後還有誰會對我天主之國懷有敬畏之心。」

  見張居正閣老說的有理有據,慈聖皇太后也不再多問什麼,只交代了幾句。

  「籌謀兵事的事情,就有勞閣老和內閣與兵部的大臣們了,各部的臣工們也要積極的配合。」

  文華殿的朝堂里的,文武百官大臣們見此都行禮齊聲回應道。

  「臣等謹遵太后召命,為了皇上,為我大明,肝腦塗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