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朝堂分歧
西蜀九郡淪陷數十年,收復豈是一朝一夕,朝廷的地方軍隊插手不上和妖獸的戰爭,所以任務都壓在靖玄司,可靖玄司的高手並不是無窮無盡,除了裘無敵以外,根本沒有第二個能稱得上強者的武者,別說一口氣收復西蜀九郡,就是當初的茯苓郡也困難重重,並且淪陷越久的郡情況越複雜,收復的難度也急劇增加。
西蜀各郡妖獸的數量未知,實力未知,區區茯苓郡就有那麼些能排在宗師級的妖獸以及更恐怖的魔族,光憑如此孱弱的靖玄司怎能頂得住。
所幸,陳廣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
唰唰唰。
轟隆!
嘭嘭。
「不過是蜀郡的一個縣,居然妖獸就如此之多,難怪朝廷遲遲不派人圍剿,怕是戰力最強的軍隊在這兒都得損兵折將。」澹臺洪抱著手觀望潮水一般襲來的妖獸,安之若素對收劍歸鞘的張源流說。
張源流道:「軍隊在滿是妖獸的地界反而不如散修武者,先天境的妖獸能輕而易舉地撕裂軍陣,而哪怕配備了火器的軍隊也很難炸開妖王的防禦。靖玄司的裘司主可不是蠢貨,明知道不可為,所以才一直沒提西蜀九郡。」
澹臺洪將眼睛一移,脖子的經脈跳動了一下,「獵殺妖獸而已,非弄的那麼殘忍嗎?老陳這是什麼功法,輕易的就吸幹了一頭妖王的精華,確定不是魔道功法嗎?」
張源流聳聳肩,「魔道功法又如何,難道這世道是以功法定論孰正孰魔?不過,陳公子的功法和武學,的確都不似正道,我就猜測他是不是挖了某個上古或者遠古時期魔道強者的陵墓。」
「沒準真是。」
陳廣扔下手中的妖王骸骨,輕輕地拍了拍手,打開屬性面板掃了一眼最底層的靈氣,無奈地嘆了口氣,就這樣的靈氣增長,猴年馬月才能把【破滅刀經】修至圓滿。
「清掃一番,給靖玄司發個信號,趁天色尚早,繼續掃蕩下一座縣城。」陳廣給眾人下達命令,這是天門山莊的正式成員首次合作,效果顯著,也是因為縣城先天境圓滿妖王的數量並不多的緣故。
這個不多是有相對性的,相較於茯苓郡郡城而言,這旮旯之地的數量也卻是不少了。
咻~嘭!
煙花在天空中綻放,而在邊界蓄勢待發的裘無敵看到熟悉的煙花,立即揮手道:「方摶都統,我對你只有一個命令,死守麒麟縣,若是在大軍佔領蜀郡的沒一個角落以前丟失麒麟縣……」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方摶喊道。
朝廷之內。
「陛下,此時大唐國力尚未恢復鼎盛時期榮光,貿然興兵西蜀,若是軍力再出差池,後果不堪設想,請陛下三思。」兵部尚書蔡曉拾規勸道。
李淵擺擺手,「此事並非軍隊為主力,而是以江湖武者為刀,軍隊不過是駐守城池的力量,無傷大雅。蔡尚書不是常說調派武者反攻西蜀九郡,這不正合你的意思?」
蔡曉拾卻說:「陛下,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大唐的軍隊堪堪夠鎮守邊境,如若西蜀九郡回歸,便需要分最少十萬士卒駐守以防妖獸反撲,只會削弱其餘要塞的力量,老臣認為,此事應從長計議。」
李淵不說話,不怒自威地盯著蔡曉拾,心說好啊,朕的江山收復,你非但不支持,反而還覺得丟了挺好,我怎麼會選中你這酒囊飯袋為兵部尚書?
聽到蔡曉拾的話,一位身披明光鎧的將軍冷哼道:「蔡尚書這話我就不愛聽了,西蜀九郡本就是大唐的領地,如今正好有那麼些愛國志士為朝廷效力,你卻以兵力不足為由,將失而復得的領地往外推,蔡尚書可真是愛國啊。」
戶部尚書也說道:「陛下,老陳不懂兵部策略,但也知昔年曆代皇帝為了大唐的萬里河山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失而復得的領地卻因一個借口置之不顧,這讓九泉之下的各位先祖如何瞑目?臣以為,兵力不該是借口。」
另一位將軍義憤填膺地道:「將士在沙場拼殺,不就是為了保住大唐的家國天下嗎?陛下,臣認為西蜀九郡該收復,臣願親自率兵保衛國土。」
吏部尚書說:「陛下,蔡尚書是最了解兵力的人,他覺得兵力不足,是該三思而後行,以防圍魏救趙,反而讓其他地方陷入空虛,被妖獸或者其餘國家趁虛而入。」
「此言差矣……」
「夠了。」李淵狠狠地拍案台,嚇的眾官急忙下跪,「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太傅、宰相,你們給朕說說,這失地是該收還是該推。」
太傅孫明堂起身躬身一拜,說道:「蔡尚書剛才說的話也並非沒有道理,兵力空虛,再拆東牆補西牆,確實不妥。但是……兵力不足可以征。」
宰相范健也道:「陛下,臣認為孫太傅此言不妥,徵兵需要訓練,萬一軍隊剛離開駐地,別的國家入侵,豈不是置陛下、都城的安危於不顧?陛下切莫忘了太宗皇帝的教訓。」
李淵的手握緊,明明已經怒不可遏,卻需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太宗皇帝的教訓自然是不能忘的,那位老祖宗為搏美人一笑,效仿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結果把半壁江山作沒了,後世子孫拚命挽救,二百多年了還沒把失去的領地給收回。
孫明堂笏板指著范健的鼻子,「范健,你這話是何意思?陛下仁慈寬厚,又豈是太宗皇帝那般,領地丟失不思收復,如今一眾江湖俠客送到家門口,你們卻想推的乾淨,是何居心?」
范健說道:「防患於未然。孫太傅,你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吧?」
孫明堂才不管,將笏板扔在地上,搶過身旁兒子捧的亢龍鐧,怒道:「好你個犯賤的狗東西,你到底是忘了太宗皇帝之後的夙願,都滾開,老夫手持亢龍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誰阻攔,我一併打咯。」
范健嚇的躲到兵部尚書的後面,「孫明堂你放肆,我乃是當朝宰相,有先帝御賜的免死金牌,縱是天大的罪也可免一死,你敢打我?」
孫明堂推開蔡曉拾,「免死金牌可免死,我不打死你,就不算違背祖宗遺訓。你別躲。」
太子和三皇子都看呆了,這是鬧哪樣?
李淵剛欲發火,外邊一個小宦官急急忙忙地跑入金鑾殿,低頭下跪道:「陛下,靖玄司回報。」
李淵一聽,「宣他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