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大魏鎮魔刀> 第171章 洛陽朝會

第171章 洛陽朝會

  三天之後,萬老爺夫婦跟著女兒來到了漳河北岸。

  馬車走在田野之中的一條碎石小路上,發出清脆的蹄音。

  萬老爺拉開車窗帘子,朝外看了一眼,臉上頓時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忍不住問道。

  「女兒,你說眼前這一大片麥田都是你家的?」

  萬小姐伸出一根手指,指著窗外,點了點遠方麥浪接天處,然後劃了一大圈,笑著回答。

  「父親您看,從剛才那個小土丘開始算起,往前一直到十里之外的天邊,道路左右兩側,只要是肉眼能夠看到的田地,幾乎都是咱們家的……」

  萬老爺夫妻倆面面相覷,目瞪口呆。

  許久之後,萬夫人方才幽幽嘆息一身。

  「我這女婿,可真是個大地主哩!」

  「老爺,我們萬家幾代人攢下來的家業,也抵不上你女婿的百分之一呢!」

  其實萬老爺家裡也有良田千畝,但是涿州縣鄉下的土地,能和臨漳府鄴城郊外的土地比嗎?

  萬老爺知道,鄴城是大魏故都,城裡居住的都是達官貴人。

  鄴城郊外的良田,且不說價值多少,如果是沒有一定身份的人,恐怕有錢也買不到!

  這一刻,萬老爺沉默不語,神色有些黯然,心中頗有些不是滋味。

  萬小姐微笑著勸慰一句。

  「父親母親,你們二老年紀大了,不如安心留在鄴城女兒家中,每日弄孫怡樂,又有女兒在膝下侍奉起居,豈不比回高碑店強一些?」

  萬夫人當即就有些意動,見丈夫半天不吭聲,就輕輕扯了扯他的袖子。

  萬老爺幽幽地說了一句。

  「人離鄉賤,故土難別……」

  「常言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高碑店再差,我也是富甲一方的堂堂鄉紳萬老爺。」

  「鄴城再好,但是寄人籬下,恐怕日子也不好過啊!」

  ……

  很快,馬車進入了一個佔地幾百畝的大莊園。

  在這個大莊園中,一名身穿白甲的高大軍官在門后迎接,正是萬勝驍騎衛的副指揮使。

  其實按照軍制,沒有副指揮使這一職務名稱,指揮使的副職官名叫做指揮使同知。

  衛指揮使只有一個,那就是趙虎。

  指揮使同知一般可以有兩個,左同知徐聞,右同知袁武。

  不過那羅凱身份特殊,不是人族,不能以常理待之。

  趙虎彙報老師高太守之後,就給那羅凱新設了一個萬勝驍騎衛副指揮使的新官職。

  雖然只是一個虛職,但趙虎不但給那羅凱申請配了一套白甲,授予三等金槍總捕頭的級別,還給他配了兩曲五十多個親兵護衛。

  高太守和趙虎也不指望那羅凱真的能夠為人族浴血奮戰,就當在軍營之中養個閑人公子哥好了。

  讓這位妖族太子帶著幾十個親兵每天四處晃悠,打發時間,免得他太無聊了,惹出是非來。

  此時此刻,那羅凱的身後站著兩排藍甲衛兵,軍容整齊,威風凜凜。

  萬老爺兩夫妻下了馬車,一抬眼就見到了自己的女婿。

  萬老爺打量了對方一眼,心中暗暗稱奇。

  只見這廝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長得卻是高大俊朗,一表人才。

  只是鼻端稍微尖了一些,英俊之中平添了幾分邪異之感。

  下一刻,這軍官展顏一笑,萬老爺夫婦頓時就明白,女兒為什麼會跟這個男人私奔了——

  因為這個男人現在露出的這種,略帶一絲邪異的帥氣笑容,對女人的殺傷力太大了!

  就在萬老爺夫婦被女兒女婿殷切挽留,決定在鄴城住一段時間的時候。

  趙虎幫老師弄來的八千斤金液瓊漿,也順利傳遞到了大魏帝都洛陽城中。

  上一次是趙虎的事,而且成不成無關緊要,所以高太守請了黑心中介徐三爺出手。

  但這一次,事關高太守本人的前途和命運,容不得一絲馬虎。

  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高太守手中的九千斤金液瓊漿,每一滴都價值萬金,更不容一點浪費。

  高太守請出齊魯世家在朝中的幾位大佬,金銀財寶,珍奇古玩,神兵利器,金液瓊漿,海一樣花了出去……

  武勛世家之首的鎮魔大將軍、忠勇侯許煒與九門提督、武毅侯徐振,也在朝會上力保高瓊。

  許煒在隆德皇帝御前諫言道:「漳河水族盤踞在河北上千年,始終是大魏故都臨漳府的隱患。」

  「如今高瓊在冀州就任三年以來,功績斐然,州泰民安,高邑縣之變不過是舊日隱患突發,真正的責任在於趙郡郡守孫誠,他督察不力,麻痹大意……」

  「高瓊是鄴城太守,只是挂名暫代刺史州牧職責,趙郡高邑縣之案雖然高瓊也頗有失察,但實際上與他關係不大……」

  「而因為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於解決漳河水族妖患,眼下漳河戰事也已經到了最近要的收官階段,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

  徐振站出來表示:「啟奏陛下,國家大事在戎與祀,臨漳府是大魏故都,太祖太宗神廟之所在,不容有失……」

  「臣建議,高瓊停職留用,以觀後效,若漳河水族妖患遲遲解決不了,再定罪也不遲!」

  很快,大部分武勛世家的首腦人物都站出來表示支持。

  「忠勇侯說得對,臣附議!」

  「武毅侯之言,實乃老成謀國之計,臣附議!」

  「臣等附議!」

  ……

  隆德皇帝點了點頭,看向位在文臣世家之首位的一位紫袍老者,問道。

  「太師以為如何?」

  作為三朝元老,太師司馬謀今年已經八十九歲高齡,他鬚髮雪白,身形枯瘦,是一位已至垂暮之年的耄耋老人。

  大殿之內,除了皇帝坐著之外,滿朝文武都是站著。

  只有這位老太師不一樣,他是坐著上朝的。

  早在二十年前,隆德皇帝剛剛登基繼位之後,就賜下專屬座位給時任丞相的晉國公司馬謀,並封他為太師。

  可見,司馬謀在隆德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皇帝問話之後,老太師目帶迷茫之色,隔了幾息之後他才反應過來,微微躬身,緩緩答曰。

  「老臣沒有不同意見,請陛下聖裁!」

  隆德皇帝點了點頭,心中暗暗嘆息一聲。

  「司馬太師這幾年越發蒼老了,恐怕不久於人世矣。」

  ……

  很快,關於高邑縣潘森叛國的案子,大魏朝廷的初審結果下來了。

  可憐的趙郡郡守孫誠背了最大的黑鍋,被革職拘役,押入洛陽庭尉署接受進一步調查。

  鄴城太守掌冀州司馬事的高瓊,因為有失察之責,被罰奉三年,免去鄴城太守之位,但停職留用,以觀後效。

  高太守心中鬆了一口氣,這一次搭上了老大的人情和關係,總算穩住了局面。

  所謂的罰奉三年,停職留用……其實都無關緊要,只要權利在手中,河北冀州地界上,依舊是他高瓊高雲帆說了算。

  很快,漳河水族一方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篪柳很憤怒地砸碎了許多價值萬金寶貝,四太子篪禛也躲起來不敢吭聲。

  大太子篪無忌看到老四吃癟,心中十分舒暢。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高太守一天不離開鄴城,漳河水族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

  興許還得再想個辦法,把高太守趕走才行?

  ……

  對於趙虎來說,穩住老師高太守的權位,就是他最大的目標。

  若是換一個人來冀州當家做主,恐怕他的萬勝驍騎衛就不再是鄴城先鋒第一,而是炮灰第一了。

  如今大事已定,趙虎的心中也開始穩了下來,開始著手去尋找那該死的潘森。

  潘森與他,當真是既有新仇又有舊恨,於公於私都要將這個禍害繩之以法。

  不得不說潘森實在是太狡猾,太隱蔽了,趙虎當初也以為他只是一個簡單而純粹的文官。

  一個花了二十年時間,才從小吏混到七品縣令的草根人物。

  在趙虎看來,潘森是坐地的文官,官職也不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收拾對方簡單得很。

  所以趙虎在高邑縣時,只是救走了趙聯的遺孀,並留下一句警告對方的話。

  除此之外,他沒有過多的行動,甚至都沒留下什麼暗手。

  後來趙虎見到潘縣令沒有絲毫動靜,這才叫上林毅去找趙郡郡守孫大人……

  趙虎前幾天帶著霜狼趙帥去過高邑縣城,但沒有找到潘森留下的任何蛛絲馬跡。

  上千人馬集體行動,卻連氣息都沒有留下,可見一定是有絕頂厲害的人物幫助潘森掩蓋了痕迹。

  追查的線索至此中斷,趙虎也有些苦惱。

  潘森到底去哪了?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了四月下旬。

  這大半個月來,趙虎帶著霜狼外孫和八名親兵護衛,幾乎找遍了整個冀州境內的山山水水,結果卻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萬勝驍騎衛的人馬也傾巢出動。

  將士們化整為零,喬裝打扮,分成幾十個搜索隊,在各處查找,但同樣沒有消息。

  武林江湖之中,趙虎暗中遙控的義劍聯盟和水寨聯盟,也在秘密搜尋潘森及其下屬的痕迹,暫時還沒發現有用的情報。

  又過了幾天,還是沒有任何收穫。

  就在趙虎琢磨著是不是要擴大搜索範圍,暗中派出人手去河北地區冀州之外的三州——青州、幽州、雲州進行搜索的時候。

  林毅傳來了一個消息,讓趙虎的眼前一亮。

  五月初一日,林毅的師弟劉偉接到了神秘魔教妖人傳來的信息,要他去幽州中部的密雲縣某處拿取今年的解藥。

  劉偉察覺到不對勁,因為他中毒六年來,每一年的取葯地點都是在冀州中北部地區,其實就是趙郡周邊不遠處的地方。

  前五個取葯地點,距離趙郡郡城不超過三百里。

  高太守曾懷疑,潘森控制人心的手段,與魔教妖人用毒血操控武林江湖各派弟子的手段有關係。

  甚至潘森這個縣令,很有可能就是某個擅用毒血的魔教中人。

  這兩件事,有可能是同一件案子!

  在趙郡郡城周圍三百里的區域內,趙虎與林毅暗中安排布置了許多高手密探。

  目的就是想要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捕捉到神秘魔教妖人的行蹤,順藤摸瓜查探到魔教妖人的下落。

  可惜這一次,劉偉的取葯地點,卻在距離趙郡郡城東北一千多裡外的幽州密雲縣。

  密雲縣隸屬於幽州郡治所在的順義府,是順義府北部的一個縣。

  順義府又名燕城,因為是戰國時期的古燕國王都的所在而得名。

  趙虎得到老師高太守栽培,近半年來不但多讀兵書,而且還熟知大魏天下九州的山河地貌,一聽密雲縣三個字就樂了。

  「祖宗保佑,這些魔教妖人居然出現在這個地方?」

  「真是上天有路不去走,地獄無門找進來!」

  八百多年前,後漢白馬將軍公孫瓚為燕城太守,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威震邊塞,聲名遠播。

  先後有匈奴、烏丸、鮮卑等游牧部落仰慕漢軍威武,南下投奔白馬將軍公孫瓚。

  公孫瓚收編了其中精銳,建立了一支威名赫赫的弓騎兵軍團,號曰【白馬義從】。

  公孫瓚率領數萬白馬義從,在漢末亂世中以豪橫的武力兼并幽雲二州,從燕城太守變成一個割據北方的大軍閥。

  後來,公孫瓚將燕城周圍三百里的地方合併為一郡,命名為順義府。

  意思是匈奴、烏丸、鮮卑三胡歸順、創建白馬義從之地。

  趙虎的老祖宗常山趙子龍,當年就是慕名前往順義府投軍。

  結果趙子龍初出茅廬,一下山就遇到袁紹與公孫瓚在磐河大戰,公孫瓚傲慢輕狂,白馬義從在界橋中了埋伏,傷亡慘重,近乎全軍覆沒。

  當時公孫瓚在前面亡命逃跑,袁軍大將文丑在後面舞刀追殺,二人距離越來越近,眼看文丑就要將公孫瓚的頭顱斬下,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突然之間,一個騎著白馬、手持長槍的小將殺進亂軍之中,揮槍攔住了文丑的大刀,及時救下了命懸一線的公孫瓚。

  趙、文二人大戰一番,結果不相上下,公孫瓚趁機溜走,逃得了性命。

  自此,趙子龍加入白馬義從,成為白馬義從的騎兵隊長。

  但是因為趙子龍性格剛強,敢於直諫,不被桀驁自大的公孫瓚所喜,逐漸被邊緣化。

  沒過多久,公孫瓚被袁紹徹底擊敗,走投無路,心灰意冷,在燕都太守府中自焚而亡。

  趙子龍率領麾下二十八名白馬義從,南下投奔另一位河北英雄,大漢皇叔劉備劉玄德。

  此番趙子龍得遇明主,受到劉皇叔重用,開始了他叱吒天下,縱橫九州,從東北幽雲打到西南巴蜀的彪悍軍旅生涯。

  除此之外,順義府密雲縣位於燕山南麓,相當於在燕山劍派的家門口——

  所以趙虎才會說出祖宗保佑,魔教妖人找死的話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