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揚帆起航> 第七十八章 荀彧歸心 二將北上尋博文

第七十八章 荀彧歸心 二將北上尋博文

  「將軍是何時知道的?」

  荀彧本聰慧之人,此時見到楊帆的表情后,哪有不知道其中的意思?當下苦笑道。

  「剛剛知曉!」

  楊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淡淡的笑道。

  「彧是世家之人,雁門馬家與太原王、郭二氏交好,我荀家又素來與王、郭兩家交好。」

  荀彧表情平淡,此計他謀划許久,卻被楊帆死裡逃生,那盧植前來雁門也是荀彧一手設計,其對人心的把握還真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果盧植不親自前來,換作其他人,楊帆都不會束手就擒,荀彧不過與楊帆相處數日,卻能摸著其命脈,足見荀彧的厲害之處。

  堂中眾人聽了楊帆與荀彧的對話后表現亦是各不相同,只見戲忠、郭嘉二人面露尷尬,想來是原先就猜到了,此時見事情說開后顯得有些難為情;棗祗、蘇雙、張世平三人低頭沉思,想必是先前就猜到了一些,只是有些不確定;張遼、關羽、高順幡然醒悟,三人均是剛剛知曉;典韋、許褚一臉呆萌,這兩貨還沒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什麼?你的意思是說我主被害是你在背後使的陰招?」

  許褚想了半晌,這才想通了二人話中的意思,頓時怒不可及,伸手就要去抓荀彧。

  「呵……」

  見許褚抓來,荀彧也不躲閃,隨即閉目靜待。

  「仲康,你這急性子什麼時候能改一改?」

  楊帆見狀后,連忙上前拉住許褚,苦笑道。

  「主公,他荀文若設計陷害於你,你還護著他作甚?讓俺一戟把他砸個稀巴爛。」

  典韋亦是不解,隨即憤恨的說道。

  「帆與文若乃是君子之交,先前帆真心待文若,今後已是不變,不知文若可願隨帆前去領略一番塞外風情?」

  楊帆攔住典韋、許褚這莽撞的兩人後,隨即朝荀彧笑道。

  「彧這般對將軍,將軍還能不計前嫌?」

  荀彧雙目突然睜開,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楊帆。

  「先前我兩陣營不同,相互算計亦是在情理之中,如今帆遠走朔方,已和文若沒了衝突,此時邀請,不知文若可願?」

  王佐之才,一代大能,楊帆又豈能輕易放手?況且經歷了此事後,楊帆才最終確定了自己的想法,說到這他還得感謝荀彧一番才是。

  「荀彧不過一介書生,前番設計陷害將軍,險些令將軍慘死別處,如今將軍不計前嫌,又誠心相邀,彧心中頓敢不安,甚是惶恐,承蒙將軍不棄,彧願拜在將軍門下,效勞一生亦無怨無悔。」

  楊帆的真心相待終於換來回報,只見荀彧當眾納頭便拜,一代大能就這樣被楊帆收入旗下。

  「哈哈.……」楊帆頓時暢快大笑,只見其扶起荀彧后笑道:「文若之才,堪比昔日李斯,我軍能得荀文若相助,勝過千軍萬馬。」

  「我主仁慈寬厚,心有大志,麾下謀臣智深如海,武將勇比霸王,加之數萬精銳悍卒,朔方之地,必是我主騰飛之所。」

  荀彧如今歸心,正值這出征之時,自然說了些振奮人心的話。

  「文若,今後可得多多關照啊!」

  見氣氛緩和,郭嘉連忙來到荀彧跟前笑嘻嘻的說道。

  「能與好友同在一處謀事,彧心中所願已!」

  看著活寶一般的郭嘉,荀彧心中感激,當下笑道。

  「主公為何定在朔方?」

  這時戲忠出言問道。

  「志才有不同的見解?還請道明,正好所有人都在,我們大家一起參詳參詳。」

  見戲忠發問,楊帆連忙問道,生怕出兵朔方會有不妥之處,但其心底卻是納悶,這北地地圖他也有所研究,目前最好的去處也就是朔方了。

  「不,忠亦是認為朔方乃是最佳去處。」

  戲忠聞言后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嘉也覺得朔方不錯!」

  郭嘉一改常態,面色嚴肅的說道。

  「朔方土地肥沃,可做糧倉,稍加發展,必是我軍之根基!」

  荀彧對於朔方郡也是有些了解,當下贊同道。

  「只是現在的朔方卻是多方勢力縱橫交錯,混亂無比,要想站穩腳跟,還需謀劃一番!」

  楊帆皺著眉頭,沉聲道。

  「誰敢擋我軍去路,打了是了,到時俺為主公開路!」

  典韋聞言后拍著胸脯說道。

  「是呀是呀,我家惡來最是勇猛,誰人能敵?」

  楊帆拍了拍典韋的手臂笑道。

  「如今我軍欲遠走漢地,還需另起一名,以凝軍心!」

  說到正事,郭嘉總是能想在眾人前頭,只見其此話一出,眾人紛紛抬頭看向楊帆。

  「不如,喚作『楊家軍』如何?」

  楊帆嘴角微翹,隨即笑道。

  「這名字好!」

  眾將隨即高聲應道。

  隨後數日內,楊家軍調動頻繁,先是駐守馬邑、汪陶二縣的迅捷營、奮威營同時開拔,向陰館而來,隨後各種物資正源源不斷的送往陰館,楊帆麾下眾人均是忙得不可開交,各縣百姓聽聞楊帆要走,紛紛前來送行,一些人更是攜家帶口跟隨楊帆而去。

  這日,陰館城外,楊帆看著眼前準備跟隨自己前往朔方的數萬百姓與十萬屯田營將士,心中還是略感欣慰,只見其大手一揮,高聲道:「走!」,隨後二十餘萬人浩浩蕩蕩的朝朔方而去。

  數日後,剛趕到并州的黃忠卻是陷入兩難之地。

  并州晉陽城中,一處酒肆之內。

  黃忠與文聘坐在一處靠窗的位置上喝酒解悶。

  「仲業,那楊帆如今已不是鎮北將軍、馬邑侯了,若他是平民,忠跟也就跟了,也好報了仲景兄的相救之情,只是數日前,楊帆大鬧晉陽城,挾軍跑了,我等此番前去,怕是會淪為叛軍之流。」

  黃忠喝了口悶酒,朝一旁的文聘苦笑道。

  「師傅,自從進入這并州境內,百姓們誰不說楊帆的好?也只有那些世家之人才會抹黑他,他的一些事迹我也聽說了,足見楊帆是位好官,這種人難道不值得我們投效嗎?」

  文聘不過是位愣頭小子,他心中判斷好壞的標準很簡單,只要大部分百姓說你好,那你就是真的好,當下不解的問道。

  「楊帆的種種事迹,我也聽過,只是現在他楊帆沒了地盤,我們再去投靠,豈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

  黃忠雙手一攤,苦笑道。

  「二位客官,您二位是在說我們并州的楊鎮北?」

  這時上菜的小兒聽到黃忠與文聘的談話后頓時輕笑道。

  「哦?小二哥願為我哥倆說說楊帆此人嗎?」

  黃忠眉頭一挑,隨即笑道。

  「楊鎮北可是咱們并州的這個!」談起楊帆,小二頓時翹起了大拇指,隨後朝四周看了看,見沒人關注這邊后又輕聲說道:「要不是那天殺的左豐嫉妒賢能,從中作梗,陷害忠良,這時我們雁門不知要好過多少。」

  「小二哥是雁門人?」

  聽小二話中的意思,文聘頓時猜想出這小二的出身。

  「小的是雁門陰館人,二位怕是有所不知,數日前,楊鎮北已經出兵朔方了,揚言要收復故土,這等好官如今已不多了,朝廷那麼對他,他還能這般作為,真可謂是我朝的忠心大將,希望以後天子能看到楊鎮北的所作所為吧,免了他的罪責,到那時等楊鎮北回來后,我并州百姓又能過上好日子了。」

  小二一臉憧憬的說道。

  「看來我們得改道去朔方了!」

  黃忠、文聘二人頓時相視一眼,隨後黃忠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