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斗的第三十一天
孫太醫不敢接這話, 只道:「萬歲爺派奴才給娘娘診脈。」
顧倩倩笑了一聲,沒再逗他,伸出手, 由著他把脈,孫太醫觸及脈象時, 臉上掠過些許錯愕神色,但又很快遮掩好,他收回手, 「娘娘還是老毛病,體虛宮寒,氣血不調,奴才重新給您開個方子,這新方子效果會更好一些。」
「唔。」顧倩倩點了下頭, 「有勞了。」
「這是奴才分內之事。」孫太醫不動聲色地說道,跟著百靈退了下去,開了一個新方子。
顧倩倩病癒之後, 就請孫太醫給她調養身子,原身的身體經過大病一場后, 虛得很,要想把身體調養好,沒個一年半載是不成的。
這也是顧倩倩沒打算在這段時間懷孕的原因。
自己的身體都沒養好, 就急巴巴地想要懷孕生子, 將來那要是落得個一屍兩命, 豈不是氣得冤枉?又或者難產,自己嗚呼哀哉,留下個兒子或閨女,那顧倩倩估計能氣得詐屍。
她悠哉地借著葵水的理由養著身子。
在這段時間, 乾隆就只能去高貴妃或者純妃,皇后等人那裡。
時間轉眼逝。
眼瞅著中秋節將至,各宮妃嬪來給皇后請安,便不免說起中秋節家宴的事。
純妃笑盈盈地說道:「今年中秋佳節,太後娘娘還在五台山,我等雖不能在太後娘娘跟前盡孝,可也不能讓太後娘娘冷冷清清地過這個日子。」
太后鈕鈷祿氏今年大半時間都在五台山,說是要在五台山吃齋念佛,乞求佛祖保佑大清安定,百姓國泰民安,可實際上的原因,宮中的人都清楚,太後娘娘是貪圖外頭清閑,又熱鬧自由,才去五台山。
但她都這麼說,也沒有人敢說她是在扯謊。
畢竟,這紫禁城最尊貴的女人便是太後娘娘,即便她不是萬歲爺生母,為了一個孝字,連皇上都得給她三分薄面,更何況其他人?
「本宮也是這麼想的。」皇後點頭說道,「本宮已經讓人在五台山下的皇莊給皇額娘準備了宴席,戲班子,雜耍班子也都送去了,如今看來,缺的是咱們的禮了。」
「娘娘這話倒是和臣妾想到一塊兒去了,」高貴妃微笑著說道,「臣妾想,今年太後娘娘不在宮裡頭過,咱們的禮就得厚上三分,您說,是不是?」
「是這個理。」富察皇後點點頭。
她環視眾人,道:「既然這樣,那諸位回去便用心想想給太後娘娘送什麼禮,後日一併送到這裡,本宮讓人快馬加鞭送過去。」
「是,娘娘。」眾人齊聲回答。
純妃臉上帶笑,像是想起什麼,道:「說起來,皇後娘娘,愉嬪妹妹養病了這麼些時日,也是該讓她出來走動走動,免得太後娘娘問起來,咱們這邊不好交代。」
「你倒是提醒本宮了。」皇后頷首道,「也快到了中秋節,沒有讓愉嬪自己過的道理,劉嬤嬤,你去養心殿走一趟,問問萬歲爺的意思。」
當日讓愉嬪好好養病的是乾隆,故而就算是皇后也不敢隨意造次。
顧倩倩唇角帶著一絲笑意,自在地喝著茶,眼神落在高貴妃的肚子上,這小半個月,高貴妃也承寵了兩三次了,現在肚子里應該已經有了吧。
劉嬤嬤很快就回來了,她滿臉喜色,「回娘娘的話,萬歲爺的意思是愉嬪娘娘既然病好了,那就可以出來了。」
「這可真是件喜事啊。」高貴妃似笑非笑地看向顧倩倩,說道。
顧倩倩笑著頷首,「的確是件喜事。」
高貴妃看了她一眼,唇角掠過一絲冷笑。
顧倩倩渾然沒把愉嬪放出來的事放在心上,回到長春宮,她便找來杜鵑,杜鵑是負責管理她私庫,她現在當務之急是要給太后準備一份中秋禮。
瞧著賬冊上琳琅滿目的各色東西,顧倩倩眉頭皺起,抬起頭對杜鵑問道:「杜鵑,依你看,本宮該給太後娘娘送什麼中秋禮好呢?」
原身同太后的關係可不怎麼和睦,太后就壓根沒給過原身什麼好臉色瞧,這若是旁人,顧倩倩大可像對付高貴妃她們一樣,可偏偏是太后,這就有些棘手。
畢竟這個世道是孝字當頭,一個孝壓下去,便是皇帝也得給太后磕頭。
何況她一個妃子。
「娘娘,」杜鵑壓低聲音道:「您送禮,是想討好太後娘娘呢?還是想中規中矩呢?」
這番話就有些意思了。
顧倩倩抬起頭,眼眸露出意味深長的神色,「怎麼說?」
「奴婢可以說,但奴婢想先請娘娘寬恕,因為奴婢即將說的話並不中聽,而且大逆不道。」杜鵑跪伏在地,懇切說道。
顧倩倩心裡一愣,這杜鵑伺候她這麼久,從沒這麼大陣仗過,更不用說還說自己的話大逆不道。
「你起來。」顧倩倩上前將杜鵑扶起,「本宮既然讓你說,就絕不會責怪你,你只管直說。」
「是,娘娘。」有了這話,杜鵑才有底氣說出接下來的話,她緊握著拳頭,恭順地說道:「娘娘,您或許也知道,太後娘娘很是不喜歡您吧。」
「這事本宮是清楚的。」顧倩倩說道,「不過,以前太後娘娘對本宮面子上也過得去。」
就是不給什麼好臉色,不帶正眼瞧而已,這些手段也沒什麼。
「娘娘,可是今時不同往日。」杜鵑小聲道,「您以前在宮中不受寵,太後娘娘自然不會在意你,可現在您在宮裡頭地位不同以前,連貴妃娘娘和皇后都奈何不了您。您覺得,太後娘娘會不知道這些情況嗎?」
顧倩倩皺了皺眉頭,聽杜鵑這話的意思,以前太后雖然厭惡但卻沒對付原身,是因為原身壓根不值得太后出手對付,這倒也是,原身那種情況,是個人都能騎在她頭。太后是什麼人,怎麼會和她計較,但是現在情況不同,她現在太過得寵,皇后和高貴妃對付不了她,太后就會出手。
這番話的確夠不中聽,也的確夠大逆不道。
闔宮都知曉太後娘娘吃齋念佛,是個心善的,又不理後宮事務。可在杜鵑口中,太后卻是個陰險小人。
「杜鵑,你既然提醒本宮,那你可知道太後為什麼不喜本宮?」顧倩倩疑惑地問道。
這事是顧倩倩所不了解的,原身的記憶當中和太後接觸並不多,料想原身的性子,也干不出來得罪太后的事,她是真不明白太後為什麼這麼針對原身?
「奴婢正好知道這事,」杜鵑道,「以前管教奴婢的姑姑昔日是伺候孝敬憲皇后的,孝敬憲皇后與您是同族人,您的額娘和孝敬憲皇后感情極好,太後娘娘和孝敬憲皇后當年在宮中斗得很是厲害,太後娘娘在雍正八年封了貴妃,次年孝敬憲皇后就薨了,有人說,孝敬憲皇后的死同太後娘娘有些關係。」
顧倩倩張了張嘴巴,腦袋裡一陣嗡嗡作響。
她就說記憶里太后怎麼對原身不冷不熱,原來這其中有這樣的原因。顧倩倩現在覺得,原身死得真是一點兒也不冤枉,她連太后厭惡她的事都不清楚,還年年絞盡腦汁給太后準備各種禮物。
要她說,這就是拋媚眼給瞎子看。
「本宮明白了,」顧倩倩點頭道,「那就準備中規中矩的吧。」
她看了眼賬冊,道:「先前萬歲爺送來的一尊白玉觀音你去庫房裡取出來,就以這個為賀禮,本宮再寫封信,就是了。」
「娘娘英明。」杜鵑笑盈盈說道。
顧倩倩笑著搖了搖頭,「本宮不過是有點兒小聰明罷了,對了,你那姑姑現在在哪裡當差?」
「就在浣衣局。」杜鵑說道。
浣衣局啊,還真是不出她所料,顧倩倩的手指敲了敲扶手,連她這個沾親帶故的娘娘都被太后針對,那些伺候過孝敬憲皇后的估計難有一個好下場。
「太後娘娘雖不管後宮事務,可也手眼通天,本宮暫時不能幫她換差事,」顧倩倩沉吟著說道,「不過,你私底下給她送去些吃食藥物,等尋了機會,本宮會報答她這個恩情的。」
杜鵑連聲道是。
她心中對娘娘是佩服不已,她都沒跟娘娘說起這些事是怎麼聽來的,娘娘就猜測出來是那姑姑主動找上來告知的。
其實這並不難猜,這事對顧倩倩來說算是很重要,至少讓她對太后針對她的原因心中有數,如果杜鵑早知道這事,必然早就告知。
拖到今天,那必定是因為她是最近才知道的這事。
而且,孝敬憲皇后的死同太後有關這種大事也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顧倩倩心想,那姑姑倒是聰明,改明兒說不定有用得上的地方。
當天晚上,乾隆來長春宮時,顧倩倩就笑著隨意一般說起給太後送白玉觀音的事。
「你不是挺喜歡那白玉觀音嗎?」乾隆摩挲著顧倩倩的肩膀,道。
「臣妾是喜歡,不過,臣妾想,這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太後娘娘為了百姓在五台山吃齋念佛這麼久,這白玉觀音該送給太後娘娘才是。若是能讓太後娘娘歡喜,臣妾便高興。」顧倩倩體貼地說道。
「你有心了。」乾隆欣慰地說道。
他這話若是被其他娘娘聽見,必定得把她們給氣死。
其他娘娘為了給太后準備中秋禮,也是從年初就開始準備,比如說高貴妃,就命人在民間搜尋成色好的東珠,這裡頭可有門道,要找的東珠要顏色,大小一般大,而且要找齊全九十九顆,可想而知,有多麻煩。
而皇后那邊,她事事遵照乾隆的意思,最近乾隆號召節儉簡樸,她便自己動手,要抄足八十一卷佛經給太後送去。
這些人是一門心思想討好太后,顧倩倩靠在乾隆肩膀上,心想,她就免了,橫豎也討好不了太后,過得去就是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11-08 22:24:59~2020-11-09 19:57: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赤練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明月何皎皎 20瓶;拋瓦怪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