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
坤寧宮內一時靜默,朱元璋始終沉默,蔣瓛一向是皇帝讓他說話他才說,回答問題簡潔明晰,從不多說任何一句廢話。
君臣二人沉默良久,朱元璋才緩緩說道:「胡惟庸的案子,後續處理的怎麼樣了?」
這是一個看似與之前所說的事毫不相關的問題,但蔣瓛一向不會管這些,皇帝讓他說什麼,他便說什麼。
況且,蔣瓛伴君時日已久,對於朱元璋的用意早能猜測一二。
「回陛下,胡黨已剩不了什麼關鍵的人物,唯一要緊的,大概就是英公侯於顯了。」
這個於顯,其實本身不算太過要緊的人物,但他有個女兒,嫁了個要緊的女婿,有了個不得了的親家。
於顯的女兒,是皇八子潭王朱梓的王妃。於顯的親家,就是皇帝朱元璋本人。
朱元璋眉頭輕皺,手指在書案上敲打,心裡盤算著事情。
蔣瓛見皇上沉默,他低聲說道:「陛下,臣此次前往西北,途中還聽聞一事。事關……晉王殿下。」
朱元璋眉頭皺的更深,沉聲問:「老三?何事?」
「太原百姓,多傳晉王殿下在國多有不法。出入府邸排場盛大,極為張揚。晉王殿下府中下人平素多做欺壓之事,若有百姓向府尹告狀,也多被殿下強行壓下……更有甚者……」
蔣瓛稍稍停頓,朱元璋不禁更加疑惑,蔣瓛回稟事情,幾乎從不停滯,如今居然有些停頓,想是內容頗為不堪。
皇帝只道:「更有甚者怎樣?」
蔣瓛沉吟道:「晉王殿下曾說……吾善騎射,有謀略,比太子幾何?」
朱元璋聽了這話,臉色登時陰沉似冰。晉王這話,大有要取東宮而代之之意,作為一位戍邊藩王,這就不是要求上進了,而是蹬鼻子上臉想要謀反了。
朱元璋呼吸急促,顯然是動了肝火,蔣瓛也不敢再說什麼,只得垂首立在殿中。
良久,朱元璋似是平復了心情,他揮揮手,道:「好了,你先出去吧,叫陳景進來。」
朱元璋頗為疲憊的支著腦袋,他心中盤算,無論晉王如何張狂,這件事都不能翻到明面上來。若大動干戈讓刑部或大理寺知曉,晉王就算是毀了。
這些年,成年的皇子都前往封地就藩,遠離京師朝堂,生出些許傲慢也是無可厚非。單憑晉王說的那兩句話,委實不足以明令治罪。
但是,盛怒的朱元璋又不得不處理這件事,否則若他日人人張狂至此,大明的江山還要不要穩固?
思來想去,朱元璋對身邊的老太監陳景說道:「朕擬一道旨意,你著人快馬送到西安,交給秦王。」
**************************
洪武二十三年十月末,西安秦王府。
「喂喂,我說殿下,你今天手氣也太好了吧?你確定你沒出老千?」
秦王府後院的一座閣樓內,傳來了一陣歡笑。
秦王朱樉開懷大笑,「我說藍老弟,你這怎麼輸了就叫囂著別人是不是作弊?我沒作弊,倒像是你輸不起在耍賴了。」
坐在朱樉對面的藍磬一臉不高興,她哼了一聲將碎銀子扔到朱樉面前,推倒眼前的牌堆開始洗牌。
麻將碰撞的聲音嘩嘩作響,秦王朱樉心情頗好,他今天手氣確實不錯,已經連續贏了很多。
而藍磬則十分倒霉,每次趕上她坐莊,都會點炮,而且點的巨大巨響。
藍磬是個不信邪的性子,她就不信自己今天翻不了身。貧農還能翻身當家呢不是?我藍磬怎麼可能一直倒霉下去!
她最近將涼州的軍務一應大小全都交給了林宗胤代理,除非是一些大到需要總兵親自批准的事情可以留待她回去后處理,其他事就讓林宗胤自己做主了。
藍磬丟下可憐的林宗胤不管,自己帶著楊清和晨歌跑到西安找秦王做客。此時,四個人在藍磬的提議下,還搓起了麻將。
幾個人正在興頭之上,卻聽有下人來稟報。
「殿下,京中來了旨意,請殿下接旨。」
「嗯?」秦王微微一愣,他不防突然會有聖旨傳來。此時更是有些猶豫,是否該讓藍磬一同出去接旨。
那下人似是沒聽到王爺的回應,他跟隨在朱樉身邊已久,稍稍想了想便明白了。
於是,他說道:「並非明旨,卻也不是密旨。」
朱樉呼出一口氣,他點頭應道:「我這就到。」
若非明旨,便不是什麼太過重要的事情,藍磬不出去接旨就沒什麼大礙。藍磬本是奉旨戍邊的總兵,雖然偶爾來臨近的藩王府上做客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但若傳出去讓有心人抓住了話柄,畢竟不好。
藍磬此時笑道:「殿下你快去!正好咱們休息一回合,換個座位。風水輪流轉,也該輪到我了!」
藍少帥毫不客氣,一屁股坐到了秦王的位置上,揮揮手讓秦王快走。
朱樉本就是爽朗不拘的性子,他同藍磬認識這兩年早已成為好友,對她那些有些逾規逾矩的行為也毫不在意。
只是,朱樉是笑著出去接旨的,但回來的時候臉上的神情卻稍稍凝重了一些。藍磬本是嬉皮笑臉的催他快快坐回來,但見到他的表情時,心裡也不禁微微驚訝。
「殿下,怎麼了?皇上的聖旨里寫了什麼?」
朱樉坐到座位上,微微沉吟,道:「父皇在旨意中,命令我主理晉王言語不當、忤逆犯上,以及潭王牽涉進胡惟庸黨羽這兩件事。」
藍磬聽罷也不再嬉笑,面色也漸漸嚴肅了起來。
秦王去年接手了宗人府令的職位,他雖常年在封地,況且宗人府里也不會常常有案子需要他辦。但如今皇帝的旨意已經到了,他既然佔了宗人府令這個職,也就必須要擔起來。
可是,藍磬和朱樉本人一樣清楚,這並不是什麼好的差事。
宗人府,是專門掌管皇室宗族名冊、封號、爵位、生死、婚嫁、罪刑、以及謚號安葬等事宜的地方。凡是皇族犯案,在案情未坐實之前,刑部及大理寺便都無權審理,全部應該交由宗人府主理,待案情確實認定后再依法移交回刑部或大理寺。
如今,涉嫌忤逆及謀反的是朱元璋自己的兒子,所以在定案之前,只有宗人府有權審理。
況且,此次涉案的晉王朱?本人還是宗人府的左宗正,能夠審理他的也就只剩下品級高過他的兄長,秦王朱樉。
各自沉默了片刻,藍磬問道:「殿下打算怎麼做?」
秦王猶豫一下,緩緩說道:「怕是無法再招待好友了,本王要親自去一趟太原和長沙。」
藍磬點點頭,道:「也是沒辦法的事,陛下的旨意已到,想必殿下是連一時半刻也怠慢不得的。我這邊不妨事,明日也該啟程回涼州了。」
秦王嘆息著說:「本王這兩個弟弟,也著實讓人不省心,讓藍少帥看了笑話了。」
藍磬搖頭道:「殿下別這麼說,陛下既然把事情交給您去主理,也就是案情還未坐實的意思。兩位殿下必是不小心牽涉其中,他們本人想必定無半點忤逆之心的。」
秦王笑笑不語,但他心中卻並不似表面這樣輕鬆。
皇帝這次交給他的差事,是個不好辦的事兒。
雖然一向有人大義凜然的念叨著什麼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真若是到了這一天,坐實一個皇子的過錯實在是天大的事情。
晉王和潭王這件事里,不僅僅是涉及國法那麼簡單,還涉及到了親族之情。嚴絲合縫、一絲不苟的處理,就有可能落個不念手足之情的話柄。但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又有可能攤上辦事不利、罔顧國法的罪名。
秦王這次,必須要處理的恰到好處。
父皇啊父皇,您可是給兒臣扔來個麻煩事兒啊。
秦王搖搖頭苦笑了下,他心中有些忐忑。按照父皇的個性,遇到皇子涉及忤逆或謀反的案子,他最先考慮派出的應該是錦衣衛,而非自己手裡的宗人府。
如今,這個案子被確實的送到自己這裡,代表著父皇在某種程度上,因為某些自己目前想不到的事情,對自己也起了一些打壓和疏遠的意味。
但究竟是因為什麼?現在的秦王卻並不能馬上想到其中的關節。
但無論如何,該做的事情還是必須要去做,不能說因為不想做就拖著不去。
藍磬第二天便帶著楊清和晨歌離開了秦王府,臨走前,她有些不放心,便對秦王說道:「殿下此次一定要珍重小心,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總是不踏實。但我也幫不上你什麼忙,只能希望你自己萬事多加小心罷了。」
秦王感念她的情義,點頭應道:「你放心,本王心中自然有衡量,也無須太過擔憂。說到底,手心手背都是肉,晉王弟和潭王弟再怎麼樣,那也是父皇自己的兒子。他們只要沒落實一些重罪,父皇到底也是要留情面的。」
藍磬點點頭,她心中卻總感覺有些不好的事要發生,但又不知道為什麼。她怕再說下去秦王也該胡思亂想,也就不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