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揚帆起航> 643章 爭相稱王 天下再無劉家土

643章 爭相稱王 天下再無劉家土

  數千龍虎衛站在大殿外,高聲吼道:「丞相勞苦功高!當封晉王!」

  劉協面色煞白,他突然感覺屁股下的龍椅,越來越燙,就快要坐不住了,他覺得,漢室劉家的江山,即將要從他手中溜走。然,此刻,朝廷三府五部要員,全都力勸劉協給楊帆封王,就連他頗為器重的禮部尚書孔融,也在此刻啞火。

  其實,劉協卻是有些錯怪孔融了,不是他不願意出口,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雖然孔融也貴為尚書,但實際權力,卻是六部尚書中,最低的一個。

  不過,為了漢家威嚴,孔融還是出聲勸道:「諸位同僚,這封王可是大事,不能草率,我們還是.……」

  然,孔融還未說完,就被兵部尚書荀攸打斷,道:「怎麼,孔尚書是覺得丞相不配封王嗎?」

  此話一落,其餘人看向孔融的眼神,都帶有一絲不懷好意,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在現代社會都是派系林立,團體眾多,更別說是在觀念深重的古代了。

  孔融的這一番話,已經變相的表明了他的立場。今後,他也不會再受到重用。

  荀攸的話,可是把孔融給嚇得夠嗆,只見孔融連忙朝楊帆解釋道:「丞相,在下並無此意,並無此意啊!」

  「哦?」刑部尚書沮授,冷笑道:「那看來,孔尚書也是贊同丞相封王咯?」

  孔融的臉色變了又變,看了看劉協,又瞥了瞥楊帆,最終唯有無奈的嘆息數聲后,便不再說話。

  「多謝諸位同僚抬舉!」楊帆看向劉協,似笑非笑地說道:「不過,這裂土封王可是大事,陛下自然是要再三考慮,你說是吧!陛下!」

  「丞相所言極是!」劉協面色難看,訕笑道:「不知丞相可願受領王爺?」

  「沒什麼願不願意的!」楊帆隨意的擺了擺手,回道:「陛下讓臣做什麼,臣就做什麼,哪怕是不當這個丞相也罷!只要陛下高興!」

  劉協的臉上雖然掛著笑容,但在心中卻是罵了楊帆無數遍,他見過不要臉的,可從未見過如此不要臉的,當年的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可是明目張胆的索要,哪怕是劉協不給,他們也要,可楊帆這招以退為進,還真的是讓劉協有些不恥,看似一切都聽從他劉協的旨意,實則卻是威逼朝堂,讓他劉協有些騎虎難下。

  「不知,陛下可有考慮好了!大傢伙兒,都在等著呢!」楊帆面色微沉,問道。

  見楊帆變了臉色,劉協著實被嚇了一跳,連忙高聲說道:「既然丞相乃是眾望所歸,那朕就封丞相為晉王,封地晉陽。」

  「哈哈.……」楊帆頓時喜笑顏開,朝劉協拜道:「那臣就謝過陛下了!」

  建安十四年一月。

  楊帆在晉陽受封晉王,從此裂土封王,成為外姓王爺。

  如此大事,數月之內,便席捲天下,在豫州枕戈待旦的曹操一聽楊帆封王了,當下也招來劉曄商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在汝南稱王,號稱汝南王。

  楊帆、曹操接連稱王,可把孫權看得眼紅,他也召集了麾下文武商議,建安十四年四月,孫權也在吳縣稱王,號稱吳王。

  這日,交州,交趾郡,龍編。

  一位身著甲胄的漢子正神色焦急地闖進刺史府,口中更是驚慌地大叫,道:「父親,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大堂之內,一位年過六旬的老者正在看書,突聞這聲驚叫,頓時惹得老者有些不喜,當下把書摔在案几上,喝罵道:「你也老大不小了,成天大呼小叫,咋咋呼呼,成何體統,老夫百年之後,如何安心把這交州數郡土地交給你?」

  「父親!勿惱,孩兒有話說!」漢子聞言后,渾身一震,似乎很怕這位老者,當下回道:「父親,你有所不知,就在今年一月,丞相楊帆被天子封王了,如今貴為晉王!數月之後,佔據豫州的曹操,也自稱汝南王!就在上個月,孫權也自稱吳王,我方邊境快馬來報,說荊南三郡的兵馬,最近調動頻繁,似有大舉進攻交州的態勢啊!」

  「什麼?」老者聞言一驚,皺眉說道:「此事當真?」

  漢子苦笑道:「孩兒哪怕欺瞞父親大人您啊!此事千真萬確,還請父親你,早作決斷!」

  「唉!」老者沉默良久,嘆息道:「徽兒,速速去把你的哥哥弟弟們都喚來,為父有事與你們相商。」

  老者喚作士燮,表字威彥,出身交州蒼梧郡廣信,士燮是交州交趾郡太守,其弟士壹,為交州合浦郡太守,二弟士,為交州九真郡太守,三弟士武,為交州南海郡太守。交州有七郡,這一家四兄弟,就佔據交州四郡,可想而知,士家在交州,權勢滔天,乃是地地道道的豪門望族。

  不多時,士燮的五個兒子就趕到了大堂,分別是大兒子士廞、二兒子士祗、三兒子士徽,也就是剛才向士燮稟報的漢子、四兒子士干、五兒子士頌。

  五個兒子中,士徽、士干、士頌習武,士廞、士祗從文,故而這士家老大與老二的性格就比較柔和,沒有士徽那種侵略性。

  他們在聽到江東大軍壓境的消息后,士廞、士祗二人頓時沒有主意,竟還顯得有些慌張,反觀士徽、士干、士頌三人,卻有些躍躍欲試,似乎並不把江東軍給放在眼中。

  「報!蒼梧郡太守吳巨,已於數日前,投靠了吳王孫權!吳將呂岱,已率兵進入到蒼梧境內!」

  這時,士卒突然來報。

  「什麼?」士燮聞言一驚,呆愣了片刻后,搖頭苦笑道:「看來,那孫權小兒,志在交州啊!」

  「父親,怕甚!」士徽甩了甩手膀子,不屑道:「我交州地勢險要,道路難行,孩兒只需三千人馬,便能把吳軍,給拒之門外!」

  「唉!」看著只會打打殺殺的士徽,士燮搖頭嘆息一聲,朝士廞問道:「廞兒,如今這吳軍壓境,該如何保全士家?」

  士廞回道:「父親,我士家並無稱王稱霸之人,既然吳軍壓境,那我們何不順勢投靠吳王!也好保全自身!」

  「什麼?大哥你到底在說什麼?」士徽惱怒道:「如今這交州,我士家便佔據半壁土地,何須怕他孫權?」

  士燮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罵道:「打打殺殺,你只會打打殺殺!我交州地廣人稀,這百姓才有多少?怎是吳軍的對手?哪怕勝過一兩戰又如何?關乎大局嗎?這到頭來還不是要投降,與其交惡孫權,不受重用,何不直接投靠?還能得到吳王的重用!」

  顯然士燮也更傾向於投靠孫權,他把五個兒子喚來,也不過是提前交代一番。

  建安十四年六月,吳將呂岱,率兵一萬,護送著交州刺史步騭,來到了交趾郡,龍編城。

  士燮親自出城迎接,晚上宴請步騭之時,步騭也提到了孫權的招降之意,士燮本就有投靠之心,言語之間,便當場決定投靠吳王孫權。

  然,士燮的爽快卻令步騭有些擔心,提出了讓士廞前往吳縣任職的想法。

  雖然知道士廞此番前去吳縣,看似是去任職,實則是為人質,為考慮家族延續,士燮也索性答應了步騭的要求,期間,竟還提出了讓二子士祗與士廞一同前去。

  得知了士燮的態度后,步騭為之大喜,非但不罷免士家兄弟在交州擔任的職務,還上表孫權,讓其封士燮為龍編侯,以示吳王厚恩。

  建安十四年六月,自從士燮投靠了孫權后,這個天下,就再也沒有漢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