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興唐> 第三十四章 時叩窗隔(二)

第三十四章 時叩窗隔(二)

  祝大家元宵節快樂。一夜未睡,兩章齊發,怕下午喝酒,又什麼碼不出來。 

  ======================== 

  武則天沉吟了一下,最終居然同意了。 

  來到李治寢宮,經過了這段時間休養,李治身體康復了一些,偶爾還能與武則天共同處理一些事務。這也是武則天需要的,丈夫能不能處理政務,對自己影響不大,但對朝堂上影響很大。自己一手將政務處理了,有許多大臣依然不服。丈夫處理,情況又是截然不同。 

  但作為一名妻子,武則天是合格的妻子,對李治百般的溫柔體貼。只是作為武則天的兒子,除了小時候李弘享受到一些母親的愛護外,其他諸子倒是沒有享受什麼母親的慈愛。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兼顧。 

  見到便宜父親,李威再次施禮。 

  事情也過了這麼多天,氣漸漸消解,李治語氣不太惡,說道:「坐。」 

  李威欠身坐下來。 

  「怎麼想起來看朕?」 

  「父皇,兒臣一直惦念著父皇的身體,一路上聽到許多孝子的事迹,兒臣慚愧,因此回京后,立即看望父皇與母后。」 

  李治冷哼一聲,不大相信。心裡甚至說道:你這個兒,恐怕是來看看我什麼時間會死吧?但這個兒子雖然悖逆,可某些方面顧忌著影響,做得不太惡。事情也發展到這地步,李治也不好怨言了。 

  李威又說道:「另外還有一些事,兒臣年青,不知輕重,也來請示一下父皇與母后。」 

  「什麼事?」 

  「此次出巡,兒臣不僅是看百姓生活,也是為了另一件事,興修水利,關中,特別是京兆一帶,水利比較完善,然而其他地區,有許多地方,水利不是很完美。不僅是河北河東河南三道,還有山南、淮南與江南道。兒臣曾經看過一些地區,也垂詢過一些人,心中有一些想法。特別是江南東南一帶,水土肥沃,卻因為多澤,開耕落後。東晉南遷,帶去大量的人才,於是漸漸出現了圩田。可大多數是自發開耕的,許多地區依是多澤地帶。僅此,就有許多開發的空間。」 

  唐朝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河北黃河大運河一帶,劍南益州,關中,江南。才到唐朝,李威只想保命,沒有注意,後來漸漸注意這個現象。這肯定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後世人,中國哪裡人口最密集,幾乎連兒童都知道這個問題。又有一個說法,湖熟熟,天下足,也就是湖州與常熟大豐收,都能養活天下人。雖然說法誇張了一些,但可以看出江南東南地區糧食產量。 

  可現在能不能實現? 

  湖熟熟,天下足,是一個笑話,就是人口,一個若大的潤州地區,包括後來的南京與鎮江地區,僅是三四十萬人口,很有可能不及後世這兩個地區一個小縣的農村人口數量。 

  然後過問了一下。 

  有多種原因,第一個海岸線沒有延伸,包括鹽城地區沿海,上海大部地區,與南通絕大部地區,如今還在東海的海平面以下,這是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淮河多次泛濫成災,比黃河的災害還要嚴重,這一泛濫,從淮河上游地區,一直到蘇北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影響。第三個就是圩田沒有統一規劃,不該出現的地區出現了圩田,反而阻擋了航道與水道,有許多低洼的地方,修一下,能出現幾萬畝與幾十萬畝大圩田,可因為地勢低洼,百姓膽怯,一直沒有很好的開耕。所以唐詩里與唐朝一些史書里對江南的記載,大多是四個字,低洼潮濕。後來有沒有?這一原因,是因為許多地方沒有治理,多是沼澤,天一熱,濕氣蒸騰導致的。道理很簡單,可世人都忽視了,一是唐朝重心北移,江南不大管,到了嶺南,直接不怎麼管理了。若不是蔗糖的興起,嶺南原來只是派一些官吏駐紮,一州上繳幾根羽毛,兩三兩黃金,幾件土特產,得,你們ok了。二也是世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若沒有東晉南渡,江南情況更惡劣。僅此一項,就有許多開發的空間。可想要治理,一里一鄉一縣是不夠的,甚至諸道與諸州一些統一規劃,上下齊心,就有可能提前實現江南熟,天下足的局面。 

  僅是后一項舉措,就有可能增加幾百萬畝的良田。這個幾不是小几,有可能是六七**大幾,六七百萬畝江南富足的良田,能養活多少老百姓?再輔以其他的一些水利項目,只要朝廷肯投資下去,有可能全國性田地壓力馬上得到緩解。 

  這是指眼下的,以後人口增漲,田地壓力還會繼續。 

  但可以將田地所帶來的危機,緩上幾十年發作。 

  有的李威不敢說,可大致上的原因,一一講了出來。 

  這不是糊名制度,得罪的利益不大,不過若不爭取父母的同意,只在後面掣肘,同樣也完成不了,反而有可能引起爭執。 

  李治聽了后,默然半天,說道:「弘兒,你心是好,可是一動,百姓會有什麼樣的壓力?」 

  「父皇,兒臣知道,也沒有指望地方經營,所有經費,可以參照兩渠,有朝廷拿出來,再派一些得力的官員監工,這樣一來,地方上一些強戶不敢過份阻攔,所得之田,朝廷也有支配權利。並且兒臣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朝優容士族與權貴,這是昭獎。然而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吞併嚴重。祖父手中這一現象並不嚴重,到了父皇手中,已經一年盛過一年,這才過了幾十年。因此?這些地大多數還是交給少地與無地百姓經營,也能緩解一下貧富不均的壓力。父皇,兒臣還想說一句話,太宗說過,民能覆舟,這個民不僅是指士族與貴族,也是指所有老百姓的。陳勝張角之輩,是不是士族與貴族?」 

  李治皺了一下眉頭,又說道:「你心意是不錯,然而國庫里還有多少錢帛,你知道不知道?」 

  「此事不急,若想興修,必須全國統一規劃,對各道河渠圩堤測量,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 

  這個測繪工程十分巨大,必須測量河渠的長度、深度與寬度,以及水流量,氣候,還有對航道與其他水道的影響。圩田圩堤自然越是寬大越好,最好修成長江大堤與黃河大堤那樣,可得不如所付,不值得,也需一個合理的長度、寬度與高度,還有對水道的影響也要計算進去。 

  不但如此,要花費多少,需要多少人工,工程的先後,以及與一些牽連的大戶人家的扯皮,都要考慮進去的。 

  有可能花費都有可能超過兩渠,因此,李治是聽了出來,有許多好處。但心中認為李威想法有些迂闊。 

  李威繼續說道:「至於錢帛的事,兒臣來解決。」 

  「你如何解決?」 

  「到時候兩渠大約已經結束,能抽出一部分款項。這是其一,其二兒臣還有一個門路,能為國家帶來大筆款項,並且已經落實下去。」 

  李治不語。 

  他呆在上陽宮,因為病情無法處理政務,可總得要過問,大的事情李治心中還有數的,包括倭國使者的事,與武則天都知道是曲線救國,但一直沒有過問,在看兒子如何將這場戲上演下去。 

  這個款項,大約指此。 

  李威又說道:「另外還有鄭家一行,兒臣稍後再說,也能為國家增加一些收入。」 

  對李威在滎陽鄭家呆了好幾天,李治也在關注,不過他涵養很好,兒子不說,也沒有急著發問。 

  李威繼續說道:「父皇身體越加康復,兒臣心中很是欣慰。」 

  李治再次悶哼一聲。 

  「兒臣年青,這等大事恐怕辦起來很是吃力。因此,等到劉卿與李卿、韋卿巡查回來后,想交給父皇母后處理。」 

  這不是交給李治與武則天處理,是給他們增加功績的。便宜老子沒有多久了,這是給便宜老子在史書再記上一件功績。不僅如此,此次回來,先是懷州的事,那是巧合,武承嗣做得也太過份了。然而母親卻來了一個亂點鴛鴦譜,讓李威十分汗顏。於是有了東邙山之事。 

  能想出真相的人不會超過三兩人,恐怕連李治都沒有省悟,可母親必然懷疑。這樣做,有很多用意,如果胡來,母親大人,你會,我也會。最好大家還是按照規矩來行事,在一個譜子上爭。 

  又再次增加了這次談判的砝碼。李威在城門口說得好,不計較,然而除了這幾個智慧之輩外,那一個不相信。只要相信,矛頭必然再次針對武承嗣。母親能胡來,自己同樣胡來。 

  談好了,商議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可對母親還有一些消積影響的,母親心中不平,對這個母親,李威能不能不忌憚?所以主動將功勞讓出來,畢竟牽涉的利益糾紛不大,只要資金跟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李治眼睛閃動了一下,有些不大理解。 

  武則天則是十分狐疑。 

  拍了拍母親的小白手,李威說道:「母后,兒臣在青海說過,這個朝廷不管什麼樣子,只要母親尚在人世,必須有母親過問的權利,這是智慧的力量,天下間,有幾個智慧能及父皇與母后。《周易大傳》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戰場也有一句話,上陣親兄弟,作戰父子兵。民間又雲,家和萬事興。兒臣僥倖不太愚笨,再有父皇母后睿智英明,天下還有什麼事做不好的?」 

  咱們合作吧。 

  再爭下去,連一個小小的武舉,也因為糊名制到現在也沒有解決。 

  李治想了一下,說道:「朕准了。」 

  怎能不準? 

  李威又說了第二件事,這件事先說出來之前,必須將滎陽鄭家一行經過講出來。大部分說了,有少數地方略過。聽到鄭家有意嫁女,李治有些驚訝。這個兒子有些本事的,所以五姓七家對他不惡。可畢竟是五姓七家女,嫁入東宮,也要地位的。當初崔家與裴家爭嫁東宮,是為了太子妃。太子妃水落石出后,崔家看到太子妃無望,也沒有再提。儘管還有良娣,可人家不想要了。 

  現在兒子不但太子妃都有了主,連兩位良娣也有了主,鄭家女到東宮做什麼? 

  也不能這樣說的,鄭家不是不知道,裴家女長相弱,才智弱,只有一點,能穩住事,肚量大,品性賢淑,競爭力不強,兩名良娣是有了,可是皇帝升級了,東宮早遲也會升級。有兩名良娣,但升級后就是四名夫人,至少四妃能佔住一名。一旦升級后,皇帝將四妃名額填滿,鄭家女再嫁,難道做九嬪?現在進入東宮,為時不晚。說不定還能爭一爭未來的真正皇后。 

  李威繼續說下去。 

  大約經過說了一遍。李治再次驚訝。 

  此行鄭家是表達了很多的善意,李威所付出的條件並不高昂。一旦再放出海名額,也能為朝廷帶來更多的錢帛。大量的海關稅務,又是一條長久生財之計。航海的人越多,所得的關稅會越重。而且也看到大量錢帛了,條件稍稍寬一些,並不緊要。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讓這個兒子出爾反而爾。 

  可贏得五姓七家的配合,就是出爾反爾,有什麼關係? 

  至於李威所說的帶一批鄭家子前來國子監,又讓一批鄭家子參加科舉,李治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有可能都不算條件,朝廷也在拉攏,只是人家高傲的不理不睬。 

  但還不是驚訝的。 

  當聽到李威作主,讓鄭家嫁女給梁金柱,李治與武則天同時說道:「弘兒,你在胡鬧!」 

  「沒有啊,鄭家似乎答應了。」 

  「咳,咳!」李治嗆著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