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八章 匈奴人的內部會議
,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當看到一捆捆麻繩抬上城牆的時候,張懿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內心不住感嘆。
【還真被劉玄德說中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去年劉備興修水利的同時,把漚麻技術改進了一下,然後導致上黨境內同一時間麻繩產出太多了.……
以前麻繩少的時候,細水長流,五六個村供應一個商人,現在同一時間麻繩產出激增,導致一個村就能供應一個商人了。
其餘村賣不出去了。
這一賣不出去,百姓紛紛降價銷售,然後越降價越沒人買。
沒人買麻繩,百姓就沒錢換冬天的糧食,一沒錢換糧食,就要餓死人。
索性,劉備直接按市場價收購了一批麻繩,也不賣,直接往熟人那送,什麼常山太守啊,魏郡太守啊,并州刺史啊……
那些收到禮物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回禮.……
靠著回禮,劉備硬是沒賠錢。
不過,這種事肯定不能長干,為了給上黨百姓多找些銷路,劉備連地處徐州的豪商都勾搭上了。
像其中并州刺史這種,回禮超級多的人,劉備還送了他們一本書,《淮南鴻烈》的殘篇……
這個殘篇是把除了儒家的東西都剔除出去后,形成的殘篇。
上邊沒幾個故事,就是其中一個.……
咳咳,言歸正傳。
張懿在看到麻繩都搬出來后,就命令親衛。
「晚上你們趁著夜深人靜,偷偷的把麻繩系下去,綁在百姓身上,將他們拽上來,順道送一些食物,給他們充充饑……」
士卒們聽到刺史的這番話后,點了點頭,眼神冒光的看著自家刺史。
【刺史大人原來半年以前就開始防備這一手了……】 ……
匈奴和鮮卑那群人也沒想到漢軍會用這種辦法,畢竟誰沒事閑的,往府庫中囤上千根麻繩啊……
在單于和魁頭的想法里,漢軍想要救下這群百姓,那肯定是要開城門的。
就大漢這個破城門,那個嘎吱聲在晚上都能傳出十數里地去……
完全不慌……
匈奴鮮卑這群人,白天往城門口趕人,城中的漢軍晚上往城牆上拽人.……
一時之間,竟然陷入了僵持.……
個屁啊。
羌渠單于早就發現不對勁了。
這個計策,是自己引導魁頭說出來,打擊并州民心的。
此計只對匈奴有好處,對鮮卑那是一丁點好處都沒有.……
沒想到,居然出了岔子。
但是其中原委,又不能和魁頭說.……
想到這裡,羌渠單于召集了一下內部會議,主要是匈奴這邊也出了岔子。
就在今天早上,右賢王族人來給自己送了個消息。
【右賢王栽了……】
【栽到使匈奴中郎將手裡了……】
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給羌渠都弄懵了。
在看到具體情報的時候,羌渠單于那是破口大罵,老子派你右賢王去裹挾使匈奴中郎將,雖然出發之前和你說了,對中郎將不要太過暴力,曉之以情就好。
但我的意思是不要砍死中郎將,抓活的。
我沒讓你動情啊.……
草【大草原的雜草。】
現在單于心中很是複雜。
這次并州計劃進行的很是不順利,自家內部不僅出了問題,鮮卑還來插了一腳。
老子的榻很小,容不下鮮卑。
正在單于想對策的時候,麾下眾人也進入了大帳,看著滿面陰沉之色的單于,眾人也沒敢大聲喧嘩.……
想了好一會後,單于見眾人都來齊了,把右賢王失利的消息,傳遞了下去。
只聽下邊一片吸氣之聲。
羌渠沒好氣的說道。
「諸位,別顧著吸氣了,說說吧,這回該怎麼辦.……」
單于話音剛落,下邊就有人說了。
「現在咱們匈奴剛遭受重創,根本沒有餘力參與這場戰爭了。」
「沒錯。」
「讓鮮卑見鬼去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背叛了,咱們這次繼續轉頭投降大漢,弄死鮮卑,彌補自身的損失。」
「對,大漢人家發展也挺好的,投奔過去也不吃虧,現在大漢正需要咱們匈奴這種頂尖戰力。」
眾人開始沒節操的,七嘴八舌說著投漢行為。
甚至有些人臉上對此不以為恥,深以為榮。
畢竟這就是南匈奴的生存法則,左右橫跳,見勢不好,直接投降……
要不然為什麼只有北匈奴被打沒影了呢,不還是沒學到南匈奴的精髓么……
本來這事要是順利的話,和大漢干也就幹了,現在事情發展的明顯超出預期了啊,出師不利啊。
眾人說的這話,把羌渠單于弄的滿臉鐵青。
啪的一聲。
羌渠單于怒拍桌子,吼道。
「當初說叛漢的是你們,現在說投漢的又是你們,你們當大漢白痴啊,說納降就納降……」
雖然說,左右橫跳是南匈奴的傳統美德。
畢竟南匈奴對比大漢,就是全方面的弱,但你們也不能說的這麼理直氣壯啊。
這種思想必須得改變。
教育。
刻不容緩。
想到這裡,羌渠單于拿出一卷錦帛,傳遞下去,讓眾人觀看。
每個人看完后,倒吸一口涼氣的同時,又用詭異的眼神盯著單于,內心不住的感嘆。
【怪不得他是單于,而我只能屈尊於一個部落首領。】 ……
單于那個錦帛上面寫的東西,大概意思就是。
【惟天下之大勢,睹本族之現狀,欲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殘局。
毀他人之宗社、奪兄弟之故土,悉非本意。
今征伐已歷月余,雖我族人驍勇善戰,然時局每況愈下,失勢之徵已現。
及今,鮮卑之殘虐,頻殺無辜,慘害生靈,實難逆料。
如若征伐相續,則必怒大漢,使得我生民不存於世。
如此,則羌渠何以保全十數萬族人、何面目復見列祖列宗?
雖時運之所趨,然羌渠欲忍所難忍、耐所難耐,以開太平於萬世。
今,祭鮮卑之一家,結漢匈之盟約,實屬良策。 ……
】
單于看著眾人詭異的目光,面色不變的說道。
「這個錦帛上的東西,是給咱們族人看的,鬧這麼大動靜,無功而返很容易喪失治下民心的,你們到時候抄錄一份,然後自己傳下去,不要讓鮮卑發現了。
至於漢室那個,就不讓你們看了.……」
羌渠單于想了一會後,繼續說道。
「咱們先不急,先跟在鮮卑後邊喝一些湯,出工不出力就好,甚至這邊和大漢結盟,那邊和鮮卑發誓也不是不行。
到時候咱們還得和漢室先做過兩場,從鮮卑那裡要些好處。
等到把鮮卑榨乾后,在和漢室要一些好處。
我相信大漢也不願意看到咱們加入鮮卑。
所以啊,這事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
不愧是南匈奴單于,這麼不要臉的話,也能面不改色的說出來。
眾人在抄錄好錦帛上的內容后,紛紛起身離開。
ps:三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