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的弟子們是學霸> 第八十九章 蜀地——川戲

第八十九章 蜀地——川戲

  路崢將牛肉咬上一口,入口便火辣辣的,直燙舌頭,但軟硬適中,再來一口,更是香嫩無比,香、麻、辣俱全。再一看鍋子,一鍋紅艷,視要衝出鍋子,火遍大江南北。

  這頓飯怎一個爽字可以形容得全。這裡不僅食材新鮮,更是將蜀味火鍋的香辣味美體現得淋漓盡致,令路崢留戀不已。

  最後,他們吃完了所有的菜品,時間也來到了下午兩點左右。

  路崢在渣渣輝的攙扶下才慢慢站了起來,沒辦法,吃得太撐。

  路崢堅持自己走一會,出來后看到滿眼的民居,不遠處鬱鬱蔥蔥的麥苗。

  在一段田埂上來迴轉了一會後,可以聽到旁邊村子里不時傳來狗叫聲,以及豬凄慘的叫聲,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這些聲音引得不遠處的池塘中的鴨子和鵝也嘎嘎叫個不停,好一副田園風光圖,當真是河山如畫。

  路崢覺得非常有趣,不知不覺間,肚子也沒那麼撐了,他揮手示意渣渣輝——進城。

  當然這裡還有古鎮,鎮上有六棵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樹,明清時代的建築比比皆是,至今保存完好,除此之外,古廟、古水陸碼頭和古樸的民風民俗。

  路崢今天不準備繼續在這裡逗留,他準備晚上前趕去芙蓉城。

  據史書記載,這個城市構築於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中葉。但金沙遺址的發掘,給它的建設時間帶來了新的證據,它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

  唐朝時期,少陵野老先生,也就是詩聖,一句「……花重錦官城。」讓芙蓉花開得花團錦簇。

  沒錯,這個地方因芙蓉花而得名,韓愈賦有詩一首: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這裡有一個地方叫寬窄巷子,它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組成。

  寬巷子窄,窄巷子寬,井巷子新!

  它是清代街區記錄了芙蓉城的滄桑歷史,其建築風格兼具川西民居與北方四合院的特點。

  它「魚脊骨」形的道路格局,便於居民自髮式能管理,奠定了芙蓉城居民安靜、悠閑的生活基調。

  這裡有48座四合院,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可以看到它的灰磚黛瓦,門墩、拴馬石、窗扇、雀替垂花柱等,從細節上再現了芙蓉城人的生活韻味。

  除了這些,還有它的民俗文化。

  路術給路錚講過,解放前,芙蓉城有六大經典民俗:逛魚市、修竹器、補涼席、修水桶、打草鞋、代客冒飯。

  逛魚市:芙蓉城曾經被稱為「東方水城」,據《通覽》記載,清末時,全城有塘20餘處,所以老芙蓉城人不愁沒有魚吃。

  野生泥鰍、黃鱔之類絕不像今天這麼貴重,一般人都吃得起。特別是鯉魚鯽魚甚多,絲毫不稀罕。

  拂曉時分,城內城外以捕魚蝦為生的人便擁入位於南門大街、湖廣館街的魚市蝦市。

  老芙蓉城人的飲食習慣似乎重豬肉輕魚蝦,他們善於在豬肉上變花樣,對魚的烹調相對簡單。

  修竹器:竹子是南方的植物,蘇東坡留有名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修竹器的手藝人,一般會帶著一捆竹子、蔑條和工具四方遊走,不愁找不到生意。

  從吃飯用的筷子、買菜用的籃子到廚房裡的系列炊具、桌椅板凳、晒衣服的竹竿、出行的箱子竹篼、掃地的掃把,無一不是竹。

  由此可見,竹器在芙蓉城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了。

  補涼席:這是那個時候的售後服務,竹涼席賣出去了你得維修不是。

  那個時候的夏天,就有許多「賣清涼」的職業,有的小孩專在茶館理髮鋪等公共場所為人搖扇,充當別人的「電風扇」,有賣涼悠悠甜滋滋的冰粉涼水的……

  修水桶:那時沒有自來水,得用水桶去井裡提水,到河邊挑水。

  木桶漏水了,或散架了,斷然不會拿那木塊來當柴燒。若是小毛病可以自己動手修理,大毛病就讓專業箍桶匠來修。

  打草鞋:那時最便宜的鞋是草鞋。因為人人都要穿鞋,而草鞋的輕便舒適也深得人們的喜愛。

  代客冒飯:老城裡服務行業的周到細緻頗有人情味,茶館里賣香煙的可以論支賣,碗破了有人補,刀鈍了有人磨,屋漏了有人撿瓦,天冷了有人出賣溫暖,天熱了有人出賣清涼……

  麵館里還有一項便民措施——代客冒飯。顧客帶碗冷飯,館子里會用麵湯將飯冒得熱氣騰騰而不收分文。若是兜里還有幾個小錢,也可以來碗素麵肥腸煮涼粉什麼的做菜。

  當然,以上這些都很久遠了。

  你聽,那群小孩子唱的:「紅蘿蔔,抿抿甜,看到看到要過年」。

  現在的芙蓉城人從臘月初八開始就做起了過年的各種準備工作,置辦年貨。

  其中最重要的是置辦新衣和推湯圓粉子。要將糯米用冷水泡上三天,用石磨推攆成粉,再用長條凳壓出包湯圓的粉子。

  路錚今天來這裡不是主要是來聽戲的,川劇。

  華夏西南地區戲曲曲藝之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蜀西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是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形成於清朝乾隆年間,主要流行於西南四省市的漢族地區。

  川劇特色鮮明,有著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高腔和令人驚艷的變臉技巧,並以此為人們所熟知。

  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常見於舞台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

  劇本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喜愛。

  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創造人物,嘆為觀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