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香車血斾(三) 看著雀躍的
看著雀躍的將士,李威卻沒有高興起來。
坐在戰馬上沉思,現在還是絕境,可以說生機依然很是緲茫,自己一個大意就有可能使這批將士全軍覆沒。這是用兩千多烈士性命換來的!腦子裡浮現出一張張地圖,在吐谷渾的道路,有吐蕃的道路,吐谷渾的道路比較清楚,吐蕃的道路,即使派了斥候過去,也沒有打探多少。
一頁頁在腦海里翻了過去,終於一條路線在腦海里出現了,說道:「出發。」
耽擱不得的。
狂奔了四十多里地,遠遠看到一個部落。
喝道:「立即去那個部落,將所有帳蓬燒起來,戰馬擄來,凡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吐谷渾出好馬,不是指整個吐谷渾,要分成兩種,最好的是青海馬,祁連山一帶,西到伏俟城,賀真城(茶卡),南邊就是大非川。另外就是党項人飼養的矮馬,中原人也稱它為蜀馬,爆發力與速度不及青海馬,可耐寒耐重,適合山地賓士。要麼還有其他地區的馬匹,就差了許多。
不僅如此,吐谷渾最重要的三個農畜地帶,第一是九曲,自廓州往南,到莫門道,唐朝僅佔據了其中一部分,直到拿下洪濟橋與百穀城,才佔了一半。他還不知道,迫於無奈,不久后這三城再次失守。這一帶百姓很多,唐朝派出大軍,一起壓縮到大小榆谷一帶,這也是李威放棄的另一個原因。怕激起百姓的反抗,再加上大敵當前,無心經營。另一個就是伏俟城一帶,而且賀真城所產的鹽聞名於世,人稱其醇美罕有他鹽能及,在長安都有這種鹽賣,價格十分昂貴。第三個無疑就是大非川。
不僅如此,不經李威點破,到現在為止,唐朝還認為吐谷渾所有百姓皆是友好的。其實不然,也許是自願,也許是強迫。然而吐蕃與唐朝多次交戰,吐谷渾的士兵最少皆佔一半以上,至於後勤供給全部帶自吐谷渾。
既然如此,那何必客氣。
慈不掌兵,不僅如此,這一路燒過去,論欽陵帶領大軍追趕,後勤供給都能發生困難。
士兵也懂的,也許党項人與吐谷渾人都沒有什麼矛盾衝突,可大軍中党項戰士,看到無數族人犧牲了,才讓自己突圍的,心中也有了仇恨。
八千多將士騎著馬,迅速地沖了過去。
現在大非川因為前方有幾十萬吐蕃人,於是牧民安心地重新遷移過來,可是吐蕃大量抽兵,部族中的青壯年很少了。看到唐軍突然殺過來,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在草原上開始到處亂跑起來。
點起了火把,帳蓬全部燒了起來,然後將部族中六七百匹馬牽過來,這是最急需要的。大量的戰馬在戰鬥中受了傷,影響了奔跑速度,不換已成了累贅。
立即吹響號角,一起上馬,繼續往前奔去,整個動作幾乎沒有耽擱十幾分鐘。
其實也不用李威解釋,皆知道時間的金貴。連續洗掠了四個部族,幾乎所有受傷的戰馬全部換了下來,速度更快了,可依然沒有放過,沿途只要看到有部族,全部一把火點燃,然後將戰馬牽過來,繼續在換馬,只是用良馬換劣馬,良馬負人,劣馬空奔。
天色黑了下來,這一次行動很快的,前面的各個部族還沒有得到消息,唐軍就掩殺過來了。草草地就著一個部落的糧食吃了一口飯,讓馬匹啃著黃草,又開始上路。
一輪明月升了起來,李謹行擔心地說道:「殿下,我擔心將士會疲勞過度。」
現在逃出生天,興奮之下不覺,象這樣不眠不休地連趕幾天路,不用交戰,到時候人就倒了下去。
「孤已在思考這個問題,不僅如此,如沒有意外,論欽陵一定會派出一支精兵,在後面尾隨跟了上來。但是孤一路以洗掠為供給,吐蕃人卻想要統治這片地域,不能象孤這樣做。因此,這支軍隊人數不會多。多了無法提供供給。想提供供給,就必須帶輜重,帶輜重速度就不會快。」
「殿下此言有理。」
「所以孤想拿下大非川,休息一下,再用妙計將這支隊伍殲滅,這樣就能贏得喘息的時間。」
這個大非川非是眼下的大非川,眼下的大非川乃是大非嶺以南的這一塊平原的總稱。還有一條小河,後世叫呼裕河,也叫大非川,一個指平原,一個指河流。還有一個小城,在大非川的河西。
李威指的就是這個小城。
李謹行眼中有些擔心,說道:「雖然吐蕃大部到了河西,可是此地一定留守了一些駐軍。除非能立即攻下來,否則後面追軍趕上,立即就將我軍糾纏起來。」
「孤知道,所以連夜趕路,將這個時間搶過來,然後……」低聲說了幾句。
「吐蕃人會不會上當?」
「一定會,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論欽陵,那樣的話,孤會快快出去受死,省得拖累了大家。而且這一次論欽陵必傾盡所有精兵。此城留過的人數不但不多,恐怕還都是吐谷渾人。」
「正是。」
事實上這個城與其說城,不如說是一個大的戍所,論欽陵計劃中都沒有指望過它會阻住唐軍。就是能阻住,唐朝想要逃命,也可以從旁邊從容繞過。難道城中的幾百士兵敢出城追擊,若是那樣都能成功,都不會將三弟打得灰頭灰臉。
一夜奔過來,戰馬幾乎全換成良馬,另外還多了一千多匹副馬備用。其實可以更多一點,但劣馬皆不要了。依李威之見,將它們全部殺死,也不要留給吐蕃人。可是士兵全部捨不得,只好隨他們。
可自天亮起,又換了一種方式,這一次大軍中有許多胡人士兵。擇了兩千來人,讓他們下了馬,吩咐了一番,將他們盔甲卸下來,置於備馬之上,然後往前「驅趕」。開始是驅趕這些兵的,那是做一個樣子,但到了下一個部族,是真驅趕了,凡有逃跑者,立即格殺。趕了三個部族,就來到了大非川河。
一座漂亮的小橋,吐谷渾人第一善長就是養馬馴馬,每年長安城中都有許多吐谷渾人表演馴馬,甚至能讓馬跟隨著音樂聲,跳美妙的舞蹈,讓觀者嘆服。
第二項本領就是修橋,環境所逼,大多數地方很是辛苦,於是將一片片河谷盆地開拓出來,放牧或者耕種。隨之為了與外界交通,只好修一座座橋樑,甚至技巧一點不比中原技術差,象現在的洪濟橋以及駱駝橋等黃河上的橋樑,皆是吐谷渾人自己修建的。
來到這座橋前,不遠處就是大非川城了,城不高,還有一條小護城河。驅使著百姓,拿著他們從自家來的梯子,或者其他雜物,搭浮橋攻城。唐軍站在後面,凡退縮者殺。
城頭上的守軍一看這陣勢傻了眼,若是唐軍來攻,射就是。可現在怎麼射,甚至在人群中還看到自己老爹老媽在哭著喊著,兒子在妻子懷中掙扎。一個個呆在哪裡。
還有奇怪了,剛剛接到消息,說是幾十萬吐蕃大軍大勝了一場,又將唐朝太子活活圍困起來,這支唐軍從哪裡殺過來的?然後就看到一幕場景,大約不怎麼急,嫌百姓浮橋搭得慢,唐朝開始安營紮寨,其實也沒有什麼帳蓬,就是百姓人家的帳蓬,都怕連累速度都不敢帶,砍一些樹木過來,用鎚子在敲著好玩。
可是城中的守軍不知底細,看到只有幾十個唐軍在監督,忽然起到李威在洪濟城一戰,放俘虜的事。離得有些遠了,畢竟馬跑了將近一天一夜,好幾百里地。但事情過了很多天,這件事又十分轟動,大非川這些個守兵還聽到的,於是相互望了一眼,守城的兩名千夫長低聲嘀咕了幾句,忽然放下弔橋,打開城門,喊:「快進來啊。」
這時候唐朝軍隊還在幾百米之外,一看這候驚變,一起要翻身上馬,可也來不及了,五六千人一下子涌到城中。正要準備收弔橋,一個個隱藏在百姓中的唐軍從袍中掏出兵器,殺上了城頭。
分不清,肯定比城中的守軍數量多,開始倉惶逃命,唐朝大軍在後面騎馬殺進了城中。立即收起弔橋,將百姓與吐谷渾守兵一起關在城中,一個個抓捕起來,關押著。城中還有許多兵器、糧食,李威喝道:「一起休息。」
未來數天,恐怕再難有很好的休息機會。
撥出一隊士兵守衛城池,連同李威在內,一起睡了下來。
到了傍晚,吐蕃一萬精騎才風塵僕僕地趕來。這一路趕得很苦的,不僅是追趕,若是追趕,也早追上來了。主要李威這一路放火,殺都沒有殺幾個百姓,然而將所有財產焚燒一空。又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四散而逃,唐軍能燒能殺,可吐蕃人不能燒不能殺,也不能騎馬看到前面有百姓在奔跑,直接撞上去。
甚至還有許多部族的人以為他們是救星,直接跑到馬前面,一下子跪下來,將他們攔住,哭訴,讓這支吐蕃軍替他們報仇做主的什麼。這一追,追得心裏面很惱火,關健唐朝軍隊夜裡都在行軍,省怕追丟了,只好沒有合眼,繼續追趕。好不容易才來到大非川城下,在城中,就好辦了。安營紮寨,最好唐人今天晚上也不離開,大家睡一會兒吧。
但城門就打開了,一撥撥難民從城中放出來,不知誰喊了一句:「到軍隊後面去啊,不然不安全。」
一聽有道理,一窩蜂,就沖了過去。
這能沖么?吐蕃大將莽坌達大聲喊道:「不能過來,不能過來。」
可百姓不管,怎麼著還是「自己人」,後面那群唐軍與以前唐兵不一樣的,象一個個凶神魔鬼一樣,說殺人就殺人。繼續跑。
「再跑就放箭了。」
不聽。
「準備射箭。」
可射早射管用啊,射箭了,可到了眼前,轟!一下子沖了過來,想射也射不起來,大軍陣腳立即就被這群人帶亂,城中的唐軍已經騎馬殺了過來。其實人群中還有一些唐軍的,開始摸起兵器,在砍殺起來。
正常情況下,兩軍戰鬥力差不多的,李威手下這支軍隊戰鬥力不強,畢竟是論欽陵從二十多萬大軍中選撥出來的,說句沮氣的話,也許還稍弱一點。但是士氣不同,現在八千唐軍是拚命了。吐蕃人也能拚命,可他們還有後路可逃。而且唐軍休息了半天,吐蕃人到現在沒有休息。又被難民帶亂了陣腳。種種結合起來,當唐軍殺過來時,許多人還沒有來得及上戰馬,抵抗了一下子,身邊還有難民呢,也不知道是真難民,還是假難民,時不時摸著兵器,給自己來上一下子,最後連難民都殺。
這個仗還能打得好么?
只是一會兒,吐蕃大軍開始潰敗。
追殺一直持續到二更時分,能平安逃回去的吐蕃人也有不少,居然逃回去四千多人,這也是唐軍兵力不足的關係。還有近五千人就被唐軍擊斃了。此一役,繳獲了大量的優良戰馬,還有武器,這也是很關健的,現在沒有了供給,武器只好從吐蕃人手中獲取。
論欽陵剛剛準備撥營離開,看到大量的士兵潰敗而來,立即問道:「是怎麼回事?」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論欽陵悖然大怒,又將莽坌達拖出去砍首示眾。這一戰讓論欽陵有些寒心,這一萬人可皆是吐蕃最精銳的士兵哪,生生就讓這個唐太子糟蹋了一半。
沒祿氏走了出來,陰陽怪氣地說道:「我在羊同就聽聞大論英勇善戰,可我現在越來越看不懂,二十多萬大軍圍困一萬唐軍,居然損失慘重,讓人家殺出去。只剩下幾千唐軍,丟盔卸甲的,派了一萬精兵,居然再次大敗。難道大論就是這樣英勇善戰的,贊普的子民哪。」
「再怎麼敗,比芒碾達乍布好。」論欽陵氣得很想一刀將這個小女子殺了。但不敢殺,一殺,除非自己想謀反差不多。
大步地離開,不與她理論,又派親信,從論贊婆手中徵召三萬軍隊。不是手中五萬大軍殺不過唐軍,是害怕堵不住,想堵軍隊只能增加,看來這個唐太子很是麻煩。
心中再一次後悔自己心太貪,否則唐太子的腦袋早懸在旗杆上,向唐軍示威。
殺退了吐蕃軍,繼續吃了一頓晚飯,又開始休息。第二天早上五更時分,開始起身。但這一次帶了大量輜重,反正有足夠良馬馱運,這些輜重有的來自大非川城的,有的來自這一支吐蕃軍的。但主要是武器,以及一些帳蓬,糧草帶得依然很少,不能帶多,太沉重。
但折向了西南。
駱務整奇怪地問道:「殿下,這不是往伏俟城去的道路。」
「去伏俟城孤知道很好,三條大道直達西域,拋去大拔斗谷不算,張掖等還有四條道到河西走廊,可是論欽陵想不到?伏俟城是吐谷渾重地,有許多百姓。也許我們在路上耽擱的時候,論欽陵的信使就從旁邊繞道去了伏俟城下令去了。」
「那麼我們去哪裡?」
「呆會兒我們折道東南,去那録驛,破邏真谷,漢哭山,烏海。」
「殿下的意思是從烏海到河口,河源,再到且末?」
這就是李靖大破吐谷渾最西境,也是吐谷渾的最西境,鄰近于闐。到了且末,正式到了西域,唐軍現在撤了回來,有吐蕃人,有西域各部族自己的人,其中有不少親唐的西突厥各部。而且論欽陵也不可能帶著二十多萬大軍追到西域去的。
「那有那麼簡單容易,但想有生機,只有去南方。」
不僅有敵人,象破邏真谷等地,天氣異常寒冷,夏天之時都常有風雨,人咬冰,馬嚙雪,象這個天氣,唐朝軍隊還一次沒有到達過。但正是因為這個艱難,吐谷渾人很少,狙擊的敵人也很少,只有幾個兵卡,可是大用兵之時,連大非川這樣的城都沒有駐多少兵,況且這些關卡。這才是先甩開敵人的機會。
辨別了一下方向,說道:「向南。」
兩天後論欽陵得知這個消息,十分愕然,這個唐太子難不成真想殺到我們吐蕃的邏些城?(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