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張綉(1/3)
中平三年,七月。
清晨,天地間像罩紗巾似的,一片白蒙蒙,遠處的山村、樹林在霧中若隱若現。
官道上,一支騎兵破開白霧,緩緩走了出來。
劉備騎坐在馬上,慢悠悠的往前走著。
掃了兩眼官道旁邊的田地,這一望無際的莊稼真好看啊。
此時,眾人已經從雁門出來半月有餘,馬上就要到上黨治所【長子】了。 ……
等劉備一行人到長子城下的時候,薄霧也散了。
荀悅、沮授等人站在城門口,看到劉備回來后,笑道。
「玄德公,辛苦了。」
劉備跳下戰馬,將戰馬交予他人,隨後走到幾人面前,開心道。
「辛苦談不上,這次出去收穫頗多啊。
走!走!走!咱們先進城,我給你們講講。」
說完,拉著眾人直接進城了,一路上劉備給他們講北地之事,荀悅也稍微彙報了一下上黨的情況。
一切都在穩步向前。
接風宴過後,劉備坐在政務廳,開始處理起公務來了,兩個月了,誰知道大漢形勢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然後……
劉備掃了一眼手中的情報,抬起頭看了一會房梁,隨後又低下頭掃了幾眼。
「嘶!」
倒吸一口氣后,拿著手中的情報,問荀悅。
「仲豫,董卓這倆月幹啥了?
怎麼最近大漢關於董卓的流言這麼多啊,光說董卓身懷不臣之心的情報,就不下十餘份……」
荀悅聽到劉備說話,慢慢抬起頭,看著劉備手中那一沓關於董卓的情報,眼神中也透露出少許無奈,右手撫摸了半天額頭,緩緩說道。
「玄德公,這事涉及到武夫和士族。
此事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事,董卓乃西涼武夫,此人心直口快,想啥說啥,嘴上沒什麼把門的。
上個月(六月),月中的時候,京兆尹發生了兩起地龍翻身事件,索性這次規模不大,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正所謂沒有損失,人為的也得製造一些損失,京兆尹那些官員,上書的時候,就去找陛下要賑災糧去了。
本來這事陛下撥一些錢糧就可以完美解決了。
這事和董卓啥關係都沒有,但不知哪個京兆尹官員,把這消息泄露給董卓了.……
隨後,他也上書哭慘去了,說他軍營中的馬匹,在地龍翻身的時候,受驚跑了。
本來,按官場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來講,這事就是你不說破,我不說破,咱們誰都不說破,悶聲發財算了。
但終究有那忠義之輩看不過眼啊,把董卓舉報了.……
董卓計劃破產之後,順手就把京兆尹所有的官員都給舉報了.……
這一下就炸鍋了,各種流言甚囂塵上。
後來京兆尹那些官員,見董卓臉皮甚厚,油鹽不進,當即也急了。
沒過兩天,京兆尹那邊就傳出流言,說什麼【董卓指著地動儀影射張家,說房梁吊塊肉都比這玩意強。】
還有什麼【指著那些運賑災糧的小舢板罵陸家,說這陸地王八,跑的沒魚游得快,加倆輪吧。】 ……
本來這些人都是看熱鬧的,現在一下成了當事人了.……
然後,大漢就熱鬧了,董卓現在直接化身成漢室死忠了,逮誰咬誰,這年頭誰家沒幾個不孝子,沒一點黑料啊,以前沒人抖摟就算了,現在董卓都給抖摟出來了。
說實話,現在就差給董卓這傢伙調到廷尉當酷吏了.……
董卓雖然也有一些黑料,但那傢伙黑料都在明面上擺了十幾年了.……」
劉備聽完荀悅的詳細消息后,有些沉默了,總感覺這不像董卓的作風啊,當然,那個貪污賑災款的作風確實像董卓。
此時的董卓,為了養好麾下那些士卒,對自己摳搜的不得了。
董卓手裡養的那些士卒,劉備以前給他算了一筆賬,只能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想到這裡,劉備開口問道。
「荀悅,這事其實和董卓沒啥關係吧?」
荀悅手捋鬍鬚,在腦海中稍微組織了一下措辭,沉聲道。
「確實沒什麼關係,董卓就是個引子。
指著地動儀罵張家那事是真的,這是被董卓麾下校尉不小心透露出來的。
至於其餘的流言,都是假的。
這事就是那些關西人、關中人、關東人三方之間的矛盾,三方借著董卓指桑罵槐,順道抖摟一下對方黑料,抹黑一下對方名聲。
這老傳統了,以後玄德公和關東人有仇,找關西人准沒錯。
和關中人有仇,就找關西人和關東人……
關西人也是如此.……」
劉備聽到這也算是明白咋回事了,估計那個舉報的忠義之輩,肯定也不是本地人.……
沒等劉備繼續開口,詳問這些世家的內部矛盾呢,沮授進來了。
沮授朝劉備拱手道。
「玄德公,那些被辟來的豪傑現已在外面等候。」
說完后,遞給了劉備一個名單。
劉備看著名單上的名字。
頭一個,扶風人,馬騰,經歷:砍了二十多年柴.……
第二個,扶風人,孟達,經歷:沒有任何出彩經歷,一直在讀書.……
第三個,武威人,張綉,經歷:擔任過縣吏,此人容易熱血上腦…… ……
第四個還沒來得及看,劉備瞪大眼睛看著第三個名字,他不記得自己辟過張綉啊。
這個武威郡的張綉,好像是武威郡張濟大侄子吧,張濟現在不是在董卓麾下擔任校尉呢么,他娘的,現在董卓都開始往我這裡安插探子了?
隨後,疑惑的問沮授。
「公與,這個張綉是何人,為何我沒有印象?」
沮授對於名單上的人早已調查過了,劉備一說張綉,沮授腦海里就想到這人是誰了,隨後開口道。
「玄德公有所不知,這個張綉和賈詡同是武威人。
當初在您邀請賈詡之時,我看了一眼賈詡老家的消息,就在今年三月份,涼州金城郡麴氏和武威郡張氏發生了矛盾。
金城郡麴氏參與了這次涼州的羌胡之亂,帶領叛軍將武威郡的縣令砍了。
那個縣令正好對張綉有提攜之恩,隨後張綉帶人將麴氏的領頭人砍了,這事在當地鬧挺大的,張家又是當地的豪族,大力宣傳一番后,張綉藉此機會,招合少年,成為涼州豪傑。
由於上黨距離涼州路途頗遠,這消息傳過來的時候,都過去倆月了。
咱們本來的用意就是招攬豪傑么,索性當初邀請賈詡的時候,順道給張綉也送了一封.……」
劉備聽到這就明白了,此時的張綉應該是還沒投靠他叔叔呢,看情況好像才出道。
想到這裡,劉備站起身,捋順了一下衣服,對著沮授道。
「公與,隨我出去會會這群豪傑。」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陞,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