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會戰(二)
薩勒姆不知道迦羅城許多士兵是假的,根本上不了戰場作戰,吐火羅與突厥戰士,戰鬥力有限,個體戰鬥力還行,但組合起來,就成了一群烏合之眾。否則也不會讓吐蕃人與唐朝人,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至於那幾萬唐朝新兵,只能說能勉強騎馬,真交戰,更是問題。他只看到人數,與李威一樣,對雙方的戰鬥力不是很了解,只是聽說唐朝人很強大。烏滸河數戰,也證明了這一點。十幾萬唐朝軍隊進攻迦布羅城,意味什麼?主攻方向了。
做了一些調動。
這麼多軍隊駐紮在這裡,要吃要喝。每天后方需要送來許多物資。於是利用人來人往,將精銳部隊抽調出來。一共抽調了二萬五千人,為了不讓唐朝人發現,從後方又抽調了大量波斯士兵,將這二萬五千部隊人不知鬼不覺地替換下來。
然後向巴里黑進軍。
這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城市,分為上城與下城,上城是高地城寨,下城範圍廣大,佔地四平方多公里,整座城池周長達到十幾里地。不及洛陽城五十幾平方公里,也不及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謀夫城六十平方公里包括外城郭,總體比洛陽城規模稍小),更不及長安八十多平方公里。但也是烏滸河最重要的城池。
以前這裡一度是大夏的國都,不過名字不叫巴里黑,而叫巴克特拉。波斯擴張時,將此地佔領,改名為巴里黑。正好處在東西交通要道上,商業繁榮。後來西突厥擴張時,以鐵門烏滸河與波斯人劃分界線,作為下吐火羅領土,依然在波斯人手中控制,也是波斯最東方的城市之一。波斯末落,落入吐火羅手中。又改名為缽勃城,因為唐朝在這裡設了一個月氏都督府藍氏州,又稱為藍氏城(漢史與大食史記載不一,沒有明確證據,但藍氏州不可能放棄這麼大的城市,改建一個新的城市設為州府。吐火羅也沒有發達如此,有很多密集城市選擇,老午認為兩城是一個城市,名字說法不一罷了)。
這次行軍與幾十年後屈底波第一次行軍路線很相似。屈底波是從謀夫城向東,但不是到巴里黑,當時巴里黑駐紮著吐火羅的一些軍隊。改成了巴里黑與梅爾維魯德之間的塔里寒城。但是巴里黑的德赫干居然因為害怕,前來主動投降迎接。又在石汗那國王迎接下,渡過了烏滸河,向愉漫國與阿哈侖發起了進攻。兵力少,沒有成功。回去后受到他的上司哈扎吉指責。但此次征討,讓屈底波積累了經驗,為後面更大的進攻打下了基礎。
路線很相似,情況卻不同。
巴里黑如今正好落在大食人手中,因此,徑直奔向巴里黑的。
從巴里黑有一條大道,通達迦布羅。薩勒姆耍了一個鬼計,沒有看過中國的兵書戰策,可是行軍道理是一樣的。縛喝城離巴里黑並不遠,此時巴里黑屯有八千多大食士兵,攻打縛喝城,十分困難。然而支援了兩萬多精銳部隊,此時縛喝城所有軍隊南下,前去迦羅城,幾乎是半座空城。這不是很困難。
但不是真去攻打。
縛喝城丟失不會危脅吐火羅安全。城中卻居住著泥涅師這個波斯王子,還有唐朝軍隊的大量物資。甚至奪下縛喝城之後,向東可以向阿緩城發起進攻,運搖吐火羅的大後方。讓唐朝軍隊失去後路,成為一支孤軍。戰鬥力在,可失去了後方,就失去了糧草來源。薩勒姆十分堅信迦羅城能守上三個月兩個月的。
沒有了糧草,這麼多軍隊將會產生崩潰。因此唐朝軍隊必然分兵回救。打的正是這支回救唐軍隊主意。佯攻縛喝城,伏擊中途趕來的唐朝援兵。迫使唐朝軍隊不得不全軍回撤。再乘機調集軍隊,多方夾擊。也就是圍魏救趙之計。
抽走了這部分的士兵,薩勒姆在中帳里又將雙方的力量核算了一下。
自己手中還有近八萬軍隊呆在南岸。雖然精銳部隊不多,多是以波斯人為主。敵人真正的精銳部隊也不過是真正的三四萬唐軍,幾十萬新來的移民,全部到了碎葉川,周邊有許多不滿的突厥部落,必須要留下一支軍隊以防萬一。主攻方向是迦布羅到疾陵城一線,烏滸河邊能剩下多少精銳部隊?難道河中各國的士兵練一練后,就成了精兵?
地形有烏滸河之隔,儘管瓜卵山這個橋頭堡十分討厭,但自己在瓜卵山周圍修了一道厚實的防線。即便唐朝軍隊渡過烏滸河,這道防線,也緊緊地將唐軍釘死在瓜卵山。
要麼從其他地方,唐朝人手中有船了,這是自己失誤的地方。現在想起來都十分後悔。當時疏忽了,但不至於將雞蛋放在一個藍子裡面,分出一半船隻,調到其他地區巡邏,逃離火海,在河面上自己還會繼續保持優勢。生生將這個大好的天然壕溝放棄了。
船隻越來越多,目測了一下,幾乎能一次性載渡達到近萬人。可是將士兵放在船隻上,或者其他四營兵力調動,自己的手下看不到嗎?隨著調動就是。大不了再熬十幾天時間,夏麥收割上來,我都能主動將烏滸河留下給你。
還是很被動,但主要是麥子拖了他的後腿。又時間不長,已有百姓在收前收割,所以做了如此被動的布置。
但沒有想到,意外地來了一批客人。
李威進軍中亞,有很多用意的。長遠的是破壞所有西方的文明,這想法有些偏激,也未必能成。就象民間傳聞中李淳風說武則天亂唐室,李世民要他說出來,將武則天殺掉。李淳風說不可殺,此乃天意,若殺之,再生少年,唐室子孫盡害。民間的傳言罷了,那有那麼多武則天可以湧現的?休說是武則天,就是呂雉、王政君、鄧綏、蕭綽、馮氏、劉娥、慈禧,歷史上才多少年出一個?
但未來是不大好說,如李威所願,讓蠻族人控制西方,未必不會沒有文明國家出現,畢竟西方文明打下了一個厚實的底子。
可有幾個作用是起到的。例如開闊世人的眼際,有了中亞這個跳板,中原才知道原來外面還有那麼多精彩的世界,那麼多制度與文明方式,不會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借中亞這個跳板,強行推廣中原文明。這也是可以實現的,畢竟現在的中原文明領跑於整個世界。幾十年後,真正奪下中亞這塊領地,可進可退。只要這一戰擊敗大食,也可以實現的。
有一個穩定的中亞,對鞏固西域的統治有利,幾面包抄吐蕃人。從個人來說,他也要有意留在外面一段時間,好執行裴行儉那個計劃。此時留在洛陽,太危險了。
但有不利的地方,退回蔥嶺,有了這個天然屏障遮蔽,足可以自保。進一步,從河中開始,特別進入了呼羅珊,是四戰之地。進可以,抽身卻很難。所以此次李威再三邀請拜占庭人參戰,只要他們參戰,自己在呼羅珊可以淺嘗而止,足以抽身。
作為吐蕃來說,最高明的策略,是讓李威無法抽身,陷進這個泥潭中不能自拔。可是這世上,無一人能有這個眼力,對世界文明的走向了解得那麼清楚。不了解,就不了解李威用意。
於是論欽陵就看到了一條。
唐朝皇帝重返中亞,是繼續執行以前唐朝的政策。這個政策,不但能替唐朝開疆拓土,而且從西南到東南方向,正好對吐蕃人包圍了。要麼只剩下南邊高大的大雪山通向天竺。是西面與大食為敵了,然而往回收縮一步,就能幾個方向對吐蕃發起進攻。吐蕃再也沒有擴張的空間。甚至只要配合好,幾個方向同時設立關卡,切斷吐蕃人的貿易,吐蕃就有可能產生崩潰了。
十幾年前,吐蕃沒有允許唐朝這麼做。十幾年後,論欽陵更不允許唐朝這麼做。
於是派了使者前來烏滸河。
見了薩勒姆,薩勒姆也是喜出望外,客氣地將他們幾人迎進大帳。
坐下來,吐蕃人直接說道:「總督大人,你準備太倉促了。」
「我也沒有想到。」
「怎能會想不到呢?阿史那車薄那點小叛亂,能值得唐朝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平叛嗎?」
薩勒姆羞愧不語。豈止是沒有想到,就連西突厥的暴亂,他都沒有注意。若不是後來唐朝主動進攻,他至今都沒有聽聞過西域發生的一些事情。但忽然想起來,說道:「你們吐蕃人為什麼不提醒我?」
「總督大人,邏些城離河中有多遠?」
這是忽悠的,從一開始李威率軍前來西域,論欽陵就跟進這條消息了。但不打起來,吐蕃怎麼能漁翁得利,以現在的吐蕃國力,再也不能象幾年前那樣發動幾十萬大軍作戰,只能以小博大,換取最大的利益。
吐蕃人又說道:「就算開始沒有想到,為什麼後來你還沒有想到?」
「我以為是移民,以及整合河中與吐火羅地區的軍隊,增加他們的戰鬥力,唐朝人會抽身而退的。畢竟離唐朝遙遠,西域都時亂時復,況且河中與吐火羅。」
「僅是移民?唐朝皇帝是什麼時候離開他們中原的?四月份。那時候關中僅是災害的開始,後來災害在加深,才使大量百姓眼看無望,遷移到西域。一開始,人家就準備打你們大食的主意。」
「唐朝中原不是離我們更遠嗎?我有什麼能力,能打探到唐朝中原的消息?」薩勒姆有些慍怒,你***一個小小的使者,有什麼資格教訓我?沉下臉,說道:「你們吐蕃派你們來,有什麼用意,直接說吧。」
「拖著唐軍,我們大論將會親自出兵西域。不僅如此,前年葛邏祿收留了阿史那溫博,他們與唐朝皇帝新劃分出來的咽面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只要你們將唐朝軍隊再引深入一步,可以策劃他們,乘碎葉城兵力空虛時候,襲擊碎葉。不僅碎葉城有一些財富,城外幾十萬新近的移民,沒有任何戰鬥力,這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那麼唐朝不但會丟失河中,有可能西域也會全部丟失。」
「阿史那溫博是誰?」
吐蕃使者張了張嘴,你不會連阿史那骨咄錄也不知道是誰吧?
真不知道,離得太遠,就象李威若不是派出大量的斥候,能不能知道遠在北非戰場作戰的大食名將歐格白?
吐蕃使者只好向他大約解釋了這幾年唐朝東突厥的暴亂。甚至解釋了唐朝皇帝與太上皇太后的矛盾。薩勒姆拍了拍手說:「原來唐朝也有這麼多事情啊。」
「是啊,但這僅是你們大食很難得的機會。唐朝這個太上皇身體不好,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一旦讓這個新皇帝全部掌握了大權,他會集中唐朝所有力量對付你們大食。為什麼你會如此困難?真正的唐軍也不過兩三萬人。若是出動了二十萬三十萬大軍,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就算你們大食傾國之力,也非是唐朝人的敵手。再說,你們大食西方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
看到薩勒姆對唐朝國內事務了解得不多,又恫嚇了一番。
「是拜占庭人。你是說讓我們後撤,將唐朝引到呼羅珊與塞斯坦交戰?」
「正是。」
「冬麥已熟,我想等它割了起來后,再將軍隊后移如何?」薩勒姆自交戰以來,束手束腳,有些沮喪,否則也不會詢問吐蕃人。
幾名使者遠道而來,是聽了論欽陵的話后,才說得有模有樣。他們本人哪裡有什麼軍事天賦,看了看烏滸河,也認為此策是上策。一旦唐朝軍隊失去了糧草,軍隊進入越深,越是危險。大食人也不是吃素的。
但薩勒姆也不相信唐朝人,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將糧食收割起來,送到城中。又派了斥候打探,斥候回來稟報,後方並沒有什麼兵力出現。這讓薩勒姆很不解,難道唐朝人真將這幾萬軍隊,當作了佯兵?(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