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寒門貴族> 619.第619章 :耐心等待

619.第619章 :耐心等待

  15日上午開市,一進交易大廳,楊昆就感覺到,今天的股民比前兩天多了不少。 

  想想也不覺奇怪,自92年下半年,遭遇了國內股市開市以來的第一次大熊市之後,滬證指數由1429點直接跌落到300多點,經過好幾年的漫長掙扎,才勉強攀爬到550點左右。 

  大盤指數在一天之內暴漲5%,滬市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像這樣的重大利好消息了。 

  消息一傳出去,那些長期以來持觀望態度的股民頓時聞風而動。 

  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低迷之後,好不容易看到起色,不少人為之振臂高呼:春天來了! 

  不過,大家也是給這幾年的股市折騰怕了,觀望的人不少,真正入市操作的卻還不多。 

  環顧交易大廳,從一張張相貌各異的臉上,楊昆看到了同樣的表情:貪婪。 

  貪婪,是人類最大的原罪之一,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 

  國內股市發展至今,論規模和成立量,和紐約、東京、倫敦等大股市還相距甚遠,但論起受國民追捧的瘋狂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原因無他,貪婪二字而已。 

  對不勞而獲的渴望,對一夜暴富的期盼,對出人頭地的嚮往,種種貪念交織在一起,匯聚成大屏幕上那一條條紅綠分明的曲線。 

  雖然到目前為止,楊昆還沒能擺脫股盲的嫌疑,他甚至連大屏幕上那些紅綠黃白的線條具體代表什麼含義都搞不明白,不過從人們的眼神和表情中,多少也能猜到自己的一擲萬金給整個股市帶來的影響。 

  這使他在誠惶誠恐之餘,又有些翻手為雲覆手雨的得意。 

  走進大戶室,苗雅蘭和另外兩名交易員同時站了起來,「楊先生早。」 

  楊昆笑眯眯地打招呼:「苗小姐早,張哥,劉哥早。」 

  或許是搭了他的順風車的緣故,一些大戶對待楊昆的態度也比昨天好了許多,主動跟他打招呼、遞煙。 

  苗雅蘭問楊昆:「今天還是接著買入嗎?」 

  楊昆笑眯眯地說:「買啊,幹嘛不買?」 

  那些嘗到了甜頭的大戶們笑得比他還開心。 

  和昨天的情形差不多,邵兵和衛雙龍看著苗雅蘭等人在電腦前忙活,楊昆坐在沙發上看他的《股海情仇》。 

  也不知過了多久,邵兵過來提醒他:「賬戶里就剩500來萬了。」 

  楊昆抬腕看錶,10點45分。 

  他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問幾位專職替自己服務的交易員:「有誰想吃冰淇淋?」 

  苗雅蘭弱弱地舉起手,「我……」 

  另外兩位小夥子也跟著報名。 

  楊昆看看他們,「那就走啊?」 

  苗雅蘭回頭瞅瞅電腦屏幕,「那……這邊呢?」 

  楊昆擺擺手,「先放著吧,回頭再說。」 

  11點過一刻,配資公司的代表和楊昆聯繫,告訴他第三筆款子已經轉進了賬戶,1500萬。 

  可供他揮霍的資金又變成了2000萬。 

  下午,楊昆吩咐苗雅蘭,在3點之前,又砸了1500多萬進去。 

  半個小時之後,配資公司的最後一筆款項1500萬也到了賬。 

  當日下午休市時,滬市報收於598。42點,無限逼近600點整數關,比昨天收盤高出22。68點,漲幅不到4%,總成交額1。98億元,是昨天的1。1倍。 

  楊昆覺得納悶,就問苗雅蘭:「今天的成交額比昨天還多,怎麼漲幅反而降了?」 

  「這個漲幅是以昨天的收盤指數為基數來計算的,和上上個交易日相比,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9%,另外……」苗雅蘭看著他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補充道:「也不能排除一些大戶見好就收,藉機大量拋售,兩相衝抵,漲幅就沒有預期的高。」 

  楊昆似乎沒聽出她的言外之意,反而挺高興,「這麼一來,咱們買入的成本不就比預計的要低了?」 

  苗雅蘭有點哭笑不得,您這都叫什麼理論啊? 

  17日上午一開市,楊昆就吩咐苗雅蘭,在半個小時之內,將賬戶里所剩的1900多萬一股腦地砸了出去。 

  受大量的買單衝擊,短時間內,各股的股價同時出現激烈的上漲。 

  然而,好景不長,沒有後續的大筆資金注入,到中午休市之前,剛剛亢奮了一把的股價開始緩慢下滑。 

  到了下午,更多的人開始出手拋售。 

  看著屏幕上跳動的實時股價,苗雅蘭緊張得滿頭都是汗,不時用眼神提醒楊昆:「要不要見好就收?」 

  幾位配資公司派來監督的代表比她還緊張。 

  楊昆卻是一付老神在在的樣子,悠然自得地坐在沙發上抽著煙,品著茶。 

  沒有人能猜到,他現在到底在想什麼,也沒人知道,他的心情已經緊張到了什麼程度。 

  隔著幾張桌子,一幫大戶們也在密切關注著股價走向,不時地用憐憫的眼神向楊昆掃上一眼。 

  像是在看一條瀕死的魚。 

  楊昆乾脆閉目假寐起來。 

  他的全部身家——不,是十倍於實際身家的資金已經砸到了這個無底洞里,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等待歷史和他的記憶重合的那一刻。 

  一連幾天的嬉笑怒罵、裝瘋賣傻,唯一的倚仗,就是國家有關部門對「327國債」事件的處理結果。 

  「327」國債期貨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發行的三年期國庫券,交收時間為1995年6月,發行總量為240億元,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貼補率,按此計算,每百元債券到期時應按132元支付,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該債券的回報率顯得太低。 

  這就給了期貨炒家們足夠的炒作空間。 

  涉及到數以億計的國債期貨,炒作雙方的主力軍都不是什麼無名小卒,空方為首的是萬國證券和遼國發組成的聯軍,多方的領軍人物的則是央企巨頭中經開。 

  雙方炒作的基礎,在於財政部是否會順應民意,提高保值貼補率。 

  空方認為,國家要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這將使國家財政更加吃緊。 

  多方則認為,通貨膨脹在短期內肯定控制不住,保值貼補肯定會漲。 

  1995年2月23日,謎底終於揭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