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反應
眾目睽睽之下,官府根本沒辦法封鎖消息。
北鎮撫司劉二狗光天化日當街刺殺明鄭降官一事以極快的速度流傳開來,鬧得福州滿城皆知。
同在遊街隊伍中僥倖逃過一劫的其餘幾個降官,在刺殺發生的時候,一邊策馬逃跑一邊乾脆利落地將衙門賞賜的光鮮官服脫下,拋在路邊。
一路跑回各自家中,大門緊閉,嚴謹戒備。
而姚啟聖聽聞后,第一時間來到這些倖存的官員家中,他溫聲細語地安慰眾人,對他們多加賞賜,又專門增派了護衛守護眾人家邸,總算安撫住了他們的情緒。
等從幾人家中回到總督府後,姚啟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他大發雷霆,一腳將屋內的花瓶踢倒,頓足捶胸大罵不已。
在房中的董國興和黃性震臉上尷尬,心中惶恐。
等姚啟聖將怒火發泄的差不多后,董國興小心翼翼地說道:「刺客已被當場擊斃,可還要調兵全城緝拿其同黨?」
姚啟聖皺眉否決,「如此大張旗鼓還怕事情鬧得不夠大嗎,暗暗進行,秘密搜捕。」
董國興拱手稱是,姚啟聖輕嘆口氣道:「本想動搖鄭逆士氣,卻不想出了這樣的紕漏,可笑可笑,真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黃性震聞言后,心中憂懼,直接打千跪倒,口稱死罪。
姚啟聖擺擺手示意其起身,看著對方誠懇道:「我都想不到的事情,又豈能盡怪於你,元起這些時日也要小心些,出行之時要多帶護衛。」
黃性震身軀微震,哽咽道:「部院寬仁,卑職無以為報,定當小心行事,留此有用之身為部院驅使,為皇上效力。」
姚啟聖聞言微微頷首,手指在桌子上有節奏地敲動,「修來館更要加強防範,加緊宣傳不變,只是莫要再遊街了。」
「卑職遵命。」
回去后的黃性震冥思苦想怎麼加緊宣傳,最後讓他琢磨出來一個辦法。
將此法上報姚啟聖同意后,他命人在修來館大門口貼上了一張賞單,來往民眾皆可隨意觀看抄錄。
比之前的賞格條例更進一步,賞單中直接對東寧現有官員指名道姓地提出了封賞,例如高掛榜首的便是鄭逆偽王鄭克臧,名字後面寫著:若主動歸順,封漢軍公,抬正紅旗。
再往下,陳繩武、柯平、楊彥迪、何祐、柯儀等人名字後邊皆標註了投誠后的相應待遇。
這般明明白白地沖著東寧文武開價,如同公開在說價碼我都給你標到人了,有意向的就快點來,賞單一出,效果立竿見影,許多路人駐足圍觀,滿城議論紛紛。
但即便如此也無法抵消刺殺案帶來的負面影響。
之前投降的明鄭官員,經過刺殺一事後人人自危,出行之時亦不敢大張旗鼓,往往喬裝打扮,挑選心腹衛士隨行,低調且謹慎。
而對北鎮撫司潛伏當地的暗樁和使臣團的人來說,聽到同僚成功刺殺了兩名叛徒的消息,大家心中都感到振奮,但同時也有些悲傷。
至於其他的漢留結社,包括啞堂在內無不挑起大拇指稱讚劉二狗乃當世真忠義之人,連帶著對北鎮撫司也帶上了幾分敬意。
而這次的刺殺之事僅僅只是個開始,董國興秘密在福州城搜查東寧逆黨,一連數日抓捕了許多可疑之人,逆黨只有五名還都是天地會的,其餘都是拐賣人口、走私鴉片的不法分子。
就在他認為鄭逆的暗樁估計是見勢不妙已悄悄撤離福州城時,北鎮撫司又有了新動作。
為了對應「招撫賞格條例十款」和修來館新出的賞單,潛伏在福州的暗樁們也擬了一份「刺賊賞格條例十款」和相應的賞單。
董國興突然發現,僅僅一夜之間,街道上的許多犄角旮旯處都張貼上了「刺賊賞格條例十款」。
條例規定凡是成功刺殺東寧投降叛徒及偽清官員者,延平王將按照被殺者的官職直接給予相應封賞,並附上了自姚啟聖和施琅往下福建文武的「買命錢」。
而且不只只是在福州城,隨著福建各地北鎮撫司暗樁的積極推廣,加上漢留會社和啞堂各地堂口紛紛自發予以協助,這份「刺賊賞格條例十款」短短一個月內就在整個福建省內流傳開。
就連在銅山練兵的施琅也聽聞了此事,特意發函質詢姚啟聖,責怪其失職導致軍心不穩。
「倒是老夫小看了這北鎮撫司。」,姚啟聖並未像許多人認為的那般惱羞成怒,即便接到施琅的質詢信函,他也只是略略掃過後便扔到了一邊。
宦海生涯多年的他清楚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讓情緒主導自己的腦子。
他在刺殺案消息傳來時確實暴怒過,那是因為他從未想過福州的東寧暗樁居然已經發展到了這般地步。
修來館組織遊街的第一天就出現了這等事情,對方是如何知曉遊街隊伍路線規劃的,必是有人通風報信無疑。
以往他從不重視的北鎮撫司居然在他眼皮底下做成這等大事,初聞難免驚怒莫名。
而董國興一連數日秘密搜查一無所獲更是側面證明了東寧暗樁已頗具實力。
一無所獲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他們因為刺殺一案徹底隱藏了起來,要不就是有衙門內的人在暗暗幫忙,而之後流傳甚廣的「刺賊賞格條例十款」證明了應是第二種情況。
但這些都還好,只能說是他姚啟聖輕敵了。
畢竟距今不過兩年前,明鄭方面對間諜、攻心這些策略全無招架之力。
他相信只要他往後正視、重視北鎮撫司這個敵人,一切都會回到掌控之中。
最讓他感到驚訝的其實還是此事背後東寧方面顯示出的堅決態度。
對他的招撫行為,對方毫無轉圜之意,果斷派遣死士刺殺,讓他攻心招撫的效果大打折扣,足見其堅決抵抗之意志。
那個年輕的偽王比他爹要難對付啊,姚啟聖心中感慨了一句,若是當初鄭經攻伐大陸時有這般決心和手段,他姚啟聖又如何能招降那麼多明鄭的官兵。
他冷靜地思考著這次刺殺之事的前前後後,突然沒來由地第一次在心中覺得討伐東寧並不一定就像他之前所想的那樣是必勝之功。
心中感慨,他一直在爭的指揮權到底是福是禍,猶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