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揚帆起航> 三四九章 病入膏肓 陶恭祖三讓徐州

三四九章 病入膏肓 陶恭祖三讓徐州

  呂布面色陰冷,沉聲說道:「六天了,我部將士折損數千人,還沒有攻破濮陽城,諸位說,我軍還要繼續攻城否?」

  曹性出列說道:「主公,這幾日,我軍每次都能攻上城頭,這說明,不至我軍損失慘重,曹昂損失的比我們還要多,只要我們再加把力,定能攻破濮陽。」

  魏續卻不看好,反對道:「這幾日,成廉在白馬招兵,收穫甚微,我軍如今只有八千餘將士,也不一定能攻破濮陽,末將建議,撤軍返回白馬,待招募到足夠的兵馬後,我們再與曹軍決戰不遲。」

  呂布心在滴血,數日猛攻濮陽,卻未建功勛,曹操的援軍也快回來了,這讓他很是心煩意亂,加之麾下將士損失慘重,這就不由得他呂布再肆意妄為了。

  李肅說道:「主公,我贊成魏續將軍的建議,我軍當撤回白馬,若被曹操回援的軍隊拖住,我軍處境堪憂啊。」

  呂布一聽李肅的話后,便是沒好氣的說道:「李肅啊,當初讓我強攻濮陽的是你,如今讓本將撤軍的也是你。」

  李肅面露尷尬,回道:「主公,數日前,那是曹操還未回軍,可此時,我們已然接到探馬回報,曹操大軍已過合鄉,不日就將返回兗州,我們若再不撤軍的話,恐有危險啊。」

  呂布在心中抉擇再三,最後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全軍退回白馬城,隨後又派出使者前往豫州,聯合袁術共謀曹操的兗州之地。

  話說那曹操,合圍了郯城數日後,便接到程昱的來信,信上言,呂布已經拿下了白馬城,正在圍攻濮陽城。

  這下可徹底觸碰了曹軍上下的神經,特別是那些家眷還在濮陽城中的戰將,一時間,曹軍內人心惶惶。

  曹操見狀后只好找來劉曄商議。劉曄計謀素來大膽,當下便提出讓曹操只佔彭城國與琅邪國,收縮兵力,然後再率大軍返回兗州,擊退呂布。

  曹操對劉曄極為信任,在一番抉擇過後,果斷採用了劉曄的計策,讓呂常、呂虔二人分別率軍兩萬把守彭城國與琅邪國后,就帶著麾下大軍朝濮陽趕去。

  曹操剛撤軍,本來還有些精力的陶謙,一下子就病入膏肓。陶謙身體本來就油盡燈枯,可能是曹操領軍圍城后,陶謙心中有股執念,故而才會一直撐到現在,然,曹操一走,陶謙提著的心便放了下來。

  身體透支過度的陶謙就再也支撐不住,病倒在床上,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

  這日,陶謙再次在家中召集了麾下文武。

  大傢伙見陶謙一臉垂暮之色,連睜眼都顯得極為費力,可見這位老人,即將走到他生命的盡頭。

  趙昱等人神情肅穆,他們顯然猜到了陶謙時日不多,今日召集大家,可能是要交代後事了。

  陶謙卧靠在床榻之上,顫顫巍巍的伸出手,費力的說道:「玄德可在?玄德可在?」

  處於人群最後的劉備,連忙輕步上前,拉著陶謙那支滿是皺紋的手,輕聲道:「備,在此。」

  陶謙滿臉疲憊,就連說話,都很是艱難,只見他一字一句的小聲說道:「老夫如今已是病入膏肓,自知時日不多,臨終之前,老夫還是想把徐州託付給玄德,還望玄德勿要推辭。」

  劉備面色難過,眼前這位老人,可能是大漢朝唯一一個忠心漢室的州牧,而如今,這位老人也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一時間,劉備難過不已,不知該如何回答。

  陶謙一邊咳嗽,一邊緊緊抓著劉備的手,輕聲說道:「如今正值亂世,漢室風雨飄搖,玄德若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做我大漢那擎天之柱的話,徐州正好可以作為玄德你的立世之基。」

  劉備很想答應下來,卻又有些拉不開顏面,畢竟先前已經拒絕陶謙兩次了,但他看著陶謙那隨時會嗝屁的樣子,生怕若是再拒絕的話,可能這大好的徐州真的會失之交臂。

  劉備的猶豫讓陶謙以為他會再次拒絕,只見他緊緊的抓著劉備,一臉希冀的說道:「玄德啊,你得聽老夫一言啊,徐州不能沒有你啊。」

  抉擇再三后,劉備這才勉為其難的點頭應道:「陶公三次讓備提領徐州,備,何德何能得陶公如此器重,備,實在是惶恐不安。」

  陶謙聽出劉備有鬆口之意,隨即笑道:「玄德啊,你答應了?」

  劉備面色嚴肅的回道:「承蒙陶公不棄,備,一定做好徐州牧,為我徐州百姓盡心儘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陶謙滿臉欣慰,笑道:「多謝玄德體諒老夫,臨終之前,也算是了了老夫心中的牽挂。」

  屋內眾人皆是沉默不語,徐州變天了,他們都在心中默默盤算著自己家族的未來。

  只見陶謙面色突然潮紅一片,似是迴光返照一般,他伸手喚來陶商,朝劉備說道:「玄德啊,老夫拜託你一件事,如何?」

  劉備見狀一愣,隨即沉聲道:「陶公能把徐州讓給我,可謂是天大的恩情,陶公但說無妨,只要是我劉備能做到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陶謙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朝劉備笑道:「老夫膝下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喚做陶商,就是玄德面前這位,小兒子喚做陶應,從小就愛舞槍弄棒,此時正在外遊歷。老夫想拜託玄德,日後能看在老夫的面上,照顧下他們兩兄弟。」

  劉備隨之恍然,當下保證道:「只要有備在的一天,他們兩兄弟就能安然無恙,富貴榮華。」

  陶謙臉上散發出慈愛的笑容,朝陶商說道:「商兒,以後你就跟著你劉叔叔,他會照顧你。」

  陶商神情木納,隨即朝劉備躬身拜道:「陶商見過劉叔叔。」

  劉備聞言后,伸手拍了拍陶商的肩頭,笑道:「商兒,你以後就跟著憲和,」隨後,劉備又轉頭朝簡雍交代,「憲和,商兒以後就跟著你,只要你會的,你都要交會他。」

  簡雍聞言后,連忙領命道:「大哥放心,我一定把商兒當作自己的親傳弟子。」

  得到了簡雍的答覆后,劉備又朝陶謙保證道:「陶公,我三弟張飛還算有些武藝,既然應兒喜歡此道,那待他回到徐州后,我就讓三弟收他為徒,你看,如何?」

  張飛、簡雍的能力,陶謙親眼見過,特別是那張飛,可謂是世間數一數二的驍將,陶應若能拜在他的門下,當真是三生有幸。

  由此看來,劉備對自己的兩個孩子很是上心,至此,陶謙終究是放下心來。

  人,一旦心無挂念,身體就會放鬆下來,特別是年邁體弱,病入膏肓的陶謙。此時,他心中已沒了牽挂,故而,全身放鬆了下來,他心中提著的那口氣也隨之散了。

  只見陶謙緩緩的閉上了眼,面帶慈祥的走了。

  陶商見狀一愣,呆傻了一會兒后,猛地跪在陶謙床榻,抓著陶謙的手,哭喊道:「父親.……父親……」

  趙昱一臉悲傷,跟陶商一道,跪在陶謙的床榻邊,悲泣道:「主公啊,您怎麼說走就走了呢,也不等等老臣,主公啊……」

  說來也奇怪,陶謙平時為人不錯,仁義的賢名傳遍天下,可就在他臨終之時,卻只有趙昱悲傷難過。

  糜竺、糜芳兩兄弟面色深沉,不知在想什麼;陳珪眼神陰沉,臉色淡然,陶謙的身死,對他沒有絲毫的波動。

  可憐陶謙一生賢德,死後,身邊的親近之人,卻沒有幾個難過,當真是諷刺至極。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誰叫陶謙在臨終之前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此時大家都在心中謀划著未來之事,一邊想著如何迎奉新主,一邊卻又在想著如何扳倒新人。

  劉備心中很想大笑數聲,自己夢寐以求的地盤終於有了,而且還是富庶的徐州,號稱中原糧倉。

  隨後數日,劉備為陶謙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葬禮,附近無數百姓紛紛聞訊而來。就在陶謙下葬之時,多少百姓哭的死去活來,撕心裂肺。

  劉備在心中很是羨慕,隨之想到了楊帆。

  猶豫再三后,劉備找到一處高台,跳了上去后,朝四周無數百姓高聲道:「在下劉備,承蒙陶公器重,乃是新任的徐州牧,父老鄉親們對陶公如此挂念,我心甚慰,可見,我徐州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劉備在此立誓,只要我劉備還做一天徐州牧,那陶公之前的仁政就不會改變。」

  劉備的話,很好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百姓們見劉備會延照陶謙的政策,這讓他們在心中鬆了口氣。一些百姓更是對劉備感恩戴德,紛紛出聲誇讚劉備仁義。

  至此,劉備初步收攏了徐州百姓的民心。

  劉備初得徐州,正準備大展拳腳之時。遠在冀州的鄴城,袁紹也召開了自從他蘇醒過來后的第一次會議。

  鄴城,州牧府中。

  經過數月的修養,袁紹基本能行動自如了。

  只見他在堂中來回走動了數步,朝面前那位跪在地上的文士,淡淡地問道:「公則,你想讓我如何對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