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白龍馬目眥盡裂。
這個時候。
現在屍忽然說的哦啊。
「此洪荒投影,很快就會投射到孫悟空這量劫主角的畫面!」
「不若再將那孫悟空喊上來,一同觀看其反應,從而更好的領悟洪荒世界的基礎規則?」
聽聞此話。
林東微微思索。
最終。
他緩緩的點了點頭。
心念一動。
便讓人把身在車遲國的孫悟空給喊道了青雲山巔。
不一會兒。
「弟子參見太初道主!」孫悟空對著林東說道。
說完之後,孫悟空的目光還一直看著林東,以及他身邊的現在屍,眼眸中不知曉在想些什麼。
林東點了點頭。
「繼續投影!」 ……
【洪荒世界投影】.……
還是青雲山巔,只不過這次多了現在屍以及孫悟空。
此刻。
洪荒投影已經播放到觀音菩薩到達五指山的場景。
堪嘆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
欺心攪亂皤桃會,大膽私行兜率宮,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伸再顯功!
師徒們正說話處,早驚動了那大聖。
「是那個在山上吟詩,揭我的短?」
菩薩聞言,徑下山來尋著。
只見那石崖之下,有土地、山神、監押大聖的天將,都來拜接了菩薩,引至那大聖面前。
這個時候。
他原來壓於石匣之中,口能言,身不能動。
菩薩道:「姓孫的,你認得我么?」
大聖睜開火眼金睛,點著頭兒高叫道。
「我怎麼不認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加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承看顧!承看顧!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你從哪裡來也?」
「我奉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觀音菩薩澹澹的說道。
「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五百餘年了,不能展掙,萬望菩薩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孫悟空這會兒也認慫了。
「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
「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
嘖嘖~
看到沒有。
什麼叫做欲情故縱,釋門明明就是想要將孫悟空這位量劫主角度化進入到釋門當中,居然還扯上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加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觀音菩薩趁機就將這一行的任務給提了出來。
「願去!願去!」已經憋壞的孫悟空,連忙拱手點頭。
「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
「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
觀音菩薩點了點頭,緩緩的說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
他與木吒離了此處,一直東來,不一日就到了長安大唐國。
斂霧收雲,師徒們變作兩個疥癲游憎,入長安城裡,竟不覺天晚。
行至大市街旁,見一座土地廟祠,二人徑進,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膽戰。
知是菩薩,叩頭接入。
那土地又急跑報與城皇社令及滿長安城各廟神抵,都來參見。
「菩薩,恕眾神接遲之罪。」
「汝等不可走漏消息。我奉佛旨,特來此處尋訪取經人。借你廟宇,權住幾日,待訪著真僧即回。」觀音說道。
眾神各歸本處,把個土地趕到城皇廟裡暫住,他師徒們隱遁真形。 ……
畫面看到這裡。
在青雲山巔上,林東的目光看向了孫悟空。
「孫悟空,你看了這些,作何感想?」林東詢問說道。
一旁的現在屍也是用無比好奇的神色,打量著孫悟空,想聽一聽他是怎麼想的。
孫悟空神色默然。
「回稟太初道主,當初是我太傻!」
見狀。
林東點了點頭。
繼續看投影。 ……
這邊畫面來到了長安城。
卻說長安城外涇河岸邊,有兩個賢人。
一個是漁翁,名喚張稍。
一個是樵子,名喚李定。他兩個是不登科的進士,能識字的山人。一日,在長安城裡,賣了肩上柴,貨了籃中鯉,同入酒館之中,吃了半酣,各攜一瓶,順涇河岸邊,徐步而回。
看到這裡的時候。
林東心念一動。
吩咐手下將白龍馬喊過來。
因為這裡,就涉及到了龍族之事了。
不一會兒。
白龍馬就來了。
畫面還在播放。
「李兄,我想那爭名的,因名喪體;奪利的,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來,還不如我們水秀山青,逍遙自在,甘澹薄,隨緣而過。」
「張兄說得有理。但只是你那水秀,不如我的山青。」
「你山青不如我的水秀。」
只見這兩人在這裡爭論不休。
煙波萬里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
數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一覺安眠風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你的水秀,不如我的山青,正所謂雲林一段松花滿,默聽鶯啼,巧舌如調管。紅瘦綠肥春正暖,倏然夏至光陰轉。又值秋來容易換,黃花香,堪供玩。迅速嚴冬如指拈,逍遙四季無人管。」
這一段詩句,極為的有水平。 ……
也就在這個時候。
白龍來到了青雲山巔。
「弟子見過太初道主,大師兄.……你也在這裡」白龍好奇的看向孫悟空。
孫悟空點了點頭,算作是打了個招呼。
隨後兩人也沒有過多交流,畢竟這裡不是聊天的地方,他們只能夠都將目光看向了洪荒投影。
「這都是我兩個生意,贍身的勾當,你卻沒有我閑時節的好處,有詩為證。」
「正所謂閑看天邊白鶴飛,停舟溪畔掩蒼扉。倚篷教子搓釣線,罷棹同妻曬網圍。性定果然知浪靜,身安自是覺風微,綠蓑青笠隨時著,勝掛朝中紫綬衣。」
「李定,我兩個真是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但散道詞章,不為稀罕,且各聯幾句,看我們漁樵攀話何如?」張梢說道。 ……
兩人聊著天,倒也快活。
八節山中隨放性,四時湖裡任陶情。
「採薪自有仙家興,垂釣全無世俗形,門外野花香艷艷,船頭綠水浪平平,身安不說三公位,性定強如十里城,十里城高防閫令,三公位顯聽宣聲樂山樂水真是罕,謝天謝地謝神明。」
他二人既各道詞章,又相聯詩句,行到那分路去處,躬身作別。
「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細看虎。假若有些兇險,正是明日街頭少故人!」
「你這廝憊懶!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麼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
「我永世也不得翻江。」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你怎麼就保得無事?」
「李兄,你雖這等說,你還沒捉摸,不若我的生意有捉摸,定不遭此等事。」
「你那水面上營生,極凶極險,隱隱暗暗,有甚麼捉摸?」
「你是不曉得。這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一個賣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百下百著。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日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
難以想象。
這是兩個普通老百姓的對話。
其中的詩句可謂是引經據典。
當然,這也從側面的顯示出大唐帝國,不愧是作為人族的氣運中心,即便是兩個普通的百姓,都能夠是這般。 ……
見到這一幕的白龍馬,心中憤怒不已。
「這個傢伙貪慾太大,我龍族在涇河的子民,都差點被射殺一空」白龍馬說道。
林東不著痕迹的說道:「呵呵,更精彩的還在後面呢。」
說完之後。
幾人繼續觀看洪荒世界的投影。 ……
畫面回到涇河。
一個巡邏的夜叉將兩人的談話停在耳中之後,就倉皇的的回去,將他知曉的事情,告訴涇河龍王。
「禍事了!禍事了!」
「有甚禍事?」涇河龍王詢問說道。
「臣巡水去到河邊,只聽得兩個漁樵攀話。相別時,言語甚是利害。那漁翁說長安城裡西門街上,有個賣卦先生算得最准。」
夜叉一邊說著,一邊還手舞足蹈的模彷著。
「他每日送他鯉魚一尾,他就袖傳一課,教他百下百著。若依此等算準,卻不將水族盡情打了?何以壯觀水府,何以躍浪翻波輔助大王威力?」
龍王甚怒,急提了劍就要上長安城,誅滅這賣卦的。旁邊閃過龍子龍孫、蝦臣蟹士、鰣軍師鱖少卿鯉太宰。
「大王且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聽信。大王此去,必有雲從,必有雨助,恐驚了長安黎庶,上天見責。大王隱顯莫測,變化無方,但只變一秀士,到長安城內,訪問一番。」
「如果真有此人的話,容加誅滅不遲,若無此輩,可不是妄害他人也?」有龍子勸慰說道。
龍王依奏,遂棄寶劍,也不興雲雨,出岸上,搖身一變,變作一個白衣秀士,真箇丰姿英偉,聳壑昂霄。
步履端祥,循規蹈矩。
語言遵孔孟,禮貌體周文。
身穿玉色羅-服,頭戴逍遙一字巾。上路來拽開雲步,徑到長安城西門大街上。
只見一簇人,擠擠雜雜,鬧鬧哄哄,內有高談闊論的道。
「屬龍的本命,屬虎的相衝。寅辰己亥,雖稱合局,但只怕的是日犯歲君。」
龍王聞言,情知是那賣卜之處,走上前,分開眾人,望里觀看。
只見是一個中年的算卦先生。
當下。
涇河龍王就開始上前試探。 ……
看到這一幕。
在青雲山巔上的白龍馬忍不住問道:「敢問太初道主,傳言這袁守誠娘是釋門的觀音所化,是否有此事?」
林東點了點頭。
「不錯,這袁守誠實乃是觀音所化,但那釋門的觀音為了摘除自己,就將木吒給丟了出來,定了這霍亂朝綱的罪名。」
白龍馬心中驚駭。
繼續看去。
只見洪荒投影再一次開始投射。
「公來問何事?」
「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涇河龍王化作的中年書生詢問說道。
先生即袖傳一課。
「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占雨澤,准在明朝。」
「明日甚時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明日辰時布雲,已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此言不可作戲。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斷的時辰數目,我送課金五十兩奉謝。若無雨,或不按時辰數目,我與你實說,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時趕出長安,不許在此惑眾!」涇河龍王冷哼一聲。
這個臭算卦的,這下子算是完蛋了,居然敢與自己一個操控雨數的龍王比斗下雨,豈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
然而。
觀音菩薩化作的袁守誠,卻是詭異的一笑,隨後就點了點頭!
「這個一定任你。請了,請了,明朝雨後來會。」
龍王辭別出長安回水府。
大小水神前來迎接。
「大王訪那賣卦的如何?」
「是一個掉嘴口討春的先生。我問他幾時下雨,他就說明日下雨,問他甚麼時辰,甚麼雨數,他就說辰時布雲已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我與他打了個賭賽。」
「若果如他言送他謝金五十兩,如略差些,就打破他門面趕他起身,不許在長安惑眾。」涇河龍王笑眯眯的說道。
「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這等胡言?那賣卦的定是輸了!定是輸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
此時龍子龍孫與那魚鯽蟹士正歡笑談此事未畢,只聽得半空中出現聲音。
「涇河龍王接旨。」 ……
在青雲山巔上。
看到這一幕的白龍,那裡還不明白,這一切都是釋門搞的鬼,就是想讓他們龍族被拉入量劫之中。
一想到這裡。
白龍馬頓時目眥盡裂。
龍族在這一次的量劫之中,實在是太慘了。
自己身為三太子都被送到量劫之中了。
後面這涇河龍王一家,如果沒有太初道主的話,恐怕最終的下場,會比自己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