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無功返
“該回來了吧?”馬姑娘心裏有些急了。
她看著色,這都快一月了,大郎怎麽還在潘原呢?
根生嫂端著晚飯進來,心裏多少有些感慨。
如今的馬家,那真是渭州有名的人家,升鬥糧行以渭州倉司為幫手幾乎空手套白狼,從市場上獲取的大批麥子,足以保證日常糧行出售了,有了這批麥子打底,糧行完全可以敞開了門與倉司對接,以比較低的甚至於往年陳糧的價格,先獲取一批陳糧的發售之權,這對穩定糧市有巨大的幫助,便是軍司也支持得很,且是正大光明的支持。
何況,前幾日童貫又與路倉司打過了招呼,以平夏城存糧不足為由,從路倉司調撥一批糧食趕來,這批糧食當然不可以被升鬥糧行獲得,但穩定人心極其有用,如今的渭州早已無人搶糧了。
這就造成,王家的糧行一大批存糧無法繼續囤積的效果了。
更要緊的是,王家沒有足夠的塌房儲存糧食。
那批糧食,便被升鬥糧行以高於市場價格百文一石的價格買了過來。
如今的升鬥糧行穩定得很,且有一批退伍老卒照應,儼然渭州第二家糧行,大有躋身涇原路最有實力的糧行之列之勢。
這是李大的那批寶貨換來的。
李大帶來的,對家裏的影響並不明顯。
最多隻是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
原本,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便是早起勞動,到快晌午時吃一頓,保證晌午過後勞作有足夠的充沛體力,而後點燈時再略微吃一頓熬過夜晚便可以。
如今,馬家的飲食習慣是早起吃一頓,晌午吃一頓,晚間太陽落山時分再吃一頓,這對馬姑娘或許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她平時也常有甜點,可這對幫工影響著實太大。
一供應三頓飯,這還是渭州第一家招工的招牌呢。
為此,涇州陳家的那些幫工們,乃至掌櫃們,竟也跑到渭州來尋求前程。
更不用做苦工的那一批人。
根生嫂便聽下人們,王家眼見不妙,也要以一日三餐搶人,卻在討論的時候就被王家幾乎所有人否決了。
便隻有百人的隊伍,每一日供應三餐,且要至少吃飽,那邊是一大筆開銷,他們撐不住。
今日,書信中約好,李寇趕黑回到州所,明日準備一下,再拜訪張泰之後,再過幾日便要送童貫揮軍回京師了。
馬姑娘猜測潘原的案子應該有結果了。
她擔心的是李寇吃了虧,把不該擔負的責任擔負了。
這些話,書信裏也沒法明,她隻好等李寇回來再。
根生嫂進來後,念了句“許是有事情,不如明日再等等看”,一時惹急了馬姑娘。
東城甕城修築早已結束了,李寇倘若回來,送走童貫之後,定然當即帶領流民趕赴北原去,這一去,怕便是半年,如此聚多離少,她心裏本就很不爽,今日好要回來吃飯的,倘若又推一日,那如何能行呢?
“不吃,不吃,飽著呢。”馬姑娘賭氣進了臥房,索性坐在榻上生了悶氣。
在她看來,萬事俱備了,李寇隻要回家,他坐鎮在家裏,遠遠指揮著別人,便能把事情辦好,何必要親力親為?“這樣下去,還要不要讀書求學了?”馬姑娘心裏忖度。
李寇正趕黑才到平涼縣城。
潘原的事情根本沒有了結。
慕容彥達與主簿聯手,要清算坐地虎驛丞戶房兩人;皇城司要遮掩邏卒出皇城的真相,且遮掩張監押竟與西夏皇城司邏卒有勾結的劣跡,又不敢把老皇城司邏卒張老漢怎麽樣,隻要催著潘原縣官兒加緊解決張家。
這不是慕容彥達願意做的,手上沾了皇城司的血……
他還不至於作死到為皇城司做事,反惡了皇城司的份上。
現如今,憲司與倉司也在潘原有些利益,西夏諜子也在潘原作祟,各種勢力攪和在一起,慕容彥達頭大的很。
這樣的形勢,怎麽能盡快了結案子?
李寇也隻好得了個“無功,然破賊有功,因此無功無過”的口頭通報,便辭了從未去過的潘原縣尉公房,帶了自己的人逶迤返回平涼。
這也是折可適的意思。
“童貫要返京了,他在等著你。”折可適的書信裏寫得極其清楚。
等甚麽,李寇心知肚明。
這貪鄙的家夥,臨走還要撈一筆。
將門也在等李寇,劉仲武的夫人體弱多病求到門上了。
此外,李寇分了好處給曹氏三口,給蕃人,給慕容彥達,乃至給童貫的手下,將門自然坐不住,而且,蔡京派來的人還在驛館整日住著。
李寇不得不返回州所。
至於破案一事,折可適了,隻怕李寇在北原立寨時,還有與此案瓜葛的時候。
李寇趕在擦黑才進城,隨行並沒有被為難。
“大郎回來了。”楊可世有些怏怏不樂,他想要的三班橫行沒有得到。
李寇失笑道:“楊兄莫非沒看出折公的計較?”
楊可世一呆:“甚麽計較還有?”
明顯楊可世能否獲得三班橫行的職位,既是子的打算,也有童貫的推薦,童貫倘若,楊家與折家並不是同氣連枝的,子當有扶持楊氏分散折氏大權的計較。
童貫如今便壓著這個職權,一要西軍將門允他征討西夏之事,二來隻怕也要一些好處。
李寇甚至都能想得到,他給了曹氏好處,又與蕃人合作,此事必然為西軍將門所問,問,則必有給他們的好處,西軍將門拿了好處,童貫焉能不要?
那廝是抱著吃了西軍將門的好處,又吃李寇一份好處的打算。
這些,楊可世沒能看懂。
“折公隻叫灑家在這裏等著,待大郎回來,便告知你尋個時機,早早去見他了。”楊可世心思活泛開了,“大郎以為,老哥還有機會?”
“你就守著大門吧,我看折公要收拾你。”李寇搖頭道,“姚兄被派去甕城監工,楊兄在城門口看門,你們怕是有所不滿,算了,往後你們自然明白。”
楊可世笑道:“我們可沒你那麽多的心思,也好,你好,總比不好要好——這便去見折公?”
這廝也急了。
李寇隻好道:“這便去,便馬上去。”
不過,在此之前他想先見識一番渭州的夜市。
臨行前,慕容彥達有交待:“休看區區夜市,大郎要掙錢,夜市是個好去處,你那果子菜蔬,渭州夜市便能吃一半。”
正如此,李寇才有正好夜訪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