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財色> 第四百零一章 商界航母沉沒的前夕

第四百零一章 商界航母沉沒的前夕

  z 

  月中旬的時候,范無病到春都去視察工作,之後就被府邀請,前往參觀訪問。 

  范無病以前沒有到過鄭州,因此就答應了下來。 

  鄭州市政府方面對於范無病的到來是做了很多功夫的,不但從衣食住行上做了很多安排,甚至也為范無病安排了兩名漂亮的女孩兒做導遊,除了參觀一些選定的景點之外,還由著他隨便上街出行。 

  到了鄭州之後,范無病決定去看看亞細亞商場。 

  一九八八年秋天,空軍退役政工幹部王遂舟出任一家正在籌建中的百貨商場的總經理。他只用了不到兩百天就完成了整個籌備期,創下當時河南商場的歷史記錄。從開業的第一天起,亞細亞就以一種嶄新而不凡的形象讓人眼睛一亮。 

  范無病等人走進亞細亞的時候,彷彿進入了一個豪華的星級賓館,四處是鮮花綠草。商場里不但有營業員,還有迎賓小姐和歌舞演員。每天清晨,商場門口還有儀仗隊升國旗,奏國歌,為圍觀的顧客做隊列表演,這一場景一度成為鄭州最著名的觀賞景點。 

  當年在開張前夕,亞細亞商場在鄭州各報紙投放了數十萬元的廣告,這是當時所有鄭州商場一年廣告費的總和。幾乎是一夜之間,亞細亞就獲得了消費者極大的認同。開業第二年,亞細亞的營業額將近兩億元,一躍而名列全國大型商場第三十五位。此後三年,亞細亞的營業額每年均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遞增,穩居河南第一。 

  也是到了這時候,一些當時還不為人所察覺的危機已經開始萌芽了。 

  王遂舟在商場形象塑造及商業活動策劃方面堪稱高手,可是對於管理他卻頗無章法,缺乏監督約束機制,開業八年的亞細亞沒有進行過一次全面徹底的審計。在這八年中,亞細亞先後換了四任老總,卻沒一次審計,沒一次交接。在鼎盛時期,亞細亞每年的營業額一個億一個億地往上翻,可是企業的純利潤卻從來沒有突破過一千萬元。 

  一九九三年,王遂舟以鄭州亞細亞商場為基礎,擴股成立了鄭州亞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由兩家擴大到五家,後來增加到六家,新入伙股東均為此前在海南發跡的金融商及房地產商。他們幾乎是簇擁著王遂舟,走上了連鎖經營的道路。 

  在不長地四年時間裡。亞細亞先後開出了十五家大型連鎖百貨分店。這家自有資本總額不過四千萬元地企業卻進行著一場投資將近二十億元地超級大擴張。可是。沒有一個人會料想到。這條通往中國零售連鎖帝國地康庄大道竟是一條失敗之路。亞細亞所有地連鎖分店。開業之日即虧損之時。慘狀竟無一例外。 

  兩個小姑娘領著范無病在商場裡面亂轉。看著琳琅滿目地商品都很興奮。范無病卻想著這座商場什麼時候會破產倒閉?這個想法真是有點兒巨大地反差。 

  鄭州會邀請范無病來參觀考察。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從邪教手裡面沒收地地皮中。這裡也有一塊兒。而且面積不小。此時已經成為范氏家電連鎖商場地一部分。五千多平米地地方。被范無病按照倉儲式超市地運作模式給開發出來。在鄭州地鬧市區顯得非常醒目。 

  而且范無病特意製作了一批大屏幕地ledd顯示屏。整天弄一些特別有感染力地廣告循環播放著。吸引了無數本地人和外地人地注意力。使得商場裡面顧客盈門。絡繹不絕。 

  這幾年地時間。正是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地大好時機。因此只要有貨源。就用擔心會有什麼銷路上地障礙。范無病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會答應幫朱老闆收拾殘局。接下了這麼多地地皮進行經營。 

  自從范氏家電連鎖商場鄭州店一開業。就引來了眾多媒體地關注。這裡地優良環境以及先進地管理模式。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前來體驗。而媒體似乎也對范氏投資集團旗下地這些企業感到特別有興趣。時常都會有免費地報紙宣傳什麼地。弄得范氏家電連鎖商場地名氣已經超過了亞細亞。成為鄭州地第一著名商場。 

  范無病最成功之處,就是能夠大量地利用高科技手段來營造購物氛圍,而不是單純地依靠人為地娛樂方式來吸引人,因此在家電銷售行業,他地連鎖商場的業績是最好地。 

  鄭州市裡面原本有十六家比較大的家電商場,自從范氏家電連鎖商場開業之後,半年之內已經有十二個家電商場瀕臨倒閉了,還有幾家已經在考慮轉行兒,在這方面,實在是沒有人可以跟范氏投 

  旗下地企業爭鋒的。 

  在這種情況下,鄭州市政府是既喜且憂的,喜的是范氏家電連鎖商場一家商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十幾家商場的銷售總額,憂的是其他的商場干不下去了,該怎麼辦呢? 

  這一次他們邀請范無病過來,實際上也是想要跟范無病商量一下,能不能照顧一下鄭州市的商場行業,多少給他們一口飯吃? 

  范無病在亞細亞商場裡面轉了很長時間,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管理方面有些混亂,似乎很多服務員都是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的人員,至於那些部門經理或者更高級別的管理者,也都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外表形象不錯,但是在商業上面的認識就非常不足,根本不適於擔任目前所承擔的各種職務。 

  范無病早就聽說鄭州亞細亞商場經常是以貌取人。去年的年底,廣州、上海、北京三地大型商場相繼開業,管理人員嚴重不足。亞細亞從西安招聘了幾百名青年,經過短期培訓后,準備派往三地。由於不了解個人情況,只好將那些五官端正、口齒清楚的派往廣州、上海或北京的商場當經理或處長,其他人員則當營業員。 

  而且他們的用人政策也非常隨意,據說亞細亞商場劇團的報幕員周某,不值管理不會看帳,居然被任命為開封亞細亞商場的總經理,這就有點兒太過兒戲了。 

  另外就是任人唯親,亞細亞某領導的一位表弟,原是鄭州市郊的農民,居然被任命為北京一家大型商場的總經理,某領導的兩位妻弟,山東農民,也被委以重任,就連他家的小保姆也被任命為亞細亞集團配送中心的財務總監。 

  亞細亞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排斥異己。亞細亞曾有四位年輕的副總,因他們不附和總經理的意見,被借故派往外地辦事處。第二年的時候,亞細亞駐外辦事處撤銷,四位副總返回商場時,就發現他們的位置已被別人所取代。 

  當三年前,連鎖經營的理念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亞細亞已聞風而動,決心大力舉發展連鎖霸業。它先是成立了鄭州亞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后又組建了專門的零售業管理公司,將觸角伸向了全國各地的省會以上級城市,飛快地組織選項和籌備,平均每四個月開業一家大型連鎖店。 

  由於資產所有者不同,河南境內的連鎖店仍以亞細亞為名,省外連鎖店一般稱做|村百貨。每到一地,它都要隆重登場,包括狂轟濫炸的廣告,盛大的開業儀式,為顧客開闢公交免費線路,以及種種出格的、著意張揚的促銷活動。這些地方的人們,得以親身體察聞名已久的亞細亞風範。 

  但是,接觸的時日一久,公眾的眼光便逐漸變得惑、冷淡、挑剔了。它的水土不服,它的暴發戶式的淺薄、幼稚、衝動等諸多弱點暴露無遺,以致每一家亞細亞連鎖店雖然從形式上立了起來,但因缺乏內在的、實質的支撐,而難以具備真正的活力,難以融入當地的經濟環境及百姓的生活中。 

  廣州|村百貨開業時,當地報紙審慎地批評它不惜血本打價格戰,經營費用大,恐怕難以為繼。而上海|村百貨關門后,中國商報呼籲上海商界應廣泛關注|村現象,切莫重蹈他們的覆轍。 

  亞細亞現象終於變成了不景氣的|村現象,從前年開始,全國各地媒體對|村百貨及其他亞細亞連鎖店的報道以批評、貶抑為多。 

  當初亞細亞是把日本的八伴當作對手,又視為老師。 

  八伴宣稱兩千年前要在中國開設一千家分店,也成為亞細亞加快連鎖經營步伐和遍布全國開花的決策思路。亞細亞在外省開店時,幾乎每家店全是自己建店,導致資金佔壓、不良貸款增多。結果是搞一家賠一家,並拖垮了總店。 

  除了盲目擴張外,惡性商戰也是斷送亞細亞的原因之一。在一九九二年前後,亞細亞挑頭引起的鄭州商戰,大打價格戰,尤其是拼紅了眼的正麵價格競爭。這種商戰的後果,使參戰的六大商場如今無一不遭嚴重虧損。亞細亞熱炒商戰害人的同時,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范無病認為,惡性價格競爭只會造成企業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浪費,並與運營企業的終極目的背道而馳,假如沒有那個實力,是玩不起這種以本壓人的戰術的。 

  今日第三更送到未完待續,)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