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喂,聽說了嗎?南匈奴那邊,出了個「大寶貝」
,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就在劉備接簡雍入城之際。
南匈奴那邊出了件大事。
這不是前一陣,劉宏徵召南匈奴參與圍剿烏桓丘力居部的行動么。
南匈奴的羌渠單于,就把他兒子左賢王於夫羅叫到近前,拍著他兒子的肩膀說道。
「漢帝這次徵召咱們匈奴,幫其圍剿烏丸大人丘力居,為了表示對這次行動的看重,我決定派你這個左賢王過去。
族人沒必要帶太多,五千足矣。
走個過場.……」
本來照羌渠單于的意思,怎麼著也得弄個一萬族人意思一下,我堂堂匈奴,作為百多年前和大漢爭雄的存在。
參與個聯合行動,派出去的士卒居然不滿萬,太落魄了……
不過在眾多守舊貴族的反對下,羌渠單于也只能捏鼻子認了,五千就五千吧,那就派自己最看重的兒子過去。
這於夫羅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怎麼著也能在頂七千族人,足以給匈奴挽回一些顏面了。
想是這麼想,到最後分攤士卒上邊,還是羌渠單于出了大頭。
每個部落多的出了一兩百人,少的就出了幾個人。 ……
在左賢王剛率兵出發的時候,簡雍也離開了匈奴,準備打道回上黨。
簡雍作為匈奴的貴客,那也是受到羌渠單于親自禮送的。
雖然不知道簡雍怎麼混成匈奴貴客的,但問題不大。
就在簡雍剛走的第三天,南匈奴王庭這裡出了一件事。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出土了一件文物.……
額,一件很特殊的文物。 ……
在羌渠單于的印象里,大漢強的有點過分,對周邊那些胡人成碾壓狀態,而且絲毫不見衰弱的趨勢,雖然在涼州有些失利,但是羌渠單于也明白涼州那邊是咋回事。
那裡作亂的不光只有羌人。
南匈奴和丁零人也在那邊摻和了一腳,甚至還有當地的豪族在背後扇風點火,所以那邊形勢亂的很。
不過羌渠單于依然不看好他們,估摸著,他們那些人頂多在猖獗兩年,就要被大漢鎮壓了。
當年匈奴那麼強,不也就多猖獗了幾十年么,說你們有我們匈奴一半強,都是在誇你們。
所以,羌渠單于很看好大漢這次圍剿烏桓的行動,頂多也就花費一年半載的時間,估摸著自己兒子就能得勝歸來了。
到時候還得給於夫羅弄些賞賜。
左賢王已經僅次於我這個單于了,職位上肯定不能在升了,索性,羌渠單于就按照漢室的做法,給左賢王於夫羅弄點錢財上面的賞賜。
順道給人家蓋了個新房子。
單于派人把左賢王家裡的花草也移植過去,然後,這群人就突然把文物挖出來了。
本來照簡雍的意思,左賢王家埋那個,應該會很久之後才會出土,畢竟堂堂左賢王,住的好好的,沒事搬家幹啥……
匈奴裡邊大多數都是文盲,看不懂這玩意,但是他們知道從土裡挖出來的,肯定都是寶貝。
寶貝那都是單于的。
然後,通過層層上交,這玩意就到了單于手裡。
羌渠單于看著從左賢王家裡挖出來的東西,一時有些懵逼,主要是單于也不認識這個是啥,只能模糊的看出來,這是個石刻,還是刻的人。
石刻身上還有一些字跡,因為泥土有點多,有些字跡還看不太清。
但唯獨最下邊的落款,單于到時候很清楚。
【成於周敬王十年。】
「嘶」
一字一句辨認出來的單于,當即吸了一口涼氣,隨即掰著手指頭數了起來。
雖然單于不知道周敬王是誰,但他知道一件事,不管是大秦、大漢、沒有任何一位皇帝叫周敬王的。
整個中原,敢以【周王】當年號的,只有當年那個大周。
大漢都傳四百載了,這文物最少也得七百來歲了。
想到這裡,單于開始著手清理雕刻上的泥土。
倒不是單于沒見識,主要是現在自己居住於并州,那并州這裡就是自己的故土啊,在自己故土上挖出來大周的東西,這是啥。
我乃大周後裔啊.……
只要把後裔坐實了,未來參與大漢朝政不是夢啊.……
本著未來能參與大漢中樞決策的想法,單于就開始清理石刻上的泥土了。
拿著一把羊毛,沾了點水,就開始擦啊。
半天的功夫,這石刻被單于擦到了六成新,就在也擦不下去了。
這石刻雕的實在是有些粗糙,要是讓劉備看到這個石刻,那嘴能咧到耳根子上去,一猜就能猜到這肯定是某個士卒雕的。
但單于不知道啊,他還在感嘆大周的審美,實在太特殊了,也太霸氣了。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這個石像的嘴,甚至還有些歪,肚子上還刻著些許字跡。
【化胡西去,老子天下第一。】
看看,雖然某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天下第一」還是明白的,當即心中感嘆。
【這才是逐四方蠻夷,捍衛國家領土的大周啊,太霸氣了。】
匈奴單于雖然依附於中原,但是這個單于對中原文化了解的不是很深,更逞論這種佛道同源論或老子轉生論的高深問題了。
作為居住并州西河郡的單于,中原大才還是認識一些的,自己麾下投靠的中原人也有不少。
當即,單于把這些字抄寫下來,就準備拿著去問中原人了。
至於石刻……
當然是保存起來了,單于甚至還打算等風聲過了之後,在左賢王府邸繼續挖掘一番,主要是他懷疑這裡可能還有祖先遺留……
翌日。
這個單于就以探討中原文化的名義,去使匈奴中郎將那裡做客去了。
中郎將對匈奴單于的到來很是詫異,但也沒有怠慢。
安排個酒宴,二人邊吃邊聊。
酒席宴上,只聽單于說道。
「張中郎將,某這裡有一疑問,還請中郎將解惑。」
說完后,單于就把那個從石刻上抄寫下來的字遞了過去。
張修一開始還以為什麼難題呢,掃了一眼字條后,心裡也有底了,捋著鬍鬚笑道。
「單于,這句話本來是老子化胡西去,出函谷關時候說的【吾為此世之最上者】,你寫的這句話,應該是被後來者改寫的。
不過兩者的意思差不太多。
老子騎牛西去,化做胡人,教育胡人,傳下佛教.……」
單于聽完他說的這個解釋,也差不多明白怎麼回事了,但是單于可不這麼理解。
人家單于理解的是,老子作為一個中原人都能化胡。
這是啥?
胡漢同源啊。
那我胡人轉化中原人,沒道理行不通啊。
胡漢同源。
老子=胡人……
老子天下第一=胡人天下第一……
其實單于更想認老子當祖先來著,可惜了解過後,發現老子死的有點晚,不太合適。
在謝過使匈奴中郎將酒宴后,單于就走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單于又連問了好幾個人,都差不多是這個說法。
但那些人的解釋,更加堅定了單于內心的想法,該著我胡人天下第一啊.……
單于也沒把這事藏著掖著,召集麾下那些匈奴貴族來王庭。
讓他們觀看、膜拜這個象徵著匈奴正統的石刻,在次加深了自己作為匈奴正統的威望。
但是麾下那些貴族,早看這個忠漢的單于不爽了,堂堂單于,不忠於自己部落,跑去忠漢。
呸。
然後,他們就把這個玩意添油加醋的透露出去了。
導致現在并州西河郡的大地上,到處都流傳著一個謠言。
【喂,聽說了嗎?南匈奴那邊,出了個「大寶貝」,好像和胡人的大一統有關.……】 ……
這玩意越傳越離譜,傳到上黨時候,就變成了。
【喂,聽說了嗎?聖道之劍軒轅,在南匈奴那邊出世了,聽說這劍可了不得,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其內蘊藏無窮之力,聖道之劍一出,匈奴這是要窺視大漢的天下啊.……】
劉備聽到這則流言的時候,還偷偷問過簡雍。
「憲和,你從哪弄的軒轅劍仿品啊.……」
簡雍聽到這,嚇的直接蹦了起來,連忙擺手。
「聖道之劍,我如何敢仿,我就弄了點石刻.……」
後來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在後來,還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由於大漢流傳著,【老子化胡傳下佛經】這件事,匈奴單于就打算去大漢取個經,但那些禿驢不願意來并州這破地方傳教。
後來還是某個中原人給單于出了個主意,說上黨太守劉玄德那裡有不少禿驢,咱們可以管他借一點。 ……
反正吧,後來劉備坐在政務廳,看著下面匈奴使者帶著一堆寶物,說要借禿驢,這心情就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