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聽戲
正說的熱鬧,就見恆國公府穿玫紅色比甲的丫鬟過來傳話,說是水榭那邊已收拾好了,請各家的小姐過去服侍長輩聽戲。
沛柔就忙回頭去找海柔。
瑜娘就打趣她:「她不是你姐姐嗎,怎麼反而要你照顧她似的。」
沛柔嘆了口氣,無奈道:「我這個姐姐什麼都好,就是有些太『真性情』了。」
話沒說完,就察覺到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海柔就已經把下巴放在了她肩頭,「五妹妹說我什麼呢?」
「你妹妹正在找你呢。」瑜娘笑著道,而後自報了家門,「我父親是禁軍統領萬靖遂,我叫萬之瑜,家裡沒有姐妹。我是昭永元年二月的生辰。」
海柔見她這樣落落大方,也心生好感,「家父是定國公二弟徐斂和,我叫徐海柔,倒比姐姐小兩個月。」
「我還有一個姐姐,不過她和我娘一起在水榭用膳。若是算上家裡的堂姐妹,我還有三個妹妹。」
她挽了沛柔的手,「不過也只和這個淘氣的要好些,另兩個小些的妹妹並不大和我們一道玩。」
「三姐姐倒說我淘氣,也不知道是誰三天兩頭被二叔母拘在屋裡。」沛柔嘲笑她。
海柔不依:「好啊,你居然敢嘲笑我,今天就讓我這個做姐姐的好好教訓教訓你。」二人就繞著萬之瑜轉起了圈。
「好了好了,這還是在別人家做客呢。」瑜娘笑著攜了她們倆的手,「不過你們倆的感情真好。我做夢都想要一個姐妹陪我聊天解悶呢。」
什麼時候她和海柔的關係在外人看來已經這麼好了?
沛柔失笑,就聽見海柔道:「萬家姐姐在家裡上學么?若是在家中無事,不如來我們家上學。我們家的先生是祖母從山東老家請過來的,學識淵博,性情又溫和,天文地理無所不知。」
沛柔聽她說的熱鬧,不由笑道:「原來周先生在三姐姐眼裡的形象倒還不錯。我還以為三姐姐三天兩頭挨周先生的手板,定然對周先生有些成見呢。」
「五妹妹可真不懂事,你不說的好些,萬家姐姐怎麼肯和我們一起上學啊。」
海柔跺腳埋怨道,「況且我學不好是我的事,和先生又有什麼關係,怎麼不見我姐姐挨先生的手板?見過我姐姐的人又都說她『溫柔端方,知書達理』?」
瑜娘就掩袖笑道:「海柔妹妹可真有趣,是個光風霽月之人。想必你們家的先生的確不錯。也不知我父親和祖母會不會同意我和你們一起上學。」
三人就一邊說著一邊進了水榭。
沛柔和海柔自然先去給太夫人問好,而後海柔便跟著潤柔坐到了常氏身邊。
沛柔在人群中尋找瑜娘,正見她和她母親說話。
萬家老夫人早年在西北跟著丈夫,也很是吃過苦,晚年身體就不太好,大多在家中靜養,並不太出來應酬。
前生瑜娘出來和沛柔在香山別院里住著,每隔幾天總要給家裡去信問問她祖母的情況。
此時近水齋里的貴婦人們正在點戲,太夫人卻之不恭點了一折,就把戲單傳給了其他夫人。
見沛柔在自己身邊坐下,就和她說話:「方才和你一起的可是萬家的瑜姐兒?出來一趟,這是交到朋友了?」
沛柔笑道:「祖母說的是,正是萬家的姐姐。方才和萬家姐姐一桌用膳,覺得她端莊大方十分可親。」
「用完膳就互通了姓名家世,發現她父親和爹還是多年的好友,方才也就結伴過來了。」
太夫人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覺得有些涼意,就把自己的手爐遞給她:「萬家的瑜姐兒聰慧活潑,往常也來給我問安的,確實不錯。沛姐兒有眼光。」
正說著,瑜娘就從她母親身邊站了起來,穿過人群過來給太夫人請安。
「瑜姐兒許久不見太夫人了,太夫人這一向身體可好?」她行的是親近的人家之間晚輩見長輩的禮。
太夫人就把她攙起來:「幾個月不見,我們瑜姐兒又變漂亮了些。我這一向都好,只是正月里家裡有事才沒有去看你祖母,她最近身體可好些了?」
瑜娘就對沛柔善意的笑笑,「今日見了沛柔妹妹,原本覺得自己漂亮,現下也覺得不漂亮了。」
「勞您挂念,開了春我祖母身上好多了,前幾日還和我念叨,想等天氣再暖和些請您去家裡坐坐。」
「給我下帖子我一定來。」太夫人呵呵笑道,「你父親最近很忙吧。」
瑜娘答道:「父親這一向還好,左不過是那些事。前兒還和徐家大伯父出去喝了頓酒,回來被我娘數落了一頓,您倒是不知道。」
「我老啦,兒子的事情也不大管了。你徐大伯母最近有有了身子,那邊的事情我就更不清楚了。」
太夫人就搖了搖頭,讓小丫頭又搬了鼓凳過來,讓瑜娘在自己身邊坐下。
瑜娘就順從的坐下來,和太夫人很是親昵的樣子,「那倒是要恭喜太夫人了,也恭喜沛柔妹妹,又多了個弟弟或是妹妹。」
沛柔抿了唇笑,想了想,向太夫人道:「祖母,我聽說萬家姐姐家裡沒有姐妹,也沒人作伴,不如和周先生打個招呼,讓萬家姐姐也來詠絮齋上課吧?」
太夫人就想了片刻,「我看倒不是上課,是想一起在學里淘氣吧?周先生這個人傲氣的很,教你們幾個已是勉強,願不願意多收一個學生還是說不好的事情。」
「再者你萬家姐姐的家離咱們家坐馬車都要半個時辰,每日里這樣奔波來回,身子可受的住?」
居然並沒有同意。
沛柔不覺有些訕訕,瑜娘卻笑道:「謝過沛柔妹妹的好意了,只怕這件事我祖母也並不會同意。家裡也給我請了學問很好的先生,妹妹有閑時給我下帖子請我去家裡玩也是一樣。」
近水齋對面的戲台上突然傳來了鑼鼓的聲響。
瑜娘就趁著太夫人不注意跟她眨了眨眼睛。這是告訴她不要在意吧?
沛柔也只好暫時作罷,去看戲台上的動靜。
孟老夫人是老京城人,最喜歡聽京戲,因此今日過壽請的就是京城最有名的京戲班子天香班,青衣翁御霜的玉堂春唱的最好,曾經進宮獻藝被趙太后稱讚過。
沛柔前生就喜歡聽戲,倒不是喜歡戲文,只是覺得每次家裡唱戲都熱熱鬧鬧的,她喜歡這種氛圍。
她前生只認真的聽過幾齣戲,俱都是『才子佳人』。
先是因家世不對等婚姻遭到親人反對,而後佳人自甘貧賤不顧一切與才子成婚。那才子赴京趕考必然能中個狀元,成了一朝宰輔或是百戰百勝的大將軍,又必然有貴人要不顧才子已有家室把女兒嫁給他。
那才子也定然先是大義凜然的拒絕而後欣然接受,再把家裡的老妻接過來一同享福,這就算是皆大歡喜。
可沛柔卻對這圓滿嗤之以鼻。
等那才子功成名就,那佳人已經受盡了人間苦楚,青春不再,成了糟糠,哪還有半分佳人模樣。
若那才子當真情深義重,就該不計後果的拒絕貴人,又哪裡會心安理得的坐享齊人之福。
這所謂的圓滿結局,於那佳人而言,也太殘忍了些。若她是那貴人之女,縱然他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定然不會嫁那兩面三刀的小人。
今日點的第一齣戲倒並不是《玉堂春》,而是一出她從未聽過的戲。
水榭中顯然也有一些貴婦人並未聽過,就有一位穿著湖綠色織山水紋杭綢褙子的少女溫言軟語,娓娓道來:「這齣戲倒是天香班的班主自己寫的新劇目,劇名叫做《慶雙麈》,是天香班的班主根據焦循先生《劇說》中的一個故事改編而來的。」
「這故事說的是山東一個富家女出嫁,娘家贈給她一個裝了財寶的荷包當嫁妝。出家途中路遇大雨,在廟中避雨遇見一個貧家女。」
「聽聞貧家女的遭遇后,那富家小姐很是同情她,就把這荷包慷概相贈,卻未通姓名。多年以後富家小姐夫家遭逢巨難,洪水滔滔,家人離散,她亦流落街頭,不得不進了當地的大戶人家做了乳母。」
「有一日陪那少爺在花園遊玩,卻突然見了當年她贈出去的那個荷包。原來這戶人家的女主人正是當年的貧家女。」
「因為富家小姐所贈的荷包中的財物而興旺發達,不敢忘卻恩情,把荷包收藏在花園中的一處軒館。後來兩家相認,感慨良多,那富家小姐也在那貧家女的幫助下找回了家人。」
她聲音清脆,講故事又條理明晰,水榭里的人一時都聽住了,待她說到後來富家小姐一家團圓,有不少老夫人都暗自鬆了一口氣,英國公家的王太夫人聽說,不由雙手合十,輕輕念了句佛號。
孟太夫人就笑呵呵的道:「我這二丫頭不錯吧,給你們家當孫媳婦,不算委屈了你們家翰哥兒。」
原來方才這少女就是孟老夫人的二孫女,許給了英國公府嫡長孫為妻,明年春日就要出閣。
趙二娘就紅了臉,卻也並不如何扭捏,「祖母,好好聽戲吧。正好唱到您最喜歡的《紅樓》一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