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歡喜記> 第 226 章

第 226 章

  夏家人自夏少卿府上告辭,夏少卿還勸了夏文一二,大意就是年輕人做事不要急躁之類的話。 

  待將客人一一送走,夏少卿去房裡與妻子打聽緣由,夏恭人捂著胸口,一幅心有餘悸的模樣,道,「險沒嚇死我。文哥兒他媳婦這是什麼脾氣哪,哪裡似來賀壽,倒似來殺人的。」 

  夏少卿道,「說這個做什麼,孩子們直言直語罷了。」夏少卿對陳郎中家亦是惱怒的,夏文是他族侄,夏氏宗族眼瞅著出息了一個,陳郎中竟然背後下手黑,夏少卿焉能痛快。夏文夫妻雖有些急躁了,夏少卿最恨的卻是陳郎中。 

  夏恭人一呶嘴,「你去瞧瞧咱家正廳的地磚,滿屋子誥命都給她嚇得哆嗦。你有空跟文哥兒說,也該好生管管他這媳婦,聽說在家裡,咱們嬸子都得讓她三分,也忒霸道了。」 

  夏少卿道,「你聽誰說的?」 

  「若是外人說,我是不能信的。就是文哥兒他姑媽與我念叨的,這還能有假?」 

  夏少卿道,「族嬸又不是一個人跟著孫子過日子,下頭還有兒子女兒,文哥兒他爹最是孝順,若族嬸過得不好,文哥兒他爹第一個不能答應。何況你看族嬸,寬房大院的住著,丫環婆子滿屋,身上衣裳也華麗富貴,氣色紅光滿面。要這樣還說日子過得不好,什麼樣的日子叫好?你別聽文哥兒他姑媽胡說。」婦人總這樣聽風便是雨,故而不成大器。 

  說完,夏少卿溜溜達達的去正廳看地磚了。 

  夏恭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第二日,夏姑媽又慌頭慌腦的來了。 

  夏恭人倒是挺喜歡聽這位丈夫家族的族妹說話奉承,關鍵是,兩人有共同喜惡:夏恭人一樣不喜歡趙長卿。 

  倒不是說趙長卿得罪過她,實在是,夏恭人就是不喜歡趙長卿那種骨子裡的與眾不同。明明不過是個小女子,上頭兩層婆婆,下頭小姑子小叔子,原本該委委屈屈的過小媳婦的日子,結果,趙長卿竟過得比太婆婆都舒坦,簡直是媳婦界的異數! 

  其實,這關夏恭人什麼事呢! 

  但,夏恭人就是看不慣! 

  怎麼看怎麼令人厭惡! 

  讓她想到一些不好的記憶,實在太討厭了。 

  夏恭人請夏姑媽坐了,笑,「看妹妹這樣子,似有事情?」 

  夏姑媽一臉愁苦,唉聲嘆氣,「我是無事三寶殿,受我家老太太的吩咐,來嫂子這裡打聽信兒來了。」 

  夏姑媽這種貨色,夏恭人根本不用廢腦筋便能猜出她的來意,不過,夏恭人依舊很捧場的表示,「我這裡能有什麼信兒?咱們不是外人,妹妹有什麼事,直言便是。」 

  夏姑媽道,「不瞞嫂子,昨天的事嫂子是眼見的,真是嚇死個人。我們老太太,回家便嚇病了。聽說帝都的官兒好不好的就會參人一本,先時文哥兒媳婦的差使,就是給人蔘沒了。她年紀輕,不知好歹,還以為是在家呢,說翻臉就翻臉,殊不知咱們哪裡得罪得起這帝都的貴人們呢。唉,一大家子都提心弔膽的,我跟嫂子打聽打聽,這事兒要不要緊。家裡老太太膽子小,已嚇得不行了。」 

  夏恭人嘆道,「往時妹妹與我說,文哥兒媳婦的脾氣不大柔順,我還不大信,覺著平日里挺和氣的。唉,昨兒才見著真。天哪,我也給她嚇得不輕。這帝都可不比別處,誥命夫人們,哪個不是養尊處優的,不要說沒見過她這種渾身蠻力的,便是平日里誰說話稍微聲音大一些,也要被人笑話。昨兒文哥兒媳婦那一通罵,人家都得說,是不是咱們夏家女眷都這樣厲害呢。」 

  「唉,她年紀,不知事,做事難免顧前不顧後,只圖一時痛快,不慮將來啊。」夏恭人道,「你想想,可家裡蓮姐兒玉姐兒都小呢,若是給人誤會蓮姐兒玉姐兒也是一樣的脾氣,以後還嫁人不嫁?」 

  夏姑媽怕是怕趙長卿得罪了人連累一家子,她還未想到女兒的親事會受其連累,經夏恭人此番一提醒,夏姑媽心一沉。原本想著將女兒許配給夏武,誰曉得兩人屬相不和,不管是真是假,總不好再提此事。那麼女兒勢必要另尋親事的。 

  是啊,如今家裡的名聲給趙長卿連累的,還有哪家人來敢說親? 

  夏姑媽嘆口氣,「我跟著哥哥嫂嫂過日子,腰杆子不硬,說的話也得有人聽呢。就是家裡老太太,平日里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呢。」 

  夏恭人勾唇一笑,「闔帝都看看,像你家這樣的,倒是頭一份兒。說出去,誰人敢信呢。」 

  夏姑媽時常來夏恭人這裡說話,深覺族嫂便是她的知己,故此,心裡有些事,夏姑媽也不瞞著夏恭人,「如今這宅子,就是文哥兒媳婦買的……」住人家的地方,這說話辦事的時候自然要客氣些。 

  夏恭人笑悠悠地,「這話說的,什麼是媳婦的?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既是嫁了,連她這個人都是夫家的,何況一些身外之物?我家規矩算是寬鬆的,兒媳婦們往娘家送東西也得給我瞧過才成。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你說對不對?」 

  夏姑媽咂舌,「哪裡敢跟嫂子你比呢。」趙長卿剛到蜀中時就給過她們母女下馬威,如今宅子都是趙長卿置辦的,自然又矮一頭。何況,趙長卿的脾氣,夏姑媽是真的惹不起。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夏恭人心下鄙薄,面兒上笑笑,也不說話了。 

  夏姑媽老話重提,問,「嫂子,你說昨兒文哥兒媳婦說話不大妥當,不會又叫御史參了吧?」其實御史不御史的,她也不大懂。只是聽人說,御史是管著參人的,便有樣學樣的問一句。 

  夏恭人皺眉道,「我這也不是嚇唬你。昨兒的陳太太身上雖沒誥命,她家老爺是正五品的兵部郎中,他家族長在朝中任正三品戶部侍郎。他家雖不是大戶大族,在帝都也不算無名之輩了。昨日受此大辱,定要討回顏面的,至於用什麼手段,這就不得而知了。」 

  夏姑媽心下一涼,失聲道,「那豈不是一家子都跟著遭殃。」 

  夏恭人嘆口氣,道,「待老爺回來,我問一問他吧。」 

  夏姑媽告辭時都是七上八下。 

  思量了一路,夏姑媽回家后與夏老太太道,「娘,咱們還是回老家吧?」 

  夏老太太道,「怎麼了?」 

  夏姑媽將夏恭人的話又添油加醋的說了,道,「昨兒文哥兒媳婦得罪的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說陳家族長是正三品的戶部侍郎,比族兄這個大理寺少卿還要高兩級哪。這可怎麼辦?得罪了這樣的大官,哪裡還有活路!咱們趕緊回蜀中吧!還是老家好過日子,這心裡也踏實!」 

  夏老太太心也慌了,嘴還是硬的,道,「就是皇帝家,也不能不講理!這事兒原也不怪咱家,是他家先使的陰招!」總的來說,夏老太太雖然也極其不待見趙長卿,但,趙長卿是夏家的人,在這大是大非面前,她還是要維護一下的。 

  夏姑媽抓住母親的一隻手,道,「我的娘誒。皇帝家還要講什麼理啊!這眼瞅著就要大禍臨頭,趕緊找大哥大嫂來商量個對策吧!要我說,咱們帶著武哥兒回蜀中,先給大哥保住一脈香火才是要緊哪!」 

  夏老太太終於給嚇得心慌意亂了,道,「哪裡,哪裡至於此哪……」她老人家自己也沒主意,忙叫人去找兒子,又想起,兒子去書院當教書先生了,只得先命人尋夏太太與趙長卿來。 

  天氣有些熱了,趙長卿正在房裡畫畫,聽到老太太差人來找她,只得換了衣裳做過。 

  夏太太也到了。 

  夏老太太一見趙長卿便道,「你可知,你闖了大禍啊!」 

  夏姑媽附和,「是啊!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 

  趙長卿懷疑這母女二人發癔症,夏太太笑問,「這話怎麼說的,老太太,家裡沒什麼事啊。」 

  夏老太太瞪眼,「沒事?到時出了事怕你還在夢裡呢!」示意長女,「把事情跟你大嫂和侄媳婦說一說!」 

  夏姑媽二次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那口氣,好似明天皇帝就要來抄家似的。夏太太一聽臉色就變了,道,「不至於此吧?」她看向趙長卿,這些事她沒經驗,一般沒經驗的事,她都習慣性的找趙長卿拿主意。 

  趙長卿眉毛都沒動一根,道,「老太太、姑太太放心,這都是沒有的事。陳郎中不過五品小官,他家族長也不過三品侍郎,他家去告我最好不過,我還要去跟他說理呢。不用怕,沒事的。」 

  夏姑媽道,「可族嫂說……」 

  趙長卿並未再接著解釋,溫聲道,「若姑媽還是擔心,不如等相公下了朝,讓他去族伯家問問。族伯是大理寺少卿,專門管著斷案的。若有什麼消息,自然族伯這裡更準確,對不對?」 

  剛剛入夏,天有些熱了,卻還未到供冰的時候。夏姑媽心裡著急擔心,直急出一腦門子汗來,拈著帕子胡亂一抹,道,「還來不來得及啊?」 

  趙長卿一時沒明白,「什麼來不來得及?」 

  夏姑媽小聲道,「會不會皇帝老爺突然就派人來抄家啊?」 

  趙長卿心下哭笑不得,道,「那依姑媽的意思呢?」 

  夏姑媽道,「要不,我先跟老太太帶著蓮姐兒玉姐兒武哥兒他們避一避?」 

  趙長卿真是樂了,道,「若是來抄家,知道你們避出去,也是要抄回來的。」 

  夏姑媽道,「要不,我們先回老家?馬上就走,興許來得及。」 

  趙長卿一時不言語了,她盯著夏姑媽,真想看看這人的心腸是什麼做的? 

  夏太太道,「我不走,兒子媳婦都在這兒,縱使有難,也要一家子在一處才好。」 

  夏姑媽苦勸夏太太,「嫂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說,我也不是為了自己,老太太有了年紀,可經不起半點風波。」 

  夏太太賭氣道,「那姑太太就隨老太太回老家去吧。」 

  夏姑媽只當沒看到夏太太的臉色,立刻道,「也好。我們先回老家,待有什麼事,也能支應你們。只是車馬上得麻煩侄媳婦了。」 

  趙長卿道,「無妨,家中車馬,姑媽儘管用。要我說,這滿屋子東西也不是好收拾的,姑媽還是暫等一等,待老爺相公回來見一面再走也無妨啊。」 

  夏姑媽如驚弓之鳥,「哪裡還能等得?笨重的物件都不要了,帶些細軟就是。嫂子,還是把武哥兒叫回來,讓武哥兒玉姐兒隨我們回老家吧。保下一個是一個呢。」 

  夏太太氣得了不得,道,「他們不回!有糠跟著吃糠,有菜跟著吃菜!」夏太太也不樂意看這些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傢伙們,叫著趙長卿走了。 

  待夏文父子回家,一問,老太太怎麼不見了。 

  夏太太道,「姑太太去族嫂那裡說話,打聽著咱家快要抄家了,先帶著老太太、蓮姐兒回老家避難去了。」 

  夏老爺皺眉,「什麼抄家不抄家的,哪裡的事?」 

  夏太太做出解釋。 

  薔薇院里,趙長卿也在同夏文說,「姑媽從族伯家裡回來,不知道伯娘與她說了什麼,姑媽一口咬定昨天我得罪了姓陳的,咱家就要抄家了。她怕受連累,帶著老太太、蓮姐兒回老家去了。我說明天再走,等一等你與老爺回來,大家見一面再走也不遲,姑媽說不敢再等,收拾了細軟,坐著家裡的馬車便走了。」 

  夏文瞪目結舌。 

  ****** 

  鳳儀宮中。 

  宋皇后拿著御史的摺子給昭文帝看,道,「真是沒個消停了。」 

  昭文帝輕咳,「這些御史啊。」 

  宋皇后道,「趙安人這裡還好,不過一些婦人口角,不必拿到朝堂上說。就是趙翰林這裡,趙翰林已經上折自辯了。內閣擬的是,情法難容,十惡難赦。若這樣發還,趙翰林必要辭官的。」 

  「皇后的意思呢?」 

  「不能寒了外頭人的心。」宋皇后道,「要依我說,鄭大人的話在理,法雖難赦,情且可憫。趙翰林陳翰林還因此在翰林院大打出手,每人罰一年俸祿便罷。陛下只當聽了枕頭風,大臣們說起來也只說我婦人干政、惑亂聖聽。」 

  昭文帝笑,「依皇后的意思吧。」 

  將至晌午,宋皇后將擬好的摺子令內侍送到內閣。 

  大部分的摺子與內閣所擬意思差別不大,唯梨果自辯的摺子令彭相為難了。往時宋皇後代批,也只是批一個「准」字,或是「再擬」二字。如今這一行硃批也不長,但其中的預兆卻令人心生不安哪。 

  彭相先處理完軍國大事,想了想,揣著這摺子請求陛見。 

  昭文帝的身體越發虛弱,一直在鳳儀宮休養,彭相進內宮,又多了幾分謹慎。昭文帝召見彭相,宋皇后就坐在身畔,彭相的心裡更加不安了。 

  彭相積年老臣,內閣之首,縱使有些不安,也不會懼於一介內宮婦人。彭相先請過安,問候過昭文帝的身體,接著就說這奏章之事。彭相道,「臣見過趙翰林,雖不知他品性如何,但聽說他在翰林多有佳評,想來是個妥當人。就是趙翰林的兄長,臣聽說也時常為家鄉官學捐錢,是個義賈。臣自問這雙眼還是正的,趙翰林兄弟,生於貧寒,卻自強自立,能有如今的出息,老臣亦是讚賞。但,其姐手刃父叔祖三人,怎能說其情可憫?臣以為大大的不妥!」 

  彭相不急不徐道,「終究不過是其父為其尋了一樁她不滿意的親事,難道這就可以手刃父叔祖?若這樣都其情可憫,將來普天下女子都能因親事不滿意來殺祖弒父了!長此以往,人倫何在!還請陛下三思,如此批複,萬萬不妥!」 

  昭文帝咳了幾聲,剛要說話,又有不適,咳了起來,宋皇后服侍著丈夫喝了幾口水,道,「彭相此話差矣。彭相可曾細看了趙翰林自辯的摺子,再者,趙翰林家出事的時候,左都御史鄭大人當時正在邊城做巡道御史。鄭大人對此事一清二楚,這八字,是鄭大人秉良心所言。彭相是信不過陛下,還是信不過鄭大人的忠貞!」 

  彭相道,「為天下人立德,亦當嚴懲!」 

  宋皇后道,「怎麼沒有嚴懲,當初邊城知府將此案呈上,經刑部、內閣,再呈御覽,陛下親批!如今舊事重提,因何而起,彭相知道嗎?」 

  彭相道,「御史不過風聞此事,據理上奏。」 

  「據什麼理?據哪家的理?連彭相都說,趙翰林品性才幹不錯,自立自強,那御史上此本是何意?若是秉忠心上本,他一個小小御史,怎不經御史台?反倒直接將摺子遞到內閣?這又是何意?」宋皇后道,「還有,他一個小小御史,如何能將遠在邊城的趙翰林家中事查得這般一清二楚?他的消息是打哪兒來的!彭相想過嗎?」 

  彭相老神在在,道,「皇後娘娘若這般問,待容老臣下去查一查再來回稟。」 

  宋皇后道,「彭相去查一查也好。」 

  彭相躬身道,「娘娘的吩咐,老臣記下了。只是,這奏章如此回批,斷然不妥,還請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本宮批都批了,難道還能改不成?」 

  彭相不急不徐,「尚未明發,自然能改。」 

  宋皇后問,「那依彭相的意思,要如何改?」 

  彭相堅持,「情法難容,十惡難赦。」 

  宋皇后道,「彭相請回吧。」 

  彭相以頭觸地,「請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送彭相出去。」 

  彭相死都不走,再次叩道,「請陛下娘娘三思。」 

  宋皇后道,「每個摺子,都是三思過的,還是請彭相三思,你這是在以臣迫君嗎?」 

  彭相道,「臣不敢,臣這是對自己良心負責,對陛下的信任負責。娘娘為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如今代御史硃批,不過是因陛下龍體偶有不適。這朝中之事,當由陛下作主,方是天下正理。」 

  宋皇后冷笑,「這是我丈夫的天下,看來,我是一句話都不當說了。」 

  彭相道,「試想武則天起初肯定也就是想說一句話,可說了一句,就忍不住說第二句,說第三句。依老臣見,還是一句都不要說的好,娘娘以為呢?」 

  宋皇后道,「彭相這是將陛下比作唐高宗了嗎?」 

  彭相緩聲道,「陛下就是陛下,在老臣心裡,陛下是最賢名的君主。是娘娘將自己視為武氏,自然將陛下視為唐高宗。」 

  內閣首輔之老辣,宋皇后險招架不住。 

  宋皇后微微一笑,「看來彭相是厚此薄彼啊,在彭相心裡,陛下是最賢名的君主,而本宮則是武皇后一流人物。彭相想不想聽一聽在本宮心裡,彭相是何等人物呢?「 

  彭相其實一點都不想聽,奈何他也不敢叫宋皇后閉嘴。就聽宋皇后溫聲道,「彭相頗是抬舉本宮,本宮也從不敢小看彭相。在本宮心裡,彭相何嘗不是王莽一般的人物呢。」 

  彭相立刻道,「臣萬死。請陛下允臣辭官歸鄉。」 

  宋皇后沒理他,冷聲道,「神醫夏青城的傳人,蘇金針已經找到,不日就會來帝都為陛下診視龍體。」 

  彭相頓時滿面喜色,也顧不得辭官的話了,險些老淚縱橫,聲音都顫了,高聲道,「天佑我朝!天佑陛下!」 

  昭文帝輕咳幾聲,「彭相……咳咳咳……起身吧。」 

  彭相起身,宋皇后追問,「彭相不辭官了嗎?」 

  彭相發誓,他老人家活到鬍子雪白的年紀,還是頭一遭遇到這般不給他面子的人。就是昭文帝,因二人先時有師生之情分,昭文帝對他一向尊敬。彭相忍氣,「若娘娘不喜老臣,老臣隨時都可辭官返鄉。」 

  宋皇后奇怪道,「剛剛彭相不是還警告本宮,不許本宮插手國事,怎麼如何辭不辭官反問本宮的意思了?本宮如何擔得起?」 

  怪道聖人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彭相今日是深有體會。 

  彭相給宋皇后堵得啞口無言,形容頗是無奈。昭文帝有心緩和一下氣氛,剛要開口,就給宋皇后私下揪了一記,昭文帝話沒出口又憋了回去,輕輕咳了起來。彭相還是很有骨氣的,道,「即使辭官,也容老臣將手頭上的事交待清楚,別誤了軍國大事。」 

  宋皇后道,「本宮捨不得彭相辭官,本宮只是想告訴彭相。言能殺人,彭相一國相臣,百官之首,說話還需慎重,對不對?」 

  彭相只得道,「是,娘娘說的有理,老臣一時情急,口出無狀,請娘娘恕罪。」 

  「本宮恕你的罪。」宋皇后道,「本宮雖是女流之輩,但,自問不敢比擬長舌之婦。大臣是什麼,十年寒窗,過五關斬六將的考得功名,立於朝堂之上,陛下的期許是你們可以為君上分憂,為君上治國理事,而不是效仿長舌婦,成日東家長西家短的說人是非,你爭我斗!有這個精力,多想想國事。陛下有些日子沒臨朝,這朝中便生亂象,彭相身為內閣首輔,你口出無狀,本宮不會計較,這是本宮的心胸。但,朝中不寧,就是你的懈怠了。我這話,彭相可心服?」 

  彭相躬身道,「老臣無能。」 

  宋皇后道,「彭相為內閣首輔多年,別人說無能,本宮信。你說無能,本宮不信。彭相多用些心思吧。」 

  彭相應是。 

  宋皇后道,「彭相退下吧。」 

  宋皇后非善與之輩,彭相也自有本領,他與宋皇后殺個平手,如今依舊不肯退下,堅持道,「這摺子回批之事,老臣以為,甚是不妥。」 

  宋皇後於內心深處回一句:老東西屬王八的吧。 

  宋皇后是不打算讓步的,昭文帝道,「留中。」 

  此刻彭相也不做讓宋皇后改回批的美夢了,他生怕宋皇后又生妖蛾子,故此,昭文帝話音一落,彭相立刻高呼,「陛下聖明!老臣告退!」還了奏章,便忙不迭退下。 

  宋皇后觀量著彭相迅速逃離身形,心說,老東西這身子骨相當不錯啊。 

  昭文帝打趣,「皇后今日好生威風。」 

  宋皇后挑眉,「我就看不慣他們這種老子大公無私正人君子,你們都是內心陰暗無恥小人的模樣!」 

  昭文帝笑著輕咳幾聲,宋皇后道,「這些老傢伙們,還真難纏。」 

  昭文帝拍拍她的手,「慢慢來就是。」 

  宋皇后抱怨,「待蘇神醫來了帝都,還是陛下自己來吧,我可受不了天天跟大臣吵架的日子。干半天活,還落不得一句好,這才叫費力不討好呢。」 

  昭文帝一笑,自他上次裝病,皇后一直命監察司尋訪各地神醫,大夫雖多,也常有自稱神醫的,但公認的醫術最高明的,除了久不聞其音訊的夏青城外,就是夏青城的弟子了。夏青城年歲已過百,這個歲數,雖無他的死訊傳來,但久無消息,估計是死了的。倒是蘇金針,行蹤渺渺,卻是活著的。監察司找了三年,方尋到蘇金針的下落。 

  ****** 

  夏家。 

  夏文回家得知祖母姑媽都聽信謠言,坐車出城,回老家避難去了,當下無語。趙長卿寬慰丈夫,「曾子何人,其母聽聞三人成虎之事,尚翻牆逃跑。這事,原也尋常。」 

  夏文深深的嘆口氣,揉揉眉心,真是累死了。 

  夏文一口氣未嘆完,就有丫環請他過去商量事。 

  這是夏老爺找他,夏文對趙長卿道,「我過去瞧瞧。」 

  「去吧,老爺定是跟你說老太太回鄉的事的。」 

  夏老爺夏文商量過後,實在不放心老太太、夏姑媽、夏蓮幾個女人帶著僕從這麼返鄉,還是決定著人去把老太太他們追回來。只是天色已晚,城門已關,要把人追回來也得是明天的事了。趁著夜色,夏家父子去少卿府走了一趟,問問夏恭人究竟與夏姑媽說了什麼,怎麼就把人給嚇回鄉了呢。 

  夏恭人頭一遭嘗到了有苦難言的滋味兒,一徑說,「我也沒說什麼,只是說文哥兒媳婦的脾氣有些急。再者,妹妹與我打聽陳家,我照實說罷了。哪裡會說抄家殺頭的事。」 

  夏少卿免不了抱怨老妻幾句,「妹妹嬸子來帝都的時間短,你好生安慰妹妹便罷,這般話多,叫妹妹誤會了。」 

  夏恭人心說,誰知道夏姑媽蠢到如此地步!只是當著夏老爺夏文的面兒,夏恭人一肚子的話也不好說了,她倒是不缺心機,直接來個禍水東引,道,「文哥兒媳婦素來有見識,怎麼沒攔一攔老人家呢?」 

  夏恭人自以為聰明,夏文也不傻,嘆道,「我那內人可懂什麼?她比不得伯娘的閱歷見識,之所以沒跟著老太太一起走,是捨不得我,想著與我福禍相隨呢。」 

  夏恭人終於沒詞了。 

  夏少卿道,「我家裡還有幾個得用的人,明兒派他們一道出去尋嬸子的下落。嬸子、妹妹、外甥女,都是鮮少出門的女流之輩。帝都離蜀中千里之遙,路上可不是容易走的。快些找到她們,還是接回帝都妥當。」 

  夏老爺道,「二哥說的是。」 

  兩家人又商量了半日,待送走夏家父子,夏少卿去主院,對老妻道,「以後說話,三思而行!」 

  夏恭人正滿心晦氣,也沒什麼好臉色,眉毛一豎,道,「我根本沒說過什麼抄家滅門的話!誰知道她們這般膽子!」 

  「要不是你說話不謹,嬸子她們何至於就連夜出城!」 

  夏恭人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夏少卿一甩袖子,氣哄哄的走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