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先聲奪人(上)
李威立即對這個小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問道:「你不害怕?」
「天可汗不害怕,我為什麼要害怕。」
不稱呼陛下,稱呼天可汗,小子明明耍了一個小心眼,在拍自己馬屁,但李威聽得很舒服,拍了拍他肩膀說道:「好樣的,你遠路而來,下去休息吧,我明天就給你一個答覆。」
「天可汗,我還有一個請求。」
「說。」
「我想跟天可汗學習兵法。」
李威更欣賞了,指了指桌子上的公文說道:「我不是不教你,事務太多,沒有時間分身。但用兵法之道,你謹記好下面幾點,就可以打勝仗了。一是道義,讓民眾認可,擁護主上意願,使他們會有生為主上生,死為主上死的想法,且不怕危險。二是天時,陰陽寒署與四季的變化。三是地利,路途遠近,地勢險峻平坦,作戰區域寬窄,地形對攻守的益弊。休要小看了天時與地利,關羽水破曹軍的故事你大約聽說過吧,一是特殊的地形,二是關羽知道不日將會下大雨,襄水會猛漲,所以最後大破曹軍的。四是將,將帥要足智多謀,賞賜公平,愛撫部屬,勇敢堅毅,紀律嚴明。五是制度,軍隊體制健全,各級將士的管理,物資的調度,必須有組織有秩序。這是作戰的五個要點。再通過七個比較,那一方君王賢明?哪一方將帥更有才能?哪一方擁有天時地利?哪一方法令更能貫徹執行?哪一方武器精良?哪一方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賞罰公平?有了這七個比較,就能斷定這一戰是勝是負了。」
一時半會說不清楚,但看這小子在認真聽講的樣子,李威喊來侍衛,拿出一本《孫子兵法》扔給了他,說道:「你在我朝呆了很久,也認識許多我朝的文字,將這本兵書拿去自己揣摩,會對你大有幫助的。我剛才所說的,就在這本兵法第一篇中。」
「謝過天可汗。」波善活喜滋滋地退下去。
李威又將王方翼喊來,王方翼聽后,也嘖嘖稱奇。很意外的,沒有想到這群波斯王室,還有這樣勇敢的後裔。倆人再次商議了一下,將計劃做了調整,這是第二次修改作戰計劃了。
但是第二天天一亮,這個小子頂著一把翻飛的大雪,又找上門來,拿著兵書,問道:「天可汗,這本兵書上說了一句話,凡用兵之法,馳車千乘,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銼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銼銳屈力殫貨,則諸候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翻開書,照本宣讀。
李威一擺手,不讓他繼續讀下去,說道:「你是說我們唐朝軍隊於伊麗河畔大破車鼻施部后,大食人不備,就應當南下,也就是這本書中所說的本義,兵貴神速了?」
「我知道天可汗是有高明的安排,可我不大明白,想請教一下。」
說明他還沒有看懂,王晙之所以說出這番話,是輕敵。但不會問為什麼。因為下面還有一些話,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故智將務食於敵,取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桿一石,當吾二十石。
也就是不要二次徵兵,一旦出現這情況,定下來前方吃緊了,國內百姓不安,士兵失去士氣。糧食也不要多次來回運送,不然會增加百姓的怨言。最好武器物資運之於國內,而糧食取之於敵人。取敵人一鍾糧食,當抵從國內運輸十鍾糧食,取敵人一石草料,當抵從國內運送十石草料。一是節約了消耗,二是節約了人力,三是減少了被截糧的危險。
此次出征,兵力不會少,唐朝的數萬軍隊,加上突厥人的,吐火羅人的與河中地區的,甚至再加上波斯義軍配合。
然而消耗從哪兒來?難道從長安調來,長安百姓還沒有糧食吃呢。
這是取自於波斯。
中國的冬小麥就是從波斯傳過去的,到了夏初,波斯春小麥就收割了。在之前,還有謀夫等城內的糧食,提供支援。但有缺點,到了夏天,失去了天時,氣候對大食人有利。所以王晙要兵貴神速,反正謀夫等城內有大量糧食,不愁供給。可是李威不能僅考慮天時,還要考慮整個大局。
碎葉移民沒有安定下來,他就不能出兵。
況且方方面面沒有準備好,拜占庭人的音訊,河中與吐火羅士兵的初步訓練。以及斥候帶來更細緻的消息。
要麼銼兵鈍師,那也不存在的,沒有交戰,何來銼兵之說。
不能對波善活言明,搪塞道:「你再看這一段,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但為什麼有許多戰例,明明是士兵少的一方,卻主動出擊,還取得以少勝多的戰例?因為有將帥的智謀,士兵的士氣,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士兵數量雖少,質量卻勝過了敵人的五倍,所以才主動作戰。可是敵人強大,將帥智謀,這時候以少擊多,無疑又是以卵擊石了。再看這一段,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敗也。首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而為什麼史上多次出現空城計、破釜沉舟與背水一戰?空城計是知道對方多疑,偶爾在特殊的時間與地點下使用,能見奇效。如果對方比自己更聰明,或者是一個木訥的莽夫,反而是抱石頭砸自己的腳。破釜沉舟與背水一戰,皆是將自己士兵逼上絕路,換取絕路逢生。若是激勵不起自己的部屬士氣,或者對方防守嚴密,沒有了糧食,沒有了退路,士氣反而很快跌落,那麼滅亡起來更快。只要對方派一使者,全軍就投降了。」
「因此這本書中又說道,水無常形,兵無常勢。你自己慢慢揣摩。對了,我也安排好了你。」說著吩咐一番,又說道:「我再讓朱穹與鄭慶澤兩名校尉一道隨你到疾陵城。他們在軍務監都學習了很長時間兵法,有不懂的可以向他們請教。回到縛喝城后,你也常到契苾將軍大營中看一看,看他如何訓練軍隊的。兩相對比。」
有意載培這個小子,不然波斯人太弱了,抗不住打,自己一番心血就白費了。
同時也有意載培朱穹與鄭慶澤的。
漢將太少,若是全部用胡將,很讓他不放心。
然而漢將也是一個問題。
以前看史書時,恨劉邦與朱元璋殺開國功臣,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到了自己,才明白他們苦心,休說五代十國,看一看南北朝,無論曹操、司馬昭,或者是劉裕、高歡、宇文泰、陳霸先,皆是以權臣與名將取代舊王朝的。所以李世民用胡將分解李靖等人給唐王朝帶來的壓力,宋明索性用文官代替武將。前者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後者直接讓國家飽受外侮。
要麼淡化皇權,形成一個原始的民主制班子,使某些人不再垂涎皇位。那樣也不行,看到希臘的民主,什麼下場。看看大食的哈里發,開始形成父子世襲制了。再看看明朝的內閣制,幾乎將皇權徹底架空,除了嘉靖斗得不亦樂乎外,明朝中後期幾個皇帝,都成了空架子。夠民主的,可實際呢?成了歷史上最黑暗的王朝,不僅是閹黨,東林黨等文人系統,對明朝造成的破壞力更大。
幾乎成了無解之題。
他也在做一些小範圍的償試,不過眼前最大的一道難關,沒有化解。他那個厲害的母親,離開洛陽后,能感到渾身上下一陣輕鬆,可早晚還得面對的。
波善活不知道此刻李威心中竟轉過這麼多念頭,感謝地伏下說道:「謝過天可汗。」
高興地離開。
……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
新年到來,碎葉川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但迎來了第一批移民。其實在他們到達之前,已經陸續地用馬車接來了許多老人與小孩子。還有一些身體不好的婦女。
但西域冬天的酷寒,無論一路上準備得怎麼充分,每天都有不好的消息傳來,陸續地因為寒冷,凍死與病死的百姓達到一千多人。也是無奈的,就沒有寒冷,換在其他季節前來,這麼多的百姓想一路上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只是因為數量多,這一數量被無限地放大。
然而出忽李威意料之外,國內好象沒有官員拿這件事做文章。
不知道父母親是怎麼想的。但這一年唐朝情況很不好,先是關中大災,甚至蔓延到河南道,然後是兵事不休。阿史那骨咄錄危脅北方,吐蕃人在秋後又跳了出來,論欽陵找了幾條蹩腳的理由,率兵入寇松、柘、翼三州。不知道吐蕃國內發生了什麼事,論欽陵居然能抽出身?
黑齒常之只好從青海趕到松州,李治又下詔令李孝逸與衛蒲山分兵御之。看到唐朝軍隊到來,論欽陵撤兵回去了。
李威倒是猜出他的用意,這是為了東突厥崛起,牽制青海兵力的。也是一種對骨咄錄一種表態。手中沒有證據,很有可能論欽陵與骨咄錄搭成了一種默契。
論欽陵老奸巨滑,入侵規模不大,一侵即退。
接下來論贊婆又乘黑齒常之前往松州之即,率軍借著冰凍的黃河入侵九曲。卻被婁師德於宛肅城拒之,數戰皆敗。但交戰的規模不大,論贊婆退回大非川。
用意與論欽陵一樣,不過青海將領中有許多人對黑齒常之,坐視青海吐蕃殘眾秋天順利收割表示了疑議,不應當讓他們得到大量的糧草。沒有糧草,論贊婆有沒有膽量入侵?
黑齒常之不語。
這也是計劃中的一部分。
更危害的卻在北方,擊敗了張虔勖之後,再次入侵單于都護府北境,破塞上重鎮雲中都督府治所定襄縣,然後轉攻嵐州,又陷嵐州,殺嵐州刺史王德茂。然後兵力一轉,率近十萬突厥人,向并州方向進攻。
不過阿史那元珍這一次踢到了一塊鋼板。
大軍到了雲州時,與唐朝軍隊交接,看到旗幟上一個薛字,元珍問了一句,唐朝大將是誰。
答曰是薛仁貴。
元珍大驚失色,不相信地問道:「不是聽說薛仁貴已經死去了嗎?」
薛仁貴脫去面甲示之。
元珍與眾胡相顧失色,下馬列拜,率軍退卻。
造成這原因,是薛仁貴在南方戰績不突出,南詔一戰,對於各國來說是一場小戰役,沒有人在意。青海一戰中,薛仁貴只是攻擊了諸羌,骨咄錄與元珍反叛不久,情報掌握得不多造成的。
而且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薛仁貴天山一戰,坑殺十幾萬鐵勒戰俘中。所以一聽這個殺神到來,一個個嚇得列拜撤退。
李威對北方戰事並沒有干涉太多,歷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行駛,因此再次出現古代戰爭中一場罕見的奇迹。
薛仁貴率軍追殺,此役殺敵近萬人,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牛馬羊三萬餘頭。經此一役,北方才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和平。
但是這一戰並沒有擊敗突厥人的主力,北方的危脅仍然存在。
可發生了這麼事,李治也不好意思用開耀這一年號,又改成了永淳。
交通的不發達,得到這些消息,已經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份。
直到二月末,最後一批百姓才抵達碎葉城。比李威預想的還慢了半個月時間。將百姓安排下去,另外就是清點府兵。沿用了青海的規矩,凡是府兵者,每戶擁有唐朝標準的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口分田。這一百畝的均分田與因戰功賞賜的封田,不征納任何稅務。想多種,那就要交納稅務了,以十取一納稅。這是在做小規模的改革,強行將唐朝以丁納稅向以地納稅扭轉。為什麼保證士兵作戰時勇敢,又定了一條規定,凡是府兵犧牲於戰場之上,親屬享有二十年免徵稅務時間。保證犧牲將士後代有一個寬鬆的經濟環境成長。
不過與青海略有不同。
青海移民就是為了徵兵的,每戶無論部曲或者佃農貧農,必須保障有一壯年男子。但碎葉城卻是以移民為主的,有少數百姓家中沒有壯年勞力,那隻好徵稅了。地稅的十取一,少量的勞役。
因為是移民,每戶人口少,二十幾萬移民,多達近六萬戶,征府兵五萬多人。將這些府兵集合起來,進行簡單的訓練,發放武器。再次讓他們回家,還要繼續修房屋、耕耘以及到河中搬糧食去。
離安定下來,還是十分遙遠。不僅是糧食,各種生活物資,與軍用物資武器,碎葉城嚴重匱乏。這隻能從兩條道路獲得,一是繼續向中原討要,二是從戰爭中掠奪。
大約地處理了一下,張仁願帶著拜占庭的使者,這才返回碎葉。
帶回來的消息不太理想,聽說唐朝願意與拜占庭聯手,大多數權貴還是表示同意的。可是常年戰爭,拜占庭國家負擔沉重,各個軍區最高將領一年收入僅十個到四十個金磅,普通士兵僅十二個到十八個索里德(一金磅等於七十二個索里德)。百姓不堪忍受重稅,紛紛逃避稅務,國家財政赤字更是很嚴重。所以有少數教廷神職人員和權貴,看到大食人求和,他們也不想再戰了。
君士坦丁四世接見了張仁願,招待很熱情,但說了一些意味深長的話。第一是希望唐朝能提供一些武器,但話音是交換,而不是購買,大家是盟友了,你不好意思再向我這個窮國家要錢吧?
李威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然後又說道,我們會出兵的,但我要一一說服國家所有反對的人。你們唐朝先發起進攻,我才有說服力。意思是想讓唐朝做槍頭,吸引大食人的主力,拜占庭在後面好撈油水。
李威再次冷哼一聲,召見拜占庭的使者,將地圖拿出來,說道:「看一看,我們唐朝的長安在什麼地方,離大食有多遠。你們拜占庭在什麼地方,君士坦丁堡離大食有多遠。此次我們唐朝將會出動軍隊三十萬,也是你們拜占庭唯一的機會。一旦戰事不順,我們唐朝會主動放棄河中地區,那麼你們拜占庭就等著大食元氣恢復過來,讓大食慢慢瓜分切割吧。」
三十萬軍隊是忽悠的。不過若是打起來,河中的軍隊、吐火羅的軍隊與唐軍,還有突厥人的聯軍,以及波斯的義軍,是有可能達到三十萬的數量。
又說道:「你立即回去稟報你們的國王,馬上我們唐朝就要與大食交戰了。若是三四個月後,我還沒有聽到你們拜占庭人的動靜,我會主動撤軍,與大食搭成和議。」
都沒有款待,就將拜占庭的使者趕走了。
張仁願遲疑地問道:「陛下,是不是慢怠了一點?」
雖然此次出使,沒有達到想像的目標,然而大食對他招待是十分熱情的,每一次宴會都將他當作了座上賓,皇帝態度是不是有些粗暴?
「不過份,這個皇帝性格多疑,認為此次出戰,我們唐朝得到了好處,他想打,可是拿不定主意,」李威可不相信,君士坦丁四世能看穿他的長遠布局,繼續說道:「我越是生氣,他反而越會相信。」
說完了,開始寫信,寫給薩勒姆的,我們唐朝要發動聖戰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