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
不舒服了,燒到現在,更晚了,待會再被一更,看看能不能碼出來。
==============
攔住了幾個激得火起要出戰的將領,論贊婆思考起來。
還是有干擾的,當真看到唐軍囂張的樣子,不生氣?
壓制住內心的怒火,努力使心情平靜,想李威的用意。與上一次一樣,猜不到唐太子的用意,弄不好又是一場大敗。相反,就象唐太子沒有想到自己大哥的用意,也是一場大敗,幾乎使自己九死一生。
這時候開戰,顯然沒有道理可言的。
唐軍的事情很多,百姓在七月份就要到來,這個消息也休想瞞住,因此前些天還在建房屋、分田。所以,建房分田是必須做的事,也起了一些迷惑作用。
然後放人,這條用意他也知道的,戰爭爭的是地,是人。人也是一個主要因素,比如吐谷渾,若全部遷走,難道讓吐蕃各部遷移到青海,也可以遷的,可那最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時間,唐朝太子會不會讓吐蕃等上十年二十年?
這件事做好了,不亞於贏得一場戰役。
可這個百姓不好遷的,不但要想辦法對付自己的阻攔,還要考慮衣食住行。
八月份,又要收割,不能讓麥子爛在地里。除非唐朝廷十幾萬百姓過來,那又不可能的。
再說真戰,九月份對唐軍也更有利。自己一阻百姓遷移,必然惹下許多民怨。唐軍又有糧食在手,那時候才是唐軍最有利的作戰時間。他都不相信了,攻城唐軍不會有犧牲?
也想到了九曲軍城,可一下子略過。這不是當初的九曲軍城,只有一兩千軍,立即能攻下來。現在的九曲軍城又擴建了許多,裡面有許多駐軍。就是有一萬兩萬人,不攻一個十天半個月,也休想拿下來。一支孤軍在後方攻城,難道是送給自己做開胃點心?
想不懂,或者是幾萬大軍,也將自己軍隊釘在這裡,好讓百姓逃出青海?
於是勒令,所有將士勿得言戰,也戰不好,軍隊沒有對方多,士氣沒有對方士氣高昂。即使開城出戰,也是必輸無疑。然後又派出斥候,到各道打探。
唐朝軍隊還在罵城,有些難聽。
裴行儉只是笑,雖然這樣做,有些兒戲,也不是一無是處。
只是下令,讓后軍安營紮寨,紮下一座牢固的大營,去年年關,一直打到三月份,對這片地形十分熟悉。
大營紮好,天色暗了下來,罵城的士兵只好回來。
第二天,李謹又率領了一萬五千軍隊,帶著大量輜重趕到,唐軍除了党項軍不算,在青海還有八萬多將士,可不能全軍出動,各個關卡還要守的。另外黑齒常之,還要留給他一萬五千人,從赤嶺以西圍堵。
能調動的,只能有這麼多將士。
對這次改動,也討論了很久,本來是考慮到了種種因素,準備晚些進攻的,但不是大規模的進攻,到了那時候,九曲三城,論贊婆必然丟下了。而是陸續地借著七月移民,不停地象牛心堆戰役一樣,發動一些小規模的進攻。但不會規模很大,主要是激起民怨,到了八月再伺機作戰。畢竟吐蕃人當中,直系的吐蕃士兵很少,只有兩萬人,這兩萬人牛心堆剛剛還殲滅了近兩千人。這個時間段,是論贊婆也沒有想到的。至於收割,有百姓,有截留的吐谷渾人,還有可以藉助一部分党項人。
但戰役一直不會很大,是為將党項人圈進來做準備的。
還是以戰為輔,以耗為主的打法。
後來論欽陵出兵劍南三州,李威與裴行儉核計了一下,怕事情會有變動。這是明面的安排,若是有暗處的安排,會更棘手。於是將時間調整提前。有益的有之,弊端有之。
有益的是能將戰果擴大化。至於九曲三城,李威是想得到,可根本沒有考慮過。這是掌中之物,何必考慮,而是吐蕃的將士,消滅有生的力量,才是他最感興趣的。
一提前,很無理,恐怕論欽陵在此,都能吃一個大虧。
提了前,時間更充足,也為薛仁貴到來,在松州布置防線,築城堡,贏得時間。
但弊端,犧牲會很重,已經犧牲夠重的,再犧牲,李威也是不舍。還有,主要變成了依賴党項人,以後他們會有更多話語權,另外,還要承諾一些好處,比如李威答應的九曲之地,甚至將來的大非川、烏海之地,這必須要承諾了。本質上,李威也不想出現一個更強大的党項人。
另外,有一個不知是好處是壞處的出現。這一來,吐谷渾人會遷移更多,青海更空蕩蕩。看似好處,然而遷移的百姓多,朝廷不能不管,後勤的壓力更重,可是除了青海,朝廷實質上沒有得到好處。只會讓諾曷缽在靈州有更大話語權,以後返回青海,也有更大話語權。當真遷移過的百姓,對唐朝會真心感謝?錯,他們感謝的只是諾曷缽一次次地為他們爭取。自己還是屠夫,還是兇手。
打到現在,以後的走勢,皆非論欽陵與李威所能想到,只好打了再說。
將攻城器械一分,也就是各種雲梯,很正規的雲梯,有主梯與摺疊梯,主梯還有擋板,減少士兵接近城池時的傷害,然後在擋板下面利用輪子將主梯推到城牆下面,打開摺疊梯,減少架梯前的危險與艱難,以及敵軍對雲梯的破壞。至於吐蕃人攻城,還是最簡單的飛梯,也就是各種材料做成的長梯子,成本低,製造容易。唐軍也用,但沒有雲梯效果好。
另外就是橫輥車,也就是撞車,比吐蕃的撞車設計得,同樣更科學,有輪子,上面有潮濕氈布覆蓋的堅固頂蓋,防止敵人破壞的。然後是一個鐘擺式的尖撞木,有的木質城門,在這種撞木的數十次撞擊后,能生生撞開一個缺口。不過撞車子的士兵,倒是十分危險。
拋石機,這很早就有。不過沒有現在的威力大,操作也複雜。
分好了后,李謹行與裴行儉率兩萬五千人,大搖大擺地向洪濟城出發。本來沒有那麼容易的,但準備撤退了,原來唐朝修建的各種小城哨所,一起全部撤離。知道守住好處多,可兵力不足,又沒有辦法撤退,論贊婆無奈之舉。
然後開始伐樹,建巢車。不是李威在九曲軍城建的那種塔樓,而是候君集攻城高昌城時,姜行本所建造的那種五丈多高的大型塔樓,在上面可設立一個安全的哨所,能將城中所有動靜俯瞰得很清楚。再指揮拋車轟石。一時飛石如雨,所向無敢當,在炮石掩護下,填平塹壕,推沖梯上女牆。為了建造這些攻城器械,幾乎將高昌城谷所有樹木砍伐一空,可攻城時,僅是半日,高昌城便被攻克。
到了明朝時,還有一種攻城器械,以唐朝現在的水平,可以建造。臨沖呂公車,高數丈,車內分上下五層,可載幾百名士兵,配有機弩毒矢,槍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壞城牆設施的器械。進攻時眾人將車推到城腳,車頂可與城牆齊,兵士們通過天橋衝到城上與敵人拼殺,車下面用撞木等工具破壞城牆。
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車,雖笨重,但威懾力很大。只可惜李威並不知。
依然沒有攻城,然而看到這些大型攻城器械,城上的吐蕃守軍更為沮氣。
過了三天,還沒有動靜,看著吐蕃人藉助城牆之險,將城中的物資陸續地撤向河西,契苾明有些著急,說道:「殿下,會不會党項人反悔?」
「不會,但他們會猶豫不決。犧牲重,又會徹底得罪吐蕃人。」
「那來的那麼多好處?」
「契苾將軍,與你們契苾不同,對朝廷很忠心,因此,朝廷一直將你們契苾部放在涼州咽喉之處,拱衛河西走廊安全。與吐蕃人交接不大。但是党項人,孤以後還繼續安置在西傾山、積石山。吐蕃一旦北下,攻不破這道防線則罷,一旦攻破必然會拿党項人泄憤。」
也是李威最想看到的,這樣党項人在吐蕃沒有解險危脅之前,將會緊緊與唐朝栓在一起。到時候,朝廷也好徵兵,甚至他們為了保衛家園,主動參戰。
但不是党項人自己願意看到的。
「不過,契苾將軍,不用擔心。党項人自己很是窘迫,但我們離了他們,大不了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九曲三城照樣收下來,吐蕃還會窘迫。而他們離了我們唐朝的支援,這一年都難以維持下來,一旦我們不高興,將事情泄露,會迎來更大的壓榨。麥子快要成熟,我們大軍又到了宛肅與洪濟城下。他們負責只是攻打九曲軍城,以及隨後出擊河西會有犧牲,可卻是他們能辦到的。最後還會同意。」
可想了想,說道:「給他們一些信心吧。」
說完了,將高大的巢車推了出來,派士兵站在上面指揮,然後幾百台投石機也推到前線。弓箭手在投石機後面掩護,將石頭與火藥,往城中拋射。一番轟炸后,李威說道:「盾牌手掩護,填壕溝。」
城頭上還有吐蕃人反抗,然後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石頭與火藥,象雨點一樣下來,都砸碎了不少城牆的垛口。吐蕃士兵死傷無數,反抗的士兵很少。只是一會兒,在護城河上,填上了三條壕溝。
李威說道:「停。」
讓士兵再次返回,然後讓斥候通知裴行儉在洪濟城下,如法炮施。
以後每天如此,兩城城門口,都填上了寬大的壕溝。有沒有弔橋無所謂了,可是死傷也很重,數天的攻城,雖沒有真攻,兩邊也有千名士將士傷亡。六月很快就結束。
論贊婆十分窮困,唐軍有傷亡,他手下的傷亡更重。主要是士氣,是沒有攻城的,一旦攻城,他懷疑一天都能不能堅守住。若不是有河西這條退路,有可能士兵能不戰自降。
這時候,他的手下大將莽甸熱出了一個主意:「大將軍,明天就是七月初一。」
「嗯。」
「屬下有一條計策,既然唐朝開關放百姓,我們有許多軍隊撤到河西。不若派軍隊裝扮成百姓模樣,混入河湟境內,乘著唐軍主力在九曲,奪關攻城,掠奪物資。而且,也使唐朝對吐谷渾百姓反感,即使再放百姓,搜查嚴密,百姓怨憤會重。一舉兩得。」
「不可,你看一看,唐朝兩軍大約只有四五萬人,兵力勝過我方。然而不是全軍出動,後方還有四萬多唐軍。若不是全副盔甲,休說奪關攻城,說不定會全軍覆沒。再說,派我們吐蕃人去,唐軍會發現。派吐谷渾人去,軍心搖動,有何戰鬥力。說不定有的士兵自己就會泄密。」
「那麼我們怎麼辦?」
「我正在想唐太子這樣做的原因。」然而論贊婆眼睛眯了起來,問道:「我們軍**有多少党項士兵?」
「約佔半數。」
「不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