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稱霸三國從出走江東開始> 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中之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中之戰

  諸葛亮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破軍營消失三日後,突然出現在孱陵,幸虧守軍發現得早,孱陵縣城閉門死守,破軍營沒有強攻,但是從孱陵發往作唐的數十車糧草被搶奪一空。

  一日後,趙雲也傳來消息,凌統率軍偷襲了連環戰船所在的公安港,燒毀了兩艘連環戰船。

  一個接著一個的壞消息讓劉備苦惱不已,他原以為長江是是最大的障礙,只要過了長江就能所向披靡,可真正到了荊南,劉備卻感覺陷入了泥潭之中,空有一身力量卻根本發揮不出來。

  劉備與諸葛亮針對武陵嚴峻的戰局,不得不將關平、廖化也調到荊南戰場上來,同時從荊北調兵一萬五千人,用連環戰船渡江支援。

  如此一來,荊北軍出動了三萬大軍征討荊南,這已經是荊北能夠調動的所有兵馬了,這次調動之後,荊北除了江陵、江夏、襄陽三城還有近萬兵力駐守,其他地方的防守已經十分薄弱。

  孫紹也從長沙調動了六千兵馬來援武陵,相對於荊北軍,孫紹可調動的兵馬更少,並不是孫紹不想多招募士卒,也不是孫紹養不起更多的軍隊,而是荊南相對於荊北,人口實在是太少了。

  孫紹佔領荊南四郡,一下子增加了三個郡的土地,但人口卻只增加一倍,荊南其他三郡人口加起來,將將才與長沙一郡持平。

  人口基數成了制約荊南軍發展的最大阻礙,孫紹雖然可以憑藉超越時代的科學技術讓長沙甚至是荊南的經濟實現飛躍,但人口卻難以在短時間實現突破。

  荊北雖然只有經歷了戰亂,人口有一些損失,但其人口基數在那裡,再加上赤壁一戰俘獲的曹軍俘虜,使得荊北在土地面積比荊南略小的情況下,可用之兵卻是荊南的兩倍。

  這還是因為荊北太窮養不起更多的兵馬,否則荊北的兵力可以直接達到荊南的三倍。

  在兵力本就不如的情況下,荊北可調動的兵力屈指可數。

  甘寧要鎮守長沙北方門戶羅縣,要同時防備荊北和江東的水軍。

  霍峻扼守連雲山峽谷,這裡坐擁天險,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用三千人便可擋住豫章方向的呂蒙,已經是超級划算了。

  黃忠要坐鎮長沙,這是孫紹的基業所在,就算是武陵丟了,只要長沙還在他就還有一戰之力,可如果長沙丟了,那就萬事休矣。

  劉備與孫紹自家知道自家的不堪,所以儘管目前形勢荊南軍還掌握一點優勢,孫紹依舊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七日後,關平帶精兵一萬五千人趁著雨天再次憑藉連環戰船成功渡江,與公安港的趙雲匯合。

  關平這一次不僅帶來了援兵,還隨軍攜帶了大量的糧草,畢竟這些日子他們也看清了,即便是有了連環戰船,如果不是雨天,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護送,要想武陵運送一次糧草,實在是危險重重。

  於是關羽乾脆一次性帶了足夠大軍兩月支用的糧草,這一次糧草送到之後,至少兩個月武陵的荊北軍不必再為糧草擔憂。

  關平與趙雲匯合之後,趙雲按照劉備的命令,讓關平駐守公安港,看護連環戰船,確保與荊北的通信暢通,同時也是保住荊北軍最後的退路。

  廖化則率領后營確保公安、孱陵與作唐之間的道路暢通,趙雲則親領一萬兩千大軍前往作唐與劉備合兵一處,再戰武陵。

  趙雲擔憂前線劉備安危,率軍一路急行,只用了三日便領兵到達作唐,與劉備順利會師。

  孫紹在探得趙雲援軍動向之後,也果斷率領破軍營返回武陵城,荊北軍如今兵力太強,再僅僅依靠武陵原有的人馬,已經不可能守得住了。

  並且敵軍勢大,只需要在攻城之時預留五千精銳,破軍營再想故技重施也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還不如固守武陵,等待長沙援軍……以及荊北的變故。

  荊北如今如此空

  虛,孫紹相信孫權絕不會無動於衷,當劉備忠誠可靠的盟友。

  建安十五年冬,荊州內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關中之戰卻已經出現了轉折。

  渭水之濱,曹操憑藉極寒的天氣澆水成冰,築起冰城,擋住了馬超率領的西涼鐵騎。

  與此同時,徐晃率軍渡過渭水,向北百餘里之後再折向西,奇襲敵後將西涼軍冗長脆弱的補給線死死掐斷,馬超與西涼軍形勢急轉直下。

  見勢不妙的韓遂再次提議撤軍,但馬超卻不同意,他認為只要等到堅冰融化,就能大破曹軍,而此時撤軍,之前所有的成果都將付之東流。

  二人誰也說說服不了誰,雙方意見開始出現分歧,同時之前被勝利所掩蓋的西涼各軍閥之間的矛盾也漸漸開始凸顯,不時出現不同軍閥的部屬相互鬥毆的情況。

  韓遂知道這是聯軍開始崩潰的徵兆,於是當夜再次找馬超商議退軍之事,誰知道馬超不僅不停勸告,反倒陰陽怪氣的說韓遂此時要撤併,就不怕昔日之禍重現嗎?

  韓遂知道馬超所謂的昔日之禍,就是當初他率領西涼鐵騎造反的時候,那時候西涼軍也是橫掃關中打到了長安附近,那時候韓遂決定撤軍,結果被董卓等人追殺數百里,一敗塗地。

  馬超如今陰陽怪氣舊事重提,韓遂又羞又怒,拂袖而去。

  馬超的張揚跋扈也引起了韓遂麾下大將閻行、梁興、候選、楊秋等人的強烈不滿,紛紛要求韓遂自行撤軍,不要再與馬超共同進退。

  韓遂並未同意散夥,倒不是他多麼有情有義,而是他知道作為西涼最大的兩家,馬超與韓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如果西涼沒有了馬超,那僅憑他韓遂一家也很難抵擋曹操的兵鋒。

  韓遂識得大局,但他麾下大將卻不識得,他們不滿韓遂的處置,於是放任部下與馬超部下挑釁,馬超悍勇,其部下也是驕兵悍將,雙方屢有爭鬥,互相不服。

  馬超、韓遂數次下令,然而收效甚微,二人商議后決定分開下寨,以免部下摩擦升級。

  曹操從兩軍分營看出馬超、韓遂已有嫌隙,他忽然心生一計,於是故意數次邀韓遂陣前談話,他每次與韓遂都只是談論年輕之時的趣事,韓遂見不涉軍事,也放下戒備,二人有說有笑,相談甚歡。

  馬超得知此事後專門問韓遂此事,韓遂據實相告,馬超卻不肯信,覺得韓遂故意欺瞞,拂袖而回。

  韓遂事後想來知道自己中了曹操奸計,於是曹操再請之時韓遂不再應承。

  曹操何許人也,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故意親筆寫了一封勸降韓遂的信,然後將緊要之處故意塗抹,然後讓信使大搖大擺將信送入韓遂營中。

  馬超得知此事果然火速趕來,逼迫韓遂交出信件,韓遂將書信給馬超看,馬超指著墨跡塗抹處讓韓遂解釋,韓遂如何解釋的清,馬超於是大罵韓遂背信棄義,怒氣沖衝出營而去。

  馬超走後,韓遂麾下眾將個個義憤填膺,韓遂直言此乃曹操抹書間敵之計,眾將卻認為馬超桀驁自負,不將韓遂放在眼裡,如今形勢不妙,倒不如賣了馬超反投曹操。

  韓遂對於投降叛亂已經是輕車熟路,對此也不反對,只是擔心與曹操征戰多年,貿然相投只怕地位難保,眾將於是慫恿韓遂殺了馬超,以為進身之階。

  韓遂思慮再三后同意了,於是暗中埋伏人馬,安排妥當之後邀請馬超來營中,說是要就今日之事道歉,並且商議進兵事宜。

  馬超自然是不信,但是他藝高人大膽,安排好麾下大將龐德和族弟馬岱領兵接應,然後單槍匹馬來韓遂營中赴會。

  韓遂等人見馬超單刀赴會,心中暗喜,然而將馬超迎入帳內之後,馬超卻突然率先發難,拔出佩戴的寶劍,直取韓遂。

  韓遂壓根就沒想到馬超獨闖大營竟然還敢如此兇狠,猝不及防被馬超一招就

  控制住了,馬超挾持著韓遂往營外緩緩而退。

  待馬超退到營門附近時,龐德、馬岱已經率軍殺到,馬超順勢將營寨門口的韓遂軍士砍死數人,想要裡應外合引龐德、馬岱殺入營中。

  韓遂一直假裝不敢動彈,待馬超殺人時他卻突然發力,想要掙脫馬超束縛,但馬超畢竟是頂級猛將,雖然一時不察被韓遂掙脫,但他反應極快,韓遂掙脫的同時便一劍砍了過去,韓遂拚死躲開要害部位,卻被馬超一劍砍斷左臂。

  韓遂顧不得疼痛,逃回己方陣中,閻行、梁興等沒了顧忌,一擁而上,想要將馬超殺死在營中。

  馬超一人獨戰閻行以及韓遂部下八大健將,兀自猛攻不止,混亂中馬超連殺楊秋、馬玩,梁興被龐德殺死,侯選被馬岱一刀斬於馬下,韓遂軍眼見就要守不住營寨。

  此時曹操突然領軍從正面殺來,徐晃也出現在馬超軍後方,馬超正與韓遂在營寨門口廝殺,一時間三面受敵。

  西涼軍大亂,曹操、徐晃各自領軍反覆衝殺,馬超軍死傷慘重,馬超見狀目眥欲裂,還要親自去衝擊曹操主陣,卻被許褚死死擋住,至此再無翻盤的機會,在龐德、馬岱的接應下殺出重圍,往隴西而去。

  馬超既敗,韓遂獨木難支,也隨即宣布歸降,曹操接受了韓遂的投降,卻將他部下兵馬化整為零,編入關中軍。

  韓遂失了一臂,雄心壯志也煙消雲散,任由曹操擺布,曹操遂上表請封韓遂為西涼侯,自己則率軍繼續追擊馬超,

  經此一役西涼軍全軍覆沒,收復西涼正當其時,曹操自然不會放過這樣開疆拓土的機會。

  關中之戰的消息還未傳到中原,但孫權卻收到了荊北精銳已經盡數渡江的消息,孫權大喜,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中之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