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從超神學院里開始的宅男> 第49章,華燁的堵門藝術,新家園的發展,

第49章,華燁的堵門藝術,新家園的發展,

  華燁這個人怎麼評價,該慫的時候慫的一逼,說猛吧,一個人帶個三角體就敢去天使大本營見鶴溪的狠角色。如果硬要評價,那麼就是和韋小寶一樣把生存技能點滿的角色,算是加強版韋小寶。

  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也許就是被選做磨刀石的原因吧。秀了一把后,華燁開著天宮號,就在太陽系外面堵門了。

  理直氣壯的帶了一批四代三角體戰士(相對於三代神)和獸體三代神,光明正大的堵門。擁有搓黑洞本事的華燁,隨時可以毀滅太陽系。

  可是丫的好像忘記自己的基本技能,也不進攻,反而帶著他的千萬大軍圍了太陽系,打起常規戰。雙方都有顧慮的情況下,打成持久戰。

  華燁直接的嫡系則是對各大主神的附屬文明下手。整個宇宙一片戰火,投降的文明,交出特色科技后,被派往太陽系當炮灰。

  張羽學通過地球的量子網路關注了一下后,就沒有再關注,什麼時候能靠得住的都只有自己。什麼時候強大自己都是沒錯的。

  形體戰爭第20年,張羽學完成了基於暗面位的整個仙女星系的星門蟲洞建設。

  形體戰爭第30年,質能定理逆向運用大突破,暗物質人工大量合成技術成熟,不再是實驗室產物,開啟了暗物質工業生產的大時代,同時開啟全民二代強化。

  形體戰爭第60年,憑藉心藍強大的生產,建設和統籌能力,覆蓋整個仙女星系的引力結界在以數千萬恆星支持下建造成功。同年在引力結界下仙女星系之子工程也全面開始。

  外面的大戰,沒有影響到張羽學的計劃,在沒有足夠實力前,張羽學不打算出去浪的。而且張羽學的身體分子層次強化完成後,給了他一個大驚喜。

  儲物空間從原來的數萬立方米,擴大到可以裝下三個太陽系的程度,雖然還是不能裝生命體。但是這樣大的空間,足夠張羽學把它建造成最秘密的超級隨身基地,同時也成了張羽學生存的最大底牌。

  悄悄在仙女星系,收集了幾顆恆星和足夠的行星后,張羽學打算在儲物空間里建造超級光邏輯門量子計算機矩陣。

  形體戰爭第80年,儲物空間里的超級計算機矩陣建成,智能量子計算機程序心藍般家到儲物空間,儲物空間正式成為張羽學最大底牌。

  形體戰爭第100年,已經有近二十億人口的新家園九州星系,開始全面三代強化。同時開放三代神體的貢獻點兌換。

  其實張羽學挺納悶的,科技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大規模複製。這個超神學院世界變成了不可複製。在推演中宇宙戰爭應該是超大規模的集群兵器作戰,在超神學院宇宙中卻成了暗面位下的單兵斬首作戰。

  想想動漫中,號稱超神學院世界最強的單兵天使,天使冷她們小隊在北之星作戰,犧牲了一名天使才摧毀饕餮的18艘戰艦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單兵作戰你能砍多少戰艦。這些神級文明那悲催的人口數量能換多少戰艦?所謂的單兵斬首作戰也就欺負一下沒有自己強的文明.

  真要撞上科技相當,人口眾多的對手,即使沒有所謂超級戰士和神,超神學院世界的神級文明絕對會跪的很有節奏。

  所以張羽學在新家園九州星系在,強化單兵作戰同時,大力發展太空艦隊。屏蔽了暗面位的艦隊絕對是超神學院世界裡面神級文明的噩夢。

  形體戰爭110年,出於對暗位面下的所謂光能無限的不信任,質能定理正向和逆向運用,被推演到極致得到元素衰變技術。

  這種方式獲得的巨大能量,能在不依靠暗位面和暗能量下使曲速引擎達到200倍光速,不要小瞧這個數據,天使的時空之翼頂天也就150倍光速。

  其實這就是一個能量爆發的上限問題,舉個例子說:推動一個物體力量要求是八,但是光能只能達到七的上限,那麼就推不動這個物體。而元素衰變技術的上限就是十二,很輕鬆的就可以推動物體運動,這和能量的總量沒關係。

  形體戰爭第150年,長達三個光年的超級粒子對撞機建成,原來世界一直有一個猜想。物質和空間之間有一個紐帶。物質可以轉化能量,那麼能量能轉化成空間嗎?物質與空間的紐帶是否就是能量?

  而光速壁壘的存在,就像是一堵牆,阻攔了人們探索空間和能量的關係。理論上只要速度突破光壁壘,就能跨越時間,打破空間,一探空間和能量之間的奧秘。

  現在藉助心藍的強大建設能力,有機會探索空間和能量的關係,張羽學怎麼能錯過。越多的能量來源,在對敵時也就越不容易被克制。

  形體戰爭154年,粒子加速實驗在足夠的恆星能源的支持,走到最後。很遺憾,炸了。粒子還沒有加速到光速,引動了預料之外的能量——零點真空能。

  零點真空能是真空中蘊藏著巨大的本源能量,它在絕對零度條件下仍然存在,稱為真空零點能。據說1立方厘米的蘊含的能量都大到超乎想象。(有興趣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由於技術和底蘊不夠,實驗失敗了,但是粒子加速實驗數據在超級計算機的推演下,打開運用零點真空能的鑰匙。這是完全不遜色於暗能量的,同樣遍布整個宇宙的能量。

  形體戰爭170年,零點真空能運用獲得巨大成功,能源多樣化達到極致,表面的使用似乎無限的恆星能源,卻儲備了大量物質隨時可以使用元素衰變技術獲得比恆星更強大的能源。

  最後底牌卻是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的零點真空能源。

  形體戰爭第190年,藉助暗位面,宇宙四大力初步統一,同時以元素衰變技術獲得的強大能量上限,元素衰變為能源,以暗夙銀為載體,暗能量為刀的空間切割技術,獲得成功。

  其實整個超神學院關於空間的運用,基本就是以蟲洞和星門的傳送為主,完全忘記空間本身就強大的武器,比如空間切割。明明知道暗能量,暗物質,特別是暗夙銀與空間的密切聯繫,卻拿來做成刀啊劍啊什麼的冷兵器。

  簡直浪費到極致,當空間切割武器實驗成功后,張羽學覺得就像凱莎和鶴溪之類的就該吊起來打,一百遍啊一百遍。這些人太浪費了!做空間武器的材料和曲速引擎的材料不好嗎?拿去做什麼刀啊劍的。

  形體戰爭200年,不依賴暗位面的傳送門技術成功,建設小宇宙的最後一塊拼圖成功,四大力的初步一統可以保持小宇宙空間穩定,空間切割將大宇宙部分切割小來形成小宇宙。這是傳送門,解決小宇宙和大宇宙的聯通問題。

  小宇宙建造技術的成形讓張羽學產生了很多聯想,宇宙誕生那麼久?,已知宇宙為什麼沒有超過20萬年的文明?難道就沒有一個文明躲過滅亡嗎?有他們哪裡去了?未知宇宙?又或者是建造個小宇宙藏起來?

  超神超神學院里一直有兩個概念,已知宇宙,和未知宇宙。沒有詳細解釋,但是不妨礙我們這樣理解,已知宇宙,暗位面覆蓋的宇宙。未知宇宙,暗位面沒有覆蓋的宇宙,又或者是依託暗位面存在的虛空。

  這就有一個問題了,暗位面到底有沒有覆蓋整個三維大宇宙,如果全覆蓋了未知宇宙就是依託暗位面存在的虛空。如果暗位面沒有覆蓋整個三維大宇宙,那麼未知宇宙就是指暗位面沒有覆蓋的三維大宇宙。又或者兩者都是未知宇宙。

  在張羽學看來,暗位面覆蓋下的宇宙,暗位面沒有覆蓋的宇宙,再加上依託暗位面存在的虛空,三者結合起來才是超神學院世界真正的三維大宇宙。

  形體戰爭240年,原子層次的強化技術成功。原因是靈魂科技的突破,點亮了維度科技,在四大力統一的作用下,靈魂之力轉化為維度之力。

  張羽學不依靠暗位面,就可以以靈魂之力轉化的維度之力,強行撐開一個四維空間,在四維空間,輕易的完成了原子層次的改造。

  而且維度能量可以把二維空間摺疊起來,然後形成一個二維蟲洞,實現從三維大宇宙一點通過二維空間到三維大宇宙另外一點的超遠距離傳送,完全不在依賴暗位面。

  而且四維空間科技,可以達到類似蟲洞的效果,在短距離內部實現空間跳躍。

  形體戰爭250年,四級神體技術終於完全成熟,三級神體的核心是分子,把分子做計算機。那麼四級神體就是把原子做成計算機核心。

  不同於超神學院的四級神體的是能量來源。張羽學的四級神體明面是恆星能量為能源,實際真正的能源是零點空間能源。

  依靠這種強大的能源,即使被擊碎,也可以在強大的能源支持下,通過刻錄在原子上的二維空間技術快速的聚合,根本不需要什麼幾億年。

  甚至只要有一個原子存在,就可通過質能定理的逆向運用。在強大的零點真空能支持下,修復重生。除非靈魂死亡,又或者消滅全部身體的無數原子,不然真的死不了。

  形體戰爭280年,張羽學身體升級完成,用超神學院的標準來看成為四代神體的主神,至此,從超神學院,惡魔,德諾,烈陽,天渣幾個文明得到的知識底蘊消耗完畢。在沒有新的知識補充下,技術很難再有有大的進步。

  升級后,儲物空間幾乎變成一個小宇宙,到現在張羽學才明白,這才是他最大的底牌。同時整個新家園九州星系人口突破三十億。

  普及三代超級戰士,同時三代神體也被大量做出貢獻的人員換取,並升級。近百萬艘裝備空間武器和空間防護罩的戰艦被生產裝備,這還是沒算張羽學儲物空間里,由心藍控制全智能無人戰艦。

  形體戰爭300年,張羽學發了個全宇宙廣播,在仙女星雲開了個綜合交易市場。只要進入核時代都能收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