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借刀殺人
「熊廷弼說什麼!」
乾清宮,朱由校抬起頭問道:「今年內都出不了關,起碼要等到明年開化,大軍才能出關?」
「他到底想要幹什麼?」
熊廷弼傳給皇太極的消息,有真有假。
這次調兵的規模,在有明一代上屬於僅次於永樂五征蒙古和萬曆三大征,不僅有范文程估計的陝西、山西和山東三省。
甚至於,還要囊括了江南大部分的地區,以及湖廣、河南等地,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調兵行動。
朱由校原打算直接一鼓作氣解決建奴,順手,把各地的衛所都給梳理一遍,江南不需要出兵,這次調兵的主要目的就是輪防換駐。
至於說朱燮元帶出去的中原衛所軍,就是各地的刺頭將領,朱由校打算讓他們出關送了,留著也是禍害。
現在情勢不比八年前剛繼位了,全天下都在盼著這樣一場大勝。
可熊廷弼說什麼,直接上奏說建議在明年七月份大軍開拔、出關!
這是什麼概念,朱由校立馬就想做的事,要再等一年,到時候什麼情勢,誰知道!
「爺,熊總督既然如此說,便是遼事仍有不可為,明知不可而為之,斷不能如此行事啊。」
王朝輔一旁研磨,一邊小心說道。
朱由校靠在九龍御座上,冷哼道:「這個熊廷弼,到底在打著什麼算盤,動靜鬧的打雷似的大,轉眼就給朕上奏,說等到明年七月份出關。」
「具體想要做什麼,他這個奏疏上是隻字未提,他隱瞞那些部將朕能理解,可難道他連朕都信不過嗎?」
「什麼計劃不能和朕說的,這讓叫朕如何繼續信他?」
說著,朱由校怒從心來,將熊廷弼的奏疏直接扔到地上。
王朝輔彎腰建起來,恭恭敬敬又放了回去,「爺,話不能這麼說,熊總督鎮遼二十餘載,遼事到了如今的情況,功不可沒。」
「知道、知道,朕都知道。」朱由校回答得有些不耐煩,道理其實都懂,就是氣不過,這口氣緩不過去。
這個熊廷弼,情商居然這麼低!
自己如此信任他,八年來,幾乎是從不過問遼事,遇到困難,也是第一個幫助解決。
可他呢?有計劃居然連自己這個皇帝都不和盤托出!
難道他還怕皇宮裡有皇太極的細作嗎?
「罷了,罷了,他想怎麼做,就讓他怎麼做吧,留下一屁股爛攤子,還得朕替他收。」
朱由校忽然就想明白了,無奈的笑了笑。
也就是咱穿過來了,在位的要是朱由檢那個小可愛,這件事熊廷弼就要被猜忌,迫死也就是早晚的事。
這種性格,也不外乎這貨能有歷史上那個凄慘的結局。
要不是朱由校知道他絕對忠心,且有能力,這件事還真不能輕易就這麼過去,畢竟有什麼計劃連當今皇帝都不能告訴的?
現在朱由校要想的是,熊廷弼完全不顧及其餘各地兵馬已經調動,上奏不能進兵給自己留下來的爛攤子。
「熊廷弼啊熊廷弼,怎麼就沒有半點長進呢,什麼時候能讓朕省省心啊?」朱由校俯身下去,撿起了一堆奏疏,搖頭自語:
「你看看,這些又都是彈劾你的,沒有朕在,十個你都死了。」
第二天,皇極殿上。
朱由校面對幾名閣臣,開口問道:「今日朕叫幾位閣老前來,是有要事詢問,出關討金的事,準備得如何了?」
溫體仁說道:「現下已經是十月了,邊關各地漸漸苦寒,若要出關,至少要準備棉衣被褥四十萬套。」
「臣去問過司局了,四十萬套棉衣,還是太過緊張,即便到了明年開化,也是做不完的。」
「這麼難?」朱由校歪著頭,想想說道:
「朝廷做不完,就讓民間去做,從民間找商人與朝廷司局合作,製作出關所需的棉衣和被褥,成色要新,務必保暖。」
「把這四十萬套分發給四家成衣鋪子,質量要好,明年五月份交貨,朝廷用銀子買,這事勞煩溫閣老去知會戶部一聲。」
溫體仁點頭,「此事是臣分內所在,陛下的這個辦法,真是極為聰明,動用民間的力量,四十萬套棉衣和被褥,誠然不多。」
他說完,胡士廣道:
「除卻棉衣和被褥,還有大軍的開銷。」
「眼下福建、兩廣、湖廣及河南地區已經開始調換,有些地方朝廷還沒有補發軍餉,引起諸多不滿。」
「哼,不滿,他們也有資格不滿!」朱由校翹起二郎腿,想想說道:
「抽調宣大兩鎮,山東兵馬先行入京,至於說山陝兩地兵馬,讓朱燮元擬個表呈上來。」
「還有江南各地出關的衛所兵馬,也是一樣,擬個表呈給朕。」
「幾位,還有什麼事需要朕決斷的?」
幾名閣臣對視幾眼,由內閣首輔魏廣微說道:「陛下,何士晉已經被黃得功斬了,此事該給天下一個交代。」
「堂堂督撫大臣,封疆大吏,總不能死得不明不白。」
朱由校皺起眉頭,許久后才說道:「既然非要個說法,那就讓魏忠賢去做,編排罪名這種事,他不是最擅長嗎?」
「這…」幾名閣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犯了難。
「怎麼,有什麼不妥嗎?」朱由校冷冷一笑,靠在椅子上,看了一眼空蕩蕩的皇極大殿,說道:
「朕當初要整改衛所,你們不是都不同意嗎?」
「八個省的督撫大臣聯名上奏,要朕取消已經定下的旨意,你們都不支持,那朕只好自己做了。」
「何士晉已經死了,你們要為了個死人與朕作對嗎?」
皇帝還是頭一次把話說的這麼直,閣老們暗暗心驚,也是給整不會了,以往他們談話,都是晦澀難言。
現在倒好,直接被皇帝擺到檯面上來了。
「臣等遵旨…」
朱由校繼續說道:「沒有便好,調兵出關的事,一切俱照熊廷弼說的辦,動靜有多大鬧多大,傳消息出關外,但是先別調兵。」
「叫各省衛所,都給朕出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要在明年率部出關,征討建虜。」
在場的都已經是位極人臣了,當朝閣輔,心底下都活絡著呢,早明白皇帝是什麼意思。
這是在借著這次出兵,把反對衛所改制的刺頭調出關外,直接死在關外最好,就算活著回來,也能借著敘功的名義把他們調離原來衛所。
這樣一來,地方衛所勢力大大削弱,改制就能在全國順利推行了。
衛所改制,到了這一步已經無法阻擋,征討建虜,又是天下人所共願,被點名出關的衛所將領即便是想不去都不行。
可一旦要是出去,就到了熊廷弼的地盤,陪同的還有眾多忠於王事的精銳,回得來回不來,這可就說不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