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二章 連取三郡 周公瑾威震荊南
曹純灰頭土臉,罵罵咧咧地說道:「這劉備好生卑鄙,有本事就真刀真槍的打上一場,用如此傷天害理之計,實在令人不齒。」
曹洪嘆氣道:「子和,敗了也就敗了!沒什麼好說的,我們還是趕緊回去稟報大哥吧!」
夏侯惇面露死灰,呢喃道:「數次把大哥的精銳軍隊葬送,我就是個廢人,進了軍營也沒有察覺出來異樣,全都是因我之過!我愧對大哥地栽培!」
曹家兄弟聞言一愣,他們見夏侯惇神情不對,剛想出聲寬慰,卻見夏侯惇猛地拔出佩劍,就朝自己地脖頸抹去,曹洪眼疾手快,連忙死死抓住夏侯惇地手,驚叫道:「夏侯兄,你這是作甚?」
曹純臉上地驚異之色還未消退,連忙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夏侯兄,你可別做傻事啊!」
夏侯淵急聲道:「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大哥你還是留下有用之軀,來日再找劉備報仇吧!」
「你們.……」夏侯惇哽咽道:「唉,我一敗再敗,如何對得起大哥?數萬大軍,短短一年時間就被我給葬送得一乾二淨!」
「兵馬沒了,我們今後可以再招!你若沒了,也就真的沒了!」夏侯淵傷感地說道。
「好吧,待回去后,再向大哥請罪!」夏侯惇已經徹底失去了先前地傲氣,如今被劉備三番兩次地打敗,讓他顏面掃地,從此一蹶不振,讓曹操在憤怒之餘,又有些唏噓。
因夏侯惇在新野大敗而歸,曹操不得不再次退軍回師,兩次進攻,都敗在了那些名不見經傳地小人物手中,曹營大將的威名,蕩然無存,此戰過後,魏延與諸葛亮之名,便被人們爭相傳誦,劉備這位小諸侯,在銷聲匿跡多年後,又再一次進入到了世人的眼中。
建安五年十月,孫策拜周瑜為揚州大都督,總領揚州兵事,同月,周瑜收到孫策之命,進攻江夏,斬殺黃祖,為先主孫堅報仇,然,周瑜卻認為此時進攻江夏,不合時宜,隨即上書孫策,言,長沙太守張羨,素來與劉表不和,加之這荊南四郡又都是同氣連枝,故而建議孫策改道攻打長沙,先取荊南四郡,孫策隨即採納周瑜之建議,抽調猛將董襲、呂蒙、徐盛、全柔到周瑜麾下聽令,讓其率眾三萬,兵出潘陽,相機奪取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
周瑜先是派駐守柴桑的凌操襲擾江夏水域,讓黃祖疲於應對,忽略荊南四郡的戰事,隨後讓徐盛統兵五千,從艾縣出發,進攻長沙羅縣,張羨得知后,連忙派出麾下部將韓玄,率兵六千,進駐羅縣,準備抵禦徐盛;周瑜又派董襲統兵五千,兵出平都,進攻長沙安城,見江東軍兵分兩路后,張羨也不甘示弱,派出部將韓浩,統兵六千進駐安城;長沙兵馬不過兩萬左右,如此一來,臨湘城中的兵馬,便只有八千之數。
得知張羨分兵后,周瑜則統帥大軍,共計兩萬人,兵出宜春,直奔臨湘而去。
建安五年十二月,周瑜兵圍臨湘城,同時朝羅縣、安城二地放出消息,得知張羨被圍后,韓玄、韓浩兄弟連夜率兵出城,朝著臨湘趕去,企圖解救張羨。然,他們卻是中了周瑜的計謀,周瑜隨後又派出呂蒙、全柔二將,各領五千兵馬,分別北上、南下,與徐盛、董襲合圍韓玄、韓浩二將。
一萬對六千,還是在出其不意之下,韓玄、韓浩只堅持了一個時辰就瀕臨崩潰,二將也被徐盛與董襲給分別擒下。
至此,長沙郡唯有臨湘城中的八千人馬還在負隅頑抗。
而周瑜卻是圍而不攻,又故技重施,臨摹張羨筆跡,向零陵郡的劉度與桂陽郡的趙范分別送出『張羨的求援書信』。
劉度素來與張羨親善,收到張羨的求援后,連忙派出大將邢道榮與兒子劉賢統兵一萬,北上馳援臨湘。然,在湘南地界卻被徐盛、董襲合圍,一萬甲士,損失過半。邢道榮隨之向劉賢建議,採用詐降之計,幸得徐盛慧眼如炬,識破了邢道榮的陰謀詭計,邢道榮也被董襲給一刀砍死當場,隨之俘獲了劉賢。
而趙范生性軟弱,在江東大軍入長沙討伐張羨時,就有意投靠孫權,此時見到張羨的求援書信后,更是嚇得他不知該如何是好。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趙范都是如此模樣,其麾下的部將、謀士,則更加不堪,經過部將們的一番勸說后,趙范直接向周瑜納表請降,同意交出桂陽太守之職。
收服了趙范后,周瑜命其統兵一萬,趕往零陵郡泉陵城,用合兵一處,共同出兵馳援長沙的理由,混入城中,有了趙范這位內奸的存在,徐盛只用三千兵馬就拿下了泉陵城,其餘城池皆望風而降,只一個月,徐盛就控制了零陵全境。
至此,荊南四郡,已有其二握在周瑜手中,長沙也是危在旦夕之間。
這日,臨湘城外,周瑜邀張羨出城一敘。
張羨在長沙深得民心,可見此人是個為民請願,實幹型的人才,周瑜自然不願與張羨刀兵相見。張羨立於城頭,不願出城與周瑜談話,周瑜隨即猜出張羨還在心存僥倖,當下命人把劉度與趙范喚來。
見到老友已經投靠了周瑜,張羨怒火中燒,大罵道:「男兒大丈夫,當寧折不彎,爾等輕易便降,羨,羞與爾等為伍!」
趙範本就是主動投降,倒也沒什麼,而劉度卻是怒罵道:「好你個張羨,本太守若不是收到你的求援書信,心急如焚之下,派出大將邢道榮率兵一萬北上馳援你的話,怎會有今日之敗?如今本太守淪為階下之囚,全都是拜你所賜!現如今,你不感恩也就罷了,居然還敢羞辱本太守?本太守當初真是瞎了眼,會引你為知己!」
張羨聞言一愣,這時他才想通了其中關鍵,原來周瑜一直對臨湘城圍而不攻,打的竟是這個主意。
周瑜高聲道:「張羨,本將聽聞你是個好官,長沙百姓皆念你的好處,故而不忍攻城殺你!今日給你三個時辰考慮,時辰一到,若是再不打開城門,本將便下令攻城,到時候,我軍攻入城內,雞犬不留!是戰是降,全在你的一念之間,本將在此奉勸你一句,可別因為一時之快而背負千古罵名!」
張羨聞言一驚,怒道:「周瑜,你江東軍攻不攻得進來,還得兩說,如今你竟敢大言不慚,妄言屠城,真以為我長沙百姓不敢反抗嗎?」
周瑜冷笑一聲:「荊南四郡,素來同氣連枝,如今零陵、桂陽二郡已入本將手中,既然大勢已去,何必再負隅頑抗?本將兵圍臨湘三個月,你張羨可曾看見劉表的援軍?連劉表都放棄了你,你為何還要如此的冥頑不靈!現在開始計時,三個時辰后,是戰是降,本將都奉陪!」
張羨面色複雜,看著城外士氣如虹的江東軍,猶豫再三后,他還是低下了高傲的頭領,選擇向周瑜投降。
建安六年二月,周瑜花費了近四個月的時間,終於平定了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得六十餘萬戶,民眾二百六十餘萬人。
二月底,劉表才收到了荊南三郡失陷的消息。
這日,南郡,襄陽城中。
劉表拿著荊南戰報,怒火中燒地大罵道:「告訴本侯,你們都告訴本侯,為何時隔四個月,本侯才收到荊南三郡失守地消息,為何?究竟是為何啊?你們為何要欺上瞞下,不早早告訴本侯?江夏的黃祖距離長沙最近,他為何不上報本侯,難道他黃祖也有了不臣之心?」
蔡瑁出列說道:「主公,江東水軍時常犯邊,黃祖也是疲於應對,加之周瑜又是從豫章的山中小路出兵,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晚了!況且,數月之前,主公你又是重病在床,我們怎敢上報啊!況且,那荊南四郡,張羨等人,從來不遵主公號令,我們又何必發兵去救呢!」
「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劉表為之氣急,一口氣差點提不上來,險些咽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