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前夕
這個決定,使李威原來制訂的方針全盤的改變了。
於是幾個重要的將領進行了周密的商議,然後一道道命令下達。
先讓河中各國使者回去,你們全部回去,別爭了。我們大唐願意替你們出這個公道,可你們得拿出一部分誠意。還有,回去對你們的國王說,最好你們的國王到來,與我談。國王不能來,也要派國家最重要的人物前來。
李威還說了一句話:「我不知道原來我朝設置的都督與刺史官職哪兒去了。」
「是,是,」各使者心虛地答道。
這個指責多少過份了些。本來是承認是唐朝的刺史都督啥的,後來看到唐朝不管他們,又重新自立為國王了。但李威代表唐朝說管他們了,那麼自己也等於犯了錯誤。
李威又說了一句:「限你們一月之內,必須要返回。」
對於東曹國來說,日期很寬鬆,但對於一些路程遙遠的國家來說,一個月,時間太短了。不過若是趕得快,也能勉強趕過來。
「喏。」一個個象乖孫子一樣答道。
然後喜形於色的離開。
有的心中想到,終於將唐朝拖下了水。
這是第一項命令,第二項命令下達給吐火羅葉護阿史那都泥涅。波斯太遠,吐火羅之失唐朝多少有些責任,有責任的還有吐蕃與阿史那步真。原來平定西突厥之後,唐朝任命阿史那步真與阿史那彌射為左右廂可汗,與吐火羅葉護成三角鼎立之勢,皆屬安西大都護羈縻。當時朝廷本意是三角鼎立,又便於節制分化,有急時也能相互支援。用意是好的,可人用得卻不對。這兩人都是庸才,彌射略略強過步真,在阿史那真珠反叛時,彌射曾主動相助過步真。可是步真氣量狹小,在討龜茲與疏勒時,對唐朝安西都護蘇海政說,彌射欲叛。蘇海政居然相信,將彌射斬殺。這支唐軍掛著的是唐朝名義,實際大多數突厥人,由是軍心渙散,在弓月與吐蕃聯軍的圍攻下不支,蘇海政以資賄吐蕃,請和而返。
此次結果很惡劣,使叛亂擴大,吐蕃囂張,唐朝威信大跌,各部離心。當日斬彌射時,鼠尼施與拔塞干兩部立即叛走,讓蘇海政鎮壓下來。這次冤殺,與阿史那伏念異曲同工。也為吐火羅烏濕波政權滅亡造成了重要的因素。
唐朝通向吐火羅有三道,一是自庭州到河中到吐火羅的北道,一是自龜茲到疏勒到彌射族兄繼往絕可汗封地再到吐火羅的中道,一是自龜茲到俱密到瓦罕走廊到吐火羅的南道。吐蕃一侵,中南道皆失。蘇海政的失措,北道各部反叛,不聽調動,又失。吐火羅復成海外孤懸之勢。
緊接著大食奪下波斯與信德尼婆羅,兵鋒直指吐火羅。這是一次很默契的進攻。但這次唐朝沒有麻木不仁了,用高賢代替了蘇海政,進攻弓月,強行打開中道與南道,沒有成功。本人也戰死在沙場上。與此同時,大食向吐火羅發起了猛攻。
於是再用裴行儉代替高賢。裴行儉任用崔知辨與曹繼叔兩員勇將,逐漸將弓月叛亂鎮壓下去,然而因為吐蕃人的牽制,始終無法將兵力抽出來,援助吐火羅。只好讓步真率兵前去援助。但步真與烏濕波雙雙陣亡,步真手下重將李遮匐倉惶逃回。下吐火羅淪陷。
裴行儉引以為恥,一直沒有說。直到李威前來西域,才將這段隱情說了出來。
這個吐火羅是指廣義上的吐火羅,下面有護密、護時健、罽賓、帆延、訶達羅支、骨咄等二十七個大國,以及一些小部族。狹義上的吐火羅是指居住在縛底耶(阿富汗北,原懨噠國王都小王舍)的一國。烏濕波沒,國人重立都泥涅為新葉護。但若是歷史走向不改變,都泥涅死後幾任可汗皆戰死於沙場,吐火羅也於二十八年後徹底沒於大食。雖然後面其國時常向唐朝進貢,然而已經是大食人扶持的偽官員了。
不過眼下吐火羅看似很有作為,自從唐朝強勢以後,不但吐火羅,包括泥涅師,在唐朝的支持下,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反大食,復波斯運動,這個波斯王子略微比他老子與祖父強。
在史上,唐朝已經扼制了大食擴張的步伐,例如呼羅珊這位很厲害的總督薩勒姆,在呼羅珊就被各地的起義拖住了腳步,幾年時間內,都不能向河中發起一次象樣的進攻。但勝利果實隨武則天上台,隨之倒地。
歷史走向隨著李威到來,變成了一個很微妙的拐點。
上戰伐謀,次者伐交,無論如何,吐火羅,李威不可能不利用的。雖然不如最鼎盛時,藏甲兵十萬,但還保留著許多實力。還有泥涅師,有他的號召,呼羅珊波斯百姓就能主動配合唐朝軍隊。而且兩相配合,呼羅珊起義會達到**,也等於是勝兵數萬的。
另外就是突厥人。
打大食人,突厥人都不需要動援的。
後世有人說吐蕃為唐朝守住了西大門,扯到冥王星了,純是睜眼說瞎話,比穿越小說更誤導少年兒童。但突厥人卻是真刀真槍地與大食人激戰了多次。包括阿史那都支,前幾年為了河中就曾發過兵,然而大敗而歸。突騎施人曾起到過一定效果,可他是一個反唐政權,為唐朝與大食聯手絞殺。即便是東突厥的默啜,殲滅了娑葛后,也派了默矩與闕特勤遠征大食,兵敗而回。在史上突厥人與大食人零零碎碎發生了多次交戰,規模遠勝於唐朝,至於吐蕃……別當真。
造成這個觀念,是因為在突厥人心中始終認為河中的地盤,是他們突厥的,現在憑白無故,或者因為大唐軟弱,被大食人佔有了,心中不服。不是為河中爭一口氣的,是替自己爭氣的。其實這樣一算,自己能打的牌面還有很多。
但王方翼提了一個疑問:「陛下,那麼突騎施的事……」
李威想都沒有想,答道:「繼續。」
若沒有大食的事,肢解突騎施會平安進行。就是不知道車鼻施別部與突騎施最後的走向。但有了大食的事,肢解突騎施後果誰都沒有預測。並且它的地形獨天獨厚,北倚夷播海,東倚金山,南倚天山,而西北方則是空曠人煙稀少的地帶,幾乎沒有任何天敵。夏天可以遷移到西北放物,冬天返回。李威不記得歷史,可心中有隱約的感覺,這個部族若是任其壯大發展下去,以後必成唐朝的大患。
此次車鼻施部是叛亂的主流,不乘機整合分化,下次再也沒有辦法找到借口。只要烏質勒做上十幾年乖孫子,突騎施就尾大不掉了。
於是李威果斷地做了選擇。
然後又說道:「將張仁願請來。」
張仁願到來。
李威說道:「張仁願,我想讓你去一趟大秦國。」
來到西域,李威就問過各部返回去使者的情況,其實有的河中使者,這一次重新前來拜見。大多數人死活,李威沒有興趣,但中間有幾個重要的人物,比如阿瓦爾人的使者,比如說拜占庭人的使者。
這麼大規模的團隊,沙漠里的沙匪不敢打主意的。但是路途遙遠,有冰山雪原,有荒漠大澤,有草原丘陵,有高山大谷。也有可能發生意外的情況。得到的消息,是全部平安返回了。至少在河中這一段,沒有什麼使者出事故。但是返回拜占庭,這個國家還要商議,而且大食人也議和了,這些年,拜占庭人也打得很辛苦。先是國內基督教派與多神教派爭鬥,然後哥特人、阿瓦爾人、波斯人,再到大食人。難得的休生養息機會,國內必然產生主和派。
一時半會,李威也聽不到音訊的。
就是他們派出使者,也會過一段時間。還有阿瓦爾人,路太遠,甚至有可能使者才返回去。
但李威卻等不及了,因此派出一名使者前往拜占庭,將大食的情況告訴他們,並且點醒他們,別做夢了,一旦大食恢復過來,不會放過你們拜占庭的。別以為議和,甚至阿維葉為了讓大食獲得喘息機會,還向你們納了一些稅務,用你們自我安慰的話是大食人向我們拜占庭稱臣了。可是你們的伊拉克呢?你們的北非埃及呢,昔蘭尼加呢,的黎波里呢,汪達爾呢?你們的敘利亞呢,亞美尼亞呢,亞塞拜然呢?這都是從你們拜占庭人手中搶走的疆域。
不要做夢,指望和平,會不會和平,只要一恢復,下一步你們拜占庭小亞細亞(指土耳其)必然會丟失。
此時,大食亂成這種樣子,而且是我們兩國聯手出兵,你們不反攻的話,以後再也找不到這個機會了。
也就是說,乘你病,要你命。
然而再到教廷遊說。問他們大食人信仰的是什麼宗教,難道你們不想讓你們的上帝、聖母瑪麗亞與耶穌的榮光重新降落在耶路撒冷這塊聖地?為了你們的上帝,為了你們的耶穌,動援你們所有的教民,鼓動你們所有基督教或者天主教的國家,發動聖戰吧。
這個使者最佳人選是王方翼,要麼是唐休璟。可這兩個人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將會有大用。移民要保護安全,肢解突騎施要防備一手,況且突騎施離碎葉城又很近,其他突厥周邊各部也對移民排斥,不派一員重將鎮守,李威不會放心。還有吐蕃,對論欽陵李威還是很忌憚的。這個人一天不死,李威一天心裏面就不踏實。
手中能用的大將很多。然而一分配后,又感覺到不夠用了。於是才選了年青的張知願前往拜占庭。
仔細地說了一遍。張知願也算是知識分子,但對西方宗教不清楚,李威又刻意地講解,並且側重地講解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狂熱。
張知願退下,準備動身。
又將斛瑟羅喊來。
這段時間觀察了一下,做事很果敢,手段霹靂。可是稍嫌狠辣了一些。不狠是治服不了這群突厥人的,但光狠還是不夠的,要軟中有硬,軟硬兼施,才是治理的王道。
不然長久下去,西突厥各部必然不服。如果造成那樣的後果,樹立這個可汗,還不如不樹,讓各部分化而治。
叮囑再三。
又下了一道制書,送到洛陽與長安,讓朝廷送來更多的武器,僅是第一批帶來的武器,是支持不了即將到來的戰役的。不但是武器,還有其他的物資,這是與河中各國交換糧食與牲畜的。但是移民若是很多的話,有可能還是不能維持到明年收成上來。不過這一點李威不用擔心,我們唐朝為了你們河中地區,都不遠幾萬里,向大食人挑戰,你們河中不向我們唐朝納稅,可多少得表示一下意思吧。至少比安國一年交納一百萬迪勒木,比康中一次性抓走三萬多戰俘要好得多。
就在這時候,李威接到黑齒常之用快馬送來的信函。
黑齒在信上繼續喊冤。
拿到李威的制書後,黑齒常之認為能解決青海的危機。但想法又錯了,願意前來碎葉城的百姓少得不能再少。大多數百姓心中抱著一個想法,到西域不安全。反正賴在青海不離開,等到災害渡過,再返回關中。就是做一名佃戶,也比前往西域,生死兩茫地強。
方法還是有方法的,與以前遷往西域的百姓一樣,強行遷移。可此時正值多事之秋,而且前幾次遷往輪台三縣的百姓數量少,爭議也不會大。這一條道路也行不通。
要麼將百姓重新往關中趨趕,將他們逼向死路,只好同意遷往西域了。然而爭議同樣會多,甚至有可能被朝中一些大臣當作借口,將黑齒常之罷廢。又是行不通。
但這麼多百姓扎在了青海,給當地造成了許多困擾,時常有衝突發生。糧食這樣繼續下去,青海也不大夠用了。黑齒常之與吐蕃交戰時,都沒有擔心,然而生生讓這些百姓愁得頭髮都白了。
可此次青海的變化,改變了歷史。史上這次關中大難,死亡的百姓數不勝數,許多地方都能看到一具具死屍,都沒有人前來收屍。災情一直維持到次年夏天到來才結束。
另外兩渠開通與國庫充足,也減輕了大災帶來的危害性。死了人,但情況不惡劣。許多百姓逃到青海,以及糧食不計成本源源不斷地運來,關中的糧價終於漲了一段時間后,跌到每斗九十多文。
這個消息讓呆在泰山的李治吃了一顆定心丸。至於黑齒常之發愁,李治就沒有考慮了。
將信看完后,李威立即回了一封信,是信,也等於是制書。
首先讓黑齒常之告訴百姓,我要在西域呆上很長時間,最短有可能也會有兩年。反正便宜老爸一天不死,他一天就不會回到長安與洛陽的。一年不死,一年不會回去,兩年不死兩年不會回去。就是馬上死了,與大食交戰,以及戰後的安排,沒有兩年,他也不要想回去了。
在民間李威還有些信用的。說的話老百姓也相信。
又通過黑齒常之對老百姓宣傳,兩年時間,足以讓碎葉城經營得象金城鐵壁一般。而且他離開后,也會派駐一名勇將,使碎葉城繼續安定下來。
但考慮到西域離關中遠,百姓的戀根情結,李威又想了一條主意。
不但讓黑齒常之鼓動百姓,另外對百姓中能拉攏其他百姓的人進行獎勵。拉攏一戶過來,除了朝廷分配的財產外,賞賜一匹馬或者牛,或者兩頭羊。若是他拉攏的百姓當中,又有百姓拉攏了其他人,可以再分配半匹馬與一頭羊。以此往下類推。
就象弄直銷一樣。來一個滾雪球。等不及了,這種新穎的形式,會不會讓不好的人利用,李威也顧不上了。
然後再通過這些機靈的百姓宣傳,宣傳越早來,越能得到良地,晚來則只能得到惡劣的耕地。而且湧來的百姓越多,大家越安全。不知道青海有多少難民,若是能湧來二三十萬,三四十萬難民。以後從中能就挑選出五六萬,六七萬的戰士。還有朝廷的駐軍。這是居住在一起的,這麼多的士兵,就不是中原人,在西域誰敢侵犯。
最後寫的話不能公開。
大戰開始了,而且不是原來的計劃,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很大規模的戰役。因此,讓黑齒常之動作加快。
信送走了,各國再次派了使者來到,相比於前次,這次來的規格要高得多,有不少國家真的連國王都來到碎葉城了。
大戰真如李威信中所說,要開始了。
更多的斥候,象飛蝗一樣,自河中,自吐火羅,向呼羅珊與塞斯坦潛伏過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