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封賞和勸反(第二更)
,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且不說劉備在冀州掃他的匪患。
洛陽北宮裡,劉宏看著地圖在那發愁。
此時大漢的國庫經過數年的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已經窮的蕩氣迴腸,
要給皇甫嵩封侯,這封侯就得給食邑啊,給少了不行,對不起功臣,給多了對不起自己,這指指點點半天,都沒確定好給哪裡。
隨後劉宏心一橫,把槐里、美陽兩縣給划拉出去了。
然後就開始研究自己親戚劉備的封賞。
琢磨半天,雖然劉備功勞不小,他這個封賞倒是不難封。
一、這貨和自己親戚隔著有點遠,不親。
二、這傢伙沒給我送錢,大官那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還指望賣點錢呢。
三、他朝中又沒什麼人脈,一個在家種地的盧植,盧植這貨還老和我對著干,我現在都沒想好怎麼辦呢。
隨即,劉宏決定給劉備個光祿大夫,啥職位也不領,啥任務也沒有,到時候召回洛陽,在洛陽愛幹嘛幹嘛。
又給劉備划拉了一百食邑,摟桑村划給他了.……
至於曹操么,劉宏撫摸著下巴想到,曹操這人挺會來事,人還沒到洛陽,錢先到了,這人軍功也夠了,錢也給夠了。
不能給他弄的太遠,但是那點錢,太好的地方他也去不了.……
隨即劉宏瞪著大眼睛就開始在地圖上找上了。
現在要說哪些地方不好不壞,當屬青徐兗豫,這些地方都被黃巾禍害了一下,沒個一年半載都恢復不過來,劉宏閉著眼睛在地圖上一陣比劃,就給曹操弄到濟南去了。
至於朱儁……
劉宏嘆了一口氣,那傢伙現在還在南陽和黃巾較勁呢,這人其實也挺慘的,隨即搖了搖頭,不再想他了。
清晨。
朝陽初升。
文武百官已經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正恭候著陛下的到來。
劉宏來到大殿,把自己昨天擬定好的封賞,念與群臣聽。
任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暫領冀州牧,並晉封為槐里侯,食槐里、美陽兩縣的租稅,食邑共八千戶。
任劉備為光祿大夫,食摟桑村租稅,食邑一百戶,回雒陽後生效。
任曹操.…… ……
群臣也都沒什麼異議。
朝會就這麼散了,現在劉宏非常討厭開朝會,以前那些討厭的黨人,現在回來得有一半.……
封賞的消息傳到冀州之後,皇甫嵩老鄉,正在冀州擔任信都縣令的閻忠眼前一亮,打著瞌睡來枕頭.……
【在關東士人的眼裡,涼州這地界動亂不定,朝廷也收不到多少賦稅,居然主張放棄這裡,將涼州改為羈縻州。】
聽聽,這些關東士人說的是人話么,到時候我們涼州人還怎麼當官。
涼州怎麼亂的,朝廷心裡沒數么,乾脆涼州人自己當家作主算了。
谷瞞
再不濟也要讓涼州遠離戰火,重回曾經富庶安泰的時節,而非被各種野心家綁上戰車,在實現野心的過程中,把涼州撞得粉碎。
想到這裡的閻忠,大印往桌子上一丟,我不幹了。
皇甫嵩此時忙的什麼都忘了,等閻忠找到自己的時候,自己心裡就一咯噔,涼州人跑這裡找我來幹啥,這能有啥好事。
倒是皇甫嵩想多了,閻忠在本地當官來著,還真沒什麼人指示,就自己顛顛跑過來了。
等閻忠見到皇甫嵩的時候,還沒給其反應的機會,就是一頓王炸,直接給皇甫嵩炸懵了。
「皇甫使君現在威震天下,在民間也甚得民心,如今朝廷太黑暗,國內太空虛,這天時地利人和湊一起了啊。
現在大好的機會就在眼前,這個時候不能猶豫不決啊,錯過這次沒有下一次了……」
說完,閻忠對皇甫嵩眨了眨眼睛,皇甫嵩也對著閻忠眨了眨眼睛,二人在這大眼瞪小眼……
隨後,皇甫嵩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這消息太勁爆了,雖然我早就猜到了有人要勸我造反,但是你這太乾脆了,一點心裡準備都沒有,見面就讓我把握機會……
閻忠見皇甫嵩沒反應,繼續開口說道。
「皇甫使君大半年就滅了黃巾,十天半個月就鑄一座「京觀」,震懾天下宵小。
就算古代的聖賢也比不過皇甫使君啊。
如今使君展現出了天下無敵的軍事能力,高出天下人一大截的德行,怎能繼續侍奉劉宏?」
皇甫嵩聽完心中一沉,這人太了解自己了,至於造反,想都不要想,某家恩寵不絕,干那掉腦袋的事幹啥,隨即緩緩開口道。
「某忠心大漢,忠心陛下.……」
閻忠看皇甫嵩如此作態,嗤笑了一聲。
「嗤,當年韓信也是這麼想的,到死的時候不也後悔了么,使君,你現在是功高震主了,劉宏壓不住你了,不是你想反不反的事了。
使君,在下說句殺人誅心的話,以你現在這個地位、權勢,再加上手下全是精兵強將,劉宏忍不了你一年,不是腦袋搬家就是官職搬家,反正總得搬一個。」
「使君,你看啊,咱們只要造反了,呸,咱們不造反。
咱們只要打著清君側,殺閹官,正朝綱的旗號,率軍進駐洛陽,那大義在我啊,到時候以劉宏此人德行有虧,讓他弄個罪己詔背鍋退位,咱們另立新君也行啊。」
反正閻忠說來說去就是讓皇甫嵩,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
皇甫嵩聽了半天也聽明白了,這貨就是自己來的,沒啥人指示……
純粹就是看自己家鄉涼州太苦了,想擺脫朝廷對涼州人的壓迫。
但是現在已經不是朝廷對涼州的壓迫了,是涼州本地豪族自己壓迫自己了,朝廷的手已經快夠不到涼州了。
皇甫嵩很清楚,經過黃巾摧殘的大漢,雖然已經殘破,但好歹中央權威依舊,天下也能勉強保持一個相對的和平,吾要造反了,那就徹底崩盤了.……
皇甫嵩隨後拒絕了閻忠,揮揮手把閻忠趕了出去,哪來回哪去吧。
ps:至於說為啥弄個光祿大夫,這官怎麼說呢,在東漢變的,挺閑的,我一開始寫了個bug,那個裨將軍,我找不到是幾千石的官了。
只能先弄個光祿大夫過度一下,反正也是虛銜,到時候過三四個月、半年啥的,我外調了……
這個光祿大夫你還不別說,挺適合劉備的,東漢的尚書們取代了西漢光祿大夫的大部分工作職責,而且東漢時光祿大夫的出身普遍不高,這不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么……
錢多,活少,離家近.……
咳咳,不要在意那些細節。
其實我比較想當屬國都尉來著,後來地圖上找了一圈,全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