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分離劉關張三兄弟
當徐朗離開後沒多久,擁擠在城門口處百姓們也就三三兩兩的四散開來,但關於徐朗的議論聲卻是沒停過,相互誇讚著這位新任太守是何等的平易近人,他和他的手下又是何等的威武等等。
這些浮在空氣中的閑碎話傳入到了趙雲的耳中,令還站在原地沒緩過神的他怔住了,臉上露出了濃濃的猶豫之色。
他是真的被徐朗的這一番言行所震撼了。
他也不是沒有見過親民的官吏,他小時家裏的經常幫襯他家的老亭長和管他那個鄉的薔夫俱是如此,在他的觀念裏,隻有那些上了年歲的官吏才能給人一種親人的和善,從來沒有想過戰場上如同猛虎一般的徐朗,在麵對百姓的時候也會如此的和善。
良久,諸多百姓散去之後,杵在原地如根木頭般的趙雲這才緩醒過來。
“難道真如徐朗這廝所言,都督他……做了一些齷齪之事?”他輕聲嘀咕了一聲,隨後左右顧盼了一圈,當找到剛才給徐朗奉肉的那對父子後,旋即下馬,尾隨而去。
而在另一邊,來不及歇息的徐朗和太史慈已馬不停蹄地回到了稍稍打掃過的太守府正殿,吳豐等人也正如他所料那樣,安頓好了手下士卒,在此地等候了他許久。
同時等候在這裏的還有甄逸和最後的五名”幸存“下來的縣官。
這五人一個個都局促不安的站著,並似糟了災禍的難兄難弟,下意識地抱團聚攏在了一起,與甄逸還有吳豐等幾人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徐朗遠遠的就看到了這一幕。在他看來這幾人如此怯生生的,無非就是因為公孫丹冒充李遠的時候,他們這些人沒有人舉報,所以擔心自己就此就有了嫌疑。
可對此徐朗自己心裏是有數的,以公孫丹行事風格,此事大概率是沒讓任何人發覺知曉的,不過至於真相是不是如此,穩妥起見徐朗還是決定先持觀望狀態。
當徐朗身影一出現在正殿門口時,這幾位眼尖的縣令和縣丞不但趕緊分出一條道,還表現出了最大的恭敬之意,在徐朗剛踏進殿內就跪拜了下來,開始拍起了馬屁:“吾等恭賀府君擊退強敵,大獲全勝!”
像是被這幾個人感染到了,沒有官身甄逸忖思片刻後也躬身行禮,向徐朗恭賀了一聲。
徐朗忙不迭地親自上前將那幾位縣令和縣丞扶了起來,並向其他朝自己行禮的人逐個點頭,同時又對昨晚到剛才那一戰一直在忙活奔波的幾位和顏悅色道:“這一場戰役的勝利可都有著諸位的功勞,都不必如此拘謹!”
等到讓大家一個個好好坐會自己的席位之後,徐朗方才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緩緩地坐了下來。
顧盼了左右的郡縣官吏和都尉,徐朗找著了人群中的逐鹿縣的縣令和下落縣的縣長,輕聲喚道:“程攸,孟泉……”
“在,在!府君,我在的!”
“府君,我等俱不知那李遠就是公孫丹那賊子呀!”
看著被點到名就火急火燎地從人群中躥出的兩人,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仿佛那要上刑場時的囚徒,畏懼徐朗的模樣就像懼怕死亡一般,哪裏有什麽一縣之長應該有的樣子。
“你們二人不必太過慌張。”
“公孫丹化名李遠的事我相信與你們無關,待在沮陽休息幾日後便分別啟程,回去繼續做你們的縣令和縣長吧!”
自秦設立縣以來,就一直有著人口萬戶以上的大縣,縣官稱令,萬戶以下的小縣,縣官稱長得規定。兩者雖都執掌一縣,但在俸祿上,某些大縣的縣令會比小縣的縣長足足高了五六百石,可雖讓人家縣內人口更多呢?而秦亡之後,漢承秦製,直到東漢末年也一直保留著這個規定。
作為位置相對居於上穀郡中央的兩個縣,也是相對靠近沮陽的兩個縣,徐朗並沒有此時就換人執掌的意思,再加上這兩人像是被昨晚腥風血雨嚇到了,又如此畏懼膽怯自己,更是加重了他的這個想法。畢竟自己在沮陽離這兩地又相較更近,此二人倘若真有異心,收拾起這二人也更方便。
沒等這二位回應,徐朗就在人群中找起了另外三人,也就是三名原先隻是擔任縣丞的人,待把此三人一一點出來後,又繼續說道:“周淩,周慶,王翔你們三位則是分別前往廣寧縣,潘縣還有寧縣三地任職縣丞,暫代行縣令、縣長之職,可由異議?”
“謹遵府君安排。”三人異口同聲道。
此三人原先都不是負責這三處地方的,但也是處理地方政事的老手,讓此三人分別安排去一處陌生地方,一來是防止他們真是那公孫丹埋在自己身邊且潛藏得很深的棋子,所以先讓他們換一處沒有根基的陌生之處重新開始,二來也是對於三人的一種曆練。
雖然三人屬於那種在自己腦子裏找不到任何信息資料的非名臣亦非賢將的“普通貨”,但誰知道好好磨練磨練又是怎麽樣呢,這也是自己讓三人以縣丞職行縣令、縣長事的原因,就是讓他們能看到爬上去的希望,尤其是這三地裏靠近鮮卑人部落的寧縣和廣寧二地,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都尤為重要,能治理好這兩地的人,怎麽著也能算是三、四流“名臣”了吧。
“嗯,稍後我會讓人擬定公文,之後上報朝廷!”
說到這,他的語氣陡然加重了一些,“你們五人若是沒有意義,最好盡早出發,若是還有問題現在就說出來,不然回去之後再出現什麽問題,那可就別怪我出手狠辣了!”
調任到寧縣任職的周淩當先作揖行禮道:“攸無異議,謹遵府君之命!”
他的職位沒有動,自然沒有任何異議,反為沒受牽連而在心中鬆了一口氣。
調任廣寧的周慶幾人也緊跟著諾諾應聲,未曾提議。
看到這五人沒有異議徐朗擺了下手,“多的話我就不說了,想必你們應該有所決斷了,如此你們先下去休息吧,最快今晚公文自會發放到你們手中。”
關於這五個縣,徐朗一開始也有想過讓自己手下能人去執掌治理,但如今自己手下是真沒幾個擅長內政的能手,就連幫自己打理政事的郡丞都還沒找到,所以才出自此下策。
當然,讓這些人先回去幫自己管理著那五個縣也不代表就此撒手不管了,之後徐朗也會慢慢的觀察挑選,合適且能幹的就繼續跟著自己,如果能力不行尤其是有異心的,那直接派人解決就好了。
當程攸等五人緩緩走出了正殿之後,徐朗的目光落在了劉備的身上。
不管怎麽說,這一次在公孫丹的事情和公孫瓚攻城的戰事上,劉備並沒有做出了什麽出格的事情來。再加上現在還有兩個縣並沒有主管的官員,所以徐朗還是想要拉攏一下劉備,正好也借住這個機會試探一下對方的心思。
沒辦法,誰讓他現在缺人呢!
原本以為自己在這上穀郡安身立命之後,就會似之前看過的穿越小說主角那樣,不斷地有名人異士前來投奔,可是現在看來,如果不想點辦法,還真不一定能夠吸引到人才。
想到這,徐朗輕歎了一口。
“劉都尉!”
“在!”被忽然喚到的劉備也是沒有準備,心中一顫後急忙出列。
見徐朗把自己叫出來卻許久沒有吱聲,瞥了一眼再次看到徐朗那種直勾勾的目光,心中頓時慌了,腦海之中忍不住回想起了初見時的模樣,“府君這眼神,難道……”
做過賊的人之所以會心虛,就是因為他心裏藏著事、有把柄。這個時候的劉備便是如此,腦子飛速思考著徐朗把他叫出來究竟是為何事,也令他不禁聯想起了他暗中與公孫瓚聯係的事,心道莫不是與公孫瓚聯係的行動被發現了?
可劉備還是那個劉備,不管心中如何擔憂亂想,臉上都不會有絲毫異動。
“劉都尉,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讓你在軍中做我身邊一都尉屬實有些屈才了,盧師也曾誇你才智過人,所以我準備派你前往居庸擔任縣令如何?”
劉備是個有野心的人,能夠離開沮陽前往居庸,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徐朗也正是想要用這個辦法,將與劉備之間的關係拉近一下,同時又隻讓劉備一人去,把張飛和關羽留下從而脫離劉備的掌控,這樣一來,他也好繼續拉攏關羽和張飛效忠自己。
雖然讓三國裏出了名的打不死小強的劉備脫離自己的掌控,擔任一縣縣令,此舉無疑有些放虎歸山的感覺,但是眼下自己手下確實缺人,而且對比另一處的雊瞀(goumao)縣,居庸已經算是離沮陽最近的了。
聽到自己能擔任居庸縣令,劉備臉上一喜,立即回應道:“多謝府君厚愛,備心中欣喜萬分,隻是不知道府君可否讓我二弟和三弟一通前往,我們三兄弟在一起,不但可以幫助府君治理好局湧縣,同時也能隨時馳援沮陽,與沮陽形成掎角之勢,防範外敵覬覦!”
你這家夥還真的以為自己是要給城給兵又給人?還是以為我沒讀過寫了你名字的曆史書呢?
“恐怕我無法滿足劉都尉的這個要求,現在不僅僅居庸無人管理,還有另外一個縣沒有人管理!”徐朗當下出言回絕,並隨即擺出了理由。
“再加上現在公孫瓚和鮮卑人虎視眈眈,所以關都尉和張都尉都另有重任!還請劉都尉以大局為重!”
“且居庸距離沮陽並不遠,若劉都尉真是思念兩位兄弟心切,大可在處理好公務之後前來沮陽會麵,此事我倒可以先準了。”
他就是要告訴劉備,官可以當,人不能帶走!
劉備猶豫了數息,目光之中帶著不舍之意看向了關羽和張飛,似乎期望這兩人主動出聲求徐朗,然後跟著他一起前往居庸。
眼看關羽和張飛就要開口了,徐朗當先一步又是出言澆滅了這可能,“劉都尉莫非不想去?”
劉備臉色一變,急忙擺手道:“非也非也,府君之命,怎敢違背,備這就下去準備,備即刻啟程前往居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