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鹿台悲歌
趙虎發現自己耳邊傳來的陣陣驚慌叫喊聲雖然發音有些怪異,但是自己大致上能夠聽得明白其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
隱隱約約,趙虎能夠判斷出有幾個詞有些耳熟。
朝歌、西岐、西伯侯、陛下、皇後娘娘、微子啟、鹿台……
趙虎是個聰明的孩子,他雖然沒有正兒八經地讀過歷史書,但是二大爺講過的話,教過的東西,說過的故事,他都記得牢牢的。
結合眼前實際場景,趙虎很快判斷出自己眼下這個時空發生的事件,十有八、九就是中古時期大商帝國滅亡前夕的鹿台一戰了。
趙虎沒有讀過正經的史書,他只記得二大爺告訴他。
末代商王帝辛,其實是個英明神武的好皇帝,他天生神力,能夠空手撕裂虎豹,而且天資聰穎,治國有術。
對內,帝辛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啟用平民和奴隸中的人才,善於傾聽婦女的建議,國家興旺發達。
對外,帝辛常年征討四方,先後平滅了周邊很多部落和方國,為大商帝國開疆擴土幾千里地,威名赫赫,萬邦來朝。
他這輩子唯一做錯的一件事,就是信用他的親哥哥微子啟。
微子啟是帝辛同父同母的親哥哥,但是微子啟比較倒霉的是,他早生了幾年,他們的母親生下微子啟的時候,只是一個普通的妃子,所以微子啟是商王庶子。
後來他們的母親當上了王后,又生了下了帝辛,於是帝辛明明是弟弟,卻成為了商王的嫡長子,擁有第一順位繼承權。
老商王駕崩之後,帝辛繼位大統,微子啟心中羨慕嫉妒恨得日夜難眠……
於是,微子啟就做出了吃裡扒外的事情,勾結狼子野心的西伯侯姬昌,妄圖顛覆弟弟帝辛的王位。
但是帝辛太厲害,西伯侯姬昌熬到死也不敢出頭叛亂。
姬昌的長子姬發繼位以後,這個新的西伯侯野心比他父親更大,膽子也更粗,與微子啟保持緊密聯繫,陰謀策劃,終於等到了一次絕好的機會。
某一次,帝辛帶著十幾萬商朝主力軍隊在東南方向征討淮夷,取得大勝。
考慮到淮夷投降不久,人心未定,於是帝辛留下主力軍隊鎮守東南,自己帶著少量親衛部隊班師回朝,準備回帝都朝歌過冬、過年。
於是悲劇誕生了,當時的微子啟掌握商都朝歌京畿三萬衛隊,他見到弟弟帝辛只帶了幾千人回京過年,於是心中起了歹念。
但是微子啟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害怕弟弟帝辛的威望和能力,不敢自己動手,於是派出密使聯繫西伯侯姬發……
西伯侯姬發一聽這是個好機會,於是趕緊帶上數萬人馬東進。
但是在靠近黃河的時候天降大雨,姬發慫了,認為天意示警,此行必敗,於是決定退兵。
這個時候,微子啟一連派出三波密使,泣血跪求,誓要將賣國進行到底,他派使者告訴姬發,你的兵來不來無所謂,你人來就行了。
因為此時此刻,朝歌的兵權都掌握在我微子啟的手裡,我都安排好了。
姬發太君你過來露個臉,說幾句場面話我就幫你把事情搞定了。
於是姬發決定賭一把,他留下大軍在黃河邊上,自己帶著少數文武大臣和親兵坐著小船冒著大雨,連夜渡河,成功與微子啟會師。
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牧野之戰,帝辛臨時徵召的奴隸軍隊被微子啟策反,臨場倒戈,在微子啟嫡系的三萬禁衛軍帶領下,轉頭殺向朝歌……
姬發到了朝歌,見人就說:「不是我要造反,是你們商國人請我來的,大家該吃吃該睡睡,沒事別出門管閑事哈……」
帝辛見到大勢已去,帶著一千多名誓死效忠於他的親衛退守朝歌郊外的鹿台行宮,於是就出現了趙虎出現的一幕。
雖然後世奉姬昌建立的周朝為正統,把帝辛形容成惡貫滿盈的暴君,但是二大爺說過的一句話讓趙虎記憶猶新。
帝辛如果是暴君,姬發伐紂是正義的,為什麼亡國之後很多民間義士寧可餓死也不食周粟?
為什麼與帝辛關係不好的王室重臣箕子,寧可帶著族人遠遷朝鮮,也不願意接受周武王姬發的封賞?
甚至就見剛剛被帝辛打敗的淮夷,在得知帝辛鹿台自焚的消息之後,居然反過來與商朝留在東南的軍隊聯合起來對抗西周王朝的統治,而且反抗了上百年才被完全鎮壓下來!
帝辛在位的時候,商朝富庶無比,老百姓吃飯時都能伴點小酒喝。
到了正義的周朝統治時期,百姓生活窮苦不堪,聖明的周公看到糧食危急,禁止老百姓釀酒喝酒,被抓到直接大刑伺候。
而眾所周知的是,周公他老人家每日無酒不歡,號稱千杯不醉,真是極大的諷刺呢!
商朝國君是稱帝的,號稱與天同齊,治下的貴族敢鬧事,商朝大帝就把他們抓起來囚禁、鞭打,甚至當小雞小狗一樣的殺了。
而英明神武的姬發不敢稱帝只敢稱王,美其名曰天子,還很大方地封賞幾百路諸侯。
周朝中後期,面對強大的諸侯,周天子連大聲話都不敢說幾句,為什麼?
一句話,實力不夠,底氣不足,得位不正,心虛得很!
……
所以,儘管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莫名其妙來到這個時代,但是趙虎還是想努力幫助一下悲催的帝辛。
帝辛這位本應該千古留名的偉大君王,在後世不應該背負太多不屬於他的罵名!
二大爺說過,歷史上開疆擴土最厲害的三位帝王,分別是大商帝辛、大秦始皇、大漢武帝!
在大商帝辛在位期間,商王朝的疆域北到燕雲,東臨大海,南到荊湘,西到秦嶺——是華夏歷史上,中央帝國直接統治疆域規模空前的超級大帝國呢!
……
作出決定之後,趙虎拿起老柴刀,大步走向前方。
因為,他在前方看到了大商帝辛的大纛!
纛,音同道,它代表古代軍隊之中最高統帥的位置所在!
……
「陛下,叛軍人數太多,我們守不住了!」
「陛下,請移鸞架!」
「陛下,朝歌奸賊作亂,鹿台亦不可守!但是我們在江淮一帶還有十萬大軍,只要陛下您龍體安健,回到軍中振臂一呼,屆時大軍雲集,殺回朝歌指日可待,此等魑魅魍魎之鼠輩定當灰飛煙滅!」
金色大纛之下,一名身穿金甲的雄壯大漢面色凄慘地搖了搖頭,悲愴曰。
「我待子民何其厚也,朝歌臣民卻棄我如舊履,可見人心已失,氣數已盡,我意已決,今日就在這鹿台之上與諸君訣別!」
……